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续红楼梦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心武  页数:333  字数:28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共108回,可惜80回后迷失。现在大家所看到的120回通行本的后40回高鹗续,背离曹雪芹原意,历来多有读者不满。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

作者简介

  刘心武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家。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视为“伤痕文学”发轫之作;长篇小说《钟鼓楼》《四牌楼》分别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1年起涉足红学研究,并从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61集,反响巨大。

书籍目录

第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 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第八十二回 睿探春安民止谣诼 达宝玉婚礼赠麒麟
第八十三回 史太君失语难瞑目 金鸳鸯守志宁玉碎
第八十四回 倪二哥庙会遇知音 冷三爷村肆警旧雨
第八十五回 玻璃大围屏酿和番 腊油冻佛手埋奇祸
第八十六回 暖画破碎藕榭改妆 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第八十七回 司棋殉情劳燕浴火 椿龄抗旨双鹤入云
第八十八回 勉为其难二宝成婚 准折坎坷枕霞吹笛
第八十九回 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薛宝钗借词含讽谏
第九十回 忠顺王奉旨逞威风 静麝月好歹避微嫌
第九十一回 蒋玉菡偏虎头蛇尾 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第九十二回 霰宝玉晨往五台山 雪宝钗夜成十独吟
第九十三回 甄士隐默退贾雨村 甄宝玉送回贾宝玉
第九十四回 蘅芜君化蝶遗冷香 枕霞友望川留余憾
第九十五回 卫若兰射圃惜麒麟 柳香莲拾画会婵娟
第九十六回 潢海铁网山虎兕搏 樯林智通寺香魂断
第九十七回 宁国府旧账成首罪 荣国府新咎遭彻抄
第九十八回 憨宝玉拘入狴犴门 顽贾环收进养生堂
第九十九回 妙玉守庵从容镇定 凤姐扫雪痛心疾首
第一百回 狱神庙茜雪慰情痴 锦香院云儿护巧姐
第一百零一回 刘姥姥寻踪锦香院 芸哥哥探访拢翠庵
第一百零二回 傅秋芳妙计赚令牌 红衣女巧言阻金荣
第一百零三回 靛儿弃前嫌护灵柩 卍儿释新怨守绝密
第一百零四回 哭向金陵凤姐命断 泪别祖茔宝玉自首
第一百零五回 瓜州渡口妙玉现身 金山寺下悍王殒命
第一百零六回 麒麟邂逅中秋联诗 骁骑相撞寒露喋血
第一百零七回 饥怡红寒冬噎酸齑 冻枕霞雪夜围破毡
第一百零八回 神瑛顿悟悬崖撒手 石头归山情榜俨然

