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

出版时间:2002-11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贾平凹  页数:377  
Tag标签:无  

前言

  1《高老庄》再版序  1 高老庄  371 后记

内容概要

  每一本书有一本书的命运,这我是深信不疑的。出版过的那几部长篇,《浮躁》最幸运,它以各种版本已出过十多次了,《白夜》、《土门》也再版过数次,惟有《废都》和《高老庄》不济。《废都》虽未正式再版,却每年都能在市面上见到新的盗版本,且盗版本越来越豪华,它属于没有户口的盲流者到处打工。相比起来,《高老庄》出身尚好,但在太白文艺社初版后,在国内,除长江文艺社搞过一次评注本,它就很寂寞。我不明白一些出版社约稿时信誓旦旦,但一次性印个大数目后为什么就撒手不管了?他们急功近利,不做长销书的努力,损害作者和读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盗版书自然要乘虚而入,而《高老庄》的盗版本惨不忍睹,纸张粗劣,装订混乱,字小得需用放大镜方能看清。“金收获丛书”提出他们再版《高老庄》,令我欣慰,有一种将良家妇女从妓院解救出来的心情。

书籍目录

《高老庄》再版序高老庄后记

章节摘录

  顺善说完了,问大家还有什么遗漏的,大家说:“顺善真是好主管!’’顺善说:“这有个啥,我只是办的多了些罢了。子路你就取钱吧,大家分别去办。”子路就喊西夏,两口子去了卧房,娘又拿酒招呼顺善庆来晨堂喝,晨堂低声说:“子路的经济是媳妇管哩!”正说着,子路就拿了钱出来,每人发了一沓。顺善夺过,说:“这钱我管,我落个账,咱一人先拿三百,买什么都打个票,将来我一宗一宗给子路结算。”当场点了钱,写在本子上,给晨堂庆来一人发了三百元,各自站起来回家拿背篓担子要去集上。子路母子送到门外,顺善却突然拉子路到一边,说:“差点忘了,你觉得是不是应该到镇政府请请镇长他们?”子路说:“这些人我不熟的。”顺善说:“可人家熟你呀!不请他们当然也行,可在地方上,人家是咱们的领导,你这样的名人家里过事,他们不来也没脸面。再说,你以后不常在家,老娘却在,本家人却在,啥事还得靠人家关照的,你说呢?”子路说:“依你的来。”顺善说:“那我晚上就过去请他们,这事交给我好了!”子路说:“啥都麻烦你,一切都靠你了。”顺善说:“这就见外了,我还能给你帮什么忙?!”说完就走了。  子路和娘在门外目送他们走远,很是感激顺善,回到院子,西夏却在窗台上对镜化妆,说她也到集上去呀,石头的头发长了,她想背孩子去理发馆理理发。做娘的忙叮咛发不能理的,等后天中午以后,门上的白纸对联换了红纸对联,灵堂上的东西都拿去坟上烧了,才能洗头剪发的,要不,犯禁忌的。西夏悄声对子路说:“我早上剪了脚指甲的。”子路说:“不知不为过。”西夏说:“你是知道的,这几天却天天要……”子路赶紧拿眼睛瞪她,自己脸却羞红一片,就搭木梯上了堂屋楼上。楼上塞得满满的,全是些没用的桌子椅子,纺线的车子,织布的机子,背篓,菜瓮,还有劈开的柴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老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0条)

 
 

  •     读完《高老庄》已经一周了,把自编回目及读书笔记补上。从前面日志中一并摘录过来,凑足60回。没有读过此书的人,大约没有兴趣看这篇。因此只通知了观海听涛兄,是他向我推介此书。我今读完,以下列文字反馈给他吧,必不枉他推荐一回。空嫂说这书我不看了,看不进去,不过看你编的回目倒很有意思。如果你看过这本书,再回看我写的,那才是真的有意思。用列回目的形式来写读书笔记,我也是第一次,这样有一个好处,无论什么小说,用这种方式记一次,想起这本书时,翻看一下回目记录,真是想忘也忘不了。其实只要有农村生活的经历,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高老庄,或远或近。
      
