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考古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帆,万扬,胡长城 编著  页数:453  字数:7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云南的历史在唐代以前于史料记载的内容很少,特别是西汉以前的情况,更是寥寥无几、语焉不详,史书多以“唐虞时为荒服地,夏周时属梁雍域”而一笔带过。在西汉大规模移民和中央政权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以前,云南境内为少数民族分布区,汉人及汉文化未能深入和影响这一区域。而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文字,靠口头传说和少量并不系统的民族记录,无法复原历史的时空。19世纪兴起的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人类文化发展和复原历史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很快,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传播到历史悠久的中国大地并迅速成为历史研究的支柱之一。云南的考古活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末至1927年春,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组织中亚考察队进入云南考察,考察队在元谋龙街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还在元谋盆地东侧、县城马街南面5公里处发现动物群化石,并将化石产地地层归为早期更新世。1932年出版了《中亚调查记》。1929年冬,考古学家卫聚贤、张希鲁等人在昭通对“梁堆”墓分布情况做了调查。1930年春,卫聚贤等人在昭通发掘了数座“梁堆”墓,出土有陶鸡、五铢钱以及人马、花鸟浮雕石刻3件。这次考古调查发掘经过了审批,发掘中运用了照相、拓片等记录方法,发掘情况记录于193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卫聚贤著《中国考古学史》一书中。1937年贾兰坡和卞美年在丘北黑龙箐村附近的洞穴内发现旧石器文化堆积层,发现人工打击石器、动物烧骨等遗物①。1938年11月,吴金鼎等人奉中央博物馆筹备处主任李济先生之命,自昆明往大理调查古迹,特别注重史前遗址的寻求.吴金鼎等人到大理后不久,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偕陈明远、莫宗江一起前往太和故城、皇冢、三塔寺、一塔寺,考察古代建筑,并拾得有字瓦、陶片等遗物。1939年1月9日,调查发现马龙遗址,遂请领发掘执照,于3月29日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事后编写了《苍洱境古迹考查总报告》②。