章节摘录

  第八十一回 中山狼吞噬薄命女河东狮吼断无运魂  话说迎春归孙府后,宝玉悒悒不乐。正歪在榻上,忽听袭人报:“平姐姐来了。”平儿走进来道:“院里海?枯了半边,蕉下鹤翎也没收拾。”袭人叹道:“小红坠儿的缺没补,倒又走了三个。如今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比以往更忙乎,不周全处偏更多。”又见麝月拿着东西从那边屋过来,定睛一看,是雀金裘。麝月道:“平姐姐坐。我把他晾到后院去。今儿个秋阳正旺。眼看过些时又该穿了。”宝玉只觉心口疼,把身子一偏道:“我再不穿他。”袭人劝:“去舅舅那边,习惯穿他的。”宝玉道:“舅舅九省都检点免了。舅舅舅母怕也再没兴致大开筵宴。就是去请安,家常衣服就好。”麝月往后院去,袭人这才问:“什么事巴巴的跑来?”平儿道:“竟是从老太太那里过来。鸳鸯姐姐让我把话捎给宝二爷。”宝玉心知,自打大老爷大太太行出尴尬事后,鸳鸯再不跟自己说话,也再不到怡红院来,人虽不来,话不直达,却还托付平儿来传递,可见心里还跟从前无大差别。袭人问:“究竟是什么话?”平儿道:“是老太太的话。老太太说,晴雯冤枉了,可惜了。”宝玉从榻上跳下来,直望着平儿,心头一暖。袭人边收拾东西边问:“老太太说这话,太太在么?”平儿道:“怎么不在?鸳鸯告诉我,这是第二回发话了?老太太就知道,宝二爷这些天失魂落魄的,大半是为了晴雯。”袭人道:“太太是一时生气。原没想到有这样结果。”平儿道:“老太太嘱咐,宝玉这些天就是静养,晨昏定省随他,只是你们要好生伺候。”宝玉道:“几天没去老太太那里请安了。今晚一定要去。林妹妹这几天可曾去过?”平儿道:“怕也没去。听说近来吃过丸药后常心跳发热。老太太也嘱咐不用让他拘礼。”袭人道:“丸药不都是咱们官中药房自配的吗?原比那些市卖的高明,怎么吃了倒不好?我们二爷常备的香雪润津丹,也都是菖、菱二?本家爷配的,从来都好啊!”  麝月从后院回来,春燕递上沏好的茶,麝月亲捧给平儿,平儿这才坐下喝茶。平儿想劝慰宝玉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袭人想跟平儿多打听些老太太那边的动静,却也不知从何问起。宝玉只坐在一旁体味贾母的言简意赅。一时屋子里只有自鸣钟钟摆摇动的声响。倒是麝月没心没肺,说起在园子里遇见官媒婆朱大娘了。  平儿道:“这回敢是替南安郡王家求三姑娘来了。”宝玉了一声道:“真是要人去园空了!宝姐姐搬出去,香菱再见不到,不必说了。司棋先一步,二姐姐带着绣橘他们四个也走?。四妹妹人没走心先离了,那日我想去看看他的画,没进屋就让彩屏拦住了,说他再不画了,何况老太太也没催问的心思,连画具都收了。”平儿道:“珍大奶奶带走了入画,自那以后四姑娘不见东府任何一人。珍大爷珍大奶奶那边送来东西,都由我递过去,也不敢说是那边送的,只说是我们二奶奶给的,四姑娘也只淡淡的让彩屏接过,一个人只对着香炉的烟出神。”宝玉道:“只剩林妹妹三妹妹还可说说话。没想到三妹妹如今也要出阁了。女儿们怎么就必得出嫁呢?”平儿袭人麝月都笑,平儿道:“男子成人后怎么就必得娶亲呢?难道你是一辈子不娶的?”袭人忙给平儿使眼色,又道:“记得去年咱们在这里给你庆生,三姑娘抽的那花签吗?都说咱们家又要出个王妃,当时你也一起举杯庆贺。三姑娘‘日边红杏倚云栽’,大喜的事啊!”麝月因问:“三姑娘的姻缘,如今上下都知道,是老太太跟南安老太妃的老谋深算,可二姑娘嫁到孙家,怎么个缘由呢?”平儿道:“少不得跟你们细说端详。其实原本我们老爷跟孙绍祖来往并不密切。夏天时候,忠顺王府到清虚观打醮。那忠顺王有个宠妾狠不安分,借那机会,溜出观外,在鼓楼西大街游逛。偏?天孙绍祖也去游逛,遇上了。姓孙的就调戏人家。谁知那宠妾本是仇都尉最小的妹子,跟随他的,是仇家带过去的。仇都尉那天正赶去清虚观给忠顺王送礼,听他妹子的丫头跑来告诉这个事,怒发冲冠,立马派儿子跑去解围,自然想当场逮住调戏他妹子的歹徒。那孙绍祖原以为所调戏的不过是平常的良家妇女,得知是惹到了仇都尉和忠顺王,岂不是往狮子嘴里伸头么,慌忙缩脖,可往那里就便躲避啊?急切里就近跑到了大老爷家。他倒是说实话,跪在大老爷膝下,只求庇护一时。大老爷那里答应?他就开出一纸欠条,说是若帮他躲过这一劫,情愿奉银五千两。果然?有人叩门,正是仇都尉儿子,称冒昧造访,手下有人看见了,那调戏他姑妈的歹徒进了这个门。大老爷倒很镇定。当时坐在花园亭子里,跟孙绍祖面对面走围棋。孙绍祖换了衣衫,帽子也变了样。那报告仇都尉的下人反慌了神,说是看花了眼。仇都尉儿子扇那下人几嘴巴,跟大老爷道扰。大老爷反说是我家出了这样事,怕也难免破门探究;又说那边还有个黑油大门的宅子,或许走入那家也未可知。就这么样,孙绍祖算是把他家祖上攀附贾家的那根线,又接续上了。过几天果然送给大老爷五千两银子。一来二去的,不知大老爷怎么想的,就把二姑娘给了那孙绍祖。”宝玉听了道:“那仇都尉儿子比不得赵简子,可大老爷也真有点像东郭先生了。孙绍祖怎么跟二姐姐说,是大老爷使了他五千两银子,才把他抵账似的送过去的?又成日家打打骂骂,摧残得二姐姐这次回来,人都脱了形,一听见稍大点的响动,就抖得跟秋叶一样。这孙绍祖真十足是个中山狼!”袭人劝解道:“只是一时的苦恼吧。日子长了,脾气顺了,怕就好了。”宝玉只是垂头悲戚。  晚上,贾母那里比前几日人多。宝玉、黛玉都来了。薛姨妈也带着宝钗、宝琴来了。人虽不少,却无欢笑。宝玉心情不好。黛玉身子难受。薛姨妈因媳妇不雅之事尽人皆知,脸上无光。宝钗一味端庄。宝琴因母亲痰症去世,哥哥薛蝌带他发送完灵柩刚回来,梅家迎娶日子再往后延,自是没有以往活泼。本来探春尚可承欢,只是南安老太妃已让官媒拿来郡王世子庚帖,王夫人这边也将探春庚帖换了过去,虽尚未跟探春本人说明,阖府皆知,探春少不得自行收敛了女儿烂漫。李纨、惜春皆告病假缺席,纵来了也添不上喜气。凤姐强打精神,逗贾母开心。因琥珀正跟收拾餐具的管事婆子交代明儿菜谱,原是琥珀有些个伤风,出音不准,凤姐就故意大惊小怪起来,跟众人说:“琥珀今天真真吓了我一跳!”鸳鸯道:“只有我敢吓你,别人谁敢?”贾母因问:“谁吓谁呢?”凤姐就比比划划的说:“刚才琥珀跟大厨房交代,说明儿晚上老祖宗想吃剑池。可不吓了我一跳!想来老祖宗是想念金陵姑苏虎丘山了,那虎丘塔下面,有个剑池,原是吴王夫差蘸泉水磨利剑的地方。大家想想,纵使府里官中有本事把那姑苏剑池连夜搬过来,纵使大厨房能有海大的锅把那剑池蒸熟了端到这儿来,老祖宗可有多大的嘴巴、多厉害的牙口、多大的弥勒佛肚皮,把那美味吃进去?”说得大家忍不住笑起来。琥珀高声喊冤:“何曾说要吃剑池?我交代?是芥菜!南边又叫盖菜。”贾母知是凤姐又来斑衣戏彩,笑道:“我倒吃得动剑池,只怕你猴儿吞了那夫差剑,再动弹不得半步!”有的丫头还笑,王夫人只觉得不吉利,忙道:“时候不早了,老太太早些安歇要紧。”大家这才散去。  且说迎春回到孙宅,更无法安生。那孙绍祖从衙门回来,除了吃喝,就是交媾。迎春从娘家带来的书籍,全被他扔去厨房烧火,只剩得一册《太上感应篇》还藏在衣箱里,又怕拿出来看时被丈夫觑见,一把抢去撕碎,唯有独处时默诵几句。那日孙绍祖回来,见迎春脖颈上套着个自己用花针穿的茉莉花链,一把扯去掷到地上,还用靴子狠狠碾踩,骂道:“就是拿你累金凤八宝钏那些个陪嫁去当了,也还剩得有几串过得去的珍珠链子,偏装出这穷酸刁样刺谁的眼?”说着一巴掌扇过去,直把迎春劈倒在地。绣橘过去扶迎春,孙绍祖一把拉过他去,说什么“去他的,咱俩红罗帐里且逍遥!”绣橘稍有抗拒,也一巴掌掴去。孙绍祖只会皮肤滥淫,逼迫绣橘等丫头大衣服里头一律免去小衣,把绣橘抱到床上,见小衣未免,又发雷霆。那跟着迎春过来的莲花儿,偏去谄媚主子,跑过去俯就说:“我大衣服一丢,什么都是现成的,亲爷您就消遣?吧!”孙绍祖就搂过去滚成一团。绣橘忙过去扶起迎春,躲到侧室,两人抖作一处。迎春晕厥过去,绣橘掐他人中。迎春醒过来,望望绣橘,声若游丝道:“真真不想活了……”绣橘不劝。绣橘想起刚才莲花儿跟他有刹那的对眼,那眼神竟十分得意,不觉浑身如冰水倾来,牙尖打架。  且说那仇都尉儿子,曾被冯紫英痛打过。冯家与贾家交好,仇家自然不忿。那天仇都尉儿子闯进贾赦宅子,未寻到调戏他姑妈的人,更加有气。回家后报告父亲,道贾赦介绍那跟他对棋的乃指挥孙爷,一早就去的。仇都尉后来几经打探,知那指挥孙绍祖最是寡廉鲜耻,又听娶了贾赦女儿为妻,便让儿子与其交往。仇都尉一伙早想搬倒贾赦,意在通过孙绍祖获取贾赦动静,并以助其升职为饵,唆其以大义灭亲气概参与他们一伙弹劾贾赦。那孙绍祖原还有所顾忌,后心想只要再不与仇都尉小妹子照面,应可无虞。仇都尉儿子供其声色之欲,又频传其即将提升之信,那孙绍祖志得意满。仇都尉等拿住贾赦私通平安州把柄,孙绍祖与大舅子贾琏闲聊时,绝口不提平安州节度,只说自己曾派外差去过平安州,引贾琏一起怨那边饮食难,就套出了贾琏曾赴平安州的日期,如此一来仇都尉等弹劾贾赦更加有力。那仇都尉等灌足孙绍祖迷魂汤,道他大义灭亲,圣上必悦,闹不好褫夺那贾赦的将军之职,顺便就赏了他,因同时还弹劾神武将军冯唐,则取代那冯唐当上神武将军岂不也妙?孙绍祖听了,恍惚中竟觉得已是将军之身,直脖挺胸好不神气。  又一日,孙绍祖醉醺醺回来,想是外面欢媾过了,到床边倒头便睡,鼾如雷响。迎春和绣橘费老大力气,才将孙绍祖大衣服褪下。从那大衣服里,掉出一个折子,迎春且将那折子搁到桌上去,本不想看,那烛光却分明照出了折子上父亲贾赦的名字。迎春一惊,这才打开浏览。原来是一个弹劾贾赦的奏本。领衔举报的是仇都尉,接下还有几位,最后竟是孙绍祖的签名。所揭发的事情,是贾赦指派儿子贾琏到平安州结交节度使,图谋不轨等。迎春心乱如麻,软绵绵跌坐在椅子上。迎春虽从不问闺房外头的事,但有几桩原来还是清楚的,就是仇都尉素与贾家两府不睦,孙家论起来却跟贾家是关联的,且仇、孙二家本也有隙,却为何丈夫现在竟要依附仇家等构陷岳丈?既然丈夫对贾家已然如此无情,自己在这孙家又焉能再有立锥之地?绣橘怕迎春又要泪落如散珠,忙过去递上手帕,谁知迎春这回只是发愣,眼里并无泪水,只发冷光。  绣橘把迎春扶到侧室榻上,劝他早些歇息。迎春也嘱绣橘早些安歇。待绣橘走后,迎春款款站起,到箱子里取出《太上感应篇》,走至屋外,将那册子丢到池塘里。回到屋里,又找出常用的那根象牙花针,把他别到胸前衣服上。又从箱子里找出一条长长的绦带,握在手里,走出屋,来到游廊里。那游廊并无彩绘装饰,模仿江南园林里的造法,全用黄杨木素构。他早些天其实已选好地方。游廊前端,与穿堂门衔接处的台阶,离游廊下方的栏板很近,他容易攀上去,站到栏板上后,他将绦带往上丢,丢到第三回,那绦带绕过了游廊内顶里的黄杨梁木,他就将那绦带结了个活套,将自己头颅伸了进去。元妃姐姐省亲时他也赋诗一首,海棠诗社成立后他曾限韵,食蟹那天他曾独在花阴下用花针穿茉莉花……种种往事,萃聚心头。总算活过,享得些清福。刻下无可眷念。他将双脚拼力往栏板外一蹬……荡悠悠,三魂出窍。  几日后,宝玉独自在园里闲步,只见周瑞家的指挥几个婆子,从紫菱洲屋子里往外搬家具,又往门上贴封条。自那回在园子里遇上周瑞家的押着司棋往外撵,宝玉总见不得这个妇人,不肯理他,眼前景象,却又难气转身,免不得还是发问:“二姐姐过些日子还要回来暂住一时,怎么全给腾空?”那周瑞家的心知上回得罪宝玉非浅,这会断不能再说什么二爷回去读书等话,忙满脸堆笑,软言软语诓宝玉道:“是要以新换旧呢。”宝玉不信:“那又何必贴封条?”周瑞家的含糊应对:“都是按太太和二奶奶吩咐。自有道理的。风凉,二爷走走就回吧。”宝玉只望着迎春紫菱洲旧居发愣。周瑞家的带着众婆子一径去了。  那时王夫人叮嘱周瑞家的等,迎春死讯,要严瞒两个人,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宝玉。贾政闻讯后掉了几滴热泪。虽是侄女,从小到膝下过活,与亲女无异。按贾政想法,对孙家还须追究。贾赦却道:“谁有还魂妙法?这是命数,无?!”孙绍祖附名的弹劾他的奏本还没上报,贾赦背后有刀还懵然不觉。邢夫人更由着孙家将迎春后事草草打发。王夫人心烦意乱,薛姨妈自那晚来与贾母请安后再未露面,也只有亲姊妹间方可诉苦道恼,虽未必于事有补,总比心头白堵着东西为好。因指派周瑞家的去薛姨妈处一趟,将其邀来一叙。  周瑞家的到得薛姨妈那边,刚进院门,就听到那边传来夏金桂尖厉的哭闹声。小丫头引进这边屋,薛姨妈和薛宝钗在那里对坐叹息。周瑞家的请安毕,说明来意。薛姨妈叹道:“何尝不想过去,只是你也听见了,我这边的日子跟滚钉板无异,闹得我浑?血印子,眼泪只好往肚子里流。”宝钗道:“虽是实情,妈妈把话说过了,鸡声鹅斗,只当他市井常情,自己保重要紧。”周瑞家的陪笑:“说的是。姨娘只管宽心,有钉板让那不知礼的滚去。”说起迎春夭亡,薛姨妈和宝钗均禁不住落泪。薛姨妈道:“怎么的咱们这几家就开始死年轻的了?实告诉你吧,我们这边的秋菱也快要不行了!”周瑞家的问:“秋菱是谁?”薛姨妈告诉他:“就是香菱。自打我这媳妇进了门,他就把香菱改叫秋菱,任谁还叫香菱,他听见了必大吵大闹,说他明媒正娶的,竟连给侍妾?个顺嘴的名儿也不能,想必是这个人家按先来后到排次序,他爹他妈真是瞎了眼,把他推到这个火坑里,他只好干瞪眼看着把香菱扶了正,把他轰到厨房里去淘米烧火。”周瑞家的摇头:“这是怎么说的?忒胡了!”  说着薛宝琴从那边过来,满脸忧郁。薛姨妈道:“周姐姐不是外人。你有苦恼只管讲。”宝琴就说:“我哥哥还想来见伯妈。哥哥说,还是带着我住到别处吧。堂嫂整日这么吵闹,原由里,也是嗔着我们兄妹不顺他心。我不用说他嫌多余。哥哥呢,他见缝插针,见隙泼水,你们也是知道的,常有撩拨、挑逗。?说我哥哥难堪其扰,有一天倘若堂哥起了疑心,往下可怎么相处?”薛姨妈道:“这里毕竟还是我当家。你们父母双亡,住到这里名正言顺。本想梅翰林家把你娶过去,蝌儿就买所房子迎娶那邢岫烟的。你们兄妹万万不能走,且耐一耐。那边偏院吵闹声大,就搬到我这边后头去住。宝钗他姨娘特让周姐姐来,请咱们过去叙叙,老太太那里也多日没去请安了,你且让小螺给你拾掇拾掇,晚饭后一起过去是正经。”  告辞前,周瑞家的求让看望香菱。宝钗带他过去,一路低声对他说:“你是知道的,我们家现开着药铺,好医生更不难请,?是他这病竟药不能除、医不能治,只怕是捱不过霜降了。原只望能吃进东西,这几天连粥也喝不动。你好歹劝他说出一两样想吃的东西吧。”到门前,小丫头臻儿掀起帘子,宝钗只让周瑞家的进。  周瑞家的走近床前,吃了一惊。吃惊的不只是血干痨的病容,更是让他猛的想起一个人来。周瑞家的头一次见到香菱,是那年薛姨妈一家初到荣国府,住在梨香院的时候,薛姨妈让他把一匣子宫花分送给众小姐和王熙凤,那时候香菱才留头,他细加端详忍不住说:“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死去三年多了,现在的蓉大奶奶是许氏,周瑞家的本已把秦可卿忘在爪哇国了,不曾想这回来探视香菱,依旧觉得“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秦可卿病死前,周瑞家的也曾随王夫人去探视,眼前的香菱连那干瘦的模样,竟也跟当年那病笃的秦可卿一般。虽是人之将死脱了形,却依旧透露出一股子高贵。香菱睁开眼,认出周瑞家的,挣扎着坐起来,臻儿忙把大靠枕搁到他身后。周瑞家的就说:“那边太太让我顺便看看你。就是老太太,二奶奶,宝二爷林姑娘他们,也都惦着你。不是什么大症候,你安心补养就好。想吃什么?我们府里厨房究?丰富些,说出来我告诉他们,给你送过来。”香菱说:“都替我道谢吧。我这么个人儿,自知分量,不过是人间小小过客。难为这么多人还把我当回事儿,只是我如今要回故乡了,怕报答不了了。”周瑞家的想起当年问他父母家乡,一概不知,心中诧异,这回乡之念,能坐实那里呢?  香菱让臻儿递书给他。臻儿递过去,跟周瑞家的说:“这些日子,他药也不喝,粥也不吃,只要我递他这些唐诗宋词的,略看两眼、诵两句,竟比喝药吃饭还灵,提起点精神来。”香菱就念那书上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周瑞家的也听不懂,只记住姑苏这个地名,因问:“你怎知你的故乡是姑苏呢?你不是打小就到了薛家,什么也不记得了么?”香菱也不答他,又念一首,更听不懂。还要念,忽然两眼发直,抛书抱肩,瑟瑟发抖。臻儿忙扶他卧下,又跟周瑞家的说:“他又觉得耳朵里灌进大奶奶的吼声了。我们那爷虽说无情,究竟这么多年一起厮混,那天过来瞧瞧,还没在这床前站稳,就听见大奶奶追到这边院里廊下,扯着嗓子叫喊,什么快休了我退回夏家,又是什么?镜快重圆……按说我们不该说这个话——真该把他休了才是!”周瑞家的便不吱声。稍留了一刻,就说以后再来。香菱忽又挣扎着坐起,道:“周嫂子你再留留。”就命臻儿从箱子里取出那条石榴裙来。跟周瑞家的说:“且把这个带上,替我还给袭人。就跟他说谢谢。只是我就要回故乡去了,没力气去跟他当面别过了。”周瑞家的只得接过,亦不知究竟何意。香菱又道:“我梦里知晓的,故乡是姑苏。”周瑞家的只得劝慰几句,说出来太久,早该回太太话去,又嘱臻儿好生服侍,便回荣禧堂那边去了。  荣禧堂那边,贾政正在待客。因是熟客,只在外书房里品茶闲话。来客乃是贾雨村。按香菱来历,贾雨村最知晓。香菱生父甄士隐,乃贾雨村大恩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时,那门子明白报告了贾雨村,那薛冯二家争抢的小姑娘,眉心有胎里带来的米粒大的胭脂痣,正是甄士隐元宵花会丢失的女儿英菊,再错不了的。贾雨村将英菊判给薛蟠,薛家另取名香菱,之后却并不去寻访甄士隐下落,也始终不曾将香菱来历告知贾政转告薛蟠。  周瑞家的回去后,先到自己家里安顿了一下。香菱交给他的石榴裙,且放着。恰好女儿和女婿冷子兴来了。那冷子兴曾与贾雨村交往。设若冷子兴再与贾雨村村肆闲话,拿别人家的事下酒,说不定也就扯出香菱的来历,再到岳丈岳母家说嘴,则周瑞家的也就知晓香菱来龙去脉了,那香菱的故乡恰正是姑苏。可叹香菱至死也只是从诗里梦里感应,何尝在生时真得到一个见证!  霜降那日,香菱果真魂归故里。消息传来,周瑞家的才想起那条石榴裙尚未拿给袭人,因捧去怡红院,报告了香菱噩耗,对袭人道:“也是你们两个的缘分吧,那天我顺便去看他,他说要回故乡了,留下这个给你作个想念。”袭人接过只是心酸。没曾想扇那边,忽然有人恸哭失声。袭人忙转过去劝慰宝玉。周瑞家的自知不妥,怯怯的退出去了。到得怡红院外面,周瑞家的心内纳罕,那边姨表哥家死了一个强买来的侍妾,宝玉何至伤心到这般地步?怪道府里多有人说他模样儿齐整,腔子里凿实傻怪。周瑞家的刚走出大观园,来至夹道,就只见玉钏忙忙的来找他,让立马去见王夫人,道:“琏二爷琏二奶奶并平儿等都在那里,要问你今天一早可见到吴姐姐了?”周瑞家的摸不着头脑,只得匆匆随玉钏过去。下回分解。  ……

