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黄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王跃文  页数:379  字数:40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乌柚县有两个刘星明:一个是人称“刘半间”的县委书记,一个是李济运的同学“刘差配”。
李济运身为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也是县委书记刘星明的得力助手,却因政府选举风波两人貌合神离。乌柚县把选举中的差额配角叫做差配,差配干部的角色很有些暖昧。原定的差配干部舒泽光不肯合作,李济运推荐的同学刘星明却在会场突然发疯。
舒泽光先后因经济问题和嫖娼被调查,却清白脱身。舒泽光的老婆宋香云是幼儿园的饮事员,她不满男人被陷害而投毒,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成鄂渝是某中央媒体的记者,每遇地方出事便前往敲诈。李济运同宣传部长朱芝巧为周旋,不使事态弄得沸沸扬扬。李济运做的事同朱芝异曲同工,他主管信访。原物价局长舒泽光、原财政局副局长刘大亮因上访被送进精神病医院。李济运十分苦闷,找老同学熊雄诉苦。
民营企业家贺飞龙红黑两道,却很得刘星明赏识,先被推为县政协委员,又被任命为县长助理。而乌柚很多群众上访,都同贺飞龙的生意有关。李济运老家房子被炸,作案者竟是贺飞龙的手下。公安局长周应龙出面说情,李济运只好给个面子。
市里的领导班子突然有了变动:李济运的老领导田副书记调任省交通厅副厅长,成鄂渝调任市委宣传部长!
李济发因为自家煤矿出事而被玩弄,联合人大主任李非凡、县长明阳、政协主席吴德满、李济运一齐倒刘,最终,刘星明被市纪委带走了。
熊雄被派到乌柚当县委书记,李济运同朱芝大喜过望。然而,熊雄却完全变了个人:乌柚县的班子格局很快发生变化,李济运被调到省交通厅挂职,明阳被调走,李非凡就地免职,吴德满提前退居二线。朱芝被免去宣传部长职务,神秘失踪的李济发生死不明……

作者简介

王跃文,湖南省溆浦县人,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西州月》、《大清相国》、《苍黄》及小说集、散文杂文集多种。他的文字始终渗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凌厉的批判锋芒,颇受读者喜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服务于湖南省作家协会。

章节摘录

  1序  李济发因为自家煤矿出事而被玩弄,联合人大主任李非凡、县长明阳、政协主席吴德满、李济运一齐倒刘,最终,刘星明被市纪委带走了。 熊雄被派到乌柚当县委书记,李济运同朱芝大喜过望。然而,熊雄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  2第一部分  有天刘星明下乡,到了偏远山区,见白云出岫,风过袖底,颇为快意。只苦于不会写诗,倒是想起了前人的句子。他也记不清那是谁的,脱口吟哦起来:“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   身边围着好几个人,纷纷鼓掌喝彩,只道刘书记  乌柚县出了两个刘星明  刘半间点将刘差配  乡党委书记要求出场费  银杏树下的一笔秘密交易  白鼻孔陪考  一幅像《向日葵》的油画  笑床与哑床  玩笔杆子的 PK 玩枪杆子的  被信访局盯上的骨干分子  硬派人物田副书记  差额选举的内幕  拉票开始了!  美国同学头痛的一道难题  保不住的物价局长  刘星明捅破了谁家的窗户纸  代县长通报紧急情况  一个被踩爆了的“汽球”  两个紧急会议  代县长转“正”有点悬  谁私下给代表团送了钱?  正在上映《真实的谎言》  明阳落选了  3第二部分  刘星明被呛得说不出话,眼睁睁望着舒泽光拂袖而去。他生了半日的气,还是得赶紧另找差配。选举不能出任何纰漏,不然就是班子的驾驭能力太差。这时候班子并不是众人,就是县委书记。县里的干部,像床底下的咸鸭蛋,刘星明心里都有数。摸来摸去,却不知拉谁出来凑数。他本  莫名其妙的掌声经久不息  刘差配疯了  政治公关的惯用手法  这个位置留给谈话对象  千万不要叫公安  两条帖子满天飞  那条鳄鱼仍不露面  开始忽悠成大记者  两个官方,不一回事  就怕《内参》来电话  刘半间夜访刘差配  送他去精神病医院?  “消防队长”的官方汇报  最离奇的梦游症  被发明的“网尸”  乌柚县天天上演的小品  十分尴尬的提拔  舒泽光倒霉的日子快到了  谁要的国家赔偿  节外生枝查窝案  最年轻的一把手  热烈欢迎局长清清白白回家  老舒肯定在房间洗澡  “怕”也是一种可贵品质  请老舒来查县委书记的问题  真真假假场面话  悠闲的业务型干部  放牛佬说赶的是石头  最害人的强盗宝  做事做得变猪叫,不够赌场放一炮  4第三部分  进了机关大院,两人就不怎么说话了。刘星明办公室还亮着灯,李济运便上了办公楼。朱芝知道他俩要去看刘癫子,唯恐躲之不及,就先回家去了。李济运上楼敲门进去,刘星明正在看文件。做官就是如此,看不尽的文件,陪不完的饭局。刘星明一句话没说,自己就站起来了。李济运  运坨当官——卵用  四兄弟换换角色  县委宾馆里的“嫖娼事件”  香港警察的公开报道  我要到北京去喊冤!  意义非常重大的“创卫工程”  拘留所里的“自杀事件”  女人的嘴巴靠不住  刘星明的批示另有曲直  巴不得上中央台打广告  县财政局长的宝座仍然空着  关于“时代先锋”的民间传闻  幼儿园突发食物中毒事件  明星县委书记遭遇群众演员  惊慌失措的幼儿园园长  至今还没有醒来的“推土机”  最讲政治的马教授  重大嫌疑人浮出水面  老婆让老公替她自首  乌柚县再也不能出事了  调戏大记者  当官的儿子怎么了  屠夫带刀找上门  副县长砸了谁的摊子?  胡玉英的古董爸妈  谁是真正的刘书记  一面来得蹊跷的锦旗  “刘繁体”的传说  有预谋的围堵事件  美国都没有这种好事  公安局的周密部署  刘星明的统一口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画》十年 《苍黄》再起!  官场小说第一人 蛰伏十年磨一剑。  王蒙、莫言、阎真、韩少功、雷达、白烨、王干、解玺璋联袂推荐。  期待——王跃文最得意的长篇小说。

编辑推荐

  《国画》十年 《苍黄》再起  官场小说第一人 蛰伏十年磨一剑。  王蒙、莫言、阎真、韩少功、雷达、白烨、王干、解玺璋联袂推荐。  期待——王跃文最得意的长篇小说。  这十年,我观察和思考了很多现实问题,这些都在《苍黄》里面有所体现。可以说,十年磨一剑,说的是我十年的等待和思考,凝结成这部长篇小说。  分享——写作十年最快意的新体验  凌晨三点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快意和兴奋,我迫切地需要与人分享这一切!这是我写作十年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推荐购买史书商书权书三合一的《日本战国群雄系列小说合集》(武田信玄 上杉谦信 织田信长 丰臣秀吉 德川家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苍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7条)

 
 

  •   我读过王跃文的大部分书,其中《国画》读的是盗版,因为正版书实在难求;《有人骗你》是朋友送的,读起来也很耐看;前不久还看了《蜗牛》和《平常日子》;最近刚看完《苍黄》。乌柚县有两个刘星明:一个是人称“刘半间”的县委书记,一个是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李济运的同学“刘差配”。县里搞选举,原定的差配干部县物价局局长舒泽光不肯合作,李济运推荐的同学刘星明却在会场突然发疯。舒泽光后因经济问题和嫖娼被调查,却清白脱身。成鄂渝是某中央媒体的记者,每遇地方出事便前往敲诈。宣传部长朱芝不得已只好将成鄂渝身上的贵重物品曝光。成鄂渝不降反升当了编辑,后来更是调到市里任宣传部长。原来,成鄂渝的老爸是副省长。舒泽光和财政局原副局长刘大亮因上访被送进精神病医院。县长明明阳联合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和李济运联合举报县委书记刘星明。刘星明被调查,李济运的同志市物价局局长熊雄被派到乌柚当县委书记。熊雄与李济运由同学关系变成了上下级关系。乌柚县的班子格局很快发生变化,李济运被调到省交通厅挂职,县长明阳被调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相继离职,财政局长李济发下落不明,朱芝被免去宣传部长职务……《苍黄》描写的都是些平常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常小事勾画出了官场的千姿百态和风声鹤唳。正是这些平常的官场小事,读来会让人莫名恐惧,更深感官场的莫测高深和风高浪险。正如那幅画,身在官场的人,时时一个怕字提醒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小说名曰“苍黄”,出自《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可谓寓意深处,一语中的。
  •   文笔细腻、刻划入髓、名不虚传

    王跃文先生号称官场小说第一人,许久才有时间拜读其作品,而且是十年磨一剑的《苍黄》,起初读起来感觉很费劲,跟别的官场小说有些许不同,感觉很不顺,可是读着读着就读上瘾了。直到昨天读完之后,才不得不佩服王跃文先生的才华,第一人!名不虚传!
    跟别的官场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细腻的手法,将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尤其在处理具体事件的时候,有理有据、有条有理,仿佛整个事情就眼睁睁的发生在自己面前似的,受益匪浅啊,尤其对于新踏入官场的新兵来说,可谓一本地道的官场教科书。
    此作品以一幅油画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为主导思想,传达了一个“怕”字的微妙含义,意寓深远,深刻剖析了佛教文化的精髓,解释了中国统治阶级思想工具完成使命的途径,贯穿于全文的始终。





    值得学习的精华段落,与大家分享。




    P3
    于先奉年纪比李济运大,当个副主任总觉得很亏似的。李济运也听见有人议论,说于先奉总埋怨自己屈居人下。于先奉越是背后讲怪话,李济运就对他越客气。外人初看好像李济运不善识人,日久方知这正是做领导的高招。人们慢慢的就讨厌于先奉,不再以为是李济运的傻。

    P31
    李济运进去,田家永并不招呼他,仍在训着明阳:“你的正派我是赏识的,但你政治上太不成熟了。风气已经如此,不是一时可以改过来的。你不送就不送,干吗还要把这事提出来?你提出来了,我能不闻不问?你不提,你是县长唯一人选,没有人敢不投你的票。你提了,就犯了众怒!你要整风,当上县长再去整也不迟。告诉你,你这回有点玄!”

