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Ⅰ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大败局》初版6年之后,我决意修订是基于两个原因的考虑:第一,尽管本书已经被重印了28次,不过,它似乎还在被一再地提及。对于今日的中国商业界而言,这些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败局所蕴涵的“失败基因”仍然在时时发酵。第二,我在2007年初完成了《大败局Ⅱ》的写作。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阅读,大抵可以研习过去10年所发生的最著名的中国企业失败案例。此次修订,让我有机会能重新认真阅读了旧作。一个令人欣慰的事情是。我没有发现任何重大的事实失真和数据偏差,而我对一些现象所作出的判断和预言,似乎也没有更正的必要。我仅仅增删了部分附件,并将部分企业家在2001年之后的命运做了后续的补充记录。中国的商业历史仍在一条演进的轨迹上快速前行着,对于今日的企业家而言,过去那些人们的历史恰好可能就是他们的今天,所有商业上的兴衰都如出一辙。正如欧洲历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所言:“知识不是预见,但预见是知识的一部分。”所有前人的失误或许不会完全重演,但是所有即将发生的悲剧中都无一例外地有着前人失误的痕迹。是为记。吴晓波2007年春于杭州

内容概要

  《大败局Ⅰ》是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图书之一。“失败”仅仅是对它们成长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事件的描述。我祝福它们能够一一地从这个失败的阴影中站起来。而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的我们,则希望用我们的“解剖刀”和“显微镜”从它们各自的败局中提取宝贵的“失败基因”。《大败局Ⅰ》献给所有在市场经济浪漫中拼打、奋斗过和正在拼打、奋斗的企业经理人,所有关心中国企业命运的各界人士。

作者简介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领袖”。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等
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图书”、“2007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及“2008~《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奖,《跌荡一百年》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