       1、稷甲岭崖崩现异象 乖菊娃携儿返娘家
       2、车站偶遇原乡女子  子路携妻回高老庄
       3、三治饭店苏红初见 迷胡大叔唱白云湫
       4、众乡邻围观俏西夏  高子路指点高老庄
       5、蔡老黑调戏信用社  憨鹿茂吐槽葡萄园
       6、见石头后娘遭冷遇  众婆娘代酒耍刁蛮
       7、老黑耍拳醉酒豪吐  西夏内内高挂木橛
       8、拜见长辈叔伯兄弟  西夏一路暗起童心
       9、吃面条子路强努屁  家当大火柴棒七根
      10、小得得毙命地板厂  五百元撂倒南驴伯
      11、观石碑菜花争闲气 自揽活子路起仁心
      12、牛坤妹提猪头绞脸 卫生球阻蚂蚁归途
      13、见西夏亲娘舅寻衅 忌说矮小石头画蝶
      14、议家事子路苏红会 看星斗迷胡再弹歌
      15、揭被角激赏大长腿 夜半回情掩热蒸馍
      16、午夜梦回去妻一念 西夏菊娃城乡二元
      17、贤顺善协理周年忌 慧子路初识王文龙
      18、开详单柴米油盐物 列宾朋黑白善恶人
      19、逛集市西夏惊驴圣 做献祭亲购大花馍
      20、高得得附体雷刚妇 蔡老黑桃剑驱鬼魂
      21、盘灶台南驴伯指导 炸果子骥林娘光临
      22、老姐妹闲谈论生死 饿婆娘烧锅煮肉方
      23、晨堂妇当众饱喂奶 迷胡叔胡琴大颂哀
      24、屡想象音形传闻里 恰最好相逢见面初
      25、掩面纱菊娃警西夏 倚祭台饮茶一家亲
      26、众乡邻拜祭管弦盛 宴群雄齐聚高老庄
      27、蔡老黑听曲生醋意 高狗锁迟来哭亲叔
      28、闲取乐打麻将守夜 不了情赠发卡司晨
      29、迷胡悲歌风云变色 石头画骨扎针绝活
      30、白云寨贩木遭苦打 高子路上坟闻鸟鸣
      31、心有余力敦敦幸福 痴人说梦粑粑随俗
      32、赖晨堂胡诌承笞挞 高子路说情救混人
      33、隔墙看配驴共使劲 酷刑现阴间暗惊心
      34、因崴脚借书翻册页 查族谱血统细穷源
      35、菊娃送药轻抹蓖草 离妇遗簪人鬼殊途
      36、送菊娃厕所话离怨 落豪雨神往白云湫
      37、发幽梦皆裸体虎兽 画怪图尽甲虫兵丁
      38、杂货店偷窥房中事 借西夏子路耍木龙
      39、感贞妇节烈千秋载 装门面老黑顾茅庐
      40、贪烈酒驴鞭成宿醉 使计谋小骗法兰西
      41、见古砖拾取老黑厕 幸回程坐驾骥林驴
      42、三块砖垫脚大石板 胖婆娘死盯白麻子
      43、发元砖新墙换旧壁 搜古语粗鄙变雅集
      44、整画稿怒打亲娘舅 探苏红私处隐苦橘
      45、读古语尽现隐密事 老黑爹药铺悬警辞
      46、蔡老黑参选修白塔 呆鹿茂贪色成药渣
      47、参选拒选畅拉胡琴 坐台出台痛揭老底
      48、父母官巧设鸿门宴 好望亭大讲黄段子
      49、寻真身探访太壶寺 看店面打狗街西头
      50、梦中见白狐仓皇去 起反抗半香抓交裆
      51、求禳治鹅和尚做法 叙旧情杂货店摇床
      52、柳叶刀剥杀果子狸 建白塔喜得迁徙图
      53、白塔落成捐赠学校 戏剧皮影搭台斗法
      54、失意人偏逢失意事 求推销撰写推销词
      55、借种成奸庆升翻脸 乱砍山林自毁长城
      56、生激愤密谋轰板厂 现诡异折路白云湫
      57、觅亲情被窝三联脚 生妒意闲吵湿吻痕
      58、南驴伯离魂备后事 骥林娘换衣感前因
      59、导火索点燃纸板厂 俏苏红剥光茜罗裙
      60、因情义老黑遭擒获 感义举西夏慕英雄
      