    P40
    李济运没来得及上主席台会就散了,他不想站在门口同代表们打招呼,转身想回房间去。明阳落选了,刘星明发疯了,马上会成热门话题。大家见了他,必定就会说到这事。他能说什么呢?上策就是躲着。

    P41
      李济运转身回会场,逆着人流往主席台走。有人同他打招呼,他匆匆地答应。果然听得代表们都在议论刘差配和明阳,似乎大家对刘差配发疯更感兴趣。李济运隐约觉得,老同学发疯无意间帮了明阳。西方国家的政治公关有个惯用手法,就是危机时刻想办法转移注意力。老同学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也许对明阳再次选举有好处。有些残酷,却是事实。

    P61
    这也应了乌柚乡下一句俗话:讨得嫌,赚得钱。官人们在领导面前晃荡,大概同做广告有异曲同工之妙。

    P74
    李济运拍拍舒泽光的手,说:“泽光兄,你怕得好!世间多个怕字,会少很多罪孽。常说,凡人怕果,菩萨怕因。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菩萨高于凡人,就是他明了因果。凡人往往自作自受,就是从一开始就错了。拿我们凡人的话讲,怕不是懦弱,它是佛门倡导的一种可贵品质。”

    P75
      “舒局长,你们刘书记、明县长经常同我说起你,他们对你一向很关心。”熊雄出来打圆场,他这话是现编的,却谁都愿意认账。
     

    P78
    “我看得很珍贵,倒不是说它值多少钱。”李济运细细说了那幅画,“我很喜欢一个人欣赏那幅画。今天听舒泽光说自己怕,我突然悟到这幅画的禅机,就是一个怕字。佛家说电光石火也好,镜花水月也好,梦幻泡影也好,都是说的怕。你刚才说有的人忘乎所以,就是缺个怕字。”

    P95
    肖可兴汇报完了,摇头脑袋出门。李济运把于先奉回的话,加进自己的想法,向明阳汇报了。明阳听了未置可否,只道:“不能再无事找事了。”李济运听懂了明阳的意思,就是怪刘星明惹出没必要的麻烦事。他却不加水也不添盐,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P111
    宣传部其实是有这笔开支的,当然只叫做媒体接待费用。幼儿园中毒这事,李济运想好了主意,说:“朱部长,我有个建议。这件事,媒体上见不到一个字,肯定是做不到的。我们不妨主动,自己写个新闻稿发出去。新闻讲究时效,我们自己先发了,他们再来就没有意义了。假如他们要做什么跟踪报道、深度报道之类,再去对付也好办些。老妹,你的责任就是把乌柚整成一架大哑床,再怎么闹腾,外面绝听不到响动。”

    P112
    难怪刘星明同明阳又来了,只因省、市领导有了批示,马上还有专家到来。凡有领导批示,下级就得有点响动。落实领导批示也有文章讲究,总之是不妨做得夸张些。可以打电话落实的,亲自到场效果更好;不用亲自动手的,身体力行效果更好。

    P139
    公安系统也有信息上报渠道,周迎龙却没有说。他等刘星明埋怨完了,说:“刘书记,我们掌握了几个人,他们极有可能就是成头的。肖副县长说家长们不肯推选代表,我建议指定这几个人作代表。他们自己心里有数,只要请他们做代表,他们心里就会怕,事情就好办了。”

    P156
    听朱芝念完了短信,李济运说:“朱妹妹你别怕。我告诉你写一条短信,保证程鳄鱼马上闭嘴!你这么写:成鳄鱼先生,您设计敲诈勒索和人身攻击,您发给我的所有信息,我都依法公正,做了证据保全。请您自珍自重!”

    P159
    李济运说:“我想他绝对不是来找麻烦的。报社副总亲自来找麻烦,未必层次太低了。它很可能是来改善关系。如果他不提成鳄鱼,我们也不说。要是说起,我们只讲成鳄鱼的好话。他们可丁知道是我们给成鳄鱼曝的光,估计都心照不宣。”
    安排电视专访,带点特产。

    P176
    县财政局长位置悬放已久,近日终于有人坐山去了,他就是原交通局长李济发。交通局长本来也是一把金交椅,几十个局级干部就推磨似的,咔吱咔吱地转了一个大圈。果然赢了熊雄同李济运打得睹,盘活了几十个干部。官场手法玩得再高明,民间都回另有说法。有人就私下算账,说这回调整干部,哪些领导发了财。听说也有人写信检举,说得都有鼻子有眼的,最终都只是传闻。

    P211
    毛云生和尚电话,说:“他们问送到哪里去。”
    李济运宁愿那句话毛云生讲,便问:“刘书记有意见吗?”
    毛云生说:“刘书记说送到精神病医院去。李主任,你做主,我可不敢阿!”
    李济运不说刘星明给他发过短信,只道:“那怎么处理呢?送回去他们又会出来的。”

    P218
    一路上没有人说话。李济运闭着眼睛假装养神,内心却充满悲凉和愤怒。他明天摆在桌面上汇报,必须假话真讲,振振有词。他得出示舒泽光和刘大亮病历复印件,常委会将有详细记录。经过这套程序,舒刘二人入院,就被集体认可了。今后查阅白纸黑字,舒刘二人就是李济运送进精神病医院的。李济运看穿了这个圈套,也只得往里面钻。

