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古国的探秘者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鹏云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宁夏作为西夏的发祥地,有幸承载着这一段充满着神奇的历史。  八百多年前,西夏的英雄们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书写了壮美的历史画卷。这扑朔迷离、蒙着神秘面纱的历史画卷,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学者为之神往,为之痴迷,为之不懈地探索.为之心甘情愿地付出一切。  他们要撩开西夏神秘的面纱,他们要解读这个曾经把生命的力度张扬到极致,而后又谜一样消失的大国!  学者们冶学方式的严谨.学者们践行信念的执著,学者们九死不悔的境界………一次次激荡着我们的灵魂,一回回澎湃着我们的血液!使我们情不自禁地川自己的笔揭示他们的学术人生,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喜怒哀乐!  学者们在一层层拂去西夏历史尘埃的同时,也为找们的生活添了一份超脱的空灵,一笔精神的财富。一种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书籍目录

序一 历史将铭记西夏学的探索者序二 西夏有约学人探索的苍茫苦旅西夏学: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触摸西夏历史的先驱者书生拘牵性孤傲拉车奋迅意倍舒——记西夏史家吴天墀与他的《西夏史稿》一个纯粹学者的背影——追忆著名西夏学专家韩荫晟先生海天遥望,那一道寂寞深处中的辉煌——台湾学者龚煌城院士印象为一大事来——李范文的西夏人生默默耕耘的西夏历史文化研究丁作者——史金波五十年奔走为西夏研究——记白滨先生他,始终行走在选定的轨道上为破千古之谜,穷尽毕生精力——记甘肃博物馆研究员陈炳应何须高扬鞭“老牛”自奋蹄——记“毕异奖”获得者、著名西夏学专家牛达生滴水穿石终成大器——记西夏学专家、兰州大学教授李蔚从黑水城文献到俄罗斯西夏学西夏学研究在日本路漫漫更显里程碑——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学历程研究掠影落霞与孤鹜齐飞——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团队探索之旅——西夏考古记述笑看群星多璀璨——宁夏社会科学院西夏学研究群体剪影西夏学著作的“宁夏出版”印记西夏文明——宁夏博物史上的神秘奇葩贺兰雪浪,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荡——张怀武与《贺兰雪》孤烟大漠展豪情荒冢青史记功勋——记西夏王陵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守护者们好一朵芬芳美丽的雪绒花——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大力支持西夏学研究事迹纪实后记

章节摘录

  西夏学何以成为“绝学”西夏,是一个神秘的王朝。这个疆域辽阔、雄踞我国西北189 年,先后与北宋、南宋、辽、金鼎足而立的封建政权,曾经创造了辉 煌的文明。但自公元1227年被蒙古铁蹄践踏之后,便神秘地消失了:多数西夏遗物荡然无存,珍贵西夏文献散失殆尽,就连西夏遗民也不 知流散到了何方。我国二十四史中,有辽史、金史,却偏偏没有西夏 史。渐渐地,人们对西夏的了解便越来越少了。但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东西,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更何 况是一个存在了近两个世纪并且创造了灿烂文明、影响了历史进程的 政权呢。在北京北郊的居庸关,有用汉白玉砌成的精美云台。在云台上面 有元末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用6种文字刻写的《造塔功德记》。其中汉、梵、藏、八思巴、回鹘5种文字很早就被确认了,但有一种 文字一时间却难住了许多人。公元1870年,有英国学者提出:这种文 字应该是12世纪金朝创制的女真文。1882年,有法国学者对此提出反 对意见:它们不应该是女真文,很可能是西夏文。这一观点并没有引 起重视,直到1898年才得到学界认可。西夏文字的确定,都要经历这么多波折,更不要说对西夏学进行 深人研究了。其实,在此之前,我国就有学者接触过西夏文,并且认识西夏文了。1804年,清代著名西北史学家张澍因病从贵州回甘肃省武威老 家休养。在游览武威城北的大云寺时,他在一座碑亭内发现了用砖 封砌达数百年的《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拆除护砖,一通高 2.5米、宽0.9米的石碑便重见天日。只见石碑的正面是28行、每行65 字、总字数达1820字的西夏文楷书,而背面则是与之相对照的汉文 楷书。碑文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西夏崇宗李乾顺于天祜民安五 年(1094年)重修的感应塔竣工,西夏的最高统治者为此立碑纪念。碑文记述了自前凉修寺建塔以来屡见灵瑞的奇闻,颂扬了佛的灵应和 西夏统治者的功绩。张澍就此展开研究并撰写了《西夏姓氏录》《西夏纪年》等著作。《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被誉为西夏文与汉文对照的字典,是迄今发现的碑体最大、文字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最具价值的西夏 碑刻。它也因此享受国宝待遇,武威市专门为它修建了馆舍,记者曾 有幸一睹它的“芳容”。发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有 学者将西夏学的诞生定在1804年。而在国外则有学者将西夏学的发端 定在20世纪之初,因为那时发现了大量西夏文献,此后的许多研究都 是以此为对象的。西夏学也有一段伤心史 提到西夏学,不能不提黑水城。在内蒙古,黑水城又被称为哈 拉浩特。这座位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古城早被风沙吞没,如今 只剩下断垣残壁了,但是,它在西夏统治时期则是西夏重要的边防重 镇,它的地下埋藏着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献资料。1907年至1909年,俄罗斯探险家科兹洛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带 人相继来到黑水城,发掘出大量宋、夏、金元时期的西夏文、汉文、古藏文、八思巴蒙古文、回鹘文等文种刻本、写本,包括佛经、字 典、辞书、法典、文书,几乎应有尽有。这次发现,与殷墟甲骨、敦 煌遗书一起列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三大地下文献发现(当时是 盗掘,还不是考古)。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批珍贵文献一出土便 流失海外,并且分散到俄、英、法、日等国。俄、英等国学者,利用资 料上的便利,较早地对这些文献进行编目、叙录与深入的专题研究。我国学者却因对这些资料无缘一见,研究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如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许多学者还是利用搜集到 的有限资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罗振玉、罗福 苌、罗福成、罗福颐、周叔迦、王静如等学问大家都曾对西夏学产生 过浓厚的兴趣并进行过研究,他们的开创之功为此后的研究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在他们之后,史金波、白滨、李范文、黄振华、吴天墀、陈炳应、韩荫晟、马忠建、聂鸿音等日后卓有建树的专家也加入到西 夏学研究的队伍。参与西夏学研究的,有语言文字学家、文物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佛学家等。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科院还专 门招生了西夏学研究生,史金波便是我国第一个西夏学研究生。现 在,他已成为西夏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但是,我国对西夏学的所有研究在“文革”期间都完全停止了。而此时苏联、日本、英国的西夏学研究却成果迭出,以致让一些外国 学者说出了“西夏在中国,西夏学在国外”的话,这句话曾经刺伤了 许多中国学者的自尊心,也激发了许多有志之士发奋研究西夏学 的热情。P1-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夏古国的探秘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