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江苏人民  作者:邹徐文  页数:468  

内容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科学命题的完整提出和阐说,是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最为感奋人心也最具深远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关键性决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文化更加繁荣”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在事关我国前途命运以及国计民生中的突出地位。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重要论述真理性地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核心价值,从根本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奠基。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诉求,进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充分、更加科学。

作者简介

  邹徐文,1963年生,博士、教授。曾任徐州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徐州市贸易局副局长。徐州市云龙区区长,沛县县长、县委书记。现任中共徐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第一篇 以文化实力为基础第一章 文化生产力及其发展第一节 文化生产力的涵义一、关于文化生产力的学术阐释二、对文化生产力的基本界定三、文化生产力的三个层面第二节 文化生产力的形态一、文化生产力:以文化为基础的生产力二、文化生产力的总体特征三、文化生产力诸要素第三节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一、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策略第二章 文化创新力及其发展第一节 文化创新力的命题一、文化创新的意义二、文化创新的原则第二节 文化创新力的构成一、文化创新定位:找准文化创新立足点二、文化创新选择:把握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三、文化创新对策:培育创新精神繁荣崭新文化第三节 文化创新力的表一、观念创新:为文化创新导航二、内容与形式创新:文化创新体系的核心与主体三、文化政策创新:文化创新体系的保障第三章 文化推动力及其发展第一节 文化推动力的渊薮:文化体制改革一、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实力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三、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二节 文化推动力的展现:文化发展战略一、文化发展方针原则二、文化发展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三、文化发展战略的主体作用第三节 文化推动力的功能:对外文化交流一、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实力二、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三、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第二篇 以文化繁荣为保障第四章 文化事业繁荣第一节 文化事业的内涵与特征一、文化事业的内涵二、文化事业的特征第二节 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一、公共文化设施的优化健全二、公共文化产品的丰富多彩三、公共文化服务的改进完善第三节 文化事业繁荣的实现途径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理论前提二、国家政策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三、公共财政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效投入四、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现实保障第五章 文化产业繁荣第一节 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特征一、文化产业的内涵二、文化产业的特征三、文化产业的分类第二节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一、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原因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第三节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本战略一、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对策第六章 文化产品繁荣第一节 文化产品的内涵、特点和分类一、文化产品的内涵二、文化产品的特点三、文化产品的分类第二节 文化产品繁荣的标志与界定一、精品文化产品与大众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二、物质文化产品与非物质文化产品形态多元三、科技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产品竞相涌现第三节 文化产品繁荣的实现途径一、从产品、市场、受众和消费的角度二、从功能、价值、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三、从品牌、竞争、服务和交流的角度第三篇 以文化建设为手段第七章 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第一节 政府管理:文化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托一、政府文化管理的功能二、政府文化管理的原则三、政府文化管理的方式第二节 行业管理:文化事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一、文化行业管理的重要性二、文化行业管理的特殊性三、文化行业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社会力量:文化管理的有益补充一、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功能与效用二、社会力量办文化的引导与扶持第八章 文化设施体系建设第一节 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建设一、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的功能二、大型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第二节 完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公民文化权利二、六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内容及现状三、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与建设第三节 公共文化设施的合理利用一、政府支持为主: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二、社会广泛参与:文化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第九章 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一节 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高层次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性二、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基层文化人才建设一、农村文化人才建设二、社区文化人才建设三、民间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培育第三节 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成长平台一、建立健全文化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三、建立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第四篇 以文化普及为使命第十章 文化精神的塑造第十一章 文化传播的泛化第十二章 普遍文化需求的实现后记

章节摘录

  综上所述,文化生产力诸要素在文化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各自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没有文化生产主体,文化生产资料和文化生产对象就会闲置下来;没有文化生产资料,文化生产者就无法将自身的作用力传导到文化生产对象上;没有文化生产对象同样不能进行文化生产,不能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只有三个因素同时并存、紧密结合,文化生产力系统才能正常运转。但是文化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关联性,不能单独发挥作用,只有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在互构互动性中才能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实践运转。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一般实践活动的特征,即由实践主体借助一定中介性要素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的存在物。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要素的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这些要素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生产力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结构方式把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才能有效运转,从而创造财富,取得相应的经济效应。马克思说过:“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是可能性的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①物质生产力是如此,文化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无例外可言,文化生产力诸要素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进行生产。  文化生产力诸要素的互构互动是指诸要素发展的关联性,即一种要素的发展能推动另一种要素的发展,一种要素的提高依赖于另一种要素的提高;诸要素在相互促进中结合,共同推动文化生产力的运行发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