    P221
    田副书记平时总是把龙书记童王市长
  •   有一种力量,扭曲人性,颠倒黑白,那就是权力和金钱。它,能让“刘差配”、舒泽光这样正派的干部变成疯子,直至跳楼或自杀;它,既能让你今天门庭若市,众星捧月,也可使你明天门可罗雀,茕茕孑立;有一种规则,如影随行,左右一切,那就是吴思发现的潜规则。它,可以假民主的形式,轻易“劣胜优汰”掉明阳这样的德才兼备者;可以无情的毁掉李济运等检举腐败,追求正义者们的政治前途;有一种职业,长袖善舞,玩弄一切于股掌。它,需要戴上面具,粉墨登场,需要察言观色,见风使舵。它,就是以请客、送礼、开会为主要内容的官场。李济运在乌柚担任县委办主任期间,好像没有一天不赶场子的,乌柚县的每件“大事”,无不是通过会议解决的。有一种心情叫难过,就像李济运,为了配合县委书记和人大主任演好选举这场大戏,用心良苦的选择自己的同学刘星明做差配,但刘星明因不堪角色之重负而走火入魔,落了个先疯癫继而跳楼的结局。我想,李济运每看到、听到、想到刘星明一次,心理肯定会难过好久;有一种心情叫痛苦,就像李济运,明知昔日同事舒泽光是心智健康的,但为了维护领导的权威和乌柚的形象,却把他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就像明知朋友是冤枉的,但却充当了杀害朋友的刽子手。我想,李济运在舒泽光自杀后面对其女儿时的眼泪正是痛苦的释放;有一种心情叫失落,就像李济运,曾经为自己的仕途生涯设计过最低和最高纲领,他既遵守着官场的“职业纪律”,又守护着人性的道德底线,但却因检举贪墨而违反游戏规则,先被好友排挤出乌柚,后因靠山犯事而前程尽毁,乘兴而来,落魄而走,失落无比。有一种心态叫悲观。就像读完王跃文的新作《苍黄》时的我。《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朝夕之间》等作者的早期作品,我都可以把它当作故事来读,或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虽然,这些故事的结局不像“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样完美,但至少天理得以昭彰,至少弱者和善者的权利乃至生命没有被如此残忍的侵犯,就算我无力改变,但我至少可以批判。然而,读完《苍黄》,突感人生之渺小与苦短,突感空气之污浊和窒息,以致我无力写出一篇像样的读后感。有一种感觉叫害怕。我怕这种力量,我怕这种规则,我怕这种职业;我怕难过的心情,我怕痛苦的心情,我怕失落的心情,我更怕此刻悲观的心态。“菩萨怕因,凡人怕果。心里有怕,敬畏常住”。如果因为怕,能得以解脱,幸之甚也。
  •   国庆八天乐期间,难得的休闲渡假旅游的好日子,因本人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挤,索性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看书。王跃文的小说以前粗略的看过《国画》,后来听说他的小说屡次被禁,也难怪,总写一些官场上的事,写点起起落落,沉沉浮浮还好,总揭老底,遮掩的再好,总会触犯了某思想不够解放之人的胡须,被禁,正常。《苍黄》是王跃文蛰伏十年之作,书中文字功底自非一般,读完此书,想着王跃文真的把这十年来,不仅是官场中,还有生活中发生过的有特点的,能引起百姓们关注的大事小事,林林总总的铺陈开来。当然,也解开了其中的谜,虽然谜底大家心知肚明,但说破的人,为数不多。像书中财政厅厅长李济发弟弟所开之证照齐全的煤矿发生了安全世故,省里有关部门最着急要做的是把该矿所有正规的执照和手续拿走,然后这家煤矿变成了非法开采矿,既然是非法煤矿,出了事和县里省里可就没啥关系了,尽管县里的大部分官员在这家矿里都有股份,结果还是没人管你,没人捞你,你要敢捅出去,更没好果子吃,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去吧!当然书中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是县委书记刘星明打击报复县物价局局长舒泽光致使其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恶性行为,对于不配合工作的同志,首先想到打击,查其经济问题,没料到舒局长是个清官,别急,弄个作风问题,弄个屎盆子装满大粪扣在脑袋瓜子上,不信你不臭。最后,屡次上访被当作精神病关进精神病院的舒泽光自杀了,因为得了精神病病愈出院的某乡党委书记刘星明(与县委书记同名不同运不同命)为了替舒泽光讨公道再走漫漫上访路,最后他也死于非命,死因不详,空留悲叹。当然,书中还有记者们索要封口费的故事,创建卫生城的前因后果,三毛党五毛党的来龙去脉,幼儿园投毒事件,野蛮拆迁搞形象工程事件,书中的官员们一个接一个的倒下,但接任的官员又让上述事件原封不动的卷土重来,屡屡上演。最让人感到悲凉的是穿插在整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县委办主任李济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却无力回天的正人君子,一个不贪不渎却落不下好名声的县常委官员,我所说的悲凉是他说的那句话:官当到这份上,没钱没房没车,家里人借不上半点光,百姓们不会说咱们是好官,只会说咱们没能耐。按例说百姓们是嫉恶如仇的,可现在不是了,人们坐视有权力的人吃着穿着用着享受着与其收入极其不符的物品和物质,‘当官的没捞到好处只怪自己没能耐’,这是社会道德,职业操守的过度沦丧造成的吧,这是新时期人们普世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最直接体现吧?书中所见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情景描述,就是眼下的场景吧?主人公李济运常看家里的那幅某位高僧画的不当不正的油画,那幅画寓意为“怕”,提醒他人在官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李济运也常常踩着县委办院里那棵大树(银杏树)的落叶上班、下班,其间由苍黄落叶所引发的思考,不时的让人心头一阵又一阵的泛起无奈与凄凉。
  •   那天下午,读完《苍黄》的最后一页,第一个想法就是再去读一遍,甚至几遍。官场小说我读得不多,但是通过《苍黄》,我觉得官场小说也可以成为我的选择倾向。李济运,是王跃文先生在《苍黄》中所塑造的一个主角。作者倾其观点、态度于这个县委常委李济运身上,从而通过这一人物来对官场种种现象进行评述,同时也生成了一个又一个发人深省的课题,供读者讨论、深思。在李济运身上,我们发现,王跃文先生丝毫没有掩饰这个人物的缺点,也没有把他英雄化,哪怕特殊化。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存在着不少缺点的凡人。从小说的自然属性来看,一个平凡的主角不仅容易让读者接受,往往也能使整部小说真实,耐读。这也是职场小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们在报纸上可以看到数不胜数的好干部,读到没完没了的丰功伟绩。过多的褒扬和赞颂,要么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要么叫人半信半疑。所以,当我们捧过一本满篇文字都一应俱全的提到各个级别的国家干部的长篇小说时,是再也不想看到那些神乎其神的、大有弘扬美德之嫌的内容。到这里,不难让人想起某位哲人打过的一个比方:绝对的光明等于绝对的黑暗。读过《苍黄》之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些启发是从翻开第一页就开始获得的,如果用“开卷有益”这个词来形容,十分恰当。书的第一页就介绍了两个主要人物,县委书记刘星明和常委李济运。刘星明不管到哪个风景胜地,都要拾人牙慧——用别人的诗来“做诗”,让自己显得有才华。而书记身边李济运则要跟上去附和几句。时间长了,李济运发现刘星明只会这一首诗,便不再像第一次那样大张旗鼓的褒奖刘星明,而是在一旁微笑股掌。这段小插曲里面就有一个大学问,即“拍马屁”的学问。李济运第一次赞扬刘星明的时候,是因为他没想起来那首诗的由来,而听得领导做出这么好的诗,一多半是发自内心的赞扬,另一半是出于本能的对领导附和,所以两样加一起,就显得赞美很热烈。后来当李济运想起诗的出处,又见领导到哪里都重复这一首诗时,就得考虑该如何赞美才能恰到好处。他若是还像第一次一样兴高采烈的夸奖刘星明,不但显得自己做作,更会让领导感到别扭,从而影响领导对他的看法。接下来,常委所选择的,用微笑股掌这一方式,既表现了赞扬之意,又能与领导心照不宣,外人也看不出来其中的内情。可谓是给足了大家面子。说句题外话,当下这个时代,再把赞扬上级看成下作的阿谀奉承或低级的拍马屁,就由内而外的显得落伍了。人总是想往上爬的,你可以为了“力争上游”拼尽血汗,却不能适时的低一下“高贵”的头,也不能为了目标说几句违心的话,那样很可能让你白费力气,功亏一篑。因此,《苍黄》给我的第一个启发,用古话来说就是,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而且要申得恰当、屈得科学。在《苍黄》中,包括李济运在内的各级干部对上级、同级、下级都是十分委婉、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而对方做出的答复也都不明着说就能让你知道答案。这样的说话方式往往是给彼此都留有余地的,要比说话直来直去考究很多。这是语言的艺术,是沟通的科学。要想做到这点恐怕要在特殊的环境历经磨练才行,而多读几遍《苍黄》或者多读王跃文先生的书,似乎是对该项学科展开训练的一条捷径。书中的一个二号人物叫舒泽光,是县里的物价局局长。这个人就是一个正直老实的人物形象。他的命运是“英勇”地与不良作风做斗争,结果惨烈的家破人亡,最终在精神病院自杀。舒泽光代表了一类人,我觉得《苍黄》对舒泽光的描写,是想告诉读者,在官场斗争中要讲求方法,不能蛮干。还有一个人叫刘大亮,自己买官不成,想揭发卖他官的领导,最终也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对这个人物的设置,倒像是在教育我们:一失足成千古恨,陷入泥潭便不能自拔等道理。《苍黄》中还提到了两个很敏感的要素,这两个要素都来自媒体,一个是记者,另一个是网络。书中对记者成鄂俞的态度既有讽刺又有批判,这其中挑明了某些记者收受贿赂掩盖事实的一些丑恶现象,同时也用成鄂俞有后台、有保护伞这一情节,把争论的焦点直接抛向了权、法之争。网络在《苍黄》的故事情节中起了很重要的推进作用。没有网民对县里问题的热烈讨论,就不会造成足以引起干部重视的舆论压力,也就不能及时的解决相应问题。王跃文先生对网络媒体的描述中,可谓是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客观心理。网民的议论是口无遮拦的,并且有严重的主观倾向和跟风心理。就好比《苍黄》中,揭发事实的是网民,歪曲事实的还是网民。若说群众与党是水能载舟又能覆舟,那么网民对事实的作用,也是同理。《苍黄》对这方面的描写,最后能给读者留下的一个暗示,就是网络上的事情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苍黄》作为一部官场小说,让我读到的是源于官场却远远高于官场的知识和经验。书中讲述的是一个小县城的里发生的屈指可数的几件事,虽不惊天动地,却震撼人心。简简单单的几个小说人物,似乎可以完整的代表官场中乃至社会中各类人群。若单纯的想在读书中获取知识、经验,王跃文先生的这本《苍黄》,无疑是高效补给品。
  •   精彩。作者显然对基层官场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县委书记和作差配的乡党委书记两个刘星明的安排别具反讽意味。前者清醒却刚愎贪婪,后者疯了却时时能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舒泽光、明阳等形象充分地证明了在官场一个正直的人是不可能有其生存空间的。一些不经意的句子却非常经典,无疑说明作者对世相人生洞彻于心并有深刻的思考。如“如是成副省长的侄子,就去做官;如是他的儿子,就去做房地产。”以李济运为纽带,联结了官场、农村、矿难、上访、黑恶势力等等。结尾略显仓促,但也符合逻辑。熊雄做县委书记前后的变化和一举打掉以县长助理贺飞龙为首的黑势力团伙虽然大快人心,但有些勉强。病情已恢复的刘星明却选择跳楼令人唏嘘。
  •   十年前,王跃文以一部《国画》在文坛“吹皱一池春水”,被誉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十年后,王跃文再出《苍黄》,依然孤独求败,在官场小说里“一览众山小”。据说粉丝们读过王跃文的新书《苍黄》后相互转告:老大还是老大。要我说,套用“黄山归来不看岳”,《国画》、《苍黄》读后,可不必再读其他官场小说了。当然,这话说得绝对了。每个作家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官场感悟,多读当然有益。我只是想说,王跃文的官场小说更加精妙,无人能出其右。《国画》就不用说了。在官场混的人,没看过这本书的人肯定是个满脸尘垢、不读书的人。他对官场人性的见微知著与传神表达,曾经让很多官场中人引为知己。《苍黄》是一部精耕细作的小说,其塑造的主要人物李济运,比《国画》里的朱怀镜更深刻,更传神。通过他,王跃文以一贯的悲悯意识,把人物内心的挣扎刻划得入木三分,写足了官场的苍凉意味。《苍黄》里的几个主要人物,也比《国画》更丰满、更复杂。王跃文以他多年的官场经历和体味感悟,创造了诸多味道纯正的细节真实,让身居官场的每一个读者无不感到过瘾。当然,在我看来,小说也有少数细节处理尚需斟酌,如熊雄在当县委书记前后的判若两人缺乏铺垫;以李济运如此老辣的官场经验和左右逢源,32岁的年龄显然过于年轻;李济发连人带车失踪,至小说结束也无下文,似显突兀;朱芝县委宣传部长改为助理调研员不合时下官场规则。但瑕不掩瑜,《苍黄》依然以它的纯熟巩固了王跃文“官场小说第一人”的地位。
  •   书中的主人公李济运,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乌柚县的一号笔杆子,有才,更可贵的是从仕多年,心中依旧存善念,会脸红。可是,事情并不如人所愿。除了贺飞龙老父亲的寿宴没有去,让他躲过一次波折外,李济运的善心似乎并没有给他以善报:他想做好事,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是被帮助的人却受害了;他想做一个好下属,也想让领导不当的决意更和谐地执行,可是自己却成了背黑锅的人……结果又是一片迷惘中……

