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民文集-第三卷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林超民  页数:326  
Tag标签:无  

前言

1962年9月,我从滇西边城腾冲到省城昆明就读于云南大学历史系。这时,经历“大跃进”、“自然灾害”的祖国,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新阶段。当年大学招生,大幅度压缩招生数量,确保质量,坚决贯彻“宁缺毋滥”的原则。云南大学8个系仅招生486人,为1960年1173人的41.4 3%。我所在的腾冲第一中学高中十九班,近五十名学生,只有4人被录取。据说昆明第一中学等名校,升学率也不超过30%。在新生入学教育会上,我听说云南大学有两个名人:一个是党委书记兼校长高治国,一个是历史学家方国瑜。高治国校长于1961年4月和8月在《光明日报》上接连发表《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办好学校,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两篇文章,在中国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一进校,就对高校长敢于批评1958年以来教育战线极左思潮的大无畏精神由衷敬佩,并庆幸我们有这样一位好校长。高校长时常深入学生宿舍聊天,到教室听课。他是一位作风朴实、态度谦和、平易近人的好领导。1964年高校长调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不久升任省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翻在地”,惨遭迫害。1973年复出,任云南省建委副主任、主任。1977年2月至1979年3月任云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1985年5月30’日上午,时任中共云南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高治国亲临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从头至尾听了我的答辩,并在答辩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后老校长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鼓励我在中国民族史与云南地方史的研究上不断前进、有所创新,作出更大成绩。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此情此景,恍如昨日。

内容概要

本文集作者在教学与行政工作中,对大学教育有些思考,写过一些札记、随笔,从中选出23篇收入本文集。2006年2月,作者在网上开设自己的博客。先后有“补拙斋漫话”、“师友茶座”、“菜海子部落”、“民族史部落”、“老补的BLOG”等博客。写随笔两百多篇。从中选取21篇收入本文集。文集中有6篇文章,是作者对外婆、父亲、母亲、岳父、岳母的追思、忆念、感怀,是不孝子孙的“寸草心”。这是作者近两三年的一些杂感与随想。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在中国民族史和地方史学术研究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简介

林超民,云南大学历史学、民族学教授。1967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先后当过军垦战士,茶厂工人、中学教师。1978年9月考取云南人学中国民族史专业研究生,从方国瑜、江应墚教授研修,获历史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90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被评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获陶务院专家津贴,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书籍目录

谢词自序一代巨星昭千古——纪念史学大师方国瑜教授诞辰100周年  守住学术的岗位——熊庆来校长被潘光旦批评顶风奋进挽狂浪——高治国同志在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学的开拓者——江应樑教授传略银杏不老志千里松柏常青霞满天——纪念李埏教授从事学术活动50周年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方国瑜和他的学生们  大象无形——悼念良师马开棵教授不该忘却的哲人大师与鬼才为学弃浮夸奉献不求名——徐文德教授素描松柏坚贞竹持节——记黄琴竹书记二三事老滇票闪亮的流星——追念王筑生教授大学要有大度大学因教师而存在——在云南大学师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教改风行循环往复——大学改革的历史回顾春节忆教改创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五四运动与人文社会学科——在云南省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大学的品格提高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在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注重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笔记  面向时代开创未来桃李芬芳星汉灿烂——《腾冲第一中学建校八十周年校庆纪念册》序整理古籍弘扬文明服务当今嘉惠未来迎接挑战迈向未来——1994年全国重点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会议综述  加强梯队建设发挥群体优势——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学科花红果硕颂改革——云南大学中国民族史学科建设30年校园文化:大陆与台湾的比较研究生的特质——给研究生的一封信选题如择偶违背学术研究规律的论文指标再谈违背学术研究规律的论文指标云大1962级——穿越“文革”与改革的一代大学生心念情系三十秋——勐海一中建校50周年有感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史研究子欲养而亲不待小小菜园四季青水映寺漫忆我心中的袁家塘高高的七层楼金湖深深从容不迫迎新年常存感激心勿忘关爱情圣诞节闲聊文化选择国庆:从游行到游玩求真与求是是否有真实的历史无法收买的人格想起马加爵的父亲我的跃进诗歌为美好的理想色与德:本性与修养乡村图书馆的典范——纪念和顺图书馆建立80周年  盛世出猛虎盛世品茶研习茶道悟妙香清茶沏出文化香文人品茶飘书香校园文化溢茶香茶道变味难觅香如何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奉正朔:中华一统的象征1后记