书籍目录

十年
2007年修订版序言
初版序言从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谈起
01 秦池:没有永远的标王
 得“三北”者成诸侯
 激情燃放梅地亚
 一个天价般的电话号码
 川酒滚滚入秦池
 标王败因费思量
 【秦池大事记】
 【案例研究一】彩虹电视:赞助“飞黄”一夜成名
 【案例研究二】哈药六厂:比标王更标王
 【新新观察】“造名运动”引出概念经济
02 巨人:“请人民作证”
 文弱书生的豪赌天性
 从38层到70层
 巨人下达“总攻令”
 “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雄心勃勃的神秘客”
 【巨人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一】我的四大失误
 【档案存底二】史玉柱论民营企业的“13种死法”
 【案例研究】破解脑白金之谜
 【八方说词】多元化是个“陷阱”吗?
03 爱多:“青春期”的“错觉”
 少年英雄出中山
 阳光行动A计划
 当标王的感觉真好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陈天南“击杀”胡志标
 检讨爱多财务模式
 爱多品牌值几何?
 【爱多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我的五大“反对”
 【案例研究一】小霸王痛失段永平
 【案例研究二】万家乐缘何“乐”不下去了?
 【新新观察】解读“一夜崩盘”
04 玫瑰园:在没有路标的花园里
 “北京要出李嘉诚了”
 “楼市奇才”发现玫瑰园
 8000万港元买张“贼船票”
 “我是全北京最失败的人”
 最后一个守护人
 玫瑰开放终有时?
 【玫瑰园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案例研究一】上海滩房产女大亨沉浮录
 【案例研究二】万科的暴利是怎样赔光的?
 【新新观察】中国企业家应该尝试的20件事
05 飞龙:被诗意宠坏
 广告开道飞龙腾起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香港上市自信受挫
 三着臭棋飞龙坠地
 抢注伟哥开泰搭车
 遭遇红牌重振乏力
 【飞龙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总裁的20大失误
 【八方说词】对“高举民族工业大旗”的质疑
06 瀛海威:在大雾中领跑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带着巫气的哲人”
 “瀛海威哗变惊天下”
 回不去的瀛海威
 网络世界的原罪
 【瀛海威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一】我们是这个行业中犯错误最多的人
 【档案存底二】辞职报告:我们已无意于苟延残喘
 【案例研究】机会无限多赚钱没把握
07 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
 三株从哪里来?
 独一无二的行销模式
 中国第一营销网
 “增长速度回落到400%”
 “有病治病,没病防病”
 绝密的“利益共同体”理论
 三株的“15大失误”
 “八瓶三株喝死一条老汉”
 “这个企业怎会如此脆弱?”
 【三株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档案存底一】三株营销宝典:一大方针、十大原则,
 【档案存底二】吴炳新自述“15大失误”
 【档案存底三】吴炳新告白书
 【新新观察一】苍狼终将消失
 【新新观察二】对手
08 太阳神:逝水难追“太阳神”
 灿烂升起的“双子星座”
 CI导入第一家
 南派北派各有风范
 从万丈雄心到万丈深渊
 “空降兵”无力挽狂澜
 【太阳神大事记】
 【档案存底】保健品市场10年备忘录
 【案例研究】迷茫的品牌
09 南德:一个“堂吉诃德”的中国版本
 牟其中是企业家吗?
 世无定势,遂使牟某成名
 四大错位多重失信
 “倒牟风暴”终结首富神话
 【南德大事记】
 【后续故事】
 【案例研究】黄鸿年与“中策现象”
 【新新观察】资本经营10个偏差
 【八方说词】企业家离政治多近才安全?
10 亚细亚:激情燃尽“野太阳”
 “中国最有文化的商场”
 “功夫酒菜外,特色礼仪中”
 走上连锁经营的不归路
 “恐怕我的耻辱柱大些”
 【亚细亚大事记】
 【案例研究一】破产的八佰伴
 【案例研究二】郑百文:如何成为第一家被申请破产的上市公司?
 【八方说词】为“保守主义”正名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中国企业圈,有一种特殊的、宜于奇迹萌芽的土壤。这可能跟东方人的审美趣味有关。我们总渴望有一些超出常规和想象的事件发生,并以此为兴奋剂来刺激我们的感官。因此,我们往往乐于看到奇迹的发生,并大声地将它传播。然而,任何一个奇迹的基因中,总无非生长着这样的一些特质:非理性的、激情的、超常规的、不可思议的。总而言之,它不是理性的儿子。这里,我们需要来研究的是:作为奇迹创造者本身,在一鸣惊人之后,如何竭力地遏制其内在的非理性冲动,迅速地脱胎换骨,以一种平常的姿态和形象成为经济生态圈的一分子。这是一种中庸的回归,但这同时更是一种活得更长久一点的生存之道。下面讲述的故事,便是一个泣血的反例。得“三北”者成诸侯至今。正营级退伍军人姬长孔还清晰地记得他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秦池酒厂报到那天的情形。几间低矮的平房,一地的大瓦缸,厂里的杂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全厂500多个工人有一半想往外走。这家1990年3月正式领到工商执照的酒厂,只是山东无数个不景气的小酒厂中的一个,每年白酒产量1万吨左右,产品从来没有跑出过潍坊地区。姬长孔在临朐当地算得上是一个人才。6年前转业到地方后,他担任临朐县食品公司经理,半年后食品公司扭亏为盈,不久被调任县饮食服务公司经理,又半年,再次实现扭亏为盈。然后,他又接到去县里最大的亏损户秦池酒厂担任经营厂长的任命。