      兼作读后感:
        既然恬言自己研究城乡二元结构,就从这一方面来看这本书。此书成于1998年,正是中国大规模进入工业化阶段的早期阶段,按照“城乡差距总是先逐步扩大,然后缩小”的理论来看,正是步入收入差距扩大的时候。城乡发展也进入了极不均衡的发展状态,这种不均衡发展为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基础,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城市的空前发展是以挤压农村而得来的,农村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资源被压榨、被抽离现象空前严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子路从城里回来,可以轻松地拿出一千元、两千元,而晨堂向他借钱,得了一百块钱也欣喜异常。农村经济体异常脆弱,资金链条缺损,可以看到,蔡老黑百亩葡萄园由极短的辉煌到快速崩溃。
        教育差距更为明显,子路回乡面对的全是粗人,他们仍延用上千年来的朴素知识思考和应对天翻地覆的大变化。
        医疗方面,高老庄人罹患癌症者与日俱增,乡民惊恐莫名又一愁莫展,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大有人在,乡民只能从风水的角度分析看待,重修镇庄白塔得到举庄上下的赞同与支持。
        至于就业,几乎谈不上。乡民在地板厂打工,收入卑微,但也无奈。修塔掘墓,打个零工。一条命也就赔一万块,甚至高得得死后,妻子与老爹南驴伯仅仅各得500元。社会公正与权益维护无从谈起,乡镇企业法人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共同体坚不可摧,企业出了事还是镇上出了事,只需“拉一车地板到县上”就可了事。
        政府公共投入微乎其微,一个戏台是多年前建成的,那时用做斗私批修和斗争地富反坏右,兼唱个小曲,现在一无改观,任风雨剥蚀,蔡老黑请个皮影戏班,只得连夜请人装修打扫。
        镇级政府颛顼、蛮横、贪婪、昏聩、勾结、无所作为,以镇长、派出所长、信用社主任为代表的一帮上层建筑为所欲为。镇长一句话,老黑你连干三十杯,免了你三十万的贷款,于是老黑连干了三十杯。虽不能免,但地方金融系统听命于地方官僚的现状尽现眼前。
        社会矛盾尖锐,滥征土地建厂,导致污染加剧,因愚蠢和贪婪而砍伐山林,环境极度恶化。西夏最终也没有进入理想中的圣境白云湫,白云湫到底是否存在呢?
        历史文化积淀消失怠尽,乡民在生活的困迫中,锱铢必较,粗陋短浅,牙尖嘴利,同情与怜悯不复存在。
        贾平娃在书中抒发自己对于现代文明的失落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界的绝望情绪,在后记中也道出了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中年心绪的悲凉。
        不得不提书中的几个重点人物。一是从城里来到高老庄的西夏,作为追寻历史文化的符号式人物,在探古寺、寻古砖、抄古碑的同时,还要以自己的见识规劝种种恶行。她敏感、热情、富于同情心而又聪慧,同时拥有腿长、奶大等令全体高老庄人羡慕嫉妒恨的硬件载体。二是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子路回到乡里,回归了懦弱、计较、嫉妒、猜疑以及性心理变态,完全与现代高老庄人融为一体。尽管书中直至最后未曾言说,但西夏与子路的分手也将成为必然。古籍记载中的高老庄人高大、儒雅、朴实与现代高老庄人的矮小、猥琐、粗陋形成鲜明对比。三是妓女从良的苏红,敢爱敢恨,心口如一。 以俊俏、精明、干练的特质,回到高老庄依附于乡镇企业地板厂。苏红象极了《西西里美丽传说》中的风情万种的玛莲娜,她的荷尔蒙弥散在高老庄,让每个女人都心存危机。最后乡民围攻地板厂,苏红的裙子被乡民扒落,象一袋粮食那样被拖行,这个桥段也与玛莲娜的遭遇暗中吻合。四是蔡老黑,光头黑脸,脾气暴躁,满口脏话,不屈服不妥协,甚至煽动暴行。个人情感错位,但爱恨分明。光明磊落,对恶行不沉默,敢抗争,粗中有细,他的最终被捕也将社会悲剧推向高潮。
         在祈求镇妖福民的白塔建成典礼上,蔡老黑看着西夏,突然说:“西夏,你今儿好漂亮!”西夏说:“谢谢!”蔡老黑说:“我真想把你背起来,在那山头上跑哩!”我觉得,这就是蔡老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
      
  •     高老庄的那个年代,说实话离我真的很遥远。我活在21世纪,没在农村生活过,所以书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新鲜。
      
      整本书看下来,几乎是快接近尾声时,菊娃哥哥的溺死才将小说推向高潮,地板厂与高老庄人民的矛盾终于爆发了。我真的只是把它当小说看,也没看出什么深层次的东西,只感觉到也许这场斗争中隐含了太多的暴力与冲动,也许很多人是不清楚事情缘由就参与斗争的,说白了就是看不得地板厂富。
      
      西夏来到农村,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而子路从城市回到农场逐渐的就暴露了农民不修边幅的本色,后来也因为菊娃跟西夏闹起了矛盾。其实就算不看书也知道这是难免的。我说不清楚子路对菊娃是出于关心还是未消逝的爱,我只知道他对西夏不是100%的爱。只不过是西夏看上了子路的老实,她是城里人还长得漂亮,子路也就动了念头。。。
      
      另一个让我觉得神奇的人物就是石头,他就像一个线索贯穿着整本书,预言着故事情节下一步的发展,看来上帝关了他的门就一定会给他开一扇窗。身体残疾,却能预知未来,洞察世事,又一直保持着天机不可泄露的态度。西夏也在高老庄一直遇见着各种稀奇的事,比如抄碑文时突然消失的花,还有到故事结尾都没有渠道过的白云湫。。。
      
      等以后有空了一定好好回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阅读时间2013.5.20-5.31)
  •      看完贾平凹的《高老庄》,一时无感。或许是因为小说描写得现实,而我是一个偏理想主义者吧!不过现实也有现实的好,世界本就不完美,有缺憾才更真实。那些家长里短的乡野俚语倒也让我有些些喜欢。虽然不喜欢说三道四的嚼舌根,但看起来是如此自然似乎还有些亲切,我是写不出的。
       看完书,突然间想听王菲的《红豆》,或许是感于红豆的缠绵,或许是感于曲调的柔美,或许是感于王菲特有的音色吧!但或许最真实的感觉是对于不完美的爱情的一种遗憾。子路、西夏、菊娃、蔡老黑、苏红......或许是我错,爱情里本没有配不配这一说,婚姻更难完美。“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如此美好。
       个人感觉本书结尾有些仓促,不够有力,余味不足。
  •     可以看出是浮躁向秦腔过渡的作品, 还有点像古炉
      
