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学

出版时间:1999-0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蓝鸿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闻采访学》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第一版被当时的国家教委指定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截至1999年,此教材已印行10余次,累计印数达30多万册。修订后的第二版,内容大大充实,篇幅大大拓展。除提高论述的科学性外,还在内容的时新性、前瞻性、操作性上下功夫。

作者简介

蓝鸿文,1955年10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教学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新闻采访学》,合著有《新闻语言分析》,主编有《专业采访报道学》、《中外记者经验谈》 《外国新闻通讯选评》等书,并不断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曾多次获奖。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新闻采访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  学习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和方法记者篇 第一章 记者的历史  第一节  职业记者的起源和记者称谓的演变  第二节  西方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的杰出代表  第四节  我党记者队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第二章  记者的类型  第一节  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第二节  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第三节  地方记者  第四节  驻外记者 第三章  记者的职责  第一节  采写新闻报道  第二节  反映情况  第三节  做群众工作 第四章  记者的修养  第一节  政治修养  第二节  理论修养  第三节  知识修养  第四节  专业修养 第五章  记者的道德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简要回顾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节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第四节  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  第五节  道德与法律边缘问题 第六节  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采访意识与原理篇 第六章  采访性质  第一节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二节  采访决定写作 第七章  采访意识  第一节  信息意识  第二节  受众意识  第三节  监督意识  第四节  未来意识  第五节  竞争意识 第八章  采访原则  第一节  依靠地方各级党委或政府是新闻采访工作的组织原则  第二节  地方记者怎样依靠地方党委或政府开展工作 第九章  采访路线  第一节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  第二节  怎样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采访路线  第三节  要正确处理深入的几个关系 第十章  采访作风  第一节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第二节  深入调查研究的作风  第三节  战斗敏捷的作风  第四节  不畏艰险的作风采访方式与方法篇 第十一章  采访方式  第一节  直面采访  第二节  视觉采访  第三节  书面采访  第四节  体验式采访  第五节  电话采访  第六节  因特网上采访 第十二章  采访方法  第一节  上下结合  第二节  点面结合  第三节  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  第四节  易地采访  第五节  抽样调查采访重点与环节篇 第十三章  采访重点  第一节  抓新动向  第二节  抓新事物  第三节  抓新成就  第四节  抓新风尚  第五节  抓新经验  第六节  抓新人物  第七节  抓新问题 第十四章  新闻线索  第一节  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  第二节  增强新闻敏感 第十五章  新闻策划  第一节  正确认识新闻策划  第二节  记者在新闻报道策划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节  新闻报道策划的具体运作 第十六章  采前准备  第一节  采前准备是初步认识采访对象的工作  第二节  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 第十七章  访问规程  第一节  分清访问类型与选准访问对象  第二节 研究访问对象接受访问的心理  第三节  遵守时间  讲究礼貌  信守诺言  第四节  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气氛  第五节  提问的技巧  第六节  问与看相结合  第七节  记录 第十八章  开座谈会  第一节  开座谈会是行之有效的采访方法  第二节  怎样开好座谈会 第十九章  善于观察  第一节  对观察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观察术 第二十章  追踪采访  第一节  追踪采访的特点  第二节  追踪采访的种类采访种类与积累资料篇 第二十一章  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的采访  第一节  记者招待会和新闻发布会简史  第二节  记者招待会或新闻发布会采访的特点和要求 第二十二章  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  第一节  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  第二节  对突发事件采访的要求  第三节  突发事件的报道 第二十三章  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  第一节  旅途通讯的渊源和发展  第二节  旅行采访的类型  第三节  对旅行采访和旅途通讯写作的要求 第二十四章  隐性采访  第一节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第二节  隐性采访的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十五章  积累资料  第一节  积累资料的目的  第二节  长期坚持 方法多样附录一:绚丽多姿的新闻新样式——三中全会20周年新闻写作回眸附录二:学习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新闻学领域包括四大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新闻事业管理。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分支,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等,都属于新闻业务分支。本教材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	

编辑推荐

近年新闻界关注的采访意识、采访方式、新闻策划、新闻追踪、记者招待会、突法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隐性采访等新问题,也成为《新闻采访学》第二版的新篇章。第二版更加注重材料的时代感和“独家”价值,对原有章节的某些材料作了更新和补充,使文字表述更加规范,努力做到语言准确、鲜明、流畅,深入浅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闻采访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如果把“新闻”之类的相关字眼扣去的话,完全就是一本马列教科书!缺少详细的采访手法介绍,大量充斥着“跟着党走”之类的套话!
  •   条理不清楚,误导学生!
  •   书保存得还好,希望自己看了会有用。希望里面没有很多错别字,不然我会感觉是盗版。还没开始看呢,第一感觉还不错。
  •   是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的指定教材
  •   没有太仔细地研读,基本上老师讲课也是。大部分例子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不过对于实际采访介绍较少,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   速度很快,经常在卓越买东西
  •   尤其是考研的,我觉得老师也不会喜欢你在答题的时候没有什么内容,满嘴马克思注主义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