一开始,姬长孔显然对这样的调动十分的不乐意,“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他不无恼怒地对前来找他谈话的“组织上的人”说。可是,当县长亲自跑到他家里“三顾茅庐”的时候,他“没有办法”了。以后的种种迹象表明,军人出身的姬长孔仍保持着对上级绝对服从的职业传统,在这个意义上,他大概还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就是在秦池最火暴的1996年,当有记者问及“如果组织上再把你调到一个新的岗位,你会怎样想”时,他迟疑了数秒钟后回答的还是“服从安排吧”。刚到秦池酒厂的时候,秦池一年的销售额不足2000万元.员工倒有500多个,举目四望,企业前途一片茫然。山东历来是白酒生产和消费大省。1993年前后,孔府家酒以其浓郁的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广告定位已在全国市场立住脚跟,其时,由尤小刚执导,姜文、王姬主演的《北京人在纽约》红及大江南北,孔府家酒邀请到有旅美背景的王姬担任品牌代言人。在一个爱意荡漾的黄昏中,一架空中客车翩翩飞临,归来的王姬与亲人真情相拥,古意盎然的豪华客厅,白须飘飘的老者写下一个酣畅淋漓的斗大的“家”字,孔府家酒及时出现,一句画外音“孔府家酒,让人想家”,把氛围推向高潮。就是这条在当时堪称制作精美的广告片把孔府家酒带进了全国性品牌的序列。在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寒酸的秦池几乎找不到一点抗衡的机会。于是,姬长孔把目光移出了被孔府家酒浸泡得有点醉醺醺的山东。天气寒冷的东三省成了姬长孔首选的市场目标。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的将近20年中,几乎所有在中国市场上获得成功的国产品牌,无一不是从打“三北”市场(即东北、华北、西北)起家的。大抵因为这三个市场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而民众收入不高、性情耿直、消费心态较不成熟,适合那些价格低廉、品质一般而需求量大的日用消费品。相对而言,处于原始积累、草创阶段的国产品刚好适合这些地区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它们在“三北”东冲西闯,不会遭遇到跨国品牌的覆盖和冲击。其实,直至今天。“得三北者成诸侯,得京沪者得天下”,仍是一条屡试不爽的中国市场竞争法则。秦池把第一个目标对准了天气寒冷、喝酒人口众多的东北.显然是明智的。到秦池报到数月后,姬长孔开始了他征服中国市场的壮烈之旅。7月,他赶到吉林,在那里他有不少朋友和战友,以为可以得到帮助.那些东北汉子也自是胸脯猛拍,大包大揽。姬长孔惊喜无比,天天穿梭在新老朋友圈子里,可是,饭请过不少顿,酒也喝醉无数回,有热情而并没有商业经验的朋友和·战友们并没有能够帮他卖出多少瓶白酒。悟性极好的姬长孔隐隐意识到,“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式的市场推广其实走不了多远,市场的决胜还有待于市场化的手段和智慧。于是,他迅速移师沈阳,从头再来。在沈阳,他找不到一张熟悉的脸孔,可是他却随身带来了一张人人都熟悉的纸片:50万元现金承兑支票。这是秦池最后的家当。“我当时想,要么成功,要么死亡,不死不活的状态太让人难受了。”姬长孔日后回忆说,“如果沈阳打不下来,我也没脸回临朐了”。在沈阳,姬长孔完成了一次极其漂亮的攻城战役。他在当地电视台上买断段位,密集投放广告,然后跑到大街上,沿街请市民免费品尝秦池白酒.然后又跟当地的技术监督部门搞好关系,请他们做出质量鉴定报告,并向消费者郑重推荐。最轰动的一招是,他租用了一艘大飞艇在沈阳闹市区的上空游弋,然后撒下数万张广告传单,一时间场面十分壮观混乱,引来无数是非争议。在1993年的中国,是一个“只怕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年代,市场经济的概念刚刚浮出水面,各种奇门八卦式的促销手段都被允许尝试。政府部门如果能够在企业的市场运动中充当推进者的角色,便被认为是支持改革的举动。在这样的游戏规则和社会角色全都十分混乱的氛围中,声音最响、胆子最大、出招最奇的人无疑会是最大的赢家。20天不到,秦池酒在沈阳已开始为人熟知并热销。姬长孔迅速在媒体上发布“秦池白酒在沈阳脱销”的新闻,并用上了一些极富传奇色彩的字眼:两个山东大汉,怀揣50万元,19天踹开沈阳大门……很显然,姬长孔是一个十分善于造势的人,他懂得怎样利用任何现有的社会资源,他懂得怎样吸引大众的目光。仅仅1年时间.价位较低而宣传手段大胆的秦池酒在“三北”市场上迅速走俏,销售额节节上升。这段时间,姬长孔长期转战各地,他住十来元甚至几元钱一天的地下室,每天吃的主食是面条。他还指令从临朐开出的运货车里必须带上一大袋子青菜,他和他的手下就每天炝一锅葱放几株青菜了事。这其间的节俭与日后在梅地亚中心的一掷亿金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没有其后的“标王事件”,姬长孔和他的秦池可能会开拓出另外一番天地,他会继续在“三北”市场上勤恳耕作,为既得的那部分市场份额苦苦拼搏.企业也将以较为稳健的速度积累着它的财富。20天不到,秦池酒在沈阳已开始为人熟知并热销。姬长孔迅速在媒体上发布“秦池白酒在沈阳脱销”的新闻,并用上了一些极富传奇色彩的字眼:两个山东大汉,怀揣50万元,19天踹开沈阳大门……很显然,姬长孔是一个十分善于造势的人,他懂得怎样利用任何现有的社会资源,他懂得怎样吸引大众的目光。仅仅1年时间,价位较低而宣传手段大胆的秦池酒在“三北”市场上迅速走俏,销售额节节上升。这段时间,姬长孔长期转战各地,他住十来元甚至几元钱一天的地下室,每天吃的主食是面条。他还指令从临朐开出的运货车里必须带上一大袋子青菜,他和他的手下就每天炝一锅葱放几株青菜了事。这其间的节俭与日后在梅地亚中心的一掷亿金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如果没有其后的“标王事件”,姬长孔和他的秦池可能会开拓出另外一番天地,他会继续在“三北”市场上勤恳耕作,为既得的那部分市场份额苦苦拼搏,企业也将以较为稳健的速度积累着它的财富。可是,机遇偏偏选中了秦池,给了它一个灿烂的瞬间。