      但不算写的太好,人物刻画的不细致
      
      怪不得不太出名
      
      字数怎么还没够
      
      西夏其实人蛮好的,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喜欢苏红
      
      感觉子路是里面最讨厌的人
      
      不知有没有一点作者的影子呢
      
      菊娃也挺讨厌的
      
      黑什么不错
      
      其他农民都很可爱
      
      关于碑的介绍不错
      
      贾平凹好像每本小说都有介绍一种东西
      
      秦腔的秦腔啦,白夜的鬼戏
      
      总之,在他这么多相似的小说里,这本很平淡
      
      这是我目前刚看完的感受,不知能不能在以后反刍出什么来
  •      《高老庄》的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子路、菊娃、西夏这三个人展开的,其他的人物描写都是牵连着这三个人而展开的。蔡老黑,王厂长都是围绕着菊娃而写的,虽然都有各自的私利在里头,但把他们牵扯出来的却是菊娃。苏红即是子路和菊娃的联系人,更是衬托西夏的。其他那些零零碎碎的小人物都是搭建舞台的布景,好让他们各自的活动更真实,更生活化。
       菊娃和子路离婚并不是因为子路进了城市当了教授嫌弹了她,而是因为菊娃在内心里接受不了子路在婚姻里肉体上的背叛。虽然她表面上原谅了子路的背叛,但内心里却并没有接受,所以她才会觉得子路脏,不愿与之行事,并主动提出离婚,而且越快越好。离了婚后,菊娃又开始牵挂着子路了,她心里一直有着子路,所以才没能接受了蔡老黑或者王厂长。是夫妻的时候嫌子路脏,离婚了倒不觉得脏了,是因为她知道子路已经不是她的了,她跟子路只能算是偷情,偷情哪有什么脏不脏的,离了婚一切便都可以原谅了。菊娃只是不能接受婚姻里的背叛,在她眼里,婚姻是容不得一丁点背叛的。至于子路从城里带回来的那些个审美标准,菊娃不能接受,是因为她不确定自己按照那个方式改变自己之后,子路爱着的到底还是不是自己,既然爱着自己,又为何要让自己改变呢?即便是没有西夏,子路和菊娃也是不可能复婚的,子路是愿意复婚的,可是菊娃却不愿意,虽然心里有子路,但是她仍然是不能原谅子路在婚姻中的背叛的,她宁愿与之偷情。离婚后菊娃同蔡老黑好过,因为蔡老黑对他是真心的好,可是蔡老黑的老婆死活不离婚,她跟蔡老黑在一块儿看不到未来,女人跟男人在一起想要的未来无非就是婚姻,而蔡老黑给不了她,所以她在王厂长出现后便慢慢地冷淡了蔡老黑。蔡老黑这头并没有对菊娃冷下来,对他来说婚姻就是个形式,没有婚姻他照样可以对菊娃好,所以他不明白王厂长的优势在哪里。王厂长是死了妻子的,如果菊娃愿意,他们是可以结婚的,而且王厂长总体来说比蔡老黑都要好一大截。菊娃本着女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打算,选择亲近王厂长冷落蔡老黑再正常不过了。最后,菊娃的心却偏向了蔡老黑,正如西夏所说,菊娃是被感动了,蔡老黑为了她连命都不要了,哪个女人能不被感动呢?
       子路回到高老庄后就一直“汤汤水水”的,尤其是对待菊娃。他自己清楚离了婚菊娃跟谁好都与他没有半分钱的关系。表面上希望菊娃早点找个好人家嫁了,心里又嫉妒懊恼得不行。自己对菊娃说王厂长不错,可以托付终身,一见面就给人冷脸,完全忘了自己没有立场生气。子路到最后都没能摆脱对菊娃的占有心理,所以当听到西夏为蔡老黑说情的时候,才会表现得那么激动,才会提前独自离开高老庄。子路虽说是大学教授,但骨子里还是土生土长的高老庄的人,一回高老庄,城里人的那层外衣就脱干净了,言行举止都同高老庄的人一样了。喜欢吃内脏,斤斤计较,每天提着生尿去浇自留地等等,无一不表现了他作为高老庄人的本性。但是自打他回来就一直病怏怏的,这里疼那里不爽快的,这主要是因为他内心里已经渐渐不适应高老庄的生活环境了,他从内心里在排斥着高老庄,排斥着这里的人和事,想要逃离,所以最后他选择了一个人离开,并在心里断绝了同高老庄的联系。
       西夏是从城里来的,却能很好的适应高老庄的生活,而且丝毫没有嫌弹。不仅如此,她还竭力在融入高老庄,从石碑中探索高老庄的历史,从砖画里寻找高老庄的艺术气息,亲近石头讨好石头,而最后终于感动石头的却是她对石头不同于其他人的理解。她认定石头是不同的,她能发现石头的天赋,能跟石头一样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石头之所以慢慢亲近她,不是因为她的讨好,而是因为他找到了两人的共通点。西夏是美丽的,贤惠的,这么好的女人怎么就嫁给了子路呢?像西夏所说的,她固然可以找到比子路条件更好的男人,但是却未必能守得了终身,而子路是能够一辈子对她好的,因为子路在内心里是有点自卑的,所以他会格外珍惜西夏。西夏直爽,她敬佩蔡老黑的义气,敬佩蔡老黑为菊娃做的一切,所以她要为蔡老黑求情。她不因为苏红曾在城里做过小姐就低看她,反而还在众人欺辱苏红的时候挺身而出。同是在城里呆过的女人,苏红和西夏却完全不同,刻画苏红同时也在升华西夏的形象。
       整部小说中的人物都很生动真实,只有西夏这个角色太过完美以至于超越了现实生活,她几乎没有任何的缺陷,权当是作者对这么个人物的向往吧。
  •     我读大学三年级是08年的事,当代文学史讲到贾平凹,我想起中学时候读过的《丑石》和后来读到的《秦腔》等散文。行云流水一样的文字带给人无限享受,经久不能忘怀。自己却从没想过读一下他的小说,设想也该是差不多的美感享受吧。为时不晚,于是去找他最有名气也是争议最大的《废都》,可惜当时这本书还没有正版,想看只能找盗版。于是看了另一个长篇《高老庄》。
      这部小说创作时间晚于《废都》,笔力遒劲苍凉,这里的苍凉是真正接着地气的荒远,而非张爱玲式华丽的苍凉。他的小说后来我也读过别的,《废都》终于面世后也凑热闹找来瞄了几眼,印象都不深刻,只把这部《高老庄》啃了一遍,阅读略微障碍也好,懒惰也罢,读过的书很是有限,唯独对这部印象深刻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用感情用事形容是可以的。