编辑推荐

  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共108回,可惜80回后迷失。现在大家所看到的120回通行本的后40回,是1791年萃文书屋老板程伟元和文人高鹗联手攒出来的,那时曹雪芹辞世已近30年。程高本用活字摆印后流布甚广,使曹雪芹前80回得以普及,功不可没,但所续后40回背离曹雪芹原意,历来多有读者不满。120回通行本流布后,续作叠出,但绝大多数都从120回后续起,离曹雪芹原笔原意更远。当代有作者从80回后续写,各有特点,但大都是自由发挥。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  在曹雪芹辞世约250年,程高本面世220年之际,我们推出《刘心武续红楼梦》,希望能进一步引发出对我们母语经典——曹雪芹的《红楼梦》——的阅读兴趣。    红楼梦人物真命运  贾宝玉:  与宝钗结为连理,后因不愿入仕而出家,经甄宝玉提点还俗,历经贾家彻抄、牢狱等大惊大险后,大彻大悟,悬崖撒手,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份。  林黛玉:  绛珠仙草黛玉夙愿已还,泪尽血现,遁水仙去,沉湖而死。  薛宝钗:  与宝玉成婚后,想尽一切办法引导丈夫走仕途经济之路,未成想反而逼走了宝玉,宝钗心力交瘁,染病而亡。  王熙凤:  被贾琏贬为侍妾,且于贾家被抄后沦为阶下囚,在押回金陵老家途中,不堪凌辱,投江自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刘心武续红楼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4条)

 
 

  •   读完刘续红楼梦,想留出一晚上时间来写评,此时却无法起头,合上书却挥不去怅然若失,了那结局却依旧心影难息。想那两百多年悠然岁月,撒尽多少泪与恨,诗与情,总愿做那梦中人,解那其中味……正是“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即是说刘续,仅从刘续说起,关于红楼岂是三言两语?
      
      刘续第一败笔,即是语感严重脱离前八十回,可以说是面目全非牛头马嘴。再怎么都唤不起那“古典”意境,顶多杂弄些“古老”语句。刘续第一善笔,可谓映那“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之八十回,照应全局和盘托出这后二十八回,情节紧张连贯如大厦倾,试看:
      
      贾迎春:命被狼噬,魂赴黄梁,香消玉损,蹂断心肠。
      
      贾探春:红颜巾帼,南北分离,远嫁藩国,孤苦飘零。
      
      贾惜春:花阴穿针,藕榭改妆,缁衣行乞,远走他乡。
      
      林黛玉:还泪已尽,坠成红珠,沉湖仙遁,冷月花魂。
      
      薛宝钗:金玉良缘,为夫神伤,家人沦丧,化蝶遗香。
      
      王熙凤:千辛万苦,不堪凌辱,哭向金陵,自溺断命。
      
      妙玉:亮洁高风,大义抬手,计救宝湘,与虎同尽。
      
      史湘云:麒麟始圆,命里终孤,白首行乞,朱批悼红。
      
      贾宝玉:迷途知返,彻悟情天,受尽折磨,回归太虚。
      
      还有很多副册、又副册里的红娘佳人,结局好的不多,殒命香消的大多。从头到尾,简直郁满胸襟欲哭无泪。这些读来,我觉得无论从观赏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来说,总是远超高续的。高续已然附着曹著通行两百年之久,想短时间还没哪个出版社敢出曹著刘续本,若然出了,甚或再拍成新剧,则定也好看许多。这是刘续的观赏价值。而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就不是本人有能力所评论的了。非要论的话,视野大些,可以参考刘老师自己的评断:60分。不过也挺逗,可能是对曹雪芹的个人崇拜,我觉得谁续红楼能被公认60分,俨然就是曹雪芹二世了,但依现在的读者反应来说估计超过40分的都不在多数。
      
      看大多数豆友的评论,最不满意的就是刘续语感方面的瑕疵,这的确也是刘心武力所不能及的地方,非要刘续跟曹著在语言上天衣无缝,这是很不实际的奢想,刘心武跟我们一个时代,他不可能穿越,再怎么模仿也不能完全回归曹雪芹那个时代的语感。但这些也不能全然判定刘续之一无是处。简单的一个道理,栽花的不可善造大观园,正如码字的不可写小说一样,语言仅是作品的一部分,虽说比较基础,但其终究是一个工程,系统性的事物。刘续特点是通过文本细读原型研究探佚而来,这是一个贡献,看些长处,绕开短处,岂非我们要逼刘老师去拿诺贝尔文学奖了?呵呵
      