后记

闭门写作这本书的日日夜夜里,我的书桌前一直贴挂着北岛早年的一首诗《一切》: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我正在记录中的一切败局,可不可以不要这样的凝重和惨烈,它们是否可能有另一种稍稍光亮一点的结局?我想,对于这一疑惑的直视和回答,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家和经理人都不应回避的。正如我在序言中已经说过的,这不是一本阐述原理和发现真理的书,它仅仅是记载了一些著名的灾难,希望后来的人们能够从这些崩塌了的“帝国”废墟中寻找到重新出发的起点、勇气和免蹈覆辙的启示。如弗·哈耶克所言,“如果我们要建成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必须有从头做起的勇气——即使这意味着欲进先退”。(弗·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第227页,王明毅等译)这本书是在很多友人的惠助下才得以完成的。胡宏伟先生、杨忆华女士等在体例的设计和资料提供等方面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邵冰冰、朱立毅承担了部分书稿的打印和整理工作,孙晓亮创意设计了本书的封面,王颂提供了他多年追踪亚细亚所拍摄的独家照片,在此一并深表谢意。书内引用了很多记者和当事人的观点、言论以及一些企业的内部资料,对容易引起误解或较敏感的部分,我都尽可能地注明了出处。书内所附的“案例研究”、“新新观察”除署名外均由我撰写或摘编。本书从酝酿到出版,自始至终得到了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杨仁山先生、总编辑楼贤俊先生的悉心指点,个中教益铭记于心。要感谢的还有许智慧律师,作为本书的法律顾问,他通读书稿,提出了很多规避法律纠纷的意见。尽管文责自负,可是倘若真为此惹上了官司或有盗版,还难免要借许律师的唇枪舌剑一用。吴晓波2000年岁末