    王跃文的书很吸引人,但是每一本的结尾都令人恨得牙痒痒。多年前看《国画》的时候,朱怀镜一片惨淡收场。好在后来有了《梅刺故事》,让朱怀镜翻了身,可到了结局又令人捉摸不透。这次的《苍黄》又是这样,李济运的命运到底会如何?啥时候能等到《苍黄》续续篇出来?
  •   书名显然取自墨子的一段话,而这段话的意思在我看来,是要说明环境对人和物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有的人从弱到强。从县委书记刘明星作为一把手后的表现对比明阳对他此前作为同事的印象,从李济运的好同学好兄弟熊雄由一个自称业务型干部而无前途的物价局长而忽然机遇降临被任命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对待老同学前后的表现,我们看到了屁股决定脑袋这样一个官场定理。
    有的人从强到弱。耿直刚烈的舒泽光与一心买官的刘明亮遭到打击报复而被踢出游戏圈后的疯狂上访同样说明了屁股决定脑袋这样一个社会现实。
    屁股决定脑袋其实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绝对权力就是一个环境,绝对权利不但会导致绝对腐败也会导致绝对专制。当你的脑袋纯粹被屁股决定而失去自我觉醒的意识的时候,你也就疯狂了,人们说上帝要灭亡你必然令你先疯狂。失去理智的人必然是疯狂的,无论是绰号刘半间的刘明星,还是绰号刘差配的刘明星,都是失去了正常理智。
    绝对无权也会导致绝对腐败,同样也会导致绝对疯狂。舒泽光与刘明亮失去了权力,成了绝对无权的人,因此也可以非常疯狂的去上访。绝对无权的普通百姓的权益诉求可以通过金钱完全摆平,这也是一种腐败。
    官员的腐败污染了官场,百姓的腐败则污染了民意,而两者共同污染了社会这个大环境。
    官员的腐败来自体制的僵化与荒唐,而百姓的腐败又来自哪里呢?也许是信仰的缺失,也许是利益的诱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但烂仔很疯狂,就连四奶奶这样的老太太竟也可以与时具近同强势的烂仔打成一片,真可谓老太太也疯狂。
    人都是逐利的,逐利是为了生存,为了享受,说的好听些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与内在动力,因为这是人活下去的必需。
    但是,当人们无法通过一种自由、民主、公正的渠道获得这种美好生活的时候,或者一些人为满足更大的欲望可以肆无忌惮地采取任何手段而很少受到惩罚的时候,人们的价值判断就被扭曲了,这个社会也就乱套了。
  •   收起杂念,终于把书看完了!在我看来,苍黄二字,作者是要奉献给度过此书的人的,而并不单单是给小说起个名。我虽人不在官场,但是读完了它,真是仿佛身临其中,那感觉,心理上居然生出老了的感觉!哦,那便是王跃文先生说的,苍黄!小说里多次出现的大银杏树,苍老叶黄,是四季变幻使然,而人,又因世事难料渐渐苍黄!
    我在网上读过大概7、8部官场小说,多数感觉都是属于看热闹,摸不着真正的门道。苍黄,故事虽然只是发生着小小的县城,却有管中窥豹的好处。外人对应官场的好奇心,通过各色人物的粉墨登场都可以得到满足。至于官场中人,我想里面也步伐实务性教材!作者将各色官员的心理、行为以及所处的大环境都描写的丝丝入扣,读来会产生自己当了官,进了县常委的错觉了!
    电视的肥皂剧,大都讲究大团圆式结局安排。而小说,则未必。好比国画的留白,似乎更现意境。苍黄也是如此,主人翁李济运最终官运、命运如何,书的结尾没有明确交代,甚至田厅长、刘书记等重要人物的结局也没有挑明。我猜想,官场中的事大概就是如此,就算是本人,也未必能体会的清楚自己到底结局如何吧。套用时下一句电影流行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王跃文的新书《苍黄》读起来不如《国画》那么流畅,使人心情总是非常沉重,当然这是小说中的叙述(其实就是现实)较《国画》更为让人沉重的原因。书中写李济运不与刘半间同流合污,不是他的觉悟有多高,只是他怕、他有畏惧。并发议论说:佛怕因,人怕果。的确。自解放以来,国人受的教育是唯物主义教育,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是无神论,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社会污七八糟、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的原因之一吧。原先。我们怕祖宗,冥冥之中祖先看着我们,叫我们不要作坏事,或者菩萨、苍天时时刻刻在看着我们,使的我们心寸畏惧不敢做恶。信耶酥的怕上帝,或怕死后进地狱,都不敢做坏事。毛.泽.东时代,我们怕群众运动,怕被批斗。现在好了,不贪成了没本事。我无话可说,那就不说了吧!你如果喜欢这本书,就说明你还有救,喜欢这本书的人越多,我们的国家越有希望。最后再说一句:很喜欢李济运和和朱芝的爱情描写,这是书中唯一还有点浪漫的,要没有这个,就太压抑啦!
  •   一直喜欢官场小说,因为一直认为官场是最能体现人性的地方。王跃文被认为是写官场小说的第一人。以前听朋友介绍看过他写的《大清相国》,但感觉不精彩,因为以前的做官的做围着皇上在转,民众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媒体监督,所以以前的官员只要把上级官员和皇上哄好了就行。但现代的官场就不一样了,上面要喂饱哄好,对外更要用尽一切手段欺骗,打压。就如县的宣传部长的工作就是灭火,做一张大大的哑床,不让外界听到里面民众的惨叫声。其实,现代官场和古代官场还是有很大共性的,一把手还是一样可以一手遮天。比如,县委书记刘星明,先后把三个反对他的人(这三个人都还是做官的)送进了精神病院,手段残忍至极。在乌柚县,他就是主宰一切的神,谁要是反抗,必然没有好果子。最后,大家忍无可忍,终于五位常委联手把他弄了下来。然而,这五位告状的官,后来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官场就是这样,天下乌鸦一个比一个黑,没有哪个做官的可以容忍身边敢告状的人,因为没有几个是清白的。书里的主题其实就一个字--怕,通过一幅画带出来。这个怕字也够经典。
  •   看完这本书就感觉“怕”,感觉生活好可怕,我是一个会胡思乱想的人,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会把故事中的人物想成自己,好像怎么做都不对,做个廉洁的好官不行,你的上级如果是个贪官,你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的,做个贪官也不行,引起众怒,结果一样死得很惨,太正不行、太邪也不行,只有像里面的主人公“李济运”一样要圆滑,可是日子也一样不好过呀,每一天这样提心吊胆的过生活是不是也太难受了,只有官当得有够大可能才会轻松点吧,可是要多大才算大呢。"刘大亮“财政局的副局长,“舒泽光”县物价局的局长,都是不小的官了吧,至少在县里都是挺威风的人物了吧,可是,说他们“疯了”就是疯了,谁又敢说什么呢,当官的都这样,我们老百姓可怎么活呀。能不怕吗,有时你不惹事,可是事确要惹你,躲也躲不了呀。所以说这本书我很喜欢,它很有真实性,可是我还是喜欢好一点的结局,小说嘛,至少不用看完后心情依旧很沉重的。我第一次读王跃文的书,我十分期待再看到好的作品。
  •   官场的权利与交易让人触目惊心,熊雄让李济运上挂省厅是在保护他吗?期待能有《梅次故事》般的续篇。王跃文的官场小说《苍黄》和《国画》最为好看。
  •   1.《国画》很好,好就好在它的冷眼旁观。国画与其说是官场揭秘,不如说是官场百态图。在《国画》中,作者并没有特意去找什么噱头去揭秘,吸引眼球,而是将一块老怀表冷静地,一点点地拆开,让你看其中的每一个零件,以及这些零件精巧的结构与组合。可以说,作者在《国画》中这种冷冷的旁观,已经胜过了种种痛斥与呐喊,这种阴冷笔调下的官场,就是波澜不兴的一潭死水。
      在《国画》中,朱怀镜随不乏善良,但那不过是这冷色中的几点暖意,并不能使朱怀镜明哲保身,跟随皮市长往上爬的决心有所动摇。朱怀镜在《国画》中的挣扎、得意与幻灭,都以“升官”为目标,也以“升官”为代价,《国画》从头到尾,不过说了“升官”两个字。
      2.《梅次故事》的色调要比《国画》明亮了许多。朱怀镜依然在上演着“升官”图,不过此时的朱怀镜,也多多少少做些善事了。无论是为了个人的政治前途,还是为了心中还有一些的善良和真诚,朱怀镜在升官的同时,也正派了不少,这或许是对《国画》中太过阴冷的一种修正吧。
      3.或许是写了太多的虚伪与丑恶,《西州月》中,开始有了正面形象,虽然这种正面形象与主旋律中的相去甚远,但是比之朱怀镜,不知好了多少。新市长关隐达和老书记陶凡一样,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尽管几经浮沉,最终修成了正果。但是我想说,像关隐达这种两次靠选举与组织对着干的干部,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一次选县长成功,组织就不会给他这种有前科的干部第二次机会了。不过作者想理想主义一次,就由他去吧,毕竟我们跟作者一样,虽然嘴上痛骂,但心中还是忍不住想,还是好官多点吧?
      《西州月》是几个中篇连缀而成的,这样处理出来的作品,有种很值得玩味的味道。个人认为,王跃文这种四平八稳,处变不惊的叙述风格,在《西州月》中,算得上是发展到登峰造极了。
      4.《苍黄》与前三部差别很大,刚读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王跃文的作品。《苍黄》的冲突太密集了,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尽管与别的作家的作品比起来,还是那么四平八稳,但是在王跃文的诸多作品中,算的上是疾风骤雨了。我个人揣测,之所以会这么写,还是要回到题眼中去,那就是“怕”。像《国画》、《梅次故事》那样的冷眼旁观不行了,像《西州月》那样的憧憬理想也不行了,惟有下一剂猛药,才能让人真的“怕”。所以在“乌有”小城中上演了种种惊心动魄的故事。如“乌有”县中的种种,不就是我们神州大地上官场中的种种吗?不过是把这些标本都集中在了“乌有”县而已。被强盗花、柚子树所侵蚀的乡村中,赌风盛行,官匪沆瀣一气。在县城中,官员们明争暗斗,收受干股,欺上瞒下,受贿成风。即使是在省城,也是以反腐之名,穷治政敌,尽管表面和和气气,内里却已刀光剑影。放眼望去,何处是家国?刘半间的结庐而居,恐怕只能是空想了。