      红楼最大的遗产是教会我们悲天悯人,大家心平气和读刘续吧。
  •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
    很多红学家已经纷纷指责刘心武的新书不符合原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曹公的《红楼梦》太博大了,虽然结尾丢失,但是恰恰因为这一点更有“残缺美”的味道,别人再续写也是像维纳斯的断臂——接不上了!
  •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刘续试图进入曹雪芹的文本语境,对前80回中所有“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大、小、明、暗伏笔逐一进行了照应,并对古抄本中所有脂砚斋、畸笏叟批语中透露、逗漏的后28回的情节、细节、文本用语、回目等也逐一加以了兑现。
  •   听刘心武讲《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的时候,我就感觉此公要续红楼,他不仅把八十回后的故事走向梳理出来,甚至连回目都弄出来了。对古典小说写作程序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如果把回目都排列出来了,那么一部书的前期构思就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事情,就只有写了。
    然而,续写红楼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因为红楼的名气就像春晚一样大,关注的人太多。而续写红楼就像办春晚一样,会是一项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你很难让所有人都满意。甚至续写红楼要更严重,你不仅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你甚至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完全满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一千个人心中可能有两千个《红楼梦》,原因很简单:曹雪芹的《红楼梦》本就是一部残作,正是因为它只有八十回,所以读者对后面的故事都会有自己的判断,抑或向往。于是,刘心武的续作无论如何都会冲击到读者心中的那个判断或向往,也就是无论如何都会让读者不满意,读者会说,这是曹雪芹的愿意吗?这个人的结局怎么成了这个样子?等等等等。
    但是话又说回来,我觉得刘心武先生可以续红楼。甚至,如果当代一定要有个人续红楼的话,那么我觉得非刘心武莫数。首先,他是一个小说家,他是有一些优秀的小说作品的;其次他又是一个红学家,当然有人戏称他是半吊子红学家,但“红学家”这个行当从来都是文无第一,曹雪芹老爷子早已西去,剩下的你争我夺都差不多,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分析就是绝对正确的。除非有一天曹氏原稿再现江湖——即使真有那么一天,也会有无数的人宣称那是假的。那么总结起来就是说,刘心武是小说家里最懂红楼的,又是红学界里最懂得写小说的,于是资源整合,刘心武就是续写红楼的不二人选。当然,也会有人不服气,但是人家刘心武毕竟是把螃蟹吃了,如果还有人再吃的话,那么也不算“第一”了。就好像“伤痕文学”里有很多作品的质量都要超过《班主任》,但是“伤痕文学”的头把交椅还是得给人家刘心武,谁不服都不好使。
    再退一步讲,刘心武即使没有这样那样的优势,只是一句“续写《红楼梦》,蓄谋已久”(《〈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说明》),就已经是最大的理由。刘心武在他的续作里多次对贾宝玉不为世俗所牵累、率性而活的作为大唱赞歌,那么在作品之外,刘心武先生自可以效法之。一个作家如果不敢写自己一直想写的作品,那么就不要成为作家;一个作家如果只写能为别人喜欢的作品,那么也不要成为作家。所以在这个层面上,不管我喜欢不喜欢刘心武的续作,我都要为其叫好!
    现在回到作品本身。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读完刘心武续作的感觉,我想我会说:比高鹗的让我满意多了。其中我比较喜欢林黛玉沉湖的那段情节。刘心武给了林黛玉一个大雅的结局,又用一封大俗的遗书为这个结局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管曹雪芹的原意如何,至少我个人喜欢这样的林黛玉。要说这段情节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这个情节来得有点突兀。而情节突兀在整本书里都存在,比如妙玉的行动也比较突然。之所以会有突兀的感觉,我想是和续作的篇幅略小有关。刘心武认定《红楼梦》原作是一百零八回,虽然他的理由充足,但是现在看来,二十八回容纳这么多的故事还是有些吃力的。刘续的这二十八回的节奏明显要比前八十回快,情节也要紧张得多——不过这带来的好处就是会很吸引人,坏处就是有些情节还是缺乏必要的铺垫,显得突兀。
    于是,这部书有时候会给人感觉不像在看小说,而更像是看人物结局交待和事件答案。刘心武用探佚方式从前面的文字当中寻找八十回后的答案,而现在他在续书里写答案又不断地呼应曹雪芹的原文,这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曹雪芹的原文大概是不会这样写,而刘心武之所以这样写,只是为了更有说服力。
    刘心武不是曹雪芹,而且差异非常大。单就文字来说,可以说刘心武已经做得很努力,他的文体和曹雪芹非常接近,但是仍时不时地去露出现代汉语的一些特点,有的地方甚至还略有翻译语体的出现。比如下面这一句:“热闹到不堪的地步”,就让人觉得非常别扭。而其别扭的原因,就是不够简练。汉语言古典文学的精髓就在于简练,而辗转太多都是受翻译文字的影响。所以在文字锤炼这一点上,刘心武比之二月河、金庸和贾平凹这些当代写传统文字的大师们还有一点点差距。而刘心武与曹雪芹最大的不同可能还是在思想上。当然,曹雪芹的思想已经非常先进,在他那个时代,他能够写出一部如此具有人文精神的书就已经相当让人叹服,但是当然,生活在现代的刘心武先生肯定比曹雪芹更具有人文精神。所以,作为一个和刘心武同时代的现代人,我还是比较喜欢他对于小说人物命运的一些处理。如果抛开《红楼梦》和曹雪芹,只把这部续书当成一本小说来看,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不管怎么说,刘心武想续《红楼梦》,而如今续书已成,这本身对于刘心武先生来说就已经是一大成功。至于评判,就交给更多的读者吧。
  •   《刘心武续红楼梦》给了我一个不一样的红楼命运,刘老师这样设定最后各位的归属,说林黛玉头湖自尽了;薛宝钗成婚后,心力交瘁,染病而亡;而贾宝玉大彻大悟,回归天界,恢复神瑛侍者身份;史湘云被托付给了贾宝玉,两人一路行乞;妙玉为掩护贾宝玉,和忠顺王同归于尽;而王熙凤沦为下人,在回金陵的路上不堪凌辱,悲惨而死……
    我不知道这样的结局你们喜不喜欢,但是我深刻的感觉到对这种结局有一种深深的共鸣,不是说讨厌之前高鹗版的结局,仅仅只是这样一个结局也给我另一种畅想和思考,觉得自己对这个新结局还蛮喜欢的
  •   刘心武研究《红楼梦》已有20余年,他通过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的内容,在探佚的基础上,试图复原出曹雪芹后28回的大致面貌,完成了这部《刘心武续红楼梦》。
  •   《刘心武续红楼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红楼梦,无数的红楼学者研究了一辈子的红楼,谈论了一辈子的红楼,可惜真正将这份热诚和勇气重新续写的人寥寥无几,刘老师就是那个敢吃螃蟹的第一人,敢问有多少人干做出这样的创举。
    全面展现刘老师在很多场合和书中提到的后二十八回。刘心武认为,高鹗的读本并非曹雪芹的原意,而曹雪芹在世时已经写完了《红楼梦》,共108回,但后28回佚失。曹雪芹实际上已经完成作品,将高鹗续书与前80回拼接本身就是《红楼梦》这本奇书的悲剧。刘心武续红楼梦,把这些内容探佚了,纠正这一延续了200余年的“文学史上最大的误读”。
    我个人认为刘心武先生的揭秘在很大程度上帮我更深入的理解红楼梦,他的很多观点与周汝昌先生有相同之处,辟如脂砚乃湘云之处等等,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应是有本可依,有据可查,令我十分信服!我觉得这是一本研究红学的必读之书。
  •   清朝已有不少《红楼梦》续书出现,但大都是从通行本的一百二十回往后去续,有的从通行本中林黛玉死后续。当代有几种从八十回后去续的,各有特点,但多是作者的自由发挥。本续书则是通过对前八十回的文本细读,以及探佚研究,力图恢复曹雪芹后二十八回原意的一次尝试。
  •   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的文本细读,以丰富的想象力探佚出了曹雪芹写成又迷失的后28回内容,经过七年的精心创作,续写出《红楼梦》后28回真故事。
  •   因为对前八十回记忆的太深刻、熟记的太动情,初看这本书时感觉有些“平淡”。不知不觉中读了多遍,尤其是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之间的纠葛、那些大、中、小丫头的命运、几大家族的衰败……越来越能够感受到与前传的“无缝”衔接和顺理成章……
    因为喜欢“红楼梦”,所以更喜欢刘心武老师研究的符合曹雪芹构思的“后传”
  •   怎么说呢,自从看了他的百家讲坛,我就突然对红楼梦来了兴趣。首先还是感谢他,他的揭秘系列讲座让许多人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红楼梦,而我,是揭秘系列四本都买了的。前三本还有点看头,第四本,就有点没话找话型了,而八十回后真故事,更是老调重弹,这让我有点反感厌倦,老刘是否为了出书而出书。
    再说这本续书,首先佩服他的胆大。还真敢续!早先秦可卿的观点已经让他处在风口浪尖了,而上一本也只是列出了他认为的后八十回的回目,这回直接把内容都续上了。其次嘛,这个语言风格虽然已经很努力在模仿曹老的了,不过还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现代人的手笔。但就风格来看,高鹗怎么说也更胜一筹。再说内容,我还是很欣赏刘心武的大部分推断的,尤其对他所说的书中所隐藏的政治、阴谋,十分感兴趣,可能有人会说像侦探小说。
    但不管怎么说,那些自称大家的人自己不续,也没资格禁止别人不续。除了曹雪芹,谁都没有资格来随意指责他人的研究成果,毕竟红楼梦是属于大家的。况且,在这一点上,刘心武一直都是秉着谦虚的态度,文学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这也是我一直支持他的最主要原因
  •   刘心武续写红楼梦,“蓄谋已久”。从1990年开发表第一篇涉及《红楼梦》研究的文章以来,历经二十年,除致力于从秦可卿入手,探索《红楼梦》文本之谜,发表出版大量谈红文字外,自2005年至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陆续录制播出61集关于《红楼梦》的系列节目,并用当代语体文撰写出《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妙玉之死》三个中篇小说,以体现当时的思路。这些都是对续写后二十八回的练兵。现在续出的后二十八回,保留了以上练兵中形成的精华,同时又放弃了不少原有的构想,仅回目而言,续成本与《〈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所列就有若干重要的改动与调整。二十年辛苦不寻常,了此心愿,乃我一生中的大快乐。
  •   刘心武以曹雪芹前八十回为底本,续写了《红楼梦》后二十八回。续写《红楼梦》一直是前清小说家爱干的事儿,其中以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最著名。民国以降,还真没人续过。考其原因,大概是古代社会的静止形态使续写者能够在行文方式、文化结构和艺术情操上与曹雪芹搭得上。这一百年来,社会动荡,翻天覆地,社会形态和文化环境完全脱离了古人的轨道。也许不是一百年来的小说家们不愿意续写红楼,而是不敢。
    刘心武敢!这确实是值得称道的勇气。单从写作角度来看,既然高鹗能续写,刘心武续写又有什么问题呢?完全没有。刘心武原本就是一名小说家,此番续写不仅没有任何指摘的必要,反而值得恭贺———毕竟时隔多年他又重操旧业了,说明他写作能力并非衰竭。面对刘心武的新作,我们应该遵从文学作品创作—阅读—批评这一正常流程,而非在阅读之前说三道四。众所周知,《红楼梦》早已不是处女,小说写作也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有兴趣的,我们还是读了之后再从文学角度对刘心武的续作进行评判为好。
  •   刘心武先生的续红楼可谓是当代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红楼梦》80回后的真故事。黛玉沉湖,宝玉湘云结缘都是刘心武先生20年来探佚红楼的呕心沥血之作,绝对值得研究和探索。
  •   旁说旁言,我写我书

    --------评刘心武巜刘心武续红楼梦>>及其他

    好久没见刘心武老师了,最近从杨澜访谈的视频节目看到他,精气神不错!很为他高兴。他比我小一岁吧,也是古稀之年了。更可贺的是今年出版了新作<刘心武续红楼梦>,一石激起千重浪,引来口水板砖无数。怎么办?顶一下!哈哈......