      还是同样的原因,阅读数量有限,当代文学史结课时论文不知道写什么,又把《高老庄》搬出来。写了一篇乱七八糟的鉴赏不算鉴赏论文更谈不上的东西,交了上去,老师勉强给了个良好。后来又去听老师的课,他突然半开玩笑似的说:“当代作家最不喜欢的有两个,一个莫言一个贾平凹。”我坐在下面笑得出了声,那么多作家我不好选,不偏不倚正好撞了枪口。那位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甚至是精神启蒙者,他让我认识了一星半点的现代文学精神,为其中闪光的魅力着迷。那是对先锋性、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时代的使命感等被遗忘或者歪曲俗化了的高尚精神追求的审慎认知,也表现为一种要求,抽离自己生活的狭小空间冷眼旁观自己和别人。作家跟学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差别很大,像数学跟语文一样不同,然而在较高的精神领域里,就像现代文学的精神内核一样,他们对自己有着本质上一样的要求,差别在形式,事实上是殊途同归。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走错路的人泪流满面,仿佛达到了某种和解。
      我知道老师说的“不喜欢”是什么意思,我说我知道是因为我也体验到了。作家有很多种,实际上这么说都不准确,他们各不相同,再科学合理的理论和分类都会抹煞一些东西。老师的“不喜欢”指的是他们的文字,纯文学作家有这样一种本事,他们的笔能直接伸到你内心深处,灵魂深处,让你体验某种战栗,或许是耻辱或许是快感,一些人们在有意识作为一个社会人时都不愿面对的东西。这些描写遍布整个故事,不同的情节触动不同的人,作家用生命交换你的认同。这样的描写少了嫌不够,多了嫌腻歪,贾平凹的这种描写多得腻歪了。他的小说跟散文给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写的都是商州,抒情和叙事形成了迥异的风格。
      拿个我还有印象的例子说明,主人公子路是个矮子,对高个子女人,尤其是长腿有着变态的欲望,他娶西夏当然是因为爱她,同时也有着功利的目的。希望西夏大宛马一样的身材可以给他们高家变种。对欲望和身体的表现非常直接,手法笨拙而文艺。这个笨拙也是比较出结论,我想起的是《黄金时代》,性被作为反观荒谬年代里欲望被禁锢的着力点,按说应该是王小波写得更苦大仇深点才对,因为有更直接的主题要表现。然而《黄金时代》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之作,对性爱的描写很多,也造成似乎很直露的假象,事实上却清风一般拂过,不留半点痕迹,只写性不提爱,读过后却只感受到爱。作家艺术风格不同,不可这样比较,只是想到了什么说什么。《高老庄》里有子路要求西夏穿着高跟鞋跟他做爱的描写,《废都》也有相似的情节,这让我觉得作家的故意设定带有仪式感的意味,或许是我想多了。
      铺垫过多,言归正传。使我不能忘记这个故事除了挥之不去的腻歪的性爱描写外,是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一点《黄金时代》就没法比了,只是你对我我对你的单一感情,没有纠缠。还是,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故事,不可比较。为故事里面人物情感而感伤实在是看三国掉眼泪,但还是忍不住这样做。子路的弱越来越明显,精神上是知识分子的软弱,身体也是虚弱的。蔡老黑年龄比他大,人却比他精壮,身份地位学识见识都远不如他,胆识却无人能及。菊娃深爱着子路,西夏也把子路当成终身伴侣,子路在两人之间举棋不定,对菊娃不舍,仍然爱着她,西夏对他更是象征光明和希望的女神一样。蔡老黑喜欢菊娃,菊娃跟子路一离了婚他就开始大胆追求菊娃,小说没有正面写菊娃对蔡老黑的感情,但有一段从子路角度观察的两人发生关系的描写,菊娃性格倔强要强,若不是被蔡老黑的魅力吸引或被他的执着打动,绝不会委身于他。子路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回到家粗暴地对待西夏,几乎强奸了她。可以见出子路的软弱和犹犹豫豫的性格。子路和西夏想在高老庄怀上孩子,希望却越来越渺茫,这既是对他们之间感情必然走向失败的铺垫,更是子路所代表的知识分子面临的困境的隐喻。子路是高老庄人的骄傲,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城里人、读书人,然而子路所走的路,经历的蜕变和回归,无不伴随着进退两难,满是忧郁和难言之隐。他与菊娃的分离是迫不得已,似乎是他自己暗下决心要抛掉过去奔向未来的刻意举动,所以表面上是菊娃做了最后的决定,实际上仍然是子路抛弃了自己心爱的人。感情与自我是两码事,把其中一个当作绊脚石踢开了,终归显得勉强,充满悔意。子路在给爹办三周年祭期间发现,自己抛却了太多像菊娃一样血肉相连的东西,这令他痛苦,然而被文明开化的他又不能回归这片热土,因为他已经领略了西夏象征的文明的魅力。这抉择或许早就做过了,藕断丝连的情感却永远牵绊着他。比起子路,蔡老黑是地道的生于斯长与斯有朝一日还要老死这里的高老庄人,但这个人却像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一样,要另当别论,作品涉及他跟西夏的往来不多,只有很少几个片段。西夏对他们这里的碑文感兴趣,他家正好有几块,立刻不失时机地向西夏献殷勤。还敢对西夏说,发生危险的话他一定把她救出去,他保护着她。西夏感受到了他的真诚,不但没有反感,甚至有那么点感动和相信。这一短短的情节似乎抵消了子路多少年的努力,蔡老黑在热情和天真上与西夏取得了直接的共鸣,跟子路形成鲜明对比。
      大概这就是世间的规律,蔡老黑若有机会可以有一番作为,是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子路这样的知识分子却只能永远窝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任精神和物质、理想和现实不停的纠缠、斗争,自己双手无力,目光忧郁。笑容只在脸上停留,从未到过心里。
      