内容概要

  云南的历史在唐代以前于史料记载的内容很少,特别是西汉以前的情况,更是寥寥无几、语焉不详,史书多以“唐虞时为荒服地,夏周时属梁雍域”而一笔带过。在西汉大规模移民和中央政权在西南夷设置郡县以前,云南境内为少数民族分布区,汉人及汉文化未能深入和影响这一区域。而大部分少数民族没有文字,靠口头传说和少量并不系统的民族记录,无法复原历史的时空。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一青铜时代初期的遗址及墓葬 第一节 金沙江(长江水系)流域考古材料  1.维西哥登遗址  2.元谋大墩子遗址  3.宾川白羊村遗址  4.永仁菜园子遗址  5.永仁磨盘地遗址  6.晋宁石寨山遗址  7.晋宁小平山遗址  8.鲁甸马厂遗址  9.鲁甸野石遗址  10.鲁甸野石山遗址  11.昭通闸心场遗址  12.永仁维的墓地  13.南华孙家屯墓地  14.禄劝阿巧石棺墓 第二节 南盘江(珠江水系)流域考古材料  1.通海海东遗址  2.麻栗坡小河洞遗址  3.2005~2007年边境考古调查简述 第三节 怒江、澜沧江流域考古材料  1.永平新光遗址  2.剑川海门口遗址  3.大理银梭岛遗址  4.龙陵大花石遗址  5.临沧那蚌遗址  6.云县忙怀遗址  7.云县曼干遗址  8.耿马石佛洞遗址  9.耿马南碧桥遗址  10.沧源丁来遗址  11.景东丙况遗址  12.景洪曼蚌囡遗址 第四节 红河流域考古材料  1.个旧倘甸遗址  2.河口新街-河口公路遗址  3.2005-2007年边境考古调查简述 小结 认识与思考第二章 青铜时代中期-两汉时期的遗址及墓葬 第一节 滇池及滇中地区考古材料  1.晋宁石寨山墓地  2.江川李家山墓地  3.昆明羊甫头墓地  4.楚雄万家坝墓地  5.呈贡天子庙墓地  6.呈贡小松山墓地  7.昆明大团山墓地  8.呈贡石碑村墓地  9.昆明上马村五台山墓地  10.安宁太极山墓地  11.东川普车河墓地  12.嵩明凤凰窝墓地  13.泸西石洞村、大逸圃墓地  14.玉溪刺桐关遗址  15.昆明王家墩遗址  16.呈贡归化东汉墓  17.呈贡七步场东汉墓  18.晋宁大湾山东汉墓  19.嵩明梨花村东汉墓  20.晋宁左卫山东汉砖室墓 第二节 滇东地区考古材料  1.曲靖八塔台与横大路墓地  2.曲靖潇湘平坡墓地 第三节 滇东北地区考古材料  1.昭通营盘墓地  2.水富张滩墓地  3.绥江回头湾墓地  4.昭通文家老包墓地  5.水富楼坝崖墓  6.昭通小湾子崖墓  7.昭通象鼻岭崖墓  8.大关岔河崖墓  9.昭通鸡窝院子汉墓  10.昭通桂家院子东汉墓  11.昭通永善务基乡青龙村汉墓 第四节 滇西及滇西北地区考古材料  1.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  2.祥云大波那木椁墓  3.剑川鳌凤山墓地  4.宁蒗大兴镇墓地  5.祥云检村石棺墓  6.弥渡苴力战国石墓  7.弥渡红岩白沙地石棺墓  8.宾川古底石棺墓  9.永胜金官龙潭出土青铜器  10.鹤庆黄坪土坑墓  11.德钦纳古石棺墓  12.德钦永芝墓地  13.德钦石底墓地  14.香格里拉县石棺墓  15.姚安西校场黄牛山石棺墓  16.大理大展屯二号汉墓  17.大理下关城北东汉纪年墓 第五节 滇西南地区考古材料  保山昌宁坟岭岗墓地 第六节 滇东南地区考古材料  1.广南牡宜东汉墓  2.考古调查资料简述 第七节 滇南地区考古材料  1.元江洼垤打篙陡墓地  2.个旧石榴坝墓地  3.蒙自鸣鹫墓地  4.个旧黑玛井墓地  5.个旧冲子皮坡冶炼遗址  6.金平卡房村龙脖河冶炼遗址  7.考古调查资料简述 第八节 出土的早期铜鼓 小结 认识与思考第三章 岩画第四章 三国至初唐时期第五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附表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遗址出土物大致可分为石器、陶器、骨器和动物骨骼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镞、石坠、楔形石核及石片等。石斧可分为大型石斧和小型石斧,大小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功能的不同;石凿除常见的形式外,出现了很典型的两端刃凿和梭形凿。小型石器如石锛、石凿、石镞等常常经过打制石片、修理成形、磨制等几道程序,而大型石器则直接选用长椭圆而扁薄的河卵石磨制而成。陶器存在夹砂和泥质两种,夹砂陶占多数。其中相当一部分夹砂陶,应该是由于陶土未经清洗而自然含砂的,并非人为有意识地羼入砂质。灰陶是遗址的主要陶系,有灰黑陶、灰褐陶和灰色陶等,也有少量红陶系。陶器全部为手制,采用泥条盘筑法,大型器物需先制作口、腹、底等部位后再结合在一起。陶器火候较高,陶器内壁、口沿内外存在有拍、抹痕迹。陶器素面居多,少量有纹饰的陶片的纹饰也是饰在器物肩部、上腹部、领部或口部。纹饰主要有刻划纹、戳印纹或压印纹、附加堆纹和锯齿纹等,刻划纹有网格纹、叶脉纹、波浪纹等,戳印纹有篦点纹、绳纹,附加堆纹有一种为多道垂直分布的指甲纹,锯齿纹主要位于器物的口沿。陶器无完整器,大多为平底器,少量圈足器,完全不见圜底器和三足器。器型有侈口罐、直口罐、敛口罐、钵、壶、盆等。出土的骨器有骨匕和骨锥等,数量较少。所出的动物骨骼,很破碎,许多骨髓腔被掏刮过,应该是敲骨取髓所致;部分骨骼有火烧的痕迹(图-0)。动物的种类大致有牛、猪、羊、狗、鸡、猕猴、湖鹿、水鹿和鹿科等动物。这些说明了畜牧业的发展。野生动物骨骼的存在,印证了狩猎仍然是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遗址出土的两端刃凿、细密戳印纹,也常见于东南亚的史前文化,反映了二者可能存在的联系。

后记

2009年元月,在临沧那蚌遗址发掘工地,接到云南人民出版社张波同志电话,邀写书稿,一时颇感为难。一方面近年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任务较重,恐难有余暇时间。且深知要想较全面展示改革开放以来这三十年云南考古的成就是件不易的事,要花许多精力和心血。另一方面这几年来我也曾考虑过类似题材的编著,以期扩大云南考古材料的影响和利用。略经犹豫后,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答应了下来。与才参加工作不久的两位年轻同事万扬、胡长城商量后,两人愿意一同参与这项工作,使我心里有了底,于是分头收集材料做些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6月那蚌遗址的发掘、整理工作告一段落,在编写报告的同时,利用闲暇时间开始了本书的编写。我在拟定好全书的章节和框架后,分工如下:胡长城同志负责第一章、第六章的编写,万扬同志负责第二章、第四章、第五章的编写,我则负责前言、每章的小结、认识与思考和第三章的编写。技工刘春城、余朝臣同志在原材料基础上重新描绘了大量的器物线图,并制作成线图插图。每天我们的小团队都加班加点,辛勤地劳动着。对同志们的付出,我深表感谢,工作的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梅丽琼同志帮我打印稿件,调整章节和查找资料也做了不少工作。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不可能在材料的收集上面面俱到,遗漏和其他存在的问题责任在我。

编辑推荐

《云南考古(1979-2009)》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云南考古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