编辑推荐

《大败局1》中探寻著名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标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数十亿资产的企业为何这般脆弱?“青年近卫军”为何如此短命?狂热的激情是怎样成为祸根的?中国“第一品牌”是怎样砸掉的?中国网络经济的原罪是什么?暴利到底给企业留下了什么?“多元化”的陷阱有多深?企业家离政治该有多近?影响中国商业界十二本图书之一,关于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教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败局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9条)

 
 

  •   今日读罢吴晓波著《大败局》,心中感慨良久。其中既有为那些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先后落下的企业金融大鳄们的无限惋惜之情,又有中国企业发展前期的浅显思考。如果过去那些失败的企业有一 个能够顺利成长到今天的,也将是中国甚至是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它们还是倒下了,带着人们的失望和无奈之情。今天我们只能在回顾着它们的历史时,作一些或多或少的评说。
  •   吴晓波的大败局,探讨了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失败基因,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
  •   吴晓波的大败局、激荡三十年等书写得都不错
  •   大败局1是集中讲2000年前的中国企业的中国式失败,其中大部分是政商不兼容的后果,令人唏嘘不已。
  •   关于多元化的思考

    多元化在企业界可能是唯一一个永恒话题了,从中国的企业家开始意识到其危险性后几乎无时无刻不被提及,似乎每一次中国商界发生灾难性事件,多元化都要被拿来当作教训的谈资加以讨论和控斥,然而每一次讨论和控斥后,中国的企业群(尤其是民营企业)似乎依然走不出这么一个怪圈,仍然会有无数的企业走向这条所谓的“不归路”。

    多元化究竟是不是一条“不归路”,又究竟是不是一个陷阱,恐怕至今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篇感悟文的思考主要针对民营企业而言)

    不过,至少我所了解的一些企业(都为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吃了多元化的苦果,从胡志标走电器行业的纵向多元华经营,再到走高科技电子行业的横向多元化经营,因为产品跨度太大而无法控制全局最终因为财务困难而折戟沉沙;从史玉柱把自用的巨人大厦转变成嗜血如命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再到跨行业多元化杀进保健品领域,最后因为保健品行业的极度衰退,房地产行业遭遇宏观调控导致资金链紧张而崩盘;从三株的吴氏父子经营保健品掘到第一桶金尔后贸然挺进医疗·精细化工·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物理电子及化妆品等多行业低层次的多元化经营,再到本业保健品产业的衰落,最后同样因为无法控制全局而招来帝国的覆灭;从以零售业起家的郑州亚细亚商场的崛起到其不惜一切代价杀入酒店经营产业,再到其在1994-1999年的发展规划中写下的要全面进入以零售业为龙头,以金融证券和房地产为两翼,以实业开发为基础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多元化领域,最后因为无法驾驭这艘“哥伦比亚方舟”而引发集团整体衰退······

    总之,这样悲惨的例子数不胜数,就连现在风光无限的万科王石在赚了第一桶金后也搞过多元化,只是他还不至于招致灭顶之灾。其曾涉及的行业有五大类,商贸·工业·地产·证券·文化,几乎是无孔不入,只要哪个行业赚钱,钱就往哪里扔,最后因为经营面太广,经营的产业太杂,资金过于分散,而且人力资源又跟不上,结果企业规模始终徘徊在12—15亿元之间,再也没能上去,利润到1.5亿元时也呈现疲软之态······这一切我所看到的听到的疯狂故事似乎一次次在向人们暗示着:多元化确实是个陷阱,是个杀人不见血的魔鬼。

    然而,让我们再把视角转向国内经营的比较出色的多元化集团,我们不难发现,还真的有不少集团(大多数为国企)借助多元化这把利剑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在香港注册的国营企业华润集团和央企中粮集团就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它们各自经营的产业恐怕不是当事人都难以数得过来,金融业,食品业,医药,粮油,零售业,房地产业,化工行业,高科技行业······在中国但凡能算得上是产业的它们几乎都有涉及,然而令人称奇的是他们所经营的产业似乎都还不错,2009年两家公司再度挺进中国前五百强企业,而且名列前茅,中粮集团排名19,2008年有1885.26亿元的营业收入,5.009亿美元的利润,而华润也排到了第46,2008年有1218.24亿元的营业收入(利润不详)。中粮集团更是杀进了世界前五百强,排在第335位。

    据资料显示,在中国经营得比较好的多元化集团还不止这两家企业,香港李嘉诚的私营企业和记黄埔和霍英东(已逝)经营的私营企业都在搞多元化经营,而且众所周知,这些企业都是中国国内名字叫得最响的企业,都是明星企业。国外自然更不用说,一个全球闻名的GE就是个兼实业开发和金融“双轮驱动”的多元化巨头。通过这种比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人家搞多元化经营就能搞得如此出色,而中国那么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最后却落得个难以为继的下场呢?