  •   作为在县政府普通工作人员,小说所描写的干部工作、网络三毛党、信访工作等都是如此的真实,几乎是把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真实事件贯穿了起来。我想任何身在其中的人的肯定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没有想到的是,小说触及的最为敏感的诸如选举制度、制度性腐败、权利博弈等敏感话题,感觉几近冲撞底线,但得以发表和出版,应该是一个进步。
      如看到的一则评论,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的,鲜活的,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也没有纯粹的清官贪官之别。在这个体制内,犹如进入大染缸,没有清白的人,谁也清爽不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官员也有区别,主要区别在哪里?好像只剩下能力差异和良知大小的区别。这是小说也是王跃文的作品可贵之处,也是能够吸引人之处。
      有人说《苍黄》没有超越《国画》,我不这样认为,能如此艺术又真实地反映当今社会的,对中国2005-2010年这几年的社会现实有历史性记述的意义的,《苍黄》绝对可谓第一,他绝对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品,文学史上终将证明《苍黄》!小说内容中少了很多风花雪月,结尾也少了以前的乐观,也许让人悲观,但这绝对是真实的,现实就是如此,没有那么多美好的结局,更加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批判是犀利的,无情的,冷峻的,虽然他和他的主人公李济运也很无奈,无法提出什么良策,指出什么道路,但是他们尚存有良知、心怀天下,如前面读者所说,这也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生现实的作品。
  •   书老早就收到了,却没有立即看,而是又把早前买的《国画》和《梅次故事》看了一遍,朱怀镜的形象还是那么形神兼备。我不怎么会写东西,但却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一部好的小说,最最最最起码能让读者阅读时有一种看下去的兴趣,最最最起码能让读者记住书中的主人公并和他交上朋友,最最起码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份真实在里面并若隐若现的感觉到书里描述的事儿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最起码看过之后还有再拾起来看的兴趣并且感觉常看常新。记得上个世纪最末的那一年《国画》问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记得当时一版一印好像才2000本,上市不久即被禁,咱们的国情不说也知道,旋即引起一阵《国画》旋风。之后几年盗版不知印了多少,更出现了《省画》《市画》《县画》《镇画》《乡画》《村画》等等不一而足的臆造版。之后的正宗续集《梅次故事》故事性强了,但给人的触动却较《国画》为少。及至这本《苍黄》作者仍是白描手法,冷到极处的冷眼旁观,不经意的笔触却往往扫到官场的最深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明明是不正常的事儿,刘差配如果认为是正常的就表明他是个正常人,如果认为不正常他就变成了一个疯子。我有时自己心里胡思乱想,如果这本书放到十年前不知道是否会禁,而《国画》放到今天不知命运如何。如果中国有官场小说,我个人看法,王跃文的应是首选,前一段时间比较热的《驻京办主任》好像让首都给吓住了,很多东西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时至今日主人公和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
  •   《苍黄》是一部精耕细作的小说,其塑造的主要人物李济运,比《国画》里的朱怀镜更深刻,更传神。通过他,王跃文以一贯的悲悯意识,把人物内心的挣扎刻划得入木三分,写足了官场的苍凉意味。整体感觉格调悲观和低沉了,但值得一读。这本书能让他出,说明我们的社会民主气息渐增!
  •   王跃文的苍黄,以县级基层官场为观察视角,通过主角李济运的官场生存线路、思路和行为路线,从更微观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官场的人情冷暖、无奈彷徨与民主集中制度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人说,世间唯有官道险,处于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的基层官场在民与官、情与制度之间,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既要有为,又要无事,既要上级领导满意,又要人民群众满意,如果在参杂上自己的利益链条,那更是复杂、生动、险象环生,很多事情尽全力也无法良性引导。
    说白了,如果大家都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到第一位,把遵守国家制度规范放到第一位,则很多事情就不是个事情。复杂性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健全不是最优情况下,人的劣根性在做崇,试问面对金钱、权力与美色,有几人可以长期抵挡坚守,这是人的本能。
    根本出路在于:政经体制改革,盘活人力资源,真正建立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制度;加快提高国民素养,坚持宪政,树立官员、国民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行为观念和准则。、
    则国家幸甚,民众幸甚。
  •   描述当今官场表面稳步发展,底下危机四伏。领导班子各怀心事、一把手专横跋扈、官商勾结、记者敲诈、人祸频发、百姓不断上访、农村社会崩溃、黑社会渗透到上上下下……官场并不都是坏官,但好官们如县长明阳和县办公室主任李济运,在这个体制中却无法施展,只能被大潮卷着前进,尽量站直自己。
  •   王跃文,湖南省溆浦县人,小说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西州月》、《大清相国》、《苍黄》及小说集、散文杂文集多种。他的文字始终渗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凌厉的批判锋芒,颇受读者喜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服务于湖南省作家协会。
  •   看完这部《苍黄》,正值北京夏天午夜,但阅后只觉得后背发凉,甚至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腐败的黑幕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可以把人送进疯人院、非法关押、甚至谋杀。而主人公李济运,像浮萍,在官场这污水中沉浮。可怜、可悲。
    快完看这部书时 ,北京闷热异常,电闪雷鸣,让我想起了《雷雨》,那令人压抑窒息的天,那令人压抑窒息的时代!天气预报说几乎全国大部范围内将出现降雨,今夜全国大部范围内将出现的降雨,北京已经开始下起了雷雨,雷雨能够荡涤这罪恶吗?
    翌日晨,仍然阴天,任然下雨,而且是雷雨!我仍然不寒而栗!!!
  •   最早看王跃文的作品,当然是国画,后来,一个朋友借走了,从此,我再也没有这本书。这次看苍黄,是一口气看完的,其间的惊心动魄,不足为外人道。真感觉在中国当小百姓的悲凉,尤其是看了舒的遭遇之后,家破人亡,一如刘星明所言,谁阻碍乌柚发展一阵子,我让他难过一辈子!人的一生,多么短暂,错了一步,竟好象错了一生,全家随之万劫不复。这是一本值得品味一生的书。
  •   很好的官场小说,在中国,基层有时候就是高层的写照,甚至是光天华日下的赤裸裸的体现。一县之书记,居然可以成为昔日的土皇帝!但是身为办公室主任,本应是最维护上级的一个中层,但却无法忍受上级。老同学也随着岗位的变化,变得没有人情。官场,也许是就是一个染缸,什么人进去了,只要你想往上怕,那么你就必须放弃自己。而作者开篇就介绍的怕字,恰恰是这个官场中,甚至可以说使这个民族所缺少的。很多人为了一个官子,搞得诚惶诚恐,刘差配的疯癫,到最后的跳楼恰像描写孔乙己一样,对那些本来是老实人,但又求官心切可又有所顾虑的人的真实的极致写照。王跃文的作品好,就因为他能够通过最平实的语言体现出最隐晦的东西。《大清相国》里的陈廷敬,他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虽是平淡,但却是深思熟虑的。同样,本篇中的主人公却是有些冲动,更加符合一般人的性格特点。故事的结局虽不算完美,但是却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这样会给这个社会一些希望吧!
  •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书看完了,写的很不错,但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本来还想考公务员的,现在是没有这个心思了,呵呵。不过文章中有几个地方我不明白:一是熊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之所以举报了贺飞龙是因为李济云他们的话还是什么,感觉这个地方有点突然;二是原来的县委书记刘星明后来怎么处置了?三是李济云和朱芝之间到底是不是情人关系?感觉很多细节好像想不通,不过总体而言还是很吸引人的。
  •   十年前就看王跃文的小说,长篇短篇全都不放过,这次真的又没有让我失望,光是封面就让我有了阅读的兴趣,古朴的黄底配上浓墨的“苍黄”二字,一股沧桑感油然而出。文字还是那么精炼而到位,每一个细节都准确的将官场人士的心理展现在大众面前,是小心翼翼的,也是充满心机的,我甚至认为比作者以前的小说更成熟更精彩,也许是我年纪大了,能更深的感同身受吧。在阅读中,常常因为体会到了作者文字的妙处不禁莞尔一笑,官场就是这样啊,如果缺少了“怕”,再聪明的人也会误了自己!不愧为中国官场小说第一人,他的小说无需风花雪月,无需缠绵悱恻,却总是能吸引一大批粉丝直呼“过瘾”,强烈推荐哦!的的确确是完整版,唯一的缺陷是书的侧面在纸张切割时刀法不够利索,哈哈~
  •   这部小说我基本是不间断地读完的,只要不是睡觉和工作,上下班路上都在看。

