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年代

出版时间:1999-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译者:张晓华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本的年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去年音乐剧《悲惨世界》曾经在国内引起很大的争议,由于某公知将其历史背景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来被人纠正告知应该是1848年革命。霍布斯鲍姆将这一年的革命,称为从法国大革命开始的革命时代的终结。以此为标志,欧洲开始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这也是他的《资本的年代》的主题所在。
      
      在霍布斯鲍姆看来,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依然是以欧洲为中心,并将这段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寂静但对外实施扩张的纪50年代,比较动荡的19世纪60年代,以及经济繁荣与经济萧条交替出现的19世纪70年代。第三部分包括了19世纪第三个25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横断面。
      
      就像上部《革命的年代》一样,霍布斯鲍姆用了一章来总结革命时代的历史,这是资本年代的历史背景。只不过上部书这部分是作为第一章,而这部书则单独作为一篇,第二篇《发展》共九章,第二篇《结果》共七章,和上部一样共十六章。在这部书中,霍布斯鲍姆描述了资本主义的全球性胜利,是1848年后数十年历史的主旋律。这是信仰经济发展依靠私营企业竞争、从最便宜的市场上采购一切(包括劳动力),并以最高价格出售一切的社会的胜利。
      
      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848年革命,欧洲持续动荡了近半个世纪,这场席卷欧洲的革命,动摇了传统的王权统治,但是也同样威胁到了新生的资产阶级政权。因此,在资产阶级的凯旋时刻,正式主持资产阶级秩序的人物,在普鲁士是一位极其反动的乡下贵族,在法兰西是一个冒牌皇帝,在英国则是一连串的地主贵族。对革命的恐惧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根深蒂固,这说明资产阶级缺乏基本安全感。
      
      对此,我们只能说倘若社会秩序真的面临被破坏的威胁,倘若社会秩序所依赖的伟大原则遇到严重的危险,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最激烈的社会反对派人士,以及最热情的共和主义者,就会率先转投保守党阵营。在卷入革命的主要社会团体中,就像我们见到的那样,当私财产受到威胁时,资产阶级宁愿保持社会秩序,而不愿冒险去实现自己的全部计划。面对“红色”革命,温和的自由主义者遂靠向保守主义者。
      
      苦茶案,这点在中国历史上也不难发现类似的事情。比如,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以及对于共产党的仇视。当然,在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就立刻卸下仇视的态度,并迅速依附到政权之中,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荣氏家族)。九十年代,新兴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大潮下,迅速放弃了革命的姿态,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政权的合法性,都能看得出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某种意义上毛泽东对他们的判断还是令人震惊的正确。
      
      探险是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探险不仅意味着求知了解,而且意味着发展,可以把未知,也可说是野蛮落后带向文明与进步的辉煌中;让赤裸的野蛮生灵披上由慈善机构在博尔顿( Bolton)和鲁贝生产的衣裤,为他们带来伯明翰生产的货物,如此必定也会把文明同时带给他们。同样世界也就因此被分为两个世界:一是对它们的国家或对它们成立国家的愿望几乎不存在什么怀疑的民族(而且不论其对与错);一是对它们的国家或对它们成立国家的愿望存在相当多疑问的民族。
      
      有些民族—大的、“先进的”、一致公认的民族,当然包括思想家自己的民族一是历史命定的胜利者或将成为生存竞争下的优胜者(如果这些思想家喜欢达尔文术语的话),其他民族则不然。不过,这种论点绝不能简单解释为是某些民族意欲压迫其他民族的阴谋,当然未被承认的民族的代言者也不能因为有此看法而受到责难。这种论点之所以不是阴谋,是因为它既反对异民族的地方语言和地方文化,也反对本民族的地方语言和地方文化;同时也因为这种论点并不主张消灭地方语言与文化,只是要将它们降格,从“语言”降为“方言”。
      
      “民族欧洲”的思想家们对付小民族的民族愿望只种择:认他们的合法性,甚至索性否认其民族的存在;把他们的强烈愿望变成要求地方自治的运动;将他们作为不可否认但又不能处理的事实接受下来。
      