    从去年<上海文学>第1期起,刘心武在"红楼探佚"专栏里发表了他掲秘<红楼梦>---80回后真故事。每期一篇,俺都拜读了,阿拉上海人捧捧侬!

    记得蔡元培先生说过"多歧为贵,不取苟同"。清代诗人袁枚道:"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刘心武敢于续写敢于探秘<红楼梦>,其勇气可嘉,其精神可扬,其毅力可赞,其笔墨可贵,其争鸣可听!

    刘心武历时七年笔耕红楼梦园,新作一出,质疑无数。第一是<红楼梦>到底能不能续写?第二刘心武有什么资格续写?.......

    大家都习惯读高鹗的续本了,所以一旦有新续本,不舒服不适应不服气不愿看也很正常。而刘心武则说:我不为评职称、当教授、创造多大价值,我只为化解寂寞和孤独所以贼胆大。不过我细读后,还是感到他留下的马脚不少,难怪别人说三道四啦!

    刘心武敢越雷池冷对恶批,他有这种勇气也应有平和心态。大丈夫敢作敢当怕什么既然出版了,就成为社会精神产品,优劣上下高低不平,只好任人家评头评足,你不能捂别人的嘴,堵塞旁人的言路。何况你也没这本事呀!

    杨澜采访时也说:国人习惯于人一作古便立刻将其神圣化。

    刘心武觉得后人可以尝试超越,只有如此,民族才能进步 其实,谁不满意刘心武的续书,同样可以另写一本,不是有20多岁的年轻人在重新续写了吗?!好事情。只要有市场,卖得出去就行。要不埋在地下,百年之后再见天日也无尝不可。何必只争朝夕,累死了也白搭!

    <红楼梦>老版本是一片白茫茫的结局,而刘心武则是一片死光光的结局。他举证:第八回里有首诗的最后两句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不正是死光光的大悲剧吗?!

    情之所至,有何不可?谁都写得,只要愿意,谁人笔下无红楼白楼黑楼?!


  •   刘心武先生关于红楼的所有创作都可以算是异峰突起,其本身丰富了红学的研究范围不说,并且将原型探佚给带到了另一个不同的感觉。刘先生的续作大致读了一遍,很粗糙的看过,因为心急。之前在看百家讲坛和他陆续出版的红学书籍的时候,就知道刘先生曾经做了一个后四十回的回目,可以说等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
    这本续作确实是写的不错,无论配诗还是情节,都是按照先生探佚时的主线一路下来的。读来心中且喜且虑,为何?喜是因为自认识红楼梦后,终于读到了相对比较接近原著的后四十回“真故事”了,算是完结一个心愿;虑是因为自此以后,自己还有像原来一样的热情和心思去探思红楼梦吗?其实也是杞人忧天了,《红楼梦》本身就是一个无尽的宝藏,刘先生带我们走了一圈他自己探索的路线,挖掘了他看到的“宝贝”,这不但不会让我们停下探索的脚步,而且将会激励更多的红楼爱好者加入探索这个宝藏的行列。
    这本书因为还没有仔细的赏读,所以也不敢信口雌黄,只是写一点自己的体会。有句话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对《红楼梦》这部恢弘巨作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又反过来讲,对刘先生的《续作<红楼梦>》来说也是如此。
    另外,如果说还有点不满足的话,那就是对续作的回目。其中有的回目是刘先生探佚时就找到的作者原著拟好的,有部分刘先生写的也很有原著神髓,但对个别回目尚感觉有点粗糙。
  •   自初中以来,就非常喜欢看红楼梦,无奈原著后四十回高鹗续的很不好,一大遗憾,一直来,都有看刘心武大师评红楼梦,现在还续写了后面的回目,一定会比高鹗续的好,续得更贴近曹雪芹的原意,所以我要好好看看这本书
    这书纸张非常好,封面设计得漂亮,内容正在慢慢看,呵
  •   红楼梦涉及的文字我都喜欢看。哪怕是观点不尽相同,也对孜孜不倦探索的红楼梦中人保持较高的敬意。之前就看过刘心武的几本揭秘,又看了他在《百家讲坛》上的精彩讲演。
    看见这本书出来了,我第一时间去就给买了,不为别的只觉得这是与红楼有关的书。
    只有真正着迷,才会去细读和求证,而不把红楼梦看成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记得少时读红楼,看到后几十回,总有点怪怪的,后来才知道是高续的原因。还有“占旺相四美钓游鱼”之类,只觉得恶俗。刘心武在这本书里对曹雪芹的原著红楼进行了最真实的还原,确有独到见解。
    爱红楼者,常恨不得成为当时的脂砚,哪怕是富察明义,以能看到红楼全本!
  •   客观地讲,刘心武先生的文笔以及构思还是相当不错的。
    但与曹先生雪芹原著相比,那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甚至单从文笔风格以及内容的丰富性,而不涉及思想性方面来讲,其实也是远不如高鹗续书的。
    黛玉之死既不悲也不美,一点儿也不!
    读心武先生续书中的诗,我想到了打油的张屠夫以及他那首咏雪诗:天地一笼统,地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据说曾有很多人试图给维纳斯续上断臂,但均以失败告终。
    红楼梦就是中国的维纳斯。
    如果嫌目下通行本120回红楼梦是对曹雪芹先生的亵渎,那就把前八十回单列发行,让她回复其断臂维纳斯的本来面目好了。
  •   看到网上首发,便购买了,之前也有看刘心武老师写红楼的书,很感兴趣,这次继续他的文本推敲,再续曹雪芹大师的后28回,读了几页,感觉很像曹大师的语调,让我们年轻一辈,终于看到了《红楼梦》的原迹。
  •   王熙凤:不堪凌辱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第一句指的是凤姐生于末世。&#34;凡鸟&#34;是繁体里的&#34;凤&#34;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第二句说王熙凤是一个能干的女强人 。 第三句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34;从&#34;,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34;二令&#34;解为&#34;冷&#34;,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34;三人木&#34;以&#34;拆字法&#34;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第四句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从判词上来看,《红楼梦》已经留下伏笔。在刘心武的续书中,好强的王熙凤沦为下人,再加上被贾琏报复,她一路哭回金陵老家,在路上不堪凌辱,悲惨而死。




  •   我是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上看到刘先生的揭秘《红楼梦》,非常喜欢!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中国古典小说!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读《红楼梦》到现在已经不下二十遍!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之前看过刘先生写的《揭秘红楼梦》,看完之后我再回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现在刘老师又开创性的创作了续红楼梦,打破了长达200多年的高鹗版后续,让我从心底对他充满了敬意和仰慕,对我这样一个热爱红楼梦的人来说,这不得不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
    看了第一回,就感觉很有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感觉,真的是本很不错的一本书
  •   虽然红楼梦八十回的文字遗失了,非常可惜,还好有刘心武多年的潜心研究,为我们奉献上了后面接近真实的内容。以往每次读《红楼梦》,读完八十回就不读了,因为后面的内容实在是无法入眼,不如不看,好歹留一点对原著的幻想。现在终于能够看到相对完整的故事了,真的好幸福。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曹雪芹的原著,就算没有看到,有刘心武的这部后绪,也无憾了。
  •   我常常觉得曹雪芹是描写隐事的大师,是出谜题的大师。他可以用一张药方写出秦可卿必死之因,却让你只看到那是一张药方;他可以用一句花酒桌上纨绔公子打猎的戏言,大不幸之中有大幸带过宫廷隐事皇家秘闻;就更不用说开篇演说红楼梦的那些端倪了。从贾府开篇的鲜花着锦,大家被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扯着,从开篇到结局,却发现没有结局了。明眼人都明白高鹗的续书除了添凑一个完整毫无意义。那结局是什么?爱红楼的人穷尽百年,追寻点点的蛛丝马迹,于是有了刘心武续写红楼梦。
    刘心武是一个解谜人。或许他不是最好的。可是他可以从一个侧面代表为了红楼醉心尽心,甚至呕心沥血的一代红迷。
    他的续书里是有很多现代气息。可是我还是被鸳鸯死前的那句遗言说流了眼泪。因为那句话即使曹雪芹也不会说的比刘心武更明白,只因为老曹不是现代人,没有生活在二百年后追求自由民主的时代。
    他的续书里是有很多牵强之处,为了解释而解释。这只是因为他不是当事人,不是老曹。他使劲浑身解数,只为圆自己的一个红楼梦,老曹也不会怪他续貂的。要是曹雪芹在天有灵,一定不会再为了自己没能重振家门而感到不安了,因为即便他高中状元为官做宰,也比不得如今青史留名,被后人念念不忘。
    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用这本书告慰曹雪芹吧,我们都懂你爱你,从你的书里看到你浮沉的一生,有时候还能看到我们的身边人和自己。
    谢谢刘心武让我爱上红楼,我喜欢这样的作家,喜欢这本续写红楼。
  •   小时候看红楼梦就觉得80回后续的并非所愿,从百家讲坛开始认识刘心武老师,才知道红楼前后的天差地别让曹雪芹如此深意无法彰显完全,很是惋惜!能看到一个当代“别有洞天”的续本诞生,真是非常有幸!
    说什么为什么要给维纳斯装手臂,这是需要巨大的学识、勇气和热情的!会认真的去品读这个续本!
  •   刘心武《续红楼梦》读后感:1、感觉人物结局一半是曹雪芹原意,一半还不太对;2、续书28回结束所有人物太仓促,残缺的一定不是28回,应该更多,否则节奏不对;3、老刘不懂佛教,神仙鬼怪竟比高鹗还甚;4、老刘的主观文字略多,不似原著客观天成;5、不一定所有人物都有结局,老刘却不然。
  •   有时候想,红楼梦这么风靡,红学研究这样红火,也许正是因为缺失后面的28回,就像断臂的维纳斯,能引起大家无限联想,不得不佩服刘心武先生,他的确把前八十回的处处伏笔在续中得以体现,就像解密一样一一解开,读起来很过瘾。此书比起百年不衰的名著,当然有不足,后二十八回更像是一帮草根人物的崛起,他们帮助原来的或现在的主子忙东忙西,而文中的主角如黛玉宝玉王熙凤像影子一样,没有很多直观的描写,更多的是叙述或从别人口中得知现状。但是还是很佩服王心武先生这份执着,这份心,写成这样非常不容易。顶
  •   最近几年好久不读红楼梦的相关文章。连买过的脂评本石头记都未能囫囵吞枣的读完。这不禁让我想起高中自习上疯狂读120回红楼的情景,读完后还四处搜刮红楼相关读物。那时网络尚未发达,仅从纸制文章上,还有笔友互助谈论红楼,见识浅薄,然亦欣喜。