    作为从县城中走出的人,小说里的内容那么熟悉,选举、拆迁、矿难、官员任免、信访、官场倾轧……时时都发生在普通老百姓的身边,出现在本地电视台的新闻里。正是这一点吸引我一步步随着主人公来看县一级官场中的众生态。

    感觉太真实了,虽然我不知道乌柚在哪里,但千百个乌柚就在我们的身边。

    “苍黄”,意为染缸。一个干部,不管平时多么神智正常,慷慨正义。一旦到了权力中心,都会身不由己。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使人绝对的腐化。虽不中亦不远矣。

  •   我最喜欢的当代作家就是王跃文先生了,他的国画其实并不是我最钟爱的,我特别青睐他的龙票和大清相国,都是清代历史背景,非常黑暗非常大胆,读过令人不寒而栗,无论是官商关系还是官场斗争都极具特色,深刻深刻再深刻,相比其它同类作品都太乐观太幼稚了。而这部苍黄再次令我震撼了!非常深刻非常大胆,我甚至觉得比那本被禁的国画还好还黑暗,王跃文对中国官场社会看的是最透彻的(他本人就多年担任干部,好像最高是湖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读完引人深思的地方太多了,揭露黑暗面的小说很多,但像王先生这样同时表现出面对黑暗面对腐败的“无力感和无助感”是罕见的(好人肯定倒霉,坏人基本没事),这就是王跃文的深刻之处和独到之处!唉。。。当然此书也有个别我不认同的地方(美化宣传部和信访局,丑化网友),这里就不多说了。希望王老师再接再厉吧,多创佳作!
  •   读苍黄,心难受。有人说这是半部《苍黄》,这样的结局我很难把它作为一个故事来读,它给了我无限的遐想和郁闷的空间,里面很多的人和事也是我曾经经历的,也有道听途说的,可我真怕它是真的,结局虽然是我所不愿看到的,可也是客观存在的。李济运可敬又可悲。如今的社会,是非对错谁又能说得清楚呢。还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吧!
  •   题目还想不好,怎么取,这本书,是看到现在最让我震动的一本。看完后,我对老公说,不该给你买这本,把官场写得太深刻,太黑暗了,以后还怎么混啊,太消极了!一开始,我只是在泡脚的时候翻个几页,觉得有些情节虽然写得夸张了点,但总体还是很真实的,在那种小县城里,完全是现实的翻版。故事从一开始就有伏笔,环环紧扣,人物的出场都很自然生动。刘差配的发疯,舒泽光的清廉,这2个老实本份的人,最后却都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刘差配除了以为自己是副县长,其他却比真的县长还清醒,对事物的分析,对工作的负责,对同志的关心,真是对这个社会莫大的讽刺。老舒因为不愿当差配而得罪了领导,终遭迫害,却又柳暗花明,全物价局领导就他没贪,其他都被抓进去了。但没贪的人,反而没有好下场,又被人以“嫖”而抓了现形,据说还现场拍了录象。舒的老婆因为老公被人陷害而投毒报复社会。一家人家破人亡,最后舒因为没钱供女儿出国,而自杀身亡,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县政府对他的赔偿,以供女儿留学,让人潸然泪下。因为时间有限,匆匆看了一遍,有时间,我还会回过头来看第二遍,第三遍。我虽非官场中人,此本却让我受益非浅。
  •   提到王跃文,就不能不说《国画》,其高度是至今许多官场小说无法相比的。据说这本《苍黄》也是十年磨一剑,准备了很久,甚至还搞出一些版权上的纠纷来。《苍黄》的故事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可谓冲突不断,让人欲罢不能。厚厚的一本书,连夜突击,两天就看完了。但与十年前的《国画》相比,此书似乎更残酷一些,如果说《国画》的官场只是病情严重贪腐横行,到这本已经成为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不过现实也确实如此。
  •   看了王跃文的《国画》,觉得真没有《二号首长》好看,但是读完了《苍黄》,觉得该作者真的是官场小说的佼佼者。他描写的官场形象细致入微,特别是对于想天天向上、内心有鬼的官员那种诚惶诚恐度日的描述特别到位。书中描述了群众上访、网络安全、如何面对媒体、选举等很多政治内容,出入茅庐者可以学习借鉴,未入茅庐这也不防了解一下,确实是本值得购买的好书。
  •   王跃文是我心中的太阳,中国最好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入木三分,在官场小说里是里程碑式的经典,有时我想看完了 苍黄 ,国画, 每次的故事,等等作品,我负责人的说一句,王跃文这样的作家百年出一个。他的作品十年内没有人望其项背,大家可以放心购买,我支持当当,更支持王跃文!
  •   看过《苍黄》,我深深折服了王跃文十年的思索!他形象并真诚的刻画了一个完整的官场生态系统,如同所有的生态系统一样,它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秩序。违背秩序就是破坏系统,就会被系统隔离,而苍黄刻画的正式这个坚不可摧的官场生态系统。形象而逼真,真诚而淡定,这就是王跃文的官场小说新作,可以说他对官场生态的本质描摹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远远脱离官场小说功力的个人奋斗史、貌似深刻的权力寻租批判、迎合市场需求的权色艳情揭露。
  •   不读《苍黄》我们可能也能想象出官场和现实社会中的一些黑暗面,而读了我们更看透了那些黑暗面的可怕。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选举陪衬名额,有人疯掉了,有人开始摆弄起自己的权力而暗里下刀子,有人也因为自己的不屈而被送进精神病院并经过鉴定后“被精神病”……这些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何况还有跑官卖官、行贿受贿、以权谋私、以权压人,更有富有中国特色的诋毁陷害、冠冕堂皇等等更是让人看着堵得荒。可故事讲开来后,我们阅读时竟然丝毫没有怀疑这是作者编的,而是真真实实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或许我们中的人也在经历着这样的事情。
    在这样的环境中,想做一个清白的人却显得那么困难,而要作一个有良知的人更是难上加难。也许那就是一个大染缸,啥色都能染得出。于是出啥事都觉得正常,出啥事都能吸引人的眼球。那我们又能如何?作者面对自己铺开的人与事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他只是在述说,说一件件大家都知道的事,他也没办法去改变这些事,哪怕是把结局改变的阳光一点,哪怕是把事件交侍的更清楚一点。
    可许多事情怎能讲得清楚呢?
    最后想起作者提到的一幅画:画得是深蓝色的花瓶,插着一束粉红玫瑰。可是花瓶却是歪斜着,将倾欲倾的样子。我看图时总怕那花瓶碎落一地,忍不住想伸手去扶。可是,扶正了花瓶,画框歪了,扶正了画框,花瓶又歪了。这幅画框很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小小的一个字——怕。
    很怕,因为不清楚。很怕,因为很残酷。很怕,因为我们许多时候只能用“怕”字来解读社会中的许多现实。
  •   《苍黄》是官场小说中最具有现实意义,最少理想主义色彩的一部书,可以说是官场原生态小说。做这么没有让自己书中的正面人物有个好结局,他们都因举报自己的上级——县委书记而最终被政治“潜规则”了。主人公的最后结局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以后的生活不言自明。但作者还是在结尾让新到任不久的县委书记给出了希望之光,通过这个结尾,作者似乎想说明在官场中生存,要在现实中“为瓦全”,不要在理想中“为玉碎”。
  •   每次读了官场小说之后,都感觉沉重,不知是作者夸张,还是官场确实如此,要是社会真是这样,那也太黑暗了吧。咱老百姓看官场小说,感觉如果官场都这样,我们国家还有希望吗?王跃文的小说写得挺好的,不管是《国画》、《西州月》、《梅次故事》还是《苍黄》,都不错。
  •   我是看过王跃文的《亡魂鸟》后继而想看他写的“苍黄”这本小说。看后给我的感觉“苍黄”不如“亡魂鸟”写得好,亡魂鸟写的是一个女人的曲折、凄美、无常、荒诞的命运,“苍黄”写的是官场,虽说这两本小说结局给人是沉重的感觉,但我跟喜欢王跃文的《亡魂鸟》。
  •   王跃文的小说确实非一般的所谓官场作家可比,从《国画》到《苍黄》,无不体现了他超人的社会洞察力。小说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其里面所寓含的东西让人深有感触,难以释怀!感觉王跃文是当代极少数可以传世的作家!
  •   拿到手后,两天就看完了,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做人、做事该注意的事情。一直很好奇李济运的命运是怎样的,看到后面感觉一直是走下坡路,结尾也没有明确表明,但心里始终希望他会有转机。
