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远著作集(第5卷)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宁夏人民  作者:王向远  页数:33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王向远著作集》收录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向远的代表性著作12部,总字数近400万,内容涉及东方文学、日本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侵华与抗战史、中日关系等多学科领域。国内各方面专家教授为各卷撰写的“解说”冠于卷首。专家们在“解说”中指出,《王向远著作集》所收著作均为有关领域的首部著作或开拓性研究成果,具有填补空白的创新性学术价值,曾在不同的学术领域乃至全国读书界引起广泛关注与反响,被广泛引用和评论。在我国,中年学者出版多卷册大规模文集者还很少见,现年45岁的王向远教授在《王向远著作集·总后记》中称《著作集》是他从教20年的“中期总结”和“新的起点”。《著作集》的出版不但使王向远20年来的学术成果显示出系统性与整体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新一代学者的成长轨迹。本书为该《著作集》的第5卷本。  这是一部全面系统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著,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所接受的日本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它不同于日本之发展趋向和独特性质,都做出了细致而又令人信服的分析与阐述……显示了作者视野的宽阔,掌握材料的详尽,以及逻辑思辨和推理能力的有效发挥。这确乎是一部相当优秀和成熟的博士学位论著。

作者简介

王向远,1962年生,山东人,文学博士。1987年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96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起担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方文学、比较文学、翻译文学、中日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近十年来独立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文章100余篇。已出版《东方文学史通论》《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述论》《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翻译文学导论》《中国文学翻译十大论争》(与陈言合著)《比较文学一百年》(与乐黛云教授合著)《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学者、文化人的侵华战争》《日本右翼言论批判——“皇国”史观与免罪情结的病理剖析》等论著及《初航集——王向远学术自述与反响》13种。另有译著4种,合作主编丛书4套50余册,主编《中国比较文学论文索引(1980~2000)》等工具书3种。曾获首届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第四届宝钢教育奖全国高校优秀教师一等奖、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度华东地区教育图书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解说绪论第一章思潮比较论第一节启蒙主义一、中日启蒙主义文学的关联二、对政治小说及其功用的不同认识三、不同认识产生的原因四、创作上的差异五、政治小说对两国文学发展的不同影响第二节早期写实主义一、中国的早期写实主义与日本的写实主义二、《小说神髓》与中国的写实主义三、对《小说神髓》局限性的超越四、中日写实主义的相似、相关和对应第三节浪漫主义一、作为中西浪漫主义之中介的日本浪漫主义二、直接影响:现代恋爱观和贞操观三、中日浪漫主义的几点平行比较第四节自然主义一、日本:中国接受自然主义的重要渠道二、中日自然主义的不同命运三、对“客观”“真实”的不同理解四、人性观上的分歧五、“黑色的悲哀”或“幻灭的悲哀”第五节唯美主义一、中国接受日本唯美主义的环境和条件二、对中国作家创作上的影响三、影响的阈限第六节新浪漫主义一、“新浪漫主义”及其在欧洲的含义二、“新浪漫主义”在日本的内涵和它对中国的影响三、对“新浪漫主义”的历史定位四、概念的困境及其消亡第七节普罗文学一、中日普罗文学的起源及作者的阶级出身二、中日普罗文学的理论斗争三、中日普罗文学的创作实践第二章 流派比较论第一节 鸳鸯蝴蝶派与砚友社一、相关性及其比较研究的价值二、相似或相同的背景三、相同的创作题材、目的和方法四、日本对砚友社文学的评价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二节 鲁迅、周作人与白桦派一、“反战”论及其背后二、人道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三、爱:给予的·抢夺的·本能的第三节 新理智派、芥川龙之介与中国现代文学一、一种奇特的接受现象二、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智色彩与芥川的理智主义三、主观性、情感性与旁观者的冷静第四节 中日新感觉派一、一个误解二、三个混同三、四个偏离四、几点辨正第五节 中国乡土文学与日本农民文学一、自发时期:五四乡土文学与日本早期农民文学二、自觉时期:京派作家的乡土文学与日本的农民文学运动三、变异时期:日本农民文学的变质,中国“乡土”文学概念的置换及抗日倾向第六节 战国策派与日本浪漫派一、对于古典的研究及其不同态度二、貌合神离的近代文化观三、形同实异的战争观四、文学评论与美学主张第七节 侵华文学与抗日文学一、尖锐对立和互为依存二、侵华文学中的日本士兵的形象三、抗日文学中的日本士兵的形象第三章 文论比较论第四章 创作比较论相关中文书目举要单行本后记人名索引《王向远著作集》总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思潮比较论第一节 启蒙主义一、中日启蒙主义文学的关联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启蒙文学”或“启蒙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史概念,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定义和明确的内涵。有人把启蒙主义看成是清末民初直到五四文学革命时期的一种文学思潮,有入把清末民初作为中国文学的启蒙主义时期,有人把晚清改良派的启蒙文学称为旧民主主义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把五四文学称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等等。在日本,人们对启蒙主义文学的时期划分则是基本一致的。各种文学史著作大都把明治维新初期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自由民权)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划归为启蒙主义思潮,把这一时期的翻译文学与“政治小说”作为启蒙主义文学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并把它们视为日本文学由传统向现代转折和过渡的“黎明期”。鉴于中国和日本的启蒙主义文学在性质和形式上都十分相似,根据启蒙主义文学的根本特点和性质,参照日本学术界对启蒙主义文学的界定,我们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的文学改良运动作为中国的启蒙主义文学时期,也就是中国现代文学承前启后的“黎明期”。而五四文学虽然也具有强烈的思想启蒙性质,但从文学思潮发展嬗变的意义上看,五四文学已是黎明过后的“早晨”,是完成了转折的崭新的文学时代。“启蒙”一词在西语中的原意是“照亮”的意思。如果说,欧洲的启蒙主义是自己点燃火把“照亮”,日本的启蒙主义是从欧洲借来火把“照亮”,那么,中国的启蒙主义则是从欧洲和日本两方面借来火把“照亮”了自己。由于欧洲18世纪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潮距中国启蒙主义的发生已有百年之隔,而日本的启蒙主义运动的形成则略早于中国,这就为中国学习和借鉴日本的启蒙主义文学提供了方便。

编辑推荐

《王向远著作集(第5卷):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是一部全面系统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著,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所接受的日本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它不同于日本之发展趋向和独特性质,都做出了细致而又令人信服的分析与阐述……显示了作者视野的宽阔,掌握材料的详尽,以及逻辑思辨和推理能力的有效发挥。《王向远著作集(第5卷):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确乎是一部相当优秀和成熟的博士学位论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向远著作集(第5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很经典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