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吴维屏 编  页数:324  

前言

  在中国,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源远流长。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内设师范院培养各级教师,拉开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序幕。1902年,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中国出现了培养近代小学师资的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三级师范的教师培养体制,即由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小学师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师资,师范大学培养高中师资。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一体制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和国民教育发展的现实,中等师范学校成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小学师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社会背景正在逐步发生变化。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形成强劲的世界性潮流,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创新,许多国家和地区对小学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培养早已突破中等师范教育的范畴,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了对高学历小学教师的现实社会需求,开始了对高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1984年,江苏南通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培养大专层次的小学教师,是这一探索的起点。1985年,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培养专科程度小学师资的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上海地区培养高学历的小学师资。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晓庄学院、杭州师范学院教育系开始了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探索。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先期被教育部批准开设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已被正式纳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

内容概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在相关学科理论背景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探索,强化操作应用,更多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编写原则。《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从学科历史演进切入,对教材的编制创新、学科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给予了较多的篇幅。最后一章,更是通过专题的形式,请一线的教研员和教师对学科教学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专题性的阐述,以期对新课改进程中的学科教师以及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师范专业学生们从事学科教学和研究有所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第一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相关课程的历史演变第二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创设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第一节 小学德育课程原理第二节 小学德育课程性质第三节 小学德育课程设计第三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材编写的创新第一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材编写的创新第三节 课程资源的开发第四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立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一些基本问题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立第五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策略研究第一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讲授指导策略第三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二——活动体验策略第四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三——问题探究策略第五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四——对话教学策略第六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五——合作学习策略第七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六——活动作业策略第八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七——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第六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教学设计案例及评析第七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评价第一节 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第二节 学习评价第三节 课堂教学评价第八章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基本素养、技能及其培养第一节 教师的基本素养第二节 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第三节 教学基本功与技能训练的方法第九章 教学实践问题透视——来自一线教研员及教师的思考专题一:“品德与社会”课中的史地知识教学专题二:浅谈概念图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专题三:从上海市南汇区的实践看“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专职教师的可行性专题四:开展有效学科教研,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质量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地去生活,愉快积极地去生活,有责任感地去生活,有创意地去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品德与社会(3~6年级),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2000年上海市首开先例,将“思想品德”、“社会”和“生活与劳动”三门课程综合成一门“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小学1~5年级实施,使道德和人格培养有载体、重实效,使社会知识能力习得意义深、少重复。  在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直接法与间接法之争。直接法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单独设立课程来进行,以体现这一教育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间接法则主张道德教育通过其他各门学科的有机渗透来自然地进行,不应把它简单地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两种认识交替占上风,在更多的时间内,间接论的力量似乎更胜一筹。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化一非课程化交替更迭的周期中,课程化方式往往维持时间较短且生命力较脆弱。  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经历了一系列大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思潮冲击后,逐渐认识到学校道德教育失范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性,认识到淡化乃至取消学校道德教育的课程化方式绝非明智之举。于是,一些国家纷纷转移重心,道德教育课程化被重新再认识、再实践,螺旋式地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是一个例外。100多年问,中国德育课程的开设,几乎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但目的和内容的变化相当大。  自19世纪末我国创办近代学校以来,中小学的道德和社会学科课程分则为历史、地理、公民、政治或思想品德等,合则为社会,一直未有间断。  1.清末学校道德和社会学科课程  清末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普通学堂。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学品德与生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