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

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李河 编  页数:338  字数:312000  译者:安延明  
Tag标签:无  

前言

狄尔泰(Wilhelm Dilthey)是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于1833年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彼布里希城,1852年进入海德堡大学,次年转人柏林大学,1864年在柏林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7年应聘任教于瑞士巴塞尔大学。1882年,他继洛采以后,接任柏林大学黑格尔教席,并且在此位置上一直工作到1911年去世为止。狄尔泰的一生工作目标是将康德的主要处理人类知性认知的“纯粹理性批判”扩展为处理人类体验的全部领域的“历史理性批判”,将知识论的主体由单纯的人类知性扩展为人类知性、感情和意志的系统整体。他认为,自然科学的首要任务是依据各种规律去说明自然,精神科学的核心任务则是由前述整体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世界。研究该整体的具体学科就是他所谓的“描述的和分析的心理学”,这个整体的理解对象就是人类和人类生活。为了建立和论证这一哲学纲领,他深入研究了西方,特别是德国的思想史以及诸多精神科学门类,写下了大量著作。其德文《全集》现已出至26卷。这些著作有的直接处理上述纲领本身,有的间接涉及该纲领,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学术意义。例如,他的《青年黑格尔》为国际黑格尔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他关于歌德、荷尔德林等人的诸多评论深刻影响了西方20世纪的文学和美学理论。他对于施莱尔马赫以及解释学史的研究重新唤起人们对于施莱尔马赫的兴趣,甚至复活了一门几乎了无生气的古老学科。特别是,他对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研究和论述直接影响了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和利科等,并且通过他们使解释学问题成为当代学术界的关注重点之一。

内容概要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1911)是狄尔泰后期最重要的著作,也是解释学史上最有影响的文献之一。在此,伙尔泰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区分开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考察了欧洲,特别是德国思想史上建构精神科学系统的努力。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讨了知性认知在精神科学中的运用问题、精神科学的普遍有效性问题、精神科学中的历史学与诸系统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等。同时,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特别是作为社会-历史理解之对象的"生活的客观物"概念,作为精神世界之创造者的"生产关联体"概念等。

作者简介

作者:(德) 狄尔泰 (Dilthey.W.) .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关于精神科学基础的研究 第一份研究报告 心理结构关联体  Ⅰ.任务、方法以及奠基工作概况  1.任务  2.知识论的任务  3.基本方法  4.描述知识起源过程的出发点  5.描述在基础系统中的位置  Ⅱ.关于描述活动的准备性概念  1.心理结构  2.对心理结构的体认  3.结构单元  4.结构关联体  5.结构关系的种类 第二份研究报告 知识的结构关联体  Ⅰ.客体体认  1.客体体认的界定  2.体验与心理对象的关系  3.直观与感性客体的关系  4.对于体认的体验的结构  5.作为结构统一体的各种对于体认的体验及其内在关系  Ⅱ.客体拥有  1.情感  1)界定关于情感的体验  2)情感体验中的态度的一般性质 3)对 于情感的体验的结构整体  4)各种情感之间的结构关系  5)有别于客体体认系统和意志系统的情感关系系统  补充:情感的结构关联体的内在目的性完成于客体系统之中  2.意志  第一断篇  1)意志体验的界定  2)对意志的分析  第二断篇  1)意志的客体体认基础和情感基础  2)意志与情感的区别  3)意志态度的结构统一体  4)结构整体在体验中的层次以及各种体验之间的关系  5)意志态度中的体验系统 第三份研究报告 精神科学的界定(第三草稿)第二部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 Ⅰ.精神科学的界定 Ⅱ.自然科学建构与精神科学建构的区别历史的准备 Ⅲ.关于精神科学系统的一般论题 第一部分:客体体认 第二部分:精神科学的结构 第一章 生活/生命与精神科学 第二章 各种展现精神世界的工作方式 第三章 生活的客观物 第四章 作为生产关联体的精神世界 第三部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续篇计划 历史理性批判草稿 第一部分:体验、表现和理解  I.体验与自传  1.历史理性批判的任务  2.觉识、实在性:时间  3.生活关联体  4.自传  5.对第三节 的补充:生活关联体  Ⅱ.对于他人及其生活展现的理解  1.生活展现  2.理解的基本形式  3.客观精神与基本理解  4.理解的高级形式  5.转移、再创造、再体验  6.阐释或解释  附录  1.对音乐的理解  2.体验与理解  3.理解的方法  4.理解的界限  Ⅲ.生活范畴  1.生活/生命  2.体验  3.在理解中被体认到的绵延  4.意义  5.意义与结构  6.意义、意蕴、价值  7.价值  8.整体与部分  9.发展、本质以及其他范畴  Ⅳ.传记  1.传记的科学性  2.作为艺术品的传记 第二部分:关于普遍史关联体的知性认知  导论  1.历史  2.新的任务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续篇第一草案  1.基本关系:历史构成物的结构  2.各种历史关联体的结构  3.历史陈述的主体  4.作为具体历史主体的种族和民族等  5.文化系统  6.经济生活  7.法律系统及其在共同体中的组织  8.社会的勾连    9.习惯、礼俗伦常、生活理想  10.宗教及其组织  11.艺术  12.科学  13.世界观与哲学  14.国家中的组织系统  15.作为力量、文化等因素之载体的国家  16.人类与普遍史  17.体系的本质。本书的目的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续篇第二草案  1.历史问题  ……第四部 附录德、英、中译名对照中、德、英译名对照索引

