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华雕塑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江西人民  作者:孙晓晨  页数:74  字数:20000  

内容概要

中国民间雕塑艺术,是自成体系、博大精深的中国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与“泥人张” “面人汤”同时期涌现的“范振华雕塑”,是一种堪称民间艺术杰出代表的木雕艺术。  “范振华”是十九世纪初至中叶活跃于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雕塑世家和品牌作坊的代名词。如今,国人对其所知甚少,有关资料特别是原作也所存不多。然而,只要翻阅历史,我们便可以从档案记载和学者记述中,感受到“范振华雕塑”艺术成就的辉煌以及它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范氏世家通过道释经典深入领会宗教精神,继承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传统,认真研习佛教、道教造像法式,深刻领会传统雕刻技法精微,以至在中国佛教、道教造像领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民间木雕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范氏雕刻世家摸索和总结出一整套独树一帜的造像技法。几代范氏雕刻传人都善于运用传统技法处理造像的布局、形态和比例关系,每每使用夸张手法对形体做简洁处理,形象和表情刻划特别注重人物性格的表现,并运用彩绘装饰手段把雕塑、绘画和图案融为一体。范氏雕刻作品注重整体,不事琐屑,洗练清新,意味隽永,面貌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装饰风格。

作者简介

孙法砚,字晓晨。1986年8月出生于江西省。“法砚”为祖父孙自诚先生按派号所取,寓“遵循法则,效仿先贤,宏扬艺术”意;“晓晨”为宋史研究大师朱瑞熙教授所取,寓“一日之晨,最好光阴,惜时如金”意。2004年9月考入北京服装学院,现就读于装饰雕塑专业。

书籍目录

序——鲜为人知的民间木雕艺术“范振华”:一个历经百年的民间雕塑世家图录附录范振华先生纪念碑文浅谈生态雕塑(第十二届中国雕塑论坛“雕塑与生态”征文稿)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范流镛为范氏第二代雕塑家。他是范绪蕃的第三子。行光七,字声远,号芝萱。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初三,殁于民国九年(1920年)七月二十日,终年71岁。范流镛秉性温和,立志恢宏,多才多艺,自幼聪颖过人。自知学问无穷,课读十余年,预识世局多有变迁,而放弃学业专攻雕塑绘画。为扩大营业,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携眷赴松湖镇(现为新建县管辖),开设“范振华号”雕塑作坊,推出“范振华号”雕塑各类艺术产品,其形式如今天的产品制造工厂。子芳庭、芳明、芳润、芳森、芳蔚,后均经授本业(雕塑),逐渐声名远播。据邹友兴、涂伯乔《江西文艺史料,范庆云》记载,江西丰城范家村范声远,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携眷迁至松湖镇开设“范振华号”,以雕刻经营工艺品谋生。另据谢日新主编《新建县志·人物·范氏兄弟》(1991年3月版)记载:范氏祖籍丰城县尚庄乡,于1875年迁居本县松湖街(按:1875年即清光绪元年)。虽然记载略有出入,但范氏迁居和开设“范振华”的时间,应在清同治晚年或清光绪初年的几年中,这是可以肯定的。范氏第三代雕塑家,是由范流镛的五个儿子中的四人形成。范芳庭,范流镛长子,行瑶三,字艳春,号紫云。过继给大伯范流钰为嗣子。生于同治九年(1870年)九月二十一日,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九月十六日,终年63岁。他天资聪颖,生陛怪僻,人称范颠子。从小喜欢雕塑、绘画,日夜琢磨,着迷时人呼不应,呆若木人。七八岁时便可用红薯雕刻戏剧人物。稍长后随舅父和父亲学习油漆、绘画、捏制泥人头像、木雕人物等技艺,经常到隔壁纸扎店和夏姓神船雕刻铺观赏,请教技艺。经过广泛学习和刻苦钻研,基本功非常扎实,由平刻发展到镂雕,由镂雕发展到立体雕塑,逐渐融会贯通,形成独特技艺和风格,成功雕塑了新建黄堂宫玄武祖师(1888年)、西山万寿宫普天福主(1907年)及奉新百丈寺、清江葛山寺中的一批神像,声誉与日俱增,被誉为“雕菩萨天子”。同时,将技艺传教其三弟、四弟、五弟,安排他们白天学习雕刻,晚上钻研绘画,要求十分严格。范芳明,范流镛次子,行瑶九,字景春,号景云。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十月二十日,殁于民国四年(1915年)十一月十八日,终年40岁。其一生务农,是五兄弟中唯一没有从事雕塑专业的。范芳润,范流镛三子,行舜三,字德春,号庆云。他以“范庆云”之号行世,将“范振华”作坊之名推向全国,名振一时。

媒体关注与评论

范家世业雕,赣大庙偶像,皆其家产造。及振华,犹有独到,能以木刻人像,状貌毕肖云,与泥人张作,俱能简约,不事琐屑,且于比例精审,无大头矮足积习。脱去向来喃喃派之平板格调,会心于造化之微。以技术论,方之十七世纪西班牙雕刻师,无多让矣!  ——徐悲鸿

编辑推荐

《范振华雕塑》是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范振华雕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