  •     陕西是个文学大省,大学的时候对此就深有体悟,大家辈出,人才济济,其中尤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最,号称陕西文学的三驾马车。我对三公也是敬仰有加。尤其是路遥,每次读来禁不止热热泪盈眶,平凹之文,尤其是散文,每次阅读不绝拍案,文思之高绝令人赞叹。正因为三人文学成就卓著,所以难免经常拿来被人比较。贾平凹在这种比较中,是有点尴尬的。从陕西作协主席这个头衔来说,先好像是路遥,路遥死后是陈忠实,现在才是贾平凹。据说贾平凹是很在乎这个位置的,他自己说过:“先前拿路遥来压我,路遥死后,又拿陈忠实来压我。”到底谁压他呢?不知道真实内幕的我们不妨揣测。我觉得一则可能是文坛大鳄,文坛中自然有一种权威的说法,这可能是主要的,二则是民间说法。贾不如陈,陈不如路。
      说实在的,我一直以为贾平凹之才在路遥和陈忠实之上,官方一点的期刊介绍贾平凹的时候都喜欢这样说,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私以为,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算太大的离谱。平凹的确是个奇才,才气纵横,无出其右者。据说陈忠实在写出《白鹿原》之前,连文坛内部的人也颇为轻视他,觉得无非是个三流的作家,当他写出白鹿原给编辑们看的时候,编辑们第一感觉都是这样的作家能写出多大分量的长篇巨著?自然,陈忠实靠一部白鹿原狠狠扇了各位几个耳光,彻底翻了个身。看过陈忠实其他中短篇小说,确实难得看见白鹿原里面的恢弘大气和精妙的语言,这作者写出白鹿原这样的作品,的确很吊诡。——虽然我一直以为白鹿原也有很多瑕疵,当不起伟大小说的名头。陈忠实在这小说里有点投机,魔幻现实主义用得有点生硬,个别人物设置不合理。至于路遥,开始他就有人生,也看得出苗头,平凡的世界诚然是一本史诗巨著,至今我也这么看,当得起伟大二字。
      说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路陈二人都有响当当的大作足以立世、传世,私以为文采更高的贾平凹却还没有这样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都得了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秦腔也得了,但秦腔这个荣誉来的有点名不副实,多多少少有点安慰性质(其实我一直很喜欢这个小说,贾平凹对乡村文化在现代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的时代大背景下土崩瓦解真是刻画得淋漓尽致,在我浅薄的阅读历史里,觉得这是当代作家对此写的最深刻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贾平凹写作不可谓不努力,不用心,志向不可谓不大?
      我以为最大的原因或许就是贾平凹很多时候在重复他自己,缺乏路遥、陈忠实那种为一部作品呕心沥血的专注。高老庄是明显看得出来重复了以前的小说,粗心地阅读,会觉得整个小说的意境、氛围、架构等都和其他小说诸如秦腔、浮躁、废都等有很大相似之处,细心的阅读,则会发现很多细节、人物关系的设置都雷同。比如西夏和白雪到底有多少不同,比如很多看似疯癫实际用来解释主题的语句。一直觉得贾平凹不是一个小说结构、手法创新的作家,他只是在讲故事,农村人那点故事。平凹对农村真的是感悟深刻,这点也支撑起了他所有的小说创作,是他小说的全部。但是,正是对这农村的经验的反复讲诉,造成了自我的重复。一直以为,假如贾平凹能节制一点,动用他所有的农村经验,只写一本两本小说,绝对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比如高老庄、秦腔、浮躁等等,我一直以为很多东西可以合并,单独拿来作为一部小说,倒显得浅薄了一点。据说贾平凹的问卷已经上千万的字了,算得上卷帙浩繁。但真正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个人觉得很少。
