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研究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泽波  页数:316  
Tag标签:无  

前言

  一部名称如此冷僻的学术专著,在相隔十多年之后,能够再出修订版,对作者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肯定。这至少说明,本书现在还有学术价值,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而被淘汰。  本书于199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后,在学术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部认真的作品,有很强的创新性,也常常征引其中的材料;甚至还常听说有研究生将本书作为撰写博士论文的范文来读。但对于本书某些最为重要的观点,大家则褒贬不一。比如,本书的核心是以“伦理心境”解说良心本心进而说明人性何以为善,学界似乎一时还难以接受这一看法,至少现在看是如此。又如,发现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是本书的另一大创见,人们对此也常常不置可否,尽管本书出版后学界已很少有人再将孔孟视为一体。再如,本书在方法上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道德哲学范围内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所谓三分方法,大家对此更是躲躲闪闪,不置可否。在我看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说,时间还不够。在历史上,大凡一个重要的观点或方法,不经过一段沉寂的折磨,是很难得到人们承认的,而这段时间有时可能会长得令人难以忍受。从主观方面说,本书对于某些重要观点的阐述还不够准确清晰,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地方,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我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对本书加以修改。刚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准备出“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丛书,将近些年来有价值的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大的学术系列集中再版,本书有幸忝列其中,我就趁着这个机会进行了一次修订。本次修订除改正具体表述以及引证资料方面的问题之外,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的变动。  其一,调整了三分方法的次序。我一直认为,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在道德哲学范围内提出了三分方法。

内容概要

  性善论研究素以困难著称,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儒学研究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孟子性善论研究(修订版)》为解决这~难题提交了自己的答案。作者认为,人性之所以为善,一是因为人性中有一种自然生长的倾向,这种倾向属于一种自然本能,是先天的;二是因为人有良心本心,它来自社会生活和智性思维对内心的影响,是一种伦理心境,属于社会属性,是后天而先在的。区分这两个不同方面,特别是理解伦理心境如何是后天而先在的,是破解性善论之谜的关键所在。以此为基础。作者特别强调,儒家性善论与西方道德哲学有很大差异,以康德道德哲学来研究性善论,只能将其掩盖在西方哲学的阴影之下,不可能准确把握孟子的基本精神,弘扬其独特价值,彰显其特有光彩。

作者简介

  杨泽波,1953年6月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参军,长年坚持自学。1986年以同等学力考取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1989年直升攻读博士,1992年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回部队继续从事教学工作,2001年正式到复旦大学任教。多年来一直从事孟子研究,主要著作有《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孟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近十年来转向现代新儒家研究,著有《牟宗三三系论论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书籍目录

第一版 冯契序第一版 潘富恩序韩文版自序前言导论孔子心性之学的结构及其意义一、孔子心性之学的结构二、孔子心性之学结构的意义第一部分 性善论的涵义第一章 性善论的基本进路一、心、性、情、才释义二、孟子论性善的基本进路第二章 性善论的基本原则一、存心养性二、先立其大三、无愧于心四、知之必行第三章 良心本心与伦理心境一、良心本心的特点二、伦理心境的涵义三、良心本心是一种伦理心境第四章 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一、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二、关于人性中自然生长倾向的哲学证明三、对人性中的两个不同部分必须严加分辨第五章 仁性伦理之发现一、仁性伦理与理性伦理的分野二、仁性伦理与情感伦理的分野小结 关于“唯心的”第二部分 性善论的方法第一章 性善论的发明一、思、反、诚、约释义二、关于性善论发明的一种推测第二章 性善论的立论一、驳倒论敌:性善论立论不可缺少的环节二、生命体验:性善论立论的命脉三、形上之天:性善论立论的终极根据第三章 性善论的践履一、始于思二、达于诚第四章 性善论自反方法之短长一、自反:性善论的基本方法二、自反方法的优点三、自反方法的缺点小结关于“先天的”第三部分 性善论的道德形上学建构第一章 孔子不曾自觉建构道德形上学一、西方传统的形上学与儒家的道德形上学二、孔子不曾自觉建构道德形上学的证明第二章 性善论关于道德形上学的初建一、建立道德的本体论二、寻找道德的终极根源小结关于“形上学”第四部分 性善论的影响第一章 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及孟荀朱王之争一、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二、荀子对智性的弘扬三、朱子的兼糅并蓄与暗中偏斜四、王阳明:心学之集大成者第二章 孟子幸福观与后世去欲主义的产生一、利欲幸福二、道德幸福三、利欲幸福和道德幸福的关系四、后世去欲主义的产生第三章 性善论的正面意义与负面意义一、性善论的正面意义二、性善论的负面意义第四章 牟宗三性善论研究的贡献与缺失一、以道德自律点化性善论二、以性善论建构道德形上学三、重新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四、由性善论进至圆善论五、一个方法的思考小结性善论展望附录一 性的困惑——以西方哲学研究儒学所遇困难的一个例证——《孟子心性之学》读后附录二 论“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再论康德道德哲学与孟子性善论的差异参考书目修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一、康德学理中的“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  李明辉首先从道德思考的论证方法说起。他指出,就一般的哲学意义而言,当有人要求我们为一项论断提出论证的时候,我们可以借用两种办法,要么是指出这项论断在逻辑上的前提,要么是指出这项论断是双方共同承认的某项事实,从而为论证确立一个起点,而不能无限制地追问下去。道德思考也是这样。在道德论证过程中如果不断追问下一步的根据,就意味着论证根据的无穷回溯,这样的话,论证就无法进行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为整个论证寻找一个逻辑上的绝对起点,即笛卡儿所说的“阿基米得支点”,从而达到中止论证的目的。中止论证并不是独断论,而只是独断程序,康德反对独断论,但并不反对独断程序。  李明辉认为,在康德道德思考中作为论证绝对起点的,便是理性事实。“理性事实”一词出自《实践理性批判》,在那里康德写道:“我们可以把这个基本法则的意识称之为理性的一个事实……必须十分注意一点:它不是任何经验性的事实,而是纯粹理性的惟一事实,纯粹理性借此而宣布自己是原始地立法的。”①李明辉指出,这个“理f生事实”在康德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如“理性底事实”、“纯粹理性底事实”、“道德的纯粹理性底事实”。这些不同的说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都是指一种并非经验的而是纯粹理性的事实。  “理性事实”与“隐默之知”是紧密相连的。李明辉认为,康德之所以将这种基本的道德法则称为“理性事实”,是因为它是既与的,可以直接呈现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我们通常所说的事实首先是指可直接呈现于经验之前的东西,这是经验的事实。康德在此依据假借义将这种基本的道德法则称为“理性事实”,因为道德法则虽然直接呈现于我们的意识中,但并非以经验为根据。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杨泽波同志此书,无流俗市侩之气,亦非经生诵习教条之作,而力求自辟蹊径,谈自己的真切见解,所以使读者感到新颖可喜。  ——冯契  杨泽波在这部书中较具创见的是他自创的“伦理心境”这个名词……颇有新意,不失为解释孟子性善论极具启发的概念。  ——黄俊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子性善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