    有很多专家分析说搞多元化经营,第一,你要有实力,第二,有实力,也并不意味着你就就能成功,你还得看你多元化到什么程度,你要是什么都想搞,那很简单,桃子和西瓜你一样也甭想得到;还有人说搞多元化经营其他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有没有这样的环境(最重要的应该是金融坏境),即使中国有这样的环境,你还得问问你的企业有没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也有人说搞多元化,你得看时期,并不是企业所处的每一个阶段都适合搞多元化经营······

    总之,关于多元化的讨论和思考很多很多,国内的很多学者和实践家也有过类似的探讨(主要针对的是民营企业多元发展的讨论),并且成果颇丰。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赞成他们的一些观点。

    樊纲(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任何企业都面临一个由小到大的问题。大了以后怎么发展,基本的路子有两条:一条是多元化,一条是专业化。有搞多元化搞成功的集团企业,但能长期存在下去的比较少。中国过去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即空白市场多,有了资本,投到哪里都能占那么一块发展起来,因此前些年久出现了很多搞多元化经营得企业,产生了跟风效应。从市场经济长期发展来看,这不是一种典型意义的道路,不是大多数企业能够成功的路子。因为市场竞争一定是专业化的竞争,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第一个讲到的就是分工,讲专业化如何促进发展。国际上许多大企业几百年来都是在一个领域里折腾,使之成为自己的强项,站稳了脚跟后才涉足其他领域。在一个方面当龙头老大比在10个方面当“凤尾”要强得多。企业“做小”与“做大”很不一样。现在很多的民营企业还是抱着机会主义的态度,对一夜暴发式的增长很迷恋,这是个通病。过去百分之几百的增长率是可能的,那是市场发育初期。现在市场变得拥挤,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要走一条踏实路线,追求正常的平均利润率,每年如果有20%—30%的增长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接下来的事情是搞积累,搞开发。要在专业化上下足功夫,不要整天想着出奇制胜“再创辉煌”——“做大”之后战略要变,民营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

    斗胆点评:樊纲教授是站在市场的角度以一种最原始的理论来诠释多元化的负作用。八九十年代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明白,用一句比较夸张的话说就是: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的“镣铐”中挣脱出来全面挺进计划经济的时代,在“邓总指挥”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下,在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这些基本国策成形的基础下,你往沿海地区一跑,往地上扔1块钱,你就能拿回10快;往地上扔10块你就能拿回100块;往地上扔1000块,你就能拿回一把钱;往地上撒一把钱,你就能捞回一堆钱;往地上撒一堆钱,你就能用桑塔纳拖回一车钱。然而,今非昔比,一切都在发展,一切都在变化,当今你要是还能在中国找到这种投资回报率1000%甚至5000%的生意,那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你找到了一个国家允许你进行私人开发的金矿(那是不可能的),要么就是你跟官府勾结,一起谋划着一笔“见不得半点光”的生意。除此之外,恐怕要想凭借“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的伎俩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环境下一夜暴富,那就只有学牟其中去搞“罐头换飞机”的把戏,或者学唐万新找5000个人去深圳领股票抽签认购表,可是在中国今日各项法律法规制度和经济建设体制的逐步完善下,在今日中国实行全球一体化,竞争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还有这样的“捡钱机会”吗?当然没有,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在白日梦里出现的“镜花水月”罢了。

    套用日本管理大师原野的一句话来
  •   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中国企业倒闭的原因,了解了很多自己以前所不了解的内幕。也了解了很多大败局中败了却唏嘘不已的人物。不晓得该怎么表达这种感觉,性格决定命运。大概年代久远,所以那种痛无法体味吧。
  •   对于吴晓波的大败局
    我早就想看了
    一直被时间拖着
    看了之后觉得
    写的很是客观
    没有偏见 也没有偏激
  •   我是通过我们的老师介绍的这本书,看后感觉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非常不错。听说最近吴老师又出新书了,《浩荡两千年》非常期待!!!
  •   探索有非常重大意义,不过叙事多于研究,叙述清楚,仍然可以让我们看清“激荡的三十年”的缩影。中国也为这些人提供了一肆意表演的舞台,不过可惜的是,短视,最终会走向“大败局”。产生的种种不良影响,如果不下决心消除,历史会重演,会再次上演“大败局”。人们可以肆意践踏道德,大败局仍然证明 道德依然坚挺,虽然不是至上。
  •   我已经买了蓝狮子出版的《大败局》《浩荡两千年》《激荡三十年》。蓝狮子出品,名不虚传
  •   企业兴盛或衰弱、股市繁荣或崩溃、战争与经济萧条,一切都周而复始,但它们似乎总是在人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彼得 伯恩斯坦《风险》
      
      在任何一个商业社会中,成功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而失败则无所不在。商业,就本质而言,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对企业家来说,失败则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这是一件让人遗憾,但不可耻的事情,失败往往伴随着伟大的创新和冒险。
      
