多元的性/别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方刚  页数:266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性从来不是孤立的,总是大社会的折射。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
的社会转型,促进了性的多元化,人们对性也持越来越开放的态度。 《多元的性别》由方刚著,本书中,性学家方刚博士,从理论和实践的
角度对30年来中国的 性与性别变迁进行了回顾:结合第一手的实证研究资料,对高收入者的
性,酷儿的性、慕残者的性等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另外,从独特的男性 研究视角,透视了男性选美,男性被性骚扰、男性气质的多样化、拯救
男孩等大众关注的现象;最后,对两岸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择偶标准等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 《多元的性别》适合性与性别研究者阅读。

作者简介

方刚:性社会学博士,性与性别研究专家,性教育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首席专家,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已经出版专著五十余部,先后承担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美国福特基金会、共青团中央、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组织的课题十余项。
近年来,致力于推进学校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开放的性教育”的理念,强调以性人权、社会性别的理念来引领性教育。方刚亲自培训性教育工作者两千余人(止于2012年4月),直接参与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其全新的性教育理念与教学内容和形式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受到国内外进步性教育界的高度认可。

书籍目录

自序:多元是美
第一编 变迁中的性/别
中国家庭性变革的30年
性行为:传统权力向现代权力的转型
对“性变态”的重新认识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性观察
以功能主义眼光看社会系统中私人的性
第二编 多样化的性/别
高收入者的性: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研究
酷儿的性:两对同性恋情侣的生活方式研究
慕残者的性:性心理形成及性满足困境研究
男男的性:性工作的研究
同性恋“去病化”前后:对一位心理学家的口述史研究
同志运动:基于性人权与社会性别的思考
跨性别:不该被忽视的权益
第三编 男性的性/别
选美的男人:男性气质研究
被性骚扰的男人:立法的研究
“反家暴”立法应有的男性气质视角
男性气质多元化与“拯救男孩”
两岸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内涵之对比研究
大学生理想情侣标准受社会性别教育影响的分析
第四编 生态与性/别
两岸大学生生态意识受性别教育的影响分析
生态环境心理学中的社会性别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与促进性别平等的相互影Ⅱ向分析

章节摘录

  一、20世纪80年代:婚内性高潮的权利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10年,这10年间性的变革可以用“舒缓但稳健”来形容。生活中太多的变革使中国人眼花缭乱,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巨变相比,这10年的性变革没有后来在90年代变革的那样剧烈,且多戏剧性,但已经为后来的变革铺平了道路。  这其中,最为抢眼、对国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对婚内性权利的重视与追求。  婚内性权利的概念,对中国人来说一直非常遥远,而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几十年,性更几乎是一个完全禁忌的话题,人们只能做不能说,甚至“做”也是有着统一化模式地“做”,主流社会对任何性行为的“越轨”都视为“流氓”。  “流氓”在那个年代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刑法》中有“流氓罪”,从调戏妇女到当街大小便,都可以归入流氓罪。司法界人士有一个调侃的说法:“流氓罪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中国人对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民间流传了十几年的笑话仍然耳熟能详。比如,一位新娘在婚礼的第二天找到派出所,说自己的丈夫昨天晚上“耍流氓”。民警哭笑不得,急中生智地回复说:“我们总要培养革命下一代呀,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这个今天听起来完全不可理喻的笑话,就能够想到走入20世纪80年代的国人,仍然背负着怎样的对性的禁忌。  甚至在1978年之前,“谈恋爱”、“情侣”这样的词汇都有着负面的色彩,年轻人约会是羞耻的事情。1979年,《大众电影》用法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一张男女主角接吻的照片做封底,引起轩然大波,一场全国性的大争论由此爆发。  1980年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即新《婚姻法》的颁布。其中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这使得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奉行自由离婚的领先国家(美国各州到1971年才过半奉行,英国则是1973年才通过)。  ……

编辑推荐

  《多元的性别》是方刚博士性与性别短篇论文的一本结集。  书中,不是在sex的含义上研究性,而是在sexuality的含义上研究性。前者强调单纯生理上的性;而后者,则是从心理、社会、文化、历史等综合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性。sexuality含义上的性,自然也离不开社会性别(gender)的视角。  仅仅在十年前,还很少见中国的社会性别学者研究性,或性学者有清楚的社会性别意识。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性研究与社会性别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性与性别这两个议题被如此紧密地交织成一体了。所以,作者借用了台湾性学家何春蕤教授创的一个词“性/别”,来为《多元的性别》和各编命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多元的性/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喜欢方刚老师
  •   自己写论文要用~一本挺好的专注,可供参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