      其实贾平凹的作品很对我的胃口,因为我也出生在农村,在农村生活了近二十年,乡村文化构建了整个灵魂,至今难以融入城市文明。我喜欢看贾平凹的作品,只是觉得惋惜,其实,平凹不平,绝对胜过路遥和陈忠实的。可惜,可惜。平凹何时能真正潜下去,十年写一部作品?
  •     不少人说贾老师是流氓作家,他的书也一度成为禁书,从开始的《废都》。小学六年级我读了废都,当时不知道这本书有这样的身世,但当某一天被老师看到的时候慌了神,很明显,这个老师属平庸之辈。没有说老师不好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平凹老师是一位有思想见第的人,他的思想是超前的,我们大多数人是因为读不懂他的作品才将其当做pornography,不可否认老师的书中有blue的成分,但是联系书体来看,那不是败笔,高一的时候读了《高老庄》,我一直说是高老庄拯救了我,其实也是平凹老师拯救了我。我一直说他是旷世奇才。读了《废都》我知道了贾平凹,当年的我念了好一阵子贾平ao,贾平tu,反正就是不会念那个wa字,废都以后我开始了自己的写作,后来又得到平娃老师的鼓励,估计他老人家早已记不得我这么个人了,那昏暗的三年,我差点就堕落成街头青年了,还好我一直在写。文学在那时是我唯一的光明,直到后来又有了画画,即使是上了附中以后也还是有那么一年我是混蛋的,就在那一年我看了《高老庄》记得当年平娃老师说的是这么一句话:“我一直信奉逆境有一种文学价值现在送给你”可能有点不准确,但逆境有一种文学价值这句话我从不敢忘。在读了高老庄之后我的人生似乎幡然醒悟,我明白了写作不是痛苦的无病呻吟,我开始寻找文学的价值,我觉得我现在找到了,它与我的绘画思维是一体的,但或许以后的某一天我会发现现在的我还不算找到了,这种东西只有在我离开人世的那一天才能知道我所寻找的价值究竟是否正确,我是否又实践好了。
  •     《高老庄》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有三个,一个是西夏,来自城市却能很好地融入到高老庄的环境中,没有沾染农村人的斤斤计较、粗陋短浅,而以自己的见识规劝种种恶行。一个是苏红,不论她以前是不是做过妓女,私生活干不干净,她至少敢爱敢恨,活的明明白白。还有一个就是蔡老黑,他脾气暴躁,满口脏话,和地板厂,和王文龙苏红对着干,还煽动群众的暴行,作为也许不怎么好,但光明磊落,看不过就是看不过。和沉默或只会唯唯诺诺的大多数人相比,他勇于抗争,脾气虽暴躁却粗中有细,他不应当被捕的。但是他又势必没有好下场,这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     为什么要叫高老庄,是说子路就如猪一样吗,是说我们都如猪一样低俗和动物吗? 这本书是不是应该和废都一样的命运? 神秘的高老庄 不是西北人,不懂那里的风。
  •      不是很懂,只是知道那里有些东西在吸引着我看下去。里面有一些神奇的东西,一些科学解释不清的东西。农村,农村都存在这样一些东西。一直在想,还是想不懂。
       作者说,阅历不够是看不懂的。还真别说,自己真的一点阅历也没有。只是看到一些表面的东西,他在写些什么,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还是不懂。
       琐碎,真的很琐碎。是以小见大吗?那大在哪里?
  •     《魔山》中的主人公卡斯托普,一呆就是七年。西夏的探亲假到最后也没有结束。如果说《浮躁》讲的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的浮躁,抒写了年轻气盛的作者在改革大潮中指点江山的见解,那么《高老庄》,就是步入中年的贾平凹,在看破些世事之后,对命运之玄秘的点点领悟。
      