      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尚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的子宫,政策的变化依然可以随时摧毁民营企业家脆弱的、积攒多年的心血与精力。与此同时,我们拥有一个强大的国有资本集团,它们构成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本支柱力量,对这部分资本的变革、壮大和保护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主要的方针和使命之一。与其相伴随的是,国际资本在中国一直受到税收等方面的优待,而萌芽于民间的民营资本力量则在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三大资本在中国经济舞台的博弈,构成了所有经济显现的基本原因。很显然,对于处于竞争弱势的民营企业家来说,它们必须学着去警惕及防范纯商业思维之外的种种风险。
  •   吴晓波先生的书很值得读,能引导读者思考。专业书籍,涉及面比较广泛,比较常见的错误分析的很透。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者和政府部门管理经济的人士应该很好的读一读。
  •   我是看完“吴晓波”先生的现场对话才知道的这本书,感觉这个人很沉稳,不浮躁。他的经历比较特殊,能切身经历像“太阳神、三株”这类公司的起落很难得。从这本书里,你会看到这些企业的起落过程。为自身的发展做个镜鉴。从别人的失败上能学到更多。
  •   两部大败局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   很精彩,吴晓波先生关于中国企业史的书买齐了,开心
  •   吴晓波力作,对看清经济大势,看待企业潮起潮落很有启发。
  •   经营一家企业,一定要知道一些前车之鉴,大败局教材似的读物,我可以对比着去应用一些经验,方法。
  •   今天看完了这本书,作者写的很好,感觉受益匪浅。我以前也把史玉柱当做过“英雄”,后来逐步了解了他的一些操作手法“英雄”的形象在我心中的形象逐步淡漠,今天看完这本《大败局》真真了解到史玉柱当年的失败必然性,史玉柱现今在我心中唯一产生伟岸影响的只有他那句“创业就是革命”声声激励着我。
  •   好书看三十遍也不嫌多,吴晓波的这本书做到了,很久之前看过电子版,后来借别人的书看过,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自己买一本,喜欢经济的朋友可以多看看的呃……
  •   探寻著名企业[中国式失败]的基因
  •   是一本很值得看的经济类书籍 描述了十个商场上的大败局 给我很多启示
  •   吴晓波的书真给力,还是我们政治经济学老师推荐的
  •   大败局1、2都写的很经典,发生在身边的事,就像在昨天一样,指导我们前行,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商业人士很值得一读!!!
  •   商业成功人士的心态,即当时社会的心态。大败局1写出80.90年代的社会心态。对于投资者是很好的防雷工具
  •   吴晓波、蓝狮子,都是我神交已久的。这次终于有机会到手了。很高兴!
  •   认真阅读《大败局》,从中得到借鉴内容颇多,推荐大家尤其是经营管理层多阅读。
  •   过去三十年风云际会,造就一批明星人物与企业,如今大都烟消云散。究其原因一是制度和机遇、二是个人因素。我国有树典型的政治传统,政府鼓励便乘云而上一朝天下知,触了霉头便是天堂到地狱。企业家想做事那面要借力政府与之产生掺杂不清的关系,为早期发展开路也为后期蒙上一层阴影。所谓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其他行业类似,或还给政府或还给市场,含混不得。企业家个人要找好定位,附属而不僭越,合作而不竞争,尊重市场尊重经济规律。
  •   经典读本,绝对值得推荐,我是一名外企文案工作者,通过看吴晓波的系列书籍不仅掌握了很多商业知识,还提高了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   大败局的内容不错,自制力一般吧
  •   书不错,继续买大败局2
  •   刚拿到《大败局》,看了一些,品商界风起云涌,慢慢捉摸。
  •   大败局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我们崇拜成功者,也应该了解失败者。
  •   早几年就听说《大败局》,买了1和2,一口气读下来,让我这个80后感慨深远,回顾自己成长的那段青春,也感叹往事如烟,大败局刻画的那些死在路上的英雄,一段段英雄末路的悲伤激发我们永远深思,现在作为某国企总裁秘书,发现自身在这方面需要大力提升,谨记之。
  •   大败局
  •   吴晓波,写这类经济故事书的大牛!
  •   吴晓波的书基本我都买了,通俗易懂地贯穿了经济学思想,并将历史脉络清晰地展现,很有阅读的价值
  •   现在在读。。。。。。从本书中,看到中国那么多企业辉煌的时刻及失败的过程,作者分析很细致很深刻,犹如活生生的创业教科书。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   吴晓波厉害啊,里面的任务不管成败都是牛逼的人物
  •   我用这本书写学年论文,还是很不错的,每个案例都能很好的反应那个年代中国企业失败的典型原因
  •   大败局里面辉煌的企业,带有明显特色性、阶段性等时代特征
  •   买了两本,一二集,吴老师写的肯定是很不错的,对于中国过往的商业历史有个很好的了解,第一部里面其实企业的灭亡很多事体制和人为造成的,第二部就是宏观经济多些。。。
  •   大败局里面有很多经典的案例,虽然中国市场化分为浓厚,但是很适合老板、屌丝们看看,充实一下自己
  •   吴晓波的书精彩,有内容,值得阅读。
  •   不错的一本书,吴晓波的书都还好!
  •   吴晓波出品,那是肯定有意思的
  •   吴晓波的经典之作,我和同学们都很喜欢 。
  •   吴晓波的书还是不错的,写的很好
  •   吴晓波的书 值得一读
  •   详细的案例分析,吴晓波老师是花了真功夫的!
  •   喜欢吴晓波的书
  •   吴晓波经典之作,值得一读,虽然个案偏旧,但仍有借鉴意义。
  •   吴晓波作品不错的
  •   吴晓波的作品不用多说
  •   很喜欢吴晓波,书应该不错
  •   吴晓波的书都很给力,是金融界人手一本的好书
  •   吴晓波的作品一直看,这本不错。
  •   吴晓波的书收集全了
  •   吴晓波的书一直都值得看
  •   吴晓波的书 写的还是比较有深度的
  •   还不错,一直很喜欢吴晓波的书
  •   书写的是一些在我们的记忆中逐渐淡去的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史,从中国本土企业的现状分析比较透彻,虽然是历史了,但是对现在企业的发展仍然有启示意义......
  •   本书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聚集到八九十年代的岁月,在我小的时候,还是会留下些记忆。很难说那些企业家有何对与错。结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中国企业的现状,盲目没有规划,恐怕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他们过去犯的错误估计很难在现今的环境下重演,不过也给所有经济圈的人以警示。
  •   作者举了10个案例来说明中国企业的失败结局,给后人以警示和激励~~~期待看2
  •   中国企业失败史,有血泪,又无奈,但是环境所限,中国企业为什么这么难?值得反思!
  •   值得推荐的书籍,翻看了一下这本书内容还行,大略的看了一下。我在商店里我们可以看看新出现的商品,不一定要买但可以了解他的用处,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广度,扩宽我们的视野,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更新,新出现的东西越来越多,日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而我们购物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分析,不要买些外表华丽而无实际用处的东西,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爱对新生的事物好奇,会不惜代价去买,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商城的东西太多了,比淘上的东西还要多,而且都是正品,我经过朋友的介绍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别的购物网站了。书的内容很好,就是快递寄到时外面的塑料包装都破损了,幸好书未烂,希望**在快递上更加强一点,正在阅读中,书不错,是正版,送给老公的。做父亲的应该拜读一下。以后还来买,不错给五分。内容简单好学,无基础的人做入门教材还是很不错的, 配料的讲解很细致,雕塑技法讲解也很细致。 人物雕塑难度不大,也有鲜明的形象个性,但算不上精美。 的确有可学之处,做入门教材还是不错的。在我还没有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丝毫不怀疑它是一本好书,很符合80后读者的口味。很难想象一本图书会被我看得像郭德纲的相声书一样,在地铁上都如饥似渴地手不释卷。人都说《红楼梦》是一部罕见的奇书,是人生的镜子,那么对于这部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令我感到了丝丝“找出心中所想”的意味,因为我不仅从中看出大论的味道,更是以一种看搞笑图书的心情在愉悦自己,事实上这本书确实不失幽默,在大论了一把之后确实愉悦了广大读者,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会像一本幽默小说一样去看这本书,因为多年来这类书的泛滥使我对其十分不屑。据了解,**为顾客提供操作规范的逆向物流以及上门取件、代收货款等专业服务。已经开通全国360个大中城市的配送业务,近1000家配送站,并开通了自提点,社区合作、校园合作、便利店合作等形式,可以满足诸多商家以及消费者个性化的配送需求。为了全面满足客户的配送需求,**商城打造了万人的专业服务团队,拥有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遍布全国的网点覆盖,以及日趋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所以**的物流我是比较放心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一、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青春逝去,不必感伤,不必回首。或许他们早该明白,世上已没有了小飞龙,而她奋不顾身爱过的那个清高孤傲的少年,也早已死于从前的青春岁月。现在相对而坐的是郑微和陈孝正,是郑秘书和陈助理是日渐消磨的人间里两个不相干的凡俗男女,犹如一首歌停在了最酣畅的时候,未尝不是好事,而他们太过贪婪固执地以为可以再唱下去才知道后来的曲调是这样不堪。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所以作者写的故事是来纪念。不是感伤懊悔,而是最好的纪念。道别的何止是最纯真的一段唯美, 而是我曾经无往不胜的天真青春啊。请允许吧,那时的少年,尽情言情。一直言情,不要去打扰他们,他们总有一天会醒来。告别青春,因为青春,终将逝去。陪你梦一场又何妨。二、写不尽的儿女情长,说不完的地老天荒,最恢宏的画卷,最动人的故事,最浩大的恩怨,最纠结的爱恨,尽在桐华《长相思》。推荐1:《长相思》是桐华潜心三年创作的新作,将虐心和争斗写到了极致。全新的人物故事,不变的感动、虐心。推荐2: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或长或短的爱而不得的经历。暗恋是一种爱而不得,失恋是一种爱而不得,正在相恋时,也会爱而不得,有时候,是空间的距离,有时候,却是心灵的距离。纵然两人手拉手,可心若有了距离,依旧是爱而不得。这样的情绪跨越了古今,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推荐3:唯美装帧,品质超越同类书,超值回馈读者。《长相思》从策划到完成装帧远远领先目前市场上同类书,秉承了桐华一贯出产精品的风格,将唯美精致做到极致,整体装帧精致唯美,绝对值得珍藏。
  •   如果有十颗星的话我一定打十颗,这是我自己买了后有推荐给朋友买的、果真至【财经管理之葵花宝典】,我们不仅仰慕一些成功的案例,也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任何一个奇迹都不会延续很久,任何一种成功都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不是单单靠创造奇迹而形成的!所谓的奇迹-------------即使【蟹虾之命】------【一红及死】!当然卖家的服务特别好,昨日晚上11点左右拍的书第二天中午就到了!速度 ----这个我很满意!
  •   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一些大家熟悉的企业的大起大落为反面例子,总结出企业失败的经验与教训,让人受益匪浅
  •   在无意中,阅读到电子版,所以没有犹豫购买了一本来收藏。
    很多书籍,都是说某某怎样成功。
    但是成功的很多因素是无法复制的。
    但是这本书是谈一些企业如果决策失败而导致败局,失败可以复制。