      从以上叙述可知,遭资本主义世界践踏的社会和国家,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取得妥协这点上,是失败的。它们的统治者及精英很快便明白,单纯拒绝接受西方白人或北方白人是行通的;即使行得通,拒绝也只会使他们的国家永远处于落后状态。至于那些被西方征服、主宰和统治的殖民地,它们没什么择余地:它们的命运是由征服者决定的。
      
      关于世界的改变,这固然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不妨是资产阶级自我塑造的过程。与传统的贵族社会不同,资产阶级从产生就开始表现出极其不同的文化品位。比如在家居使用上更加注重结实耐用,而不是关注于装饰和艺术。同样,对于艺术欣赏上,他们将钢琴作为家庭必备的乐器,但是并不是每个资产阶级小姐都有闲暇,像奥斯汀笔下的那些拥有才情的小姐,她们甚至已经可以进入到商业管理的行业之中。至于说知识分子,不像过去宫廷和贵族豢养御用文人,资产阶级也会举办一些沙龙,邀请一些知识分子加入,不过很显然这些文人除了调节气氛,并不能带来多少的利润,所以对于哲学家来说,最好的生活莫过于继承一位资本家的遗产,然后可以自由地研究,就像叔本华、卢卡奇或者维特根斯坦。再不济,就只能追求一位资本家的千金小姐,从而获得财产上的资助。
      
       当然,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开始于革命的结束,他也需要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黄金时代成为了资本主义口耳相传的美好时代,人们对于这样的时代念念不忘。因此,霍布斯鲍姆总结这个时代,自由主义的胜利时代开始于革命的失败,结束于漫长的经济萧条。
  •     不得不说霍布斯鲍姆是我最欣赏和钦佩的那类历史写作者,尽管我并非赞同他的每一个观点,这有点儿像作者钦佩地描写了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这个时代,尽管他对其中许多现象颇有几分鄙夷。
      
      
      历史最大的价值(至少对我来说),在于让人们从其中真实的记录中,经由前人已经支付的高昂代价,来学得珍贵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个功用,无论是那些为了宣扬特定观点而进行春秋笔法篡改史实的作品,还是那些掉了无数书袋最后却只证明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作品,都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在这一点上,霍布斯鲍姆的这种历史书写方式可以说是最称职不过,也是我最喜爱的。他的写作方式因为精炼而直观,却没有因为简化而变得粗陋,作者始终具有自己的观点,却从未因为观点而扭曲现实,于是时代错综复杂的真实面貌,就在文章中被忠实而清晰地反映出来。
      
      资本主义在1848年到1875年这段时间占据核心地位的繁荣与胜利是毋庸置疑的,自从欧洲革命失败后,下层再也没有成功发动过大规模的暴力冲突,而即使所谓的大萧条,其影响仍然被局限在资本主义框架内部,而不像过去那样制造出政治或经济上颠覆性的结果。资产阶级已经充分地证明了他们相对传统宗教和王权统治的优越性,并且尚未出现真正能够挑战他们统治方式的新生力量出现。然而与此同时,他们引以为豪的自由市场却在自己孕育出的垄断性组织的膨胀中渐渐消失无踪,自由资本的年代将要宣告结束,而帝国的时代将要来临,而这个时代,将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惊涛骇浪。
      
      虽然还想顺便写一下对于作者革命爱好的不赞同,但是到这本书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尚未开始和破产,所以还是放到看过后面两本书里面作者的观点之后再讨论吧。
      
  •   哈哈,写的既实用又充满诗意
  •   就权当练手了,文章还是要常写,才能保持写作的手感,这篇小猫可满意?
  •   喜欢喜欢,要是我管我们家小站,苦茶兄的书评和文章我篇篇都要转载
  •   大师级的人物写的评,真好
  •   我记得悲惨世界说的是1831年暴动吧
  •   某种意义上毛泽东对他们的判断还是令人震惊的正确。。。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正确,啊哈哈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