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与危机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奎松  页数:587  字数:525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1927─1937年间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为线索,叙述近代社会在这段错综复杂的特殊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完成名义上的统一中国后,从实施训政、实行宪政到强化军事、国防、教育、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中共在共产国际指导下实行农村武装割据、创立苏维埃共和国、发展壮大红军的艰难历程。书稿以翔实可信的史料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舞台上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两个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曲折交涉,再现了自“九一八”事变后两党政策的转变、中共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合作的实现这一清晰的历史脉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统一军政的努力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与宁汉合流  第二节 从二次北伐到东北易帜  第三节 党统之争与中原大战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与“革命外交”  第一节 党治、训政与军权统治  第二节 控制城乡的能力与侧重  第三节 财经政策与税制改革  第四节 改订新约与“革命外交”第三章  苏维埃革命与中共南方根据地的形成  第一节  苏维埃革命的发生与中共暴动政策的实行  第二节 农村武装割据与中共南方根据地的初创  第三节 “立三路线”从形成到终止以及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第四节  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与苏区红红的发展第四章 人权、民主与专制的交锋  第一节 党内抗争:第i党、改组派的骤起骤落  第二节 党外抗争:从人权运动到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第二节 文化抗争:社会性质论战与左翼文化运动  第四节  国民党军事独裁体制的确立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与蒋介石的“安内攘外” 第一节  日本占领东北与伪满洲同的产生 第二节 从不抵抗政策到局部抵抗的开始 第三节 长城抗战与“塘沽协定” 第四节 察省抗日事件与福建事变第六章 舆论整合与国防建设的准备  第一节 在“攘外”与“安内”问题上的舆论整合  第二节 走向现代国家的曲折开端  第三节 加速工业及国防建设的尝试  第四节 币制改革与经济的缓慢发展第七章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消亡以及红军长征  第一节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的“围剿”与苏区政府的反“围剿”  第三节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消亡  第四节 遵义会议与红军的万里长征第八章  华北事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的产生及其背景  第二节 “华北自治运动”与南京的因应  第三节 “一二·九”运动与救亡热潮的高涨  第四节  国民党五全大会与“最后关头”的提出第九章  国共两党的政策转变  第一节  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张学良与中共的西北大联合计划  第三节  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  第四节 从两广事变到绥远抗战第十章 西安事变与中国政局的重大转折  第一节 西安事变的发生与解决  第二节 西北善后与“三位一体”局面瓦解  第三节  国共两党的曲折交涉  第四节 “七君子”获释与国共合作的实现主要参考文献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由沪赴宁,筹备召开二届四中全会。6日,谭延闾、丁惟汾、陈果夫接收了南京特别委员会机关,宣布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恢复工作。9日,蒋通电正式宣布继续行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权。此后经过20余天的筹备,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于2月2日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正式举行,出席的中央委员只有23人,加上列席的中央监察委员等也仅刚刚超过30人。引人注目的是,不仅西山会议派重要人物因受“一一·二二”惨案牵连,几乎都未能参加,而且汪精卫、胡汉民、孙科、伍朝枢等国民党重要领导人也都不在出席会议的名单之中。汪、胡等未能与会,是因共产党人趁张发奎抽调主力去迎战李济深、黄绍兹粤桂部队的进攻,广州力量空虚之时,在1927年12月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虽迅速被张发奎部所镇压,但汪精卫等再度成为李济深和桂系攻击的对象。各地党部也多有要求缉办汪精卫、张发奎、黄琪翔、顾孟余等人的通电和要求。这一切致使16日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下令查办汪精卫等粤方中委。汪精卫被迫于当晚秘密登轮逃离上海转赴欧洲。负责查办汪案的邓泽如、古应芬于12月31日将结果报到南京国民政府,声称汪精卫及其党徒对于广州事变,不独参与逆谋,更为发纵指示,以致“养奸成祸,害国殃民”,要求明令通缉归案,依律严办。蒋介石为笼住汪派,凑足二届四中全会法定人数,不仅密示上海卫戍司令熊式辉拖着不办,而且还通电邀请陈公博等出席全会。这就不免惹恼了以粤桂势力代表自居的胡汉民,他既不耻于与汪精卫为伍,自然无法接受蒋介石如此做法,故决定不参加即将召开的二届四中全会,以示不满。1928年1月25日,胡汉民与孙科、伍朝枢以赴各国考察政治、经济之名,离开了上海。这样,二届四中全会上也就少了汪派及粤系诸多重要人物的身影。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内战与危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翔实,公正,对于我们了解中国近代史提代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只是如果要全部了解,就要把这一套十本全部买来,将近500块钱,太贵了一些。如果条件允许,我会把中国近代史这一套全部买下来。书的质量没得说。向作者表示敬意!你们为中国近代历史知识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这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果然名不虚传。他的书客观翔实,写历史不带过多的感情色彩,让人读起来比较信服。
  •   好书,受益匪浅。写得很细,史料翔实,受教育了~~
  •   书写得挺有深度,看完之后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   虽然没有很强的文学性,但是单就补充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最关键的是,不论是不是历史的专业学者,就算是只有兴趣爱好的人也可以看。
  •   杨奎松的大作,质量各个上乘,顶
  •   這套書都編寫得比較用心,吸取了二十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是很不錯的一套通史叢書。
  •   这本书的最大缺陷是对红军战史和长征史叙述太少:
    第一,对于中央苏区前三次“反围剿”的过程没有叙述。
    第二,对于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历史叙述太少,红四方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战斗力最强,战绩最大的一支红军,红四方面军的黄安战役、苏家埠战役,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著名战例均没有叙述。
    第三,对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过程语焉不详。
    第四,对各苏区的肃反斗争没有提及,如红一方面军肃“AB’团和富田事变、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的大肃反均没有提及。
    第五,对于红军史上最惨痛的失败: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的历史没有叙述
  •   很枯燥的正史
  •   送货挺快。只是书价格比较贵,希望大年能有些优惠哦!
  •   近代通史
  •   通史,常识性阅读。
  •   一套很新很扎实的近代史著作。
  •   经济基础的种种努力和尝试
  •   史观陈旧
  •   作备课资料用
  •   好书 值得购买 收藏 作价时候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