    犹记同桌家有一红楼评论书,60年代产物,充满阶级思想,言宝黛为反礼教者,钗袭为封建卫道士。彼时虽未深悟,然亦懂扬弃,还曾于周记中加以反驳,想来可笑。又曾于新华书店旧书处以半月饭资购得蔡元培索隐红楼,及与考证派胡适之论战之文。亦于街头旧书摊购得某人续写红楼一本,扉页有前任书主所书“此书亦可一看”之文。然未看完即被好友借走,之后杳无音讯。依稀记得是小团圆结局。

    及至后来,我兴头已过,好读年龄也过,且身边诸位甚少爱好红楼者,亦不免扫兴、鄙夷,甚少谈论。于是近年的种种解密书籍竟少如耳目。然刘氏我是知道的,在解密之前,其秦学研究已呈走火入魔之势,及至以后暴发,也在意料中。

    说说现在的刘氏红续,读来竟无大惊讶处,我所好奇者不过一腊油冻佛手,然其书中此物关联者不过为其秦学、元春学续命,看来刘氏想是在这一条道上走到黑了。

    其他所谓考证,其实它处早有书面释疑,此本不算稀奇。如黛玉逝水说,湘云风尘说等等不一而足。让我诧异的是宝钗的死法,竟在一章之中,薛氏全家死绝,想来刘氏也真真到了江郎才尽的时候。不独宝钗,其实书中所写十二钗之终局,无不草草。无一出让人拍案处,刘氏能做到如此,真是令人不胜感慨。

    读此书之时,让我想起以前高中之时,有买电视报之习惯。彼时寄宿,无暇观剧,只能看剧情简介,某某结局怎样,某某在第几集死去,看后了然于胸,然毫无文采可言。如今读刘氏续红,恰如剧情简介。结局知道,文采全无,如此而已。

    我所爱读红楼,只因其如作者所言,为闺阁之事,假语村言,无朝代可考。纵是真事隐,亦在闲谈中透漏。言语活色生香处道尽大辉煌与大沧桑。其它离奇变事,各位看官自悟。然刘氏不禁道破朝代,亦将其写成一部政治斗争书,如此明目张胆,与原作可谓大相径庭,背道而驰了。论及文采,不仅输却曹公,纵连高氏亦不及一二。

    写到这里,忽又想起,那年所买旧续书末回也有一情榜,谓之情情,情不情的。而以前所看剧情简介,闲暇时再看电视重播,竟不能对号入座。原来剧情简介有时亦谬误百出的。
  •   看红楼梦这本书已经很多年了,87版的红楼梦也看过几遍了,很喜欢红楼梦,读了2遍这本书,才来评价,个人认为,和之前高鄂的续写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颠覆性,高鄂的续写,在人物上稍显杂乱。刘心武的续写据说是根据曹雪芹遗失的手稿以及批语和其他红学家的指点,经过20年的精心研究而著,喜欢红学的朋友值得看一看,一个全新的后二十八回,暂且不论哪个版本更加真实,对于喜好红学的朋友,阅读此书都是一番享受。
  •   刘心武把曹雪芹的红楼梦读通了,他的续书与曹公的前八十回一脉相承,不傀是红学专家中的高手。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值得一读。
  •   刘心武先生是少数真正读懂红楼梦文本的人之一。他以一个有丰富创作实践经验的小说家的眼光,始终立足于红楼梦文本本身,从前80回的伏笔梳理出人物的故事线索,结合脂批,探索后28回的故事情节,形成了续书,我认为,他的续书大体复原了第五回和其他章回中的提示。
    真正热爱红楼梦的人们,不妨结合周汝昌等先生汇校的各类红楼梦前八十回本子,结合刘心武的续书,认真通读一下,我想一定会有收获的。
    让那么一些所谓的红学家们继续沉迷在他自己的圈子里自娱自乐吧!
  •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四大名著里面最喜欢的一本,刘心武的大胆挑战让我对此书的内容很好奇于是买来一本想知道80回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太好透漏太多书中的内容,但我要说的是,古香古气又不失耳目一新,希望对还没买的人能有些帮助
  •   看了心武先生续红楼梦后,越发有一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觉了,可不正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吗?都在计较和拘泥在文字,语言等琐碎上,今人水平何尝能与古人相媲美?有续如此,果已万分欣慰。尝有谁人能释放出曹公真正的意图?如心武先生不冒险续此28回,至何日吾方能解其中味?儿时少时阅红楼梦数遍,终流于表面,未获真解。彼时也曾疑惑,曹雪芹果真就为展现这观园生活著写此书,其中味究竟为何?近日读罢此28回,终于茅塞顿开,大哉心武,壮哉心武!
  •   以前读红楼梦读到后40回就意兴阑珊了,觉得人物的结局不符合逻辑,也没有很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换句话说性格即命运这一句话在原书中没有体现出来。好在有了刘心武的续作填补了遗憾。林黛玉的结局更美、更少烟火气、更多仙灵气,这才符合黛玉那种气质。妙玉的智慧和勇敢,舍身饲虎,才符合前面的判词。宝玉和湘云由详尽人间富贵到沦为乞儿,不正是袁中郎说的人生的第五大快活吗?情情的宝玉终于创出情教,追求诗意境界,超越功利境界,与佛道并列,虽突兀但也合情合理。
    刘再复和刘心武都是红楼梦的知己啊。
  •   刘心武续红楼梦,以前就买过刘心武讲红楼梦的书,这次看他续了28回,翻了几段看看,就觉得有这地方他为了表现曹雪芹的线索,写的有点生硬了
  •   看过刘心武关于《红楼梦》的若干书,一个个片段式的文章还有点意思,不过那些都只是推测、新解,看了续书大感失望,同曹雪芹的前80回相去甚远。
  •   由于喜欢《红楼梦》,所以必然要看看《红楼梦》的真正结局,我个人认为刘心武老师的续作基本应该和曹雪芹原著的主要内容相符。但是续作的与写内容个人色彩和现代气息略微不得体,还没有达到和前八十回完全一致的境界,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刘老师写成这样已经很好了,赞一个
  •   从初中开始第一次接触《红楼梦》到现在,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其中最珍贵的是看过同学姥爷珍藏的线装版。后来看了刘心武老师在百家讲坛的解读红楼梦系列讲座后才觉得自己对红楼梦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次听说刘老师花费大量精力续写的红楼梦要出版了,心情真的很激动。昨天下班时在手机报上看到《刘心武续红楼梦》已经在当当售卖了,我马上就买了啊,哈哈
    我相信刘老师的续作一定比高鹗的好很多很多,更能还原曹雪芹的本意。
  •   首先,佩服刘心武老师续写的勇气。喜欢他在百家讲坛关于红楼梦的演讲。
    犹豫了很久才决定买这本书的,之前很怕看这些续红楼梦的书,可能是太想维护自己心中对曹老的原作的猜想吧。
    发货很快
    看完了,自己觉得这更像一部 解释原作前八十回的书。
    收到后迫不及待地看了。看到八十五回,实在撑不下去了,文笔实在太...
    书的内容太多的回顾前八十回,很多时候总用前八十回的原文来解释为什么有这个结局,说实在更像是一部分析的作品,跟老师的 揭秘红楼梦 四部书。。。。。性质。。。
    我觉得还是读 刘老的 揭秘红楼梦 好点。
  •   这部续书只能代表一个人的研究见地和文学水平,不能就说是真的使《红楼梦》“完美无缺”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部书向它的作家致敬:敬佩作家的胆识、勇气、决心、毅力和严谨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不管怎么样,我宁可把这刘氏的续本视为“本应该是的续本”,也再不想看高鹗的续了。我相信,这本刘心武续红楼梦一定会在红楼梦小说史上留下一定的美名和功绩的,而且也能相信,早晚会有一天,《红楼梦》这部小说再有人出版时,会在整部书的封面上,就像一直写“曹雪芹 高鹗 著”一样,写上“曹雪芹 刘心武 著”,届时会被人称为“曹刘本”,而不是“曹高本”了,定会再一次掀起红学界另一番的考据和研究吧。
  •   这本书我是读到了晚上一点多,因为第二天还有事得早起才不得不罢手,的确是本好书,虽然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并不赞成,但并不妨碍我赞叹刘心武的思路和见解。
       毕竟,谁也无法复制曹雪芹的真实意图,但红楼梦绝对不会是一个大团员的喜剧,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悲剧才是最终的震憾。宝玉怎么会留下儿子呢?贾府一班人怎么可能又官复原职呢?
      
  •   刘老师的《续红楼梦》看完已多日,每日总还要回头翻翻,所谓余音绕梁,经久不去。其他的续红楼梦没看过,还是多年前曾读过《红楼梦断》四册,已无深的印象了。我以为刘老师的续红楼梦深得雪芹三味,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写得令人肝肠寸断,痛之惜之,这样的《红楼梦》尽管让人心疼的无以复加,可是以曹雪芹著书红叶村的凄凉晚境,他又怎能写出那样家道中兴的温暖文字。一个个人物的悲惨离世,尤其像凤姐那样“哭向金陵事更哀”,让我们真切的体会到了雪芹当年的悲哀与挣扎,我的面前,时时都会浮现起雪芹翁泪流满面、唏嘘长叹的幻象。
    要说我的不喜欢,主要有两处:一是对宝玉、宝钗的称谓,用“二宝”来合称,令人读来不舒服,也不合红楼梦的语境;再就是林妹妹的水遁,可以是这样的故事,但写的太实,亦即现实与虚幻的衔接没处理好,若以后再版,建议刘老师对这一段故事予以改写。
  •   初读刘新武先生创作的红楼梦八十一回至一百零八回,深感“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雄心壮志和当代作家的伟大人文精神和学术精神。虽然无人可“续”曹雪芹,但刘先生痴心耕耘数年,奉献给这世界一个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续红楼梦》,为我们这个“没文化”的时代,增添了文化的色彩。每个喜爱红楼梦的读者,都可以让自己心中的红楼人物和《续红楼梦》中的人物对话,微笑中获得更多命运感悟。
  •   先看了央视的讲坛,颇受启发。
    于是买了《八十回后真故事》,看得相当有兴趣,全家传阅。
    感动于作者的坚韧执着精神和科学细致态度,并为所处时代竟仍有愿意且能够提笔续红者骄傲。

    为兴趣,更为支持,买本来看,结果终于难免失望。
    我不喜欢两点:比起曹雪芹的文风,先生写的仍然直白,不含蓄。非得把人心里想的前因后果都写出来么?写到某处呼应前文时非得点明我在呼应哪段哪句么?这样写法,更像是把《真故事》塞进“红楼”的山寨模型里,不合适叫续写了。
    我看了《真故事》,觉得先生对很多大事件的结局、很多人物的命运推断的都是入情入理,也很精彩。但要说落在纸上的句子,还真就不如高鄂写的自然流畅。