章节摘录

方国瑜是云南学术界第一个向西方歪曲历史的所谓学者发起挑战的先锋。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帝国主义在侵占缅甸、印支三国后,侵入我云南边疆。西方一些“东方学家”对中国西南历史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他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想方设法收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资料,歪曲历史,伪造史实,为侵略政策张目,干着分裂中国的勾当。把南诏说成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就是西方学者分裂中国西南最卑劣的一个例子。他们精心虚构了一个泰族早期历史的线索:泰族最早的故土在中国北方,公元初期,由于汉人的压迫引起一系列的民族迁移的浪潮,将他们卷到中国西南。公元7世纪他们在洱海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打败唐帝国人侵的军队,形成了包括今云南、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南诏王国及宋代的大理国。由于1253年蒙古人的侵入,泰人才被迫迁到现在的暹罗。这个伪造的线索是为西方殖民主义侵略云南制造历史依据,成为泰族复国运动的主要炮弹。这个虚构的历史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但为国外的史学家、民族学家接受、宣扬,而且国内一些学者也重复了这种观点。方国瑜力排众议,第一个向西方学术界发起了勇敢的挑战。1936年他在《益世报》发表《焚人与白子》一文,以令人信服的缜密考究,论证了南诏不是泰族建立的独立国家,而是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白子(焚人)建立的臣属于唐王朝的地方政权。1253年蒙古军队进入云南并没有引起泰人南迁。用历史事实有力地戳穿了西方汉学家们编造的谎言。方国瑜的这个论点自1950年以后被学术界广为接受。连西方和泰国的学者也改变看法,不同程度地接受这一观点。1981年,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在剑桥大学出版《南诏国与唐代的西南边疆》一书也认为:已经没有任何一点理由坚持南诏是泰族王国的理论。相反,有更多的资料说明应该抛弃南诏国等于泰族王国这一早已过时的错误方程。西方民族学家曾鼓吹彝族属雅利安人种,中国西南的彝族是从西方迁来的,西昌地区的彝族是独立的罗罗王国。方国瑜依据文献资料、语言学资料、民族学资料及文物资料证明彝族渊源于中国古代的羌人,推翻了西方学者的谬论。他在《彝族史稿》中进一步强调:“彝族历史发展过程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全国整体的一部分。”

后记

我的外祖母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她有一个精好的佛堂。她每天早晚在佛堂顶礼膜拜、诵经念佛。即便她的佛像被收缴、礼器被没收、佛堂被关闭,但仍然在心中构筑美好的佛堂,天天在心中敬佛、礼佛、拜佛、颂佛。自幼我就被外祖母的宗教精神所熏染。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一个无神论者。无神论者并不歧视、排斥、打压宗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宗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的祖母崇敬神灵,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艺术。她通过对佛的礼拜,体悟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情趣。缺乏任何信仰,终日沉浸在饮食男女、声色犬马之中,沦为金钱物欲的奴隶,生命能够有情趣、有活力、有光彩吗?外祖母对佛的崇拜,是她人生智慧的体现,是她人生价值的追求。她遭受过磨难、她经历过困苦,但她坦然应对,从不伤感、从不沮丧、始终乐观、始终开朗。她不为形役、不为物役,更不为俗累,她具有超然自我之外的定力,把嗔欲、贪欲置身度外,循着与人为善、与世无争的原则,把每一天的生活过得自在、充实、愉悦。佛陀在觉悟之后,以普度众生作为安身立命的指南,敞开博大的胸怀,爱天下所有的人,引导所有的人向善为善。真正的人生智慧,就是对人的理解、尊重、关爱。外婆不识字,但她识事、识世、识势。她是一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忠厚长者。她欣赏并赞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她知道人难免有不足与缺点,她时时准备谅解别人的失误与差错。她风光霁月的襟怀,来自对佛的真诚、执着、坚定的信仰。她的言谈举止总是那样的超凡脱俗、蔼然豁达。

编辑推荐

《林超民文集:第3卷》是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林超民文集-第三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