章节摘录

这就是思想之所以能够影响一切生活态度的原因。虽然这种影响一再受到来自生动的感情和亲切的直观的抵抗,但是它最终会取得胜利。因为它起自于一种内在的必然性,即在感官知觉、欲望和情感的时断时续的变化中找到某种稳定物,并且据此为人们提供一种恒定的、统一的生活方向。这种工作完成于科学思想的所有形式中。归根结底,哲学的功能就在于,通过集合、概括、证明等活动完成对于生活的科学反思。因此,思想在与生活的联系中获得了一种明确的功能。生活在其平静的流淌中,持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实在。它的许多残留物就储存在我们的自我那渺小的岸沿。同样的过程也使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情感和欲念生活中享受各种价值——感官的、宗教的和艺术的生活价值。从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手段之间的不断变动的关系中,产生出设定目的这一过程。各种目的系统形成了,它们渗透进整个社会,包裹和制约着它的每一个成员——律法、条令和宗教训诫等都是一些制约着个体的强制性力量。思想的工作就是要体认意识之中的那些生活实在之间的关系,就是要从呈现在清晰的意识之中的那些特殊、偶然和给定的事实出发,走向包含于它们之中的必然、普遍的关联体。思想只能强化我们的认识生活实在的能量。一种内在的必然性使它注定要触及被体验物和被给定物。哲学只是一种从事认识的最高努力:它是对于各种意识形式的意识,是一种有关一切知识的知识。归根结底,它要将各种形式和规则对于思想的限制方式,将那种把思想和给定物联系一道的内在必然性,当做自己的问题。这就是哲学自我反思的最后和最高阶段。

编辑推荐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狄尔泰是德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一生致力于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扩展为“历史理性批判”,将对于知识主体的研究从知性扩展到知性、感情和意志的整本。他认为,自然科学的任务是依据各种规律去说明自然,精神科学的,任务则是借助上述整体去理解人类和人类生活。关于该整体的学科就是“描述的和分析的心理学”,该学科的理解对象就是认识者自身、他人和社会-历史世界。他关于历史意识和历史理解的理论直接引发出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工作,并且通过他们使理解和解释问题成了当代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狄尔泰是现代知名而其思想在国内被解读很多,但原著翻译过来的少,此文集是从德文版翻译过来的,比起其他二手资料,此文本价值首先就高出一截。仔细看了内容,译者注重的是翻译的通达,尽力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求一种话语的平衡。其实大可不必,为了通达而抛开德文原文本身带来的晦涩到让人不习惯了。不过所选的内容实在太对我的胃口了
  •   早就关注此书了
  •   该书没有收到呢,点错了。不好意思。
  •   不给发票下次就不买你们的书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