    就说这么多了,虽然觉得不满意,我还是要看完的。
  •   自从听到刘老师要出续红楼梦的消息后,一直要关注出版的进度,想不到这么快就可以读到了.我相信他是一本最接近曹雪芹原意的作品.我读过钟鼓楼,班主任,我相信刘心武老师有能力奉献给我们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红楼梦续.嗯.相信.
  •   刘心武续写的版本比高鹗的更靠谱更离奇和精彩。刘心武的名字注定会因为这本续写《红楼梦》第81—108回而像高鹗的名字那样,跟在曹雪芹的大名后面流芳千古。
  •   六七年前,原价去书店买了《红楼望月》,一篇篇地看刘心武的探佚之说,特别是杜撰的《元春之死》《秦可卿之死》《妙玉之死》令人扼腕。
    刘心武很像我的大学老师——李仁和,学识深厚、气势逼人、让人信服、让人敬佩,对自己热爱的文学倾其全力而为。
    黛玉的投湖写的比周汝昌《红楼真梦》更凄美,四个大家族落寞写的关联紧密、滴水不漏,人物层层安排,不突兀。
    不过,或许是刘心武太“虔诚”了,续写的很多话过于引用前八十回的章节语句,续的太规矩了些。
    不知各位看官的怎样想法……
    总之这部书还是值得珍藏的!
  •   感觉又看了一遍刘心武解读红楼梦似的,貌似还是在解读,只不过把刘心武说,改成小红说,贾宝玉说,袭人说************,从内容上说可能更接近曹雪芹的生活,但太象真生活了,一点也不象梦,还是喜欢 原来的版本,给人更多梦幻的感觉
  •   读了他的续书,发觉他的写作风格、情节结构、人物语言……诸多方面与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是不合拍的。某些方面,反不如高鹗续得合情合理。奇怪的是,刘心武续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是他自己在批判高鹗的时候谈到过的,照理是不应该发生的,然而发生了.
  •   自从看了刘先生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就很期待刘先生对红楼梦作出自己的整体解说,昨天书记到了后马上就翻阅了一下,开头的第81回古韵犹存,但是人物的性格语言感觉还是有点呆板,不知道是心理面潜意识的影响还是真实如是,再翻到林黛玉沉湖一节,发现刘先生把整个场景设计得太过清亮了,语言方面,刘先生自我的现代个性语言也随着自己创作感情的冲动而萌现,失之曹公前八十回的古朴,如史家般犀利的笔锋,其他内容还没有看,不敢妄下评论。
    感觉刘先生续红楼梦很不容易,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够坚持二十年做一样东西的人太少了,中国红学圈的怪现象真的要批评,虽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我们能够学习西方学人的自学态度呢:“我不同意你所说的任何一个子,但我誓死保护你发表你所发表观点的权利”刘先生续书何尝不是一种学术自由呢?却遭到了某些不知情、一小撮所谓红学家、读者的讥讽乃至人身攻击,真的是可悲!
  •   我女儿是红楼迷,对有关红楼的书籍非常喜欢,这次在报纸看到刘心武先生的续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便要我帮她在网上买一本。书收到后,她便在两天内看完。看后说这只是初看,以后还要慢慢细读。
  •   以前我老是想,既然红楼梦后四十回在内容上基本牛头不对马嘴,那么多红学家研究探讨,怎么没有一个去重新续写红楼梦的呢?后来我知道,续写红楼梦是多么难实践的一个工程,别说写了,就是读通都是个大工程。但是,终于,刘心武老师出现了,他打头阵了,并且实话实说自己写红楼梦的心蓄谋已久,从发表第一篇相关论文开始算来酝酿了20余年,他有了自己的一套定论并续写成书出版了。我很支持他!
  •   真是本好书,刘老师对曹雪芹的原著理解得非常深刻。通过文本细读和人物原型探究,将八十回前的很多伏笔在书中一一向读者呈现。后二十八回的回目我个人认为基本反映了原著的创作思想,虽然有几个地方对仗不是很工整,不过就刘老师的这种创造性动作和大胆思维,我觉得就应该给5分,唯一不满的是哪个封面,白白的,感觉不稳重
  •   红楼梦不全此乃千古一狠,程高等人又大刀篡改实令人伤心,研究红楼之人数不尽数,然敢续书者实寡。应该支持刘心武老师,完完全全复原曹雪芹的作品已是不可能之事,刘老师的续书已满足了我这个红迷的愿望。
  •   还没看 不过红楼梦后四十回确实写得很** 看看刘心武怎么续吧
  •   还没开始读。准备先把《红楼梦》重温读一遍再来看刘心武的大作。
    刘老师成名几十年了,对《红楼梦》的研究也很深入,相信他写的续应该更能体现曹雪芹的原意。
  •   好书!
    买了这么多书,不怎么习惯发评论,有的是基本没看完,有的看完了也没感想。买个刘老三本评红楼的书,把那种好久没有的废寝忘食的看书的感觉找回来了。看到续红楼的时候,真的不忍心看到那么多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但是我相信这就是曹雪芹的本意。看网上说很多人批评红楼梦,我想大多都是酸葡萄心里,自己做不到的就去眼红别人。有本事也自己写,让读者感兴趣那是一种本事。刘心武先生也没说他写的就好啊。而且刘老的文字跟曹雪芹的还是有区别的,不过他有这个勇气就很难得了。有人打着文化的旗号去讨伐别人最没意思了。强烈鄙视之!
    支持刘心武!!!
  •   写得太精彩了!作者将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充分利用了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对人物的铺垫,在续集中给每个人物都做了精彩的结局。故事情节精彩,结局震撼,给人的心灵留下很深的感悟!
  •   听刘心武先生在中央十台百家讲坛里讲揭密红楼梦和八十回后真故事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一直没注意出过书,偶然了解,马上订购,不想一波三折,终于是都买到了!肯定会认真拜读的,读这本前肯定会将周汝昌先生校的那版《红楼梦》再读一遍的!
  •   所以管现在出版的《刘心武续红楼梦》叫庚寅本,是因为刘心武先生说将来还会继续润色这本书,再出新版本的。而且前一阵听说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要帮刘心武先生搞定里面的诗词和回目,以及周汝昌老先生说要帮刘心武先生校正一下续本,所以我很期待下一个新版本的续书。写这个贴子算是一位读者对本书的反馈吧。刚开始看这本书,每天评说一回。
    好,现在开始。
  •   刘心武的续红楼梦,所耗心力非同一般读了真让人感动,不愧是写作大家兼红楼梦专家,不仅内容很充实,和前文照应的也很好。读时并没有太多的他人所续的感觉,仿佛就是曹雪芹的原作一样。当然,正如作者所言,偶尔体现出现代的语境,可谓白玉之暇而不失其为白玉。
  •   一个民族,它那历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在无尽的时空里体现,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形式,就是体现在其以母语写出的经典文本中。正如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之于英国人,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魂魄的一部分。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CCTV-10百家讲坛中的红学讲座的一个书面结集,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红楼梦》的心血结晶。
  •   从小就看红楼梦,至今读了不下10遍了,一些红学方面的书也看过一些,首先佩服作者的大胆,敢于对红楼下笔。深感心武大师对人物结局的诠释深合我意,我想心武大师续写的这个结局也是很多红楼爱好者内心深处所祈望的吧。曹雪芹的一部红楼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和畅想,抛开洪学派别之争不说,这本续写最起码圆了一部分读者的心愿,而且很多细节的描写和原著的80回呼应的很紧密贴切,毫无强扭之笔,也颇合脂批给人的引导。向大师致敬!!
  •   一直都期待着刘心武先生的续书,终于到手了,难掩兴奋。
    通行本红楼梦看过一遍,印象不是很深,校对的前八十回倒是看了不少遍,所以我感觉自己应该能接受任何版本的续书。感谢刘心武先生!
  •   拜读了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感觉真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刘先生真的是通读了,曹雪芹的原著,细致的理清了人物,事件的脉络。把人物的归属做了重新的安排。不过从语境上,还是能感觉到与原著的不同,读起来没有原著顺畅,不过总体来说,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是一部不错的续著。也写出了刘先生心中的”红楼梦“。
  •   一直因工作原因还没读此书!!看过刘心武点评红楼梦后觉得刘对红的理解还是很深入的,可以堪称当代红学家!憾石头记没有了后几十回!!引得多少英雄豪杰苦苦探求!!此书当提供一个很好地视角吧。不失为一家之言供人一睹为快!
  •   虽然和前八十回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故事可能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感谢刘心武先生了。
  •   刘心武老师冒了很大的风险来续《红楼梦》,勇气可嘉。
    续书我个人很喜欢,当然不完美,当时既然本意是最大程度还远曹雪芹的原文原意。
    这点上还是非常成功的。
  •   高鹗续写《红楼梦》口碑不是太好早已耳闻,但是自己真正去看,还真是没看出什么差别,这次刘心武老师的续红楼,还是挺期待的,至少他不会浪费了曹雪芹之前的很多伏笔,也是,曹老爷子的知音会是刘心武吗?
  •   尽管有很多人对刘心武的探佚学嗤之以鼻,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的研究。
    毕竟都是给曹公的前八十回做续,高鹗、程伟元可以,刘心武为什么不可以?
  •   我自己读红楼只读过四五遍,也看过87版电视剧,也听过一些百家讲坛的解说红楼,自己是非常喜欢红楼梦的。喜欢它在各色人物都有,每一个都值得品,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总结利害得失,于己也有增益。
    对于刘心武老师的续,我个人觉得已经非常接近曹雪芹的风格了,而且思维比曹雪芹更密。但是文笔上略有欠缺,感觉刘老师倾向务实,重于叙述前因后果,虽然逻辑非常合理,但是,美感不入曹雪芹。
    我个人人物,刘老师的续,非常值得读。
  •   今品读完《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感叹颇深:刘先生二十余载苦牍续红楼未完之梦,承曹(雪芹)之灰线伏笔,终圆红楼之梦。此堪真乃古典名著《红楼梦》之普世工程。虽先生续书中诗词堪少、几处典要人物遁逝描绘不够动情绘色、几处刻画人物尖刻痼癖外,其余尚佳。此续书多按曹(雪芹)草蛇灰线之伏笔千里而续,结局接近曹原意、且其结尾处很好。让人深思名利繁荣皆过眼烟云,虚幻无时,一生闲淡悠心岂不了哉。思己痛定:余潦倒红尘二十余载,浑浑噩噩一事无成,醉心《红楼梦》中,亦无出世涉官之念,只想于书斋里:怡阅于书海之间,逸砚在山水之旁。终老一生足矣。时时嗟叹:三秋岁月随流水,枉入红尘若许年。