  •   读完王跃文老师的《国画》,再读这本《苍黄》,虽然感觉不如《国画》,但还是很不错的官场小说!
  •   这本书广州仓库没有,所以从北京发到深圳来的。速度挺快的。因为这次只买了一本书,假如是在**,需要5元的快递费呢。这方面不能不承认当当比较厚道。在**买的书都是用纸箱装起来的,发货速度也很快,加上我每次买书动辄几百元,49元以下要运费也就不觉得,所以就一直在**买了。现在想想,以后还是要支持民族企业才行。还是说说这本书吧。这本书的封四的勒口注明网络支持当当网,估计是当当独家了,不给**发货的。在大学里看了王跃文的《国画》,当时这本书还没有成为禁书。连续看了2遍,后来还写了好一些读后感。同学请王跃文来学校给我们讲过课,可惜我没听成。出于对《国画》的喜欢,后来买过很多王跃文的书,比如《西州月》等。也还喜欢,但是不如《国画》那么震撼了。心里难免有一些失落。《苍黄》还没有看完,不敢妄自评论,但是我感觉这本书应该可以给我惊喜的。看了个开头就欲罢不能了。附带说一下,这本书印刷很不错,版式、纸张都很满意。有一本书《落木无边》,是《苍黄》的半成品,北京一书商未经作者的同意而擅自印刷的,我建议还是别买。书商我是清楚的,不按加印的实际印数给作者支付版税,这几乎是“潜规则”了。建议王跃文以后还是少跟民营书商打交道了。有些人骂王跃文太功利,我觉得这是站不住脚的。作家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有什么不对的呢?非要作家都穷得揭不开锅才满意吗?
  •   昨天书一到,就连夜翻看,不忍释手。王跃文保持了一贯的对现实的深入了解和深刻批判的态度,写的非常真实而生动,这样的书能够出版,也恰好证明我们国家民主发展的成就了。刘差配和刘半间,同一个名字的两个人的两个绰号。地位和命运差异极大。但是总体来看,作者是将两个人作为一个人的两面来反映的,不同的位置,一个人就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刘差配和刘半间若交换职位,应该也有同样的举动。原因在于什么呢?在于制度,在于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很多人说我们国家法治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健全,所以导致很多事情的发生,我感觉并不尽然。我们大陆目前的法律和制度,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不知道是多是少,但是与英美法系国家相比,法律制度已经多如牛毛了。为什么效果却不好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每个人都想制定法律制度,主要目的是用来约束别人,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想遵守。制定者往往是制度执行的最大破坏者。所以无论多大的官员,总是在台上对下面提了很多要求,自己却不当回事,总觉得制度执行时别人的事情。别人(主要是位置低的)违反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而自己违反制度,是为理所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利用制度去反对别人。所以,现实当中就出现了:强者制定制度,弱者寄希望于制度,但是谁都不遵守制度。原因有二:一是制度往往过于严格,要求上帝的标准,凡人无法完全执行,这也是制度制定者的初衷,将来出现问题整治下属用着方便。二是家长制作风的传统,一个单位、一个区域的最高领导被赋予了太多的权力,却缺乏监督,所以不愿履行相应的义务,权责倒挂。这里面有五千年专制文化的传统的原因,也有转型时期利益矛盾激化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还是像书中主人公所想的,心中要有个怕字,对什么东西都有个畏惧之心,依靠制度来健全民主,发展民主,每个人都把制度真正放在心上,邪不压正的居面总会出现的。
  •   如果说中国有哪个作家能让我毫不犹豫地掏钱买的话,目前只有王一个.王的国画和梅次故事我都看了好几遍.王好久没出好书了,我以为他要么被捧杀要么被棒杀了,看了苍黄,我很欣慰,王跃文还在,而且还是那样的.苍黄一如王以往的风格,也一如以往的深刻.看了王的书,再次感到自己没入官场是种幸福,那种扭曲人性的地方,那种困兽般无处逃遁的无力感觉,真是一种人性的折磨.或者就是这样,王的书中总潜伏着善恶有报的玄虚思想.我想苍黄会有后续故事的,盼望能早日看到.
  •   近期读了王跃文的《国画》和《苍黄》,感觉都是官场小说中的精品,非常值得阅读!
  •   看完《苍黄》,想起阿桑唱过的《温柔的慈悲》。喜欢王跃文,从《国画》开始,陆续很多中短篇问世,都没能超越《国画》的水平,直至《苍黄》。媒体总爱标榜王跃文是官场文学第一人,但是我欣赏他的文字在还原真实生活的同时,更冷静客观,无任何倾向的讲述。作者冷峻的笔锋下,核心是千年的文化传承,权利,这个诱惑人的字眼,伴随着世间百态的嬉笑怒骂,交织碰撞在每个仿佛都认识的陌生人身上,婉转迂回,些许滑稽,些许无奈。慈悲没用的,哪怕很温柔。
  •   我是在看锵锵三人行节目中王跃文的访谈后才买了这本书的。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官场小说,感觉很有味道。小说中文字是平铺直述,没有华丽的词藻和煽情的语言,但就是在这样的字里行间,我分明读到的是重重杀机,让人不寒而栗。文中的一些故事情节桥段在真实生活中的新闻都有看到,现在借小说人物(官场人员角度)的口说出,对比我们自己的立场分析,真实别有一番“风味”,也是我们看待官场事件的眼光更加“圆润”起来。近年官场小说突然火红,说明ZF的思想比起以前更加开放,想当年《国画》、《中国农民调查》这样的书都被列为禁书,这个进步确实不小,当然反过来,人们之所以对官场小说这么有兴趣,是因为不了解,为什么不了解呢?就是因为以前老是遮遮掩掩的,不公开,不透明。遮遮掩掩的目的实现了吗?不要以为大家不说,就没人知道,其实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   读官场小说,不能不读王跃文的作品。这本《苍黄》更熟代表之作了!
  •   喜欢王跃文的系列官场小说,国画、梅次故事等等,有的情节仿佛就在身边。写官场小说的人很多,王跃文是其中的佼佼者。闲暇之时,一杯茶、半根烟,捧起书,可以看到真实与虚幻交织、美好与丑陋并存、光明与黑暗相映。书中的人物都是善与恶并存于一身,很生活。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善良、正义、忠诚。也许有,不过没有发现,难以看到。只是在遥远的山村能够从村民朴实的面容和单纯的目光中可以发现星星点点。身为市井小民,却在书中看到沉重。社会如何进步,政治如何清明,也许不是草民能够考虑的,但看到这个社会,确实让人担忧……
    惟愿上层能够体会平民冷暖,节制个人欲望,未必做大贤,做一做心存善念之人即可……
  •   苍黄未尽,心已激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第一次接触到“官场”的书籍,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之前听过王跃文老师的大名,可从未机会拜读,《苍黄》一书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自己真是黄毛小子,乳臭未干。虽生活在官场之外,却努力进入官场之中。要学的不只是大学教授的,《苍黄》似乎更是教科书。
  •   典型的王氏风格,现实让人有些许无奈,官场不容易,干点实事不容易,干坏事有时很容易,尤其是手里有点职权的人。然而透过作品的主线,折射出来的思想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正义最终要战胜邪恶,多行不义必自毙。无奈的背后是成熟,冷静,宽容,忍耐,勇敢和坚强。王跃文在书中好几次提到了一幅画,点出这个怕字,这个怕很好,因为怕,就会战战兢兢,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告诫自己不要做贪污腐败的事。而那些不怕的人,胆大包天,为所欲为,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书中又始终体现出一个敢字,敢于声张正义,虽然有些迂回,敢于坚持真理,尽管有些曲折。讲起笑话来也是很自然,没有做作的意思,读后却让人忍俊不禁。描述细节不显繁琐,很简洁,很到位。功底很深。这是一本现实性、文学性结合得很好的一本小说。
  •   王跃文一直自己敬佩与喜爱的作家,国画所展现的官场生态场景历历在目,今天看了他的苍黄,欣喜的看到,心中的名英雄依然故我,保持着那份犀利与孤独
  •   买给老公看的一本书。

