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通史

出版时间:2005年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范文(主编)  页数:725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史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160多个民族的名称。现在的56个民族,是由古代众多的民族发展而来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各民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许多少数民族曾建立过政权,如秦汉之际的匈奴政权,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北魏、北齐、北周,唐代的渤海、南诏、吐蕃,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晋、后周,以及以后的辽、西夏、金、大理、元、清等等,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些民族政权中,有的曾统一全国,有的与其他政权并立,有的偏居于边疆。他们统治的范围或大或小,存在的时间或长或短,有时候相互间还进行争战、兼并,但总体上分裂割据是暂时的,而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是统一。这些民族政权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所说:“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因此,研究历史上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对于全面阐述中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夏是11~13世纪党项羌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它曾先后与宋、辽、金鼎足而立,为时190年(1038~1227年)。如果按《宋史》所载“虽未立国而王其土”的夏州政权算起,党项西夏政权历时长达347年,其最盛时,疆域包括今宁夏大部和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然而,西夏灭亡后,元朝在为前朝所修的专史中,有宋、辽、金诸史,唯独没有西夏专史。其中原因是,蒙古灭夏时,将其文书档案全部化为灰烬,致使元人修史时无资料可寻;另一方面是由于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被封建史学家视为异端而不予列入“正史”之列,从而使其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

内容概要

  《西夏通史》用翔实有力的史实,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全面、系统地向世人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西夏政治、经济、文化风貌,有力地肯定了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西夏通史》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而且不失为一部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西夏通史》是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西夏通史》的完成使我多年来想看的西夏史,终于看到了。通读全书,我深感从前想要说的话书上都已有了,白滨教授没有涉及的地方,李史本人也都写了。从纵的方面看,关于党项羌的来源,党项族北徒建立割据政权,直到西夏国亡,对西夏历代帝国将相的丰功佳绩以及他们的内部权力斗争,都写得一清二楚。关于成吉思汗灭亡西夏后党项民族融合的方向,李范文史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提出结论:汉化 、藏化、蒙化、回化,这正如梁任公所说的民族融合是纵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书中对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地理等都作了全面论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论》部分,除了充分利用了近年来出土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还利用了黑水 城出土的西夏文献,这是以前的西夏史专家难以想象、望尘莫及的。据了解参加《西周通史》的撰稿人,懂西夏文的就有五人之多,其中有的撰写者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由这样一批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的高水平的《西夏通史》使人欣赏之余,更催人奋起直追。

作者简介

主编者李范文系宁夏社会科学院教授,参与编纂者也都是国内西夏学、民族学、历史学著名学者。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引言第二节 西夏文献资料第三节 西夏考古资料第四节 西夏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第五节 西夏史研究中的主要学术问题第二章 党项的兴起与迁徒第一节 党项的族源及早期社会组织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党项第三节 党项的迁徒及分布第四节 唐朝统治下的党项第三章 夏州拓跋割据势力的形成和壮大第一节 唐末党项拓跋氏的崛起第二节 五代时期拓跋氏割据势力的发展第三节 宋初党项割据势力的削弱与复兴第四节 西夏建国基础的奠定第四章 西夏王朝的建立第一节 元昊称帝立国第二节 西夏立国与夏宋关系的演变第三节 西夏与宋、辽的战争第四节 元昊后期西夏的外交与内政第五章 西夏王朝的巩固第一节 没藏氏专权及谅祚亲政第二节 秉常朝梁氏专权时期的内政第三节 梁氏专权时期的夏宋关系第六章 西夏王朝的鼎盛第一节 母党再度专权与乾顺亲政后的统治措施第二节 联辽抗宋 扩大疆域第三节 仁孝初斯的自然灾害与阶级矛盾第四节 仁孝的治国方针第五节 粉碎任得敬的篡权分国第六节 仁孝附金和宋的外交政策第七节 乾顺、仁孝的功与过第七章 西夏王朝的衰落与灭亡第一节 纯祐秉政与蒙古的崛起第二节 安全篡权与蒙古征夏第三节 遵顼即位及附蒙攻金第四节 徳旺执政与联金抗蒙第五节 西夏的灭亡第八章 亡国后的西夏遗民第一节 西夏故地的遗民第二节 移居内地的西夏遗民第三节 青藏高源的西夏遗民第四节 移居中亚的西夏遗民第九章 西夏的政治制度第一节 中央行政制度第二节 地方行政体制第三节 法律制度第四节 军事制度第十章 西夏的社会经济第一节 畜牧业与狩猎业第二节 农业第三节 手工业第四节 商业与贸易第五节 货币与高利贷第六节 生产关系与经济制度第十一章 西夏的文化第一节 宗教信仰第二节 语言文字第三节 物质文化与风俗习惯第四节 文学与艺术第十二章 西夏的教育与科技第一节 教育与精神文化第二节 天文历法第三节 医药卫生第十三章 西夏的地理第一节 疆域第二节 交通附录1 党项西夏世系表附录2 西夏纪年表附录3 西夏与主要朝代纪年对照表附录4 西夏大事年表跋