    尔时忆起吾一挚友《观〈红楼梦〉》一诗曰:千年一窟无上月,万艳同杯群芳髓。金钗难尽红楼梦,几世浮华几世灰?空空幻幻万法皆空,真真个是到头一梦尽荒唐。
  •   我是看《百家讲坛》了解刘心武先生的,我很认同他的想法,本来期待周汝昌先生能续《红楼梦》的,不过这个希望落空了,不过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也不错。拿来收藏的,对照曹雪芹原本~重要的是内页质量很好,我只对封面和内页有标准,因为书的内容大致有了解。总之,很满意。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刘心武先生对于红楼梦的续写让人很有启发,其实不一定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他那天马行空的想法也的确让人受益匪浅,开拓了思路。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对于《红楼梦》大家都在不断的探索中,其实并没有一个说法就是绝对正确或是错误的,每个人的看法不同,“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才能更促进“红学”的发展,对于“一家之言”扣上各种或褒或贬的“高帽”都是不当的。
    一个民族,它那历代不灭的灵魂,以各种形式在无尽的时空里体现,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形式,就是体现在其以母语写出的经典文本中。正如莎士比亚及其戏剧之于英国人,曹雪芹及其《红楼梦》,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魂魄的一部分。
  •   很早以前刘心武在百家讲坛上有提过自己写了续,于是终于能在今天买回来看。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总体的感觉是比高鹗的写的好,但是比曹雪芹差远了,个人觉得前三分之一写得不够精彩,不过后面三分之二的内容都还挺不错的。本来对黛玉沉湖这一章很期待,可是刘心武对黛玉沉湖之死的描写太简单了,远远不及曹雪芹对黛玉葬花那段的刻画深入。最后的结局感觉始终有点稍显仓促,不过总的来说,是一本好书。
  •   以前看过他的百家讲坛,虽然集数不少,也认真看过了。和妻子也喜欢讨论,常常以“向内窥视”调侃。因为他将这个“向内窥视”的二阿哥讲的,使我们印象太深刻了。还有断句说。“断句也是一门学问咧”。被他的语气这么说,感觉很有意思。
    不管什么流派,不管怎么讨论,他也是一家之言。什么流派之争对于茶余饭后喜欢红楼的人来说,都是浮云。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红楼的感悟就不一样了。研究红学的人不少,如此认真、专注的也不少。无论是方家、学者,还是贩夫走卒,都喜欢评论红楼。真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他自己的红楼梦。曹老一篇借小林之口的《葬花》,也曾让我含泪洒酒以奠曹公英灵。
    但是,能写八十回后的,还真是凤毛麟角。我觉得,刘老师续写的红楼,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也给后来人多了一份分析和评论红楼的资源,也许就借了八十回的快车而流传千古,那就无关怎么评价这本书了。听说刘老师是为了排解思恋亡妻之苦,才奋笔而书,呜呼!此情可悯。姑且不论作者的目的,而就此书本身来说,的确难能可贵。
  •   这本书的人物结局设置很符合刘心武老师在百家讲堂的揭秘红楼梦人物里的推理,情节紧凑,内容丰富,对每个人的结局设置都照应了曹雪芹原著里判词对人物结局的描写。这是刘心武老师这么多年来研究红学的成果,虽然有人认为不好,但我认为很值得红迷们看看。
  •   装帧设计简洁明快,颇具文化底蕴。刚看完第八十一回,感觉文字和语感非常接近曹雪芹的风格,感谢刘心武先生的辛勤笔耕,向刘先生表示深深的敬意!
  •   非常好的一本书,让你我重回曹雪芹《红楼梦》中真实的意境。
  •   著名作家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后28回,值得一读。
  •   看百家讲坛刘心武的红楼梦分析,还是很有兴趣的。他很爱红楼吧,也很用心,很认真的希望回复红楼的本面。但曹雪芹的水平,就算老刘研究了他一辈子手法,还是做不了曹雪芹啊!曹雪芹的诗词文,情节安排,千人千面,这种艺术导演的水平,暂时无人能及。刘心武可能找到了红楼后面的骨架,但雕出来的东西,略嫌粗糙。诗词方面和曹差太多,这个先不说。但读老刘的红楼,对白太多,太直白,感觉有点像剧本,或者用个不恰当的词语,情节太裸露,无遮羞之美。老刘的口才演讲做个评价还不错,但写书缺乏才气与灵气吧!
  •   首先说明,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就是喜欢刘心武老师的续红楼,不喜欢的同志请绕行。
    首发的当天就买了一本,历经将近一个周才到手中,看到未开封的塑封包装,很喜欢的感觉,彷佛人物跃跃欲出。花了一天时间读完,觉得刘老师续的还可以,给85分,毕竟没有原本作参考,这样已经难能可贵了,不过可能是由于篇幅的原因,感觉人物的命运变化的有点快,这点是有点接受不了的(可能是受后四十回的影响),但是对于人物的命运结果是能够接受的。
  •   刘心武之前的书我都有读过,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心里最喜欢的红楼梦中人是秦可卿。这回书续的还行吧,当然里面有一些太现代的词语。这些就当书的调剂吧。
  •   续红楼梦的书籍很多,这本书,真的给喜欢红楼梦的读者一个惊喜。提供了一个还原曹雪芹迷失的回目和故事的见解,不妨读一读刘先生解读出的那些遗失的美好。
  •   《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小说 ,它不仅是一本小说,也是一座精神的高峰。在三百年前曹雪芹已经留下了旷世之作,而今天,一代文化大师刘心武再次为我们续写传奇。这本书真给力。
  •   之前看过刘心武在百家讲坛的揭秘红楼梦,所以对他的续写是充满期待的。虽然文笔与曹雪芹原著有所差异,但毕竟相隔二百多年,完全可以理解。建议没有看过揭秘红楼的读者,读此书之前或者之后都可以看看,有很大帮助。
    作为红学的门外汉,甚至连个业余爱好者都算不上,我觉得每个人都有续写的权力,只要你能自圆其说,让人信服。
  •   虽然评论都是五花八门,骂着有之赞着有之,但是续写红楼梦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真正的原本早已随着历史的尘埃远去,我们已经越来越不可能知道他的本本来面目,但是如果能从草蛇灰线中总结出什么,不也很好吗,毕竟为我们现在的人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啊。刘心武或许永远也超越不了曹雪芹,但是能超越自己不是也很好吗
  •   刘老先生的红楼梦很多观点都使我振奋,因为,高额续的后四十回结局真令我感到无力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相信红迷朋友才解其中味。
    向刘老师的孜孜以求和严谨治学致敬!

    也许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红楼梦,但几百年后还能看到新版后二十八回,何尝不是一大幸事。
    当时看《百家讲坛》时就想,刘老师为什么不续写呢?现在看到新书出版,真是可喜可贺!

    没买到签名版,有点遗憾。不过书已拿到,可以慢慢读了。
  •   故事情节与前八十回相匹配,只是叙事和描写都太简单了,没有原著那种内容的厚重感和情节的交织感,不过现代人续写《红楼梦》到这个水平,已经很不错了。刘心武,好样的!
  •   外观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清新雅致,作为收藏真的很不错。
    内容也很不错,今天才收到货就一口气读了十几回。很感谢刘心武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为现代的作家去续写两百多年前的故事,实属不易,很佩服他。虽然我对红楼梦只能谈得上是略有了解,但可以看得出,刘心武老师的续写是建立在对原作品的反复研究之上,很多情节都是有根据的,真的很不错,力荐!!
  •   一直都很喜欢红楼梦,也知道有好多人揭秘,但是似乎没人想要续写,刘心武续写的红楼梦很好看,很符合曹雪芹的意思,我觉得很好推荐大家看。
  •   此书刚到,粗看一下,妄评之:
    刘兄此书与“红学”既有不没之功,一改百年红楼之“残”;之“全”,从此世上又有了108回的红楼版本了。此书与我辈及“红学”可谓一件幸事,水平不论,影响深远矣。
    此书如刘兄所言“语言文字是一大障碍”,其实诗词也是全书的硬伤,还有文字与曹公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风格有些不符,但刘兄的"线"已接上,意识也说明白了,只是稍显直白了。
    “黛玉沉湖”时间刘兄安排在端午节,而周汝昌定在中秋节,窃以为后者是。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百家争鸣,不必苟全。看此书可与周汝昌的<<亦真亦幻梦红楼>>一起读,可互为佐证。而周公毕竟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且多年浸淫其中,语言更似。本人对二位只有敬佩,未敢褒贬。只是以为二位“专攻”有别:周公“专长”在史湘云;而刘兄功在秦可卿。
    妄言之,姑听之。
  •   几乎还原了曹雪芹的后28回
  •   刘心武是个潜心研究红楼梦的人,虽然文笔无法与曹雪芹媲美,但也值得鼓励和支持
  •   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之深堪比张爱玲,他可以说是曹雪芹的跨时空知己!喜欢这本书,赞一个!!!
  •   不知多少人在等着看刘心武的笑话,可无论书写的好坏,刘都已是历史大赢家,届时将出现红楼梦(曹雪芹、刘心武合著)
  •   可以这么说,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部自己的红楼梦,刘心武先生的续写也好、之前的揭秘也罢,应该说是对周汝昌先生“探佚”、“索隐”红学的继承和新的发展。“红学”领域至今共识甚少,却纷争不断。刘先生的续写一出来就备受指责、挑剔。虽然《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其年代和文本的特殊性,必然在学术界继续被讨论下去,但是刘心武先生的作为是有胆魄的,在他的续写所引发的红楼热潮背后,我们看到了平民参与文学理论探索的力量,也看到了大众对《红楼梦》这块中国文学瑰宝的无限热爱!
  •   比较认同二十八回的说话,好几个月前就买了,当时看了两页看不下去,今天晚上又拿出来想认真看看,看目录倒是很吸引人的,但还是没能看完续的第一回.看得出刘心武是花了很多的功夫和精力来写,包括事件的考证和回目的拟定,但我是凡夫俗子,还是接受不了.
  •   翻开《刘心武续红楼梦》,再次忆及当年我曾尝试背诵并至今仍能信口诵来不少内文,一个世界再次打开。
      刘心武对《红楼梦》的大部分解析都是很有道理的,也就是说红楼梦中那些小姐、丫头、小厮、老妈子们看似不经意的话都是意有所指,整本红楼梦也没有一句赘言,设计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曹公的文学才华真是光芒夺目,整个前后照应缜密感人的故事真的能让读者青衫湿尽。
      对我而言,《红楼梦》则是一个完整无缺的世界,是一个映证我心的华美梦境。每当我掀开一页《红楼梦》,只消几句文字,我整个人仿佛都被时间隧道卷入这梦幻之境。《红楼梦》对我具有很强的沉浸感,和很多人以为的一样,我也相信《红楼梦》和我也有极大的因缘,这是这本诞生于清朝、凝聚罕见艺术才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之作,是众生共业的神奇叙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