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教学之重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晓萍,康兆春 著  页数:162  

内容概要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除了跨越与被跨越之外,有没有第三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呢?当英关专家学者所厘定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对我们失去了指导的有效性之后,也许我们更应该反思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本土的理论如何诠释交往中的文.化困境?所谓交往中的困境,也就是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景况:千种少数国家对一体化的趋奉,多数国家对之焦虑的矛盾对立。摆脱这种困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外语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新世纪对人才国际化、复合型的诉求愈发强烈,高校外语教育也经历数次的改革.而改革之后的跨文化交际教学,并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跨文化交际教学于是成了众矢之的,从林林总总的教材、教学指导思想、课程设计到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授课语言,跨文化(交际)教学似乎已是高等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正是出于这种考量,《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化诠释》以广州十所高校为调查对象,对它们的跨文化交际的教与学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详细分析了它们所存在的缺陷,并着重提出以跨文化主义和跨文化化的方法来指导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开展。  《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化诠释》首先回顾了跨文化交际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诞生过程,介绍了当下一些主要的跨文化交际理论,指出了这些跨文化交际理论尚存在的缺憾。《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化诠释》也对当前国內跨文化交际理论建构的实际状况做了较为准确的把脉,指出了它们历经20多年发展之后所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它们依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基于对国外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建构批判分析及本土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现状,《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化诠释》提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视野,即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以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来对待交际中的文化,从主体间性出发,摒弃文化特权,尊重每一种交流中的文化.这些观点,也即是跨文化主义和跨文化化方法之內涵。探讨了这些理论之后.《跨文化教学之重:外语教学的跨文化化诠释》续以实践篇,即以问卷调查为核心,同时借跨文化主义和跨文化化方法对未来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设想。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跨文化交际学溯源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兴起第一节 文化定义杂谈一、文化的定义二、文化定义的发展及特征第二节 交际与跨文化交际一、交际的定义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三、跨文化交际的决定因素四、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端第二章 跨文化交际学科研究范式的建立以及理论的建构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学科研究范式的确立一、霍尔的理论拓荒二、核心概念的确立与界定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科的理论建构一、融文化和交际于一体的理论二、文化差异理论三、有效交际效果理论四、调适理论五、文化身份的跨文化理论第三章 国外高校跨文化交际研究现状第一节 国外跨文化交际教育第二节 跨文化教育历史与指导原则一、跨文化教育历史二、跨文化教育指导原则第三节 从跨文化到文化间性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的缺陷二、文化间性第二篇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现状第一章 译介之路:跨文化交际学的译介历史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方法和内容的译介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著作的译介第二章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研讨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研讨平台的搭建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跨学科性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学的探索一、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二、跨文化语言研究三、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研究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五、跨文化交际交叉研究第三章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的构建第一节 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第三篇 新文化生态:跨文化化第四篇 跨文化交际与中国高校外语教育附录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跨文化教学之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