章节摘录

  其二是党项羌拓跋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1)西夏统治者自认为是元魏鲜卑拓跋氏的后裔,主要是想证明西夏立国的合法性。在宋宝元二年(1039年)元昊上宋朝书中说:“况元昊为众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皇,又何不可?”①宋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答元昊书中也说:“……大王又以拓跋旧姓之后……若大王之国,有强族称单于,鲜卑之后,俱思自立,大王能久安乎?”②这两段话表明西夏统治者高攀元魏拓跋氏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血统高贵,借此抬高身价而已。(2)《元和姓纂》一书早已亡佚,现存此书是孙星衍、洪莹从《永乐大典》和其他文献中钩沉补辑而成,舛误甚多;且“拓跋”之名并非鲜卑族所独有,在唐代初期,今西藏地区就居住着自称“达布”的民族。(3)文献称党项为“东北番”、“胡人”,系因党项后迁至今甘肃、宁夏及陕北一带,与西北少数民族(胡人)杂居数百年之久,深染胡风,况且“番”一名,在唐、宋文献中,不过是内地汉族对西北少数民族的泛称,有时指党项本身,有时指吐蕃,有时泛指羌。至于宋琪称“俗谓平夏拓跋,盖蕃姓也”,“谓之南山野利,盖羌族之号也”,仅是作者用词不相雷同而有所差异,绝非是将两者视为不同民族的概念。唐宣宗《洗雪平夏党项德音》开首就说“平夏、南山虽云有异,源流风俗本贯不殊”就是明证。(4)西夏统治者将自己与其统治的羌人(包括其他党项羌人)对立起来,这并非民族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而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西夏统治者自称元魏拓跋氏之后,在其颁布的诏书或使用的语言上,将统治区域内包括党项羌在内的部落,与自认为的“皇族后裔”对立起来,完全是正常的。(5)《辽史》《金史》中关于西夏源于元魏拓跋氏的记载,是由于辽、金统治者“相信”了西夏统治者自己的说法。他们与西夏统治者一样,建立的是以非汉族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出于同样的心理,他们宁愿相信西夏统治者追溯的祖先,承认这种政权的合法性。③

编辑推荐

  公元11~13世纪,中国的北方,群雄并立,民族融合。  一个神奇的民族——党项人,崛起于中国的西北。在血与火的争战中生存、发展、进退。  公元1038年,一代枭雄李元吴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  西夏立国近200年(1038~1227),先后与宋、辽、金、蒙抗争、并立。西夏极盛时疆域达80多万平方公里。  党项人积极吸收先进的汉族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字,寒光闪闪的西夏剑……  公元1227年,西夏国在强悍的蒙古军队的攻击下灭亡。从此,西夏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夏通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