    认识王跃文是《国画》,这次《苍黄》宣传攻势也大。老公看过后,说是很喜欢哦。

    男人的官场,官场的男人,那些离我太远。
  •   看过王跃文的《国画》,感叹于他的犀利。这次新出版的《苍黄》更像是县级市的官场现形记,剖析人物的心理入木三分,叙事一环扣一环,读起来很紧张!看得有点累!
  •   王跃文写的《国画》《国风》《官场春秋》都看过,之前比较推崇《国画》。看过苍黄之后,对县级官场的描绘如此真实而生动,叹为观止。
  •   深度不够《国画》,可能是因为作者“离开了”官场第一线。
    但说的是大实话,应该不只是“小说情节”。虽然比《国画》浅了,但仍然值得看。

    当年看《国画》,郁闷了我一整年,但人变得成熟了许多。
    现在看《苍黄》,虽然仍然使心情沉重,但并没有因之而“消沉” :) 因为,成熟了 :)

    用一句话来评价作者的人品: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感动。
  •   对官场形态描述入木三分,看完后受益匪浅,呵呵,又买了《国画》和《梅次故事》。以前不喜欢看官场小说的,从《苍黄》开始转变了~
  •   如果要把王跃文的作品归到官场文学中的话,那他就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我喜欢看官场小说,深刻,世故,现实。浓缩世间百态。但真正能纪实一般反映官场的只有王跃文了。人物是活生生的,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耐人寻味的官话,简直可以成为一部超实用的官场教科书。什么《驻京办主任》,《市长秘书》之流,我得说有些作者是有些官场体验,但是写小说就太勉强了,谁也比不上王跃文能写到骨头里。以后也只是看他的。今天刚看完,还会再复习。期待王跃文再有新作
  •   几经淬炼的好作品,依然如故的精彩。
    读王跃文的书,总是让人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挣扎,寻找,在失望之余又总是能看到希望的曙光。从《国画》,到《梅次的故事》,再到《西州月》,都很精彩,出彩。苍黄不遑多让啊。
  •   一直都很喜欢王跃文的文字,期待了十年,终于又看到了他的新作品了,如获至宝,通宵达旦,手不释卷,真是一种享受。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文字清新幽默,人物内心把握细腻准确,对官场规则描绘透彻,极具现实感。不得不说,官场小说,还得是王跃文!
  •   以前无意中看过《国画》,慕名买来《苍黄》拜读,很有智慧感!是最近看到的最好的官场小说,甚至是最好的小说之一!比《省委班子》、《侯卫东》要好得多。
  •   有一种心态叫悲观。就像读完王跃文的新作《苍黄》时的我。《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朝夕之间》等作者的早期作品,我都可以把它当作故事来读,或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虽然,这些故事的结局不像“美丽的公主和英俊的王子终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样完美,但至少天理得以昭彰,至少弱者和善者的权利乃至生命没有被如此残忍的侵犯,就算我无力改变,但我至少可以批判。然而,读完《苍黄》,突感人生之渺小与苦短,突感空气之污浊和窒息。正如以上所言,感同身受。
  •   很早以前就读过王跃文的《国画》,那时候刚参加工作,对社会的理解不深刻,慢慢地就恍然了。十年后再看《苍黄》,顿时产生了共鸣。出来工作的人们啊,值得一看!让我们保留着内心的纯真学习现实的残酷!
  •   写的很不错、不愧是王跃文的书。
    从一个县委办主任的角度看整个官场,既透彻又真实。
    道理明显、条理清楚。
  •   一般官场小说,情节简单,缺乏逻辑,内容明显拼凑,除了高档酒店、办公室描写,加上一点情人肉欲与私欲的描写,染点地产开发商的腐败贿赂,就成了一部小说。其实不然,官场小说应该向《苍黄》一样,注重写一些斗争的场景,写每个人的言语表现,通过前后结果对比,去空间性的评价人。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有自己的风格,这本书比《国画》差一点,但还是值得一读的,推荐
  •   一直很喜欢王跃文的书,早早的看完了《国画》和《梅次故事》以后,就一直工作很忙,总想抽点时间看看《苍黄》,终于有一天买到手了。“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期待故事中的精彩内容。
  •   看书后,一直在回味前些年看跃文老师的《国画》和《梅次的故事》当时对官场文学的急迫渴望以及渐进式的错落有致。《苍黄》最漂亮的其实就是那副禅画。吸引而感动!
  •   很喜欢看王跃文的作品,在苍黄未出之前,看了落木无边,说实话,当时看完挺失望的,感觉不像王跃文写的,似乎没有年垤高潮。然后有次在当当网上找王跃文的书,发现了这本新出的苍黄,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想告诉各位朋友,现在买书真要谨慎了,弄不好就买错了书,冤枉了读者害了自己。最后,想说,苍黄是本好书!
  •   看完,感觉是悲哀。个人在整个官场真的很渺小!主角李秘书长做错一件事,就是在混乱中看不清形势,官不大,如果真的想在官场混,就该明哲保身,写告状信搞上级领导,确实是冲动。就像另一个主角朱芝背后搞记者一样,冲动了。主角李秘书长是一个好干部,可惜了。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确实是巅峰之作,强烈推荐。
  •   国画生动地描写了中国官场的画面(国画),真是一步现代官场现形记,等到梅次的故事就往回转了,这次的苍黄又从梅次向国画转了。
  •   只是在十年前看过《国画》,当时是相当震撼的。作者写的其他书都没看过,这次比较了一下,看《苍黄》在网上的评论还是好于其他几本的,于是买了这本。很高兴没有令我失望。只是看完整本书,心中感觉无比悲凉。因为真实,所以让人无法忽略。心中好些感觉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表达。忘了是谁说的了,体会一个作者的心态,最好是从TA的作品中去感觉。总之,是很好的一本书,值得品读。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确实很犀利,让人看到了如今官场是个什么样的情景;黑暗,尔虞我诈,不择手段,杀人不见血。。。。。想当官吗?从王跃文的书里能学到很多官场诀窍。书印刷很不错,但已经是一版十一印了。正版书没有错字,值得购买。
  •   喜欢王跃文的国画所以购买这本苍黄,书还没看,但是比较期待
  •   对王跃文的作品一直有种企盼,这种企盼也许超过了作家的承受力。因为看了王跃文的新作《苍黄》觉得实在是不能真正的代表其水平。要不是署有王跃文的大名再加上有为其还打了版权官司的话,我真是怀疑是否是那个写《国画》的王跃文!
  •   很好看的书,但比当年国画、梅次故事要差些了。不过已经非常难得了,难得在于这书居然能公开发行,猜想原书可能内容更激烈些。内容好像没有写完,至少还可以再写一部苍黄下集,期待作者能有下集问世。
  •   王跃文不愧是写官场小说的行家,寥寥数语间就把官场上的人物勾画的栩栩如生,官场中人的得意、贪婪、彷徨、无奈以及脸谱化的工作语言、工作状态都是那么的触手可及,看了很是有感触。坏人也很精明,好人也有无奈,生活化!但是还是觉得王跃文对基层官场的把握不是十分细腻,乡科级领导的精明、忍耐及狡黠描述得过于粗糙,总感觉作者是把高级官场中的人物事件缩小弱化了安排在乡镇领导身上,略感不足!总之,王跃文的小说确实耐读,很喜欢!
  •   写的很深刻,王跃文不愧官场小说第一人,把人物刻画的非常到位,读后感慨颇多。人生如戏,不仅官场如此,人生亦如此。
  •   王老师的书,就国画和苍黄最精彩,喜欢这方面小说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该书强烈推荐。
  •   一本很好的书。继承了王跃文先生笔法的精准和老辣,庖丁解牛般地将新世纪官场清晰地展露出来。又一部官场小说的极品,是小说官场,还是官场小说?让人沉重的无法呼吸,不忍再读第二遍。
    我更相信了一句话,这个社会,进步的只是表现,人性和本质依旧。
  •   如果说看完苍黄有什么感觉,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是绝对不够的。它引发了我对许多方面的思考,从做官的角度,为民的角度,处事的方法,命运的多变,事事的无常。没有永远的胜者,只有永远斗争,无止境的输赢。生活的不容易,看似的光鲜,背后的暗算,永恒第一的利益。人民永远的艰苦生活,官场永远的斗争。谁活得轻松呢。没有。只求落得个平平安安,其实便是最大的幸福。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一向自成一体,情节往往跌宕起伏,心理描写也往往会入木三分。本书沿承了其一贯的风格,并且融入了很多的社会热点及时尚元素,非常值得一读。我用了两个晚上读完了此书,准备过两月再温习一次。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就是写的好,我是一名公务员,觉得他写的真实、深刻又不乏幽默,赞一个!!!
  •   多年前也看过一部官场小说,那时年轻,是纯然当做小说来读。现在却知道,小说虽不能算是事实,却比新闻更真实。就如本书中提到的小孩子见到播新闻就喊:爷爷,爷爷,又开始演新闻啦!年少时读小说,只会悲愤;现在读此书,却开始悲悯:多不容易!不管什么阶层,都不容易。百姓不容易,官儿也不容易。就像《大宅门》中白二爷说的:养鸟不容易,当鸟也不容易。谨记一句:举头三尺有神明。
  •   看王老师的国画开始关注这类小说,23号收到书,
    挑灯夜战,一气呵成,大呼过瘾。
    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但苍黄的细腻让我相信内容的真实。

    有人说通篇讲的是民生,在我看来,民生的确是最大的政治,但党内民主、党外监督的缺失才是直接问题,道德水平低下是根本原因。
  •   看完国画看苍黄,都非常好看!支持王跃文。
  •   知名官场小说作家王跃文的一本非常好的作品,值得阅读
  •   王跃文的小说看过多部,作者以当今官场明争暗斗、腐败横行为题材,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痛批了中国封建的吏治制度的腐朽,观察生活细致入微,切入角度独特,作品情节引人入胜,可读性非常强,是部上好的作品。
  •   王跃文先生的官场小说有很多地方写的实在。
  •   官场选举,差配现象,结果差配疯了,唉......小说还是比较好看。纸质还好,
  •   王跃文大作,又有新的体会,官场小说,写的是背后的酱缸文化
  •   王跃文先生是最早写官场现形作家之一,早期作品国画就写的很生动。随后写了梅次的故事,平实的语言对人物的刻画有独到之处。
  •   很喜欢王跃文的官场小说,现实!
  •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写的不错
  •   这本书写的很好,跟王跃文的其他官场小说各有侧重!
  •   文笔很好,以前看国画的时候,还以为王跃文不懂官场呢,怎么职务官衔之类的写的乱七八糟的,现在才明白,原来他是故意的。这本书,写出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无奈与无助彷徨,品味生活后才知道什么是苦涩,辉煌之后才明白什么是落寞。大部分人不过是玩偶而已,只是,我们不知道丝线系在那里!
  •   看起来不如国画过瘾,虽然加入了微博、网络等新兴事物,后半部关于厅里的故事不够精彩,而那个熊雄的县委书记可能更有故事
  •   看官场类小说,还是只有王跃文的值得一看,其他的,就不说了。。。
  •   帮同事孩子买的 比书店便宜很多 纸质很好 王跃文的官场小说还是不错的 很满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