      前者是愤青,后者就是人精。
      
      在后记中,贾平凹谈到自己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命运”这种东西的存在。其实高老庄诉说的不是命运,而是类似“命运”这种不可抗的力量在我们普通人生命中的影响力。通观全文有许多线索,反复出现的大草帽“飞碟”,诡谲不祥的白云湫,石头的神秘预言能力,骇人的一幅幅预知画,灵魂出窍的人,莫测的画像砖.....这些东西就是未解之谜,虽然读者很期待,可是作者根本不会也不能解释,我们看的时候就越发云里雾里,愈期待,也愈恐惧,愈疑惑,就愈期待,就这么迷迷糊糊的,一本书就看完了。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命运”的感觉。神秘,不能解释,不可知,可知也不可改变,让人恐惧,但很入神,拿捏不住。其实这也是自然的力量,所有不可解释的东西,不是迷信,也不是科学,只是自然的力量。
      
      高老庄是纯种汉人的居住区,我有点惊觉,其实我们或多或少都带有点高老庄人的特点。圆滑,重礼节,长脸,短身,面皮黄。其实大抵就是贾樟柯笔下的人物嘛。可是这个人种,在现在看来却一点也不“流行”。甚至有点丑化。就是刘邦么,典型的。(我甚至有点受方言影响了)
      
      众多人物里我最喜欢蔡老黑,对子路真是没什么感情。甚至说讨厌也行。西夏说得子路完全正确,几乎就是她所描述的那个男人,对自己的种也失去了信心了。看来纯汉人注定要真的消失了。
      
      年轻人可能还未觉得,到老了把握了这一辈子了,可能真的要相信命运。他写他的23本小说。
      
      
      
  •     这是在高中时晚上在被窝里打着小电筒偷偷看的,里面的故事情节现在大部分已经忘了,但其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独特的味道却令人难以忘怀~~~
  •      看完《高老庄》后,对贾平凹完全改观。他对细节和生活真实的用心描绘让我深深着迷。虽然他笔下的商州和我的家乡相隔几千里,但里面的农村风俗和农民的生活却似乎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连我自己都快要遗忘的时光。
       贾平凹在这部小说中寄予着自己对现代文明的一种失落感,高老庄的先人都文雅、高大、正义,但现代的高老庄人却粗鄙、矮小、猥琐。作者把所有高老庄人都描绘成身材矮小的人,本身就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讽刺。
       中国作家有两种,一种是对传统文化有很深了解,但却缺乏现代小说技巧的训练和开阔的世界视野,所以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难有突破(二三十年代的小说家);一种是有世界视野,而且对西方各种写作技巧也烂熟于心,但作品很难引起深层次的共鸣,因为这种写作脱离了文化母体固有的深邃(当代的很多作家、诗人)。贾平凹被称为当代作家中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比较好的一位。从《高老庄》看来,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小说其实有着现代小说最重要的特征:对世界的绝望。但他似乎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一种怜悯之情,所以创造了西夏这个角色,她善良、果断,是对世界的希望的代表。
  •      人说作家的作品主人翁都是作者自己生活经历的再造和衍生,贾平凹
      
      在《高老庄》中的部分故事情节完全是中篇小说《废都》中故事的改造版
      
      压缩版,可见此故事已是深深刻于作者意识中。两部作品中都有一相同的
      
      细微之处,农村院墙外盛猪粪便的水潭里漂浮的避孕套,不知作者自己有
      
      无意识到两处意像的重复,但其中分明显现出,这些特殊的意像在作者脑
      
      海中镌刻之深,分明就是作者的所见。生活细节体验之体现于作品,于我
      
      辈应有启发。
  •     这部小说是贾平凹作品中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除了他一如既往的乡土气息,这部作品中还加入了一些玄幻的元素。
        
        我们对于现实的世界了解的可能永远比自己知道的少,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东西,但是那些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能都说不清,这些可能是宿命,也可能是我们的想像,但不管怎么说,这个世界总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就因为如此,这个世界在是美丽的。
        
        呵呵,疯言疯语,不知所云…………
  •   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自己和子路一样也是如此的懦弱、计较、嫉妒。《高老庄》的概况是子路退化了,我也一直是怀着这样的先验定势来阅读这部著作,但是读着读着,竟没有意识到子路的不足和渺小,我身在农村,我或许已经与作者揭露的品行融为一体了,因而不知自己已然退化还以为自己所代表的就是书中赞美的品质。我退化了……
  •   我觉得她对苏红太关心反而是她的缺点……
    不过我觉得你说的对,人物分析的很透彻
    讨厌子路,菊娃
  •   说的不错,重复是一个大问题,有点投机
    我也喜欢秦腔
    窃以为白鹿原比平凡的世界好……
  •   我去年看得《废都》,一直想原来文坛是那么回事。但是我总觉得应该还有别的什么。但是想不到了……请教一下呢。
  •   废都很反映社会现实,你结合社会现实看吧
  •   整部书看过去,无人不可怜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矛盾啊
  •   喜欢蔡老黑
  •   我也不懂 看来看去 就是没看懂平凹老师想说啥
  •   我也讨厌子路
  •   说得有点玄,写的很好!
  •   同感。
    其实有些东西经常重复出现在他的不同作品中,比如狗,狼,象征性的蛇等。我觉得《高老庄》中迷糊叔从粪池中那里的石碑,其实就是作者现实生活中做过的事情。他的很多收藏品都是从民间收集的,被民间作为俗物的东西。
  •   很多是重合的,比如青龙白虎等桥段。虽然都是符号,但一看到这样的段落,我立刻就出戏了。。
  •   我很喜欢迷糊叔,还有属于他的林子,如果我能进入,我一定要跟他去一趟白云湫。
  •   暂时没读懂,氛围蛮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