    所以如果对管理有兴趣的书友,推荐阅读。
  •   值得中国企业家深度的一本书,改革开放30年,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商业环境。
  •   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命运缩影
  •   我们不光要看企业成功的案例,也要看企业失败的原因,才能在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能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些在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企业,大家都应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什么东西,推荐大家看一下!
  •   有很多失败案例的解析,分析得挺透彻,对中国品牌和经济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   案例虽老,启发不小,在那个经济浪潮中剧烈起伏的企业的失败,却绝对后来者的养分。
  •   这是吴的成名作,也是MBA的教材,历经多次改版,这一版也绝不是最终版本,只要中国有民营企业,永远不会有此书的终结版出现。书中文字有些许青涩,这可能和吴是新闻系专业有关,但这部妨碍这本书成为经典!
  •   I和II叙述了中10个企业失败的案例,让后继人能吸取更多经验。看到别人的失败原因,让自己的创业之路少点弯路,也让自己的创业之路走得更远。
  •   第一季 真正阅读中,看到几个案例。对于个人还是有些启发。想起了 电影《胡雪岩》,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只要控制好自己,才不会大起大落。再看看 《基业常青》中关于企业家性格的描述。很是有比较性。 很好的书,看完以后再追加评论。 第二季 还没开始看。
  •   很好!对企业失败的原因总结的很彻底!非常不错!
  •   能够从失败中获得经验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成功的企业
  •   书中列举了一段时期中国企业所走的歧途和共性的通病,是做企业的人需长鸣的警钟
  •   很好地反应了中国90年代的中国企业 值得一读
  •   不错,看到中国企业的浮沉。
  •   看了觉得中国企业难
  •   中国企业跌宕历史
  •   喜欢,学习中国当代的企业沉浮
  •   描写了中国的企业兴衰史值得大家一读
  •   中国跌宕起伏的企业故事,民营企业的风云变幻,值得品读!
  •   看看中国企业的无奈与艰辛~
  •   一部中国企业发展史,一部中国改革史,震撼中国企业的发展与灰色低端,中国的创新很大,只是没有厚积薄发
  •   内容很震撼,可以看到中国早期民营企业的悲壮历史
  •   大家都喜欢看成功故事,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关心失败案例,成功故事不会告诉你怎么复制成功,失败案例会告诉我们怎么避免掉进万劫不复的陷阱
  •   在中国做民企和国企的根子是一样的,要符合中国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的需要,并不是说中国缺少英雄式的人物,类似乔布斯或是盖茨,中国也有陈天乔、李彦宏,也有像冯军等自主知识产权式的卫道人物,但中国缺少培养一种气息,一种让人能够自主前进的环境,这并不是人物的悲剧。是一个国家兴衰的历史。
  •   最开始是老师推荐的,感觉写得很不错,虽然讲的不是很细节,但是大体上描述了中国一代人的创业史,而他们又是怎么失败的,反思很深刻。
  •   真的非常不错!举例说的这些企业都是曾经赫赫有名危震一方的,看看他们是怎么倒下的,非常有代表性,又极具学习意义,值得给我创业者、管理者、企业家、研究人员推荐,必读!
  •   都是企业失败的例子。看了之后很有教益。创业难、创业成功更难、创业成功后持续辉煌难上加难。失败的背后有种种的因素。耐人寻味。是本好书!
  •   了解企业失败的历史,以史为鉴,警示后来人
  •   结合激荡三十年看会很好
  •   了解中国式企业的常见病症才能对症下药。
  •   这次买了十多本书,这是第一本读的,没几天就读完了,写了10个企业的成败史,虽然有几个没听过,但是读完后感触还是很深
  •   两天内看完了,写的很好,让人感觉商业社会这些企业的起起伏伏,像一个大江湖。
  •   总体来说很不错。讲述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的企业与企业家的故事,可以让人有所启发与思考。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