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纽约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国灵  页数:261  
Tag标签:无  

前言

为潘国灵写这篇小序,我是在一种极度亢奋的情况下执笔的,还没有仔细看完,就迫不及待地写下我的一点感想。试问两岸三地华文出版界又有多少像《第三个纽约》这样的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也不是普通的导游书,更不是理论或学术论述,但却兼有这三者的长处。它出类拔萃,恰是因为潘国灵是一位作家、评论家和学者——一个“三合一”的“另类”人物。更特别的是他是香港少有的“书虫”,一年之中在纽约公园里看了大量有关纽约的书(当然还不计他事前做过的阅读准备)。我阅此书的本能反应是:为什么当年我去过纽约那么多次,怎么没有读过这么多关于这个城市的书?也没有看过那么多社会性的地方?下次重游时,何不按他的这本书去“按图索引”?带一本书游纽约?我建议你只带这一本《第三个纽约》就够了。此书的长处和优点,多不胜数,岂是这篇短序所能涵盖?只能略举一二。全书共分五章,令我读来爱不释手的是第一章和第三章。第一章把纽约描写成“文化俱乐部”,绝对有道理。我发现潘国灵在纽约的生活方式,与我当年在波士顿作研究生时极为相似:每周必看《纽约时报》周日书评版(还有“杂志”附页)和《纽约客》,课余则看各种“闲书”,当然也不放过音乐会和美术馆,但他却比我多了一样:在纽约的公园中散步,坐在椅子上看书,甚至暗自和旁边也在阅读的陌生女郎作灵犀上的交流!(我只在巴黎做过类似的傻事。)

内容概要

第三个纽约——一个属于生在他乡的人,到此来寻找什么的纽约。正是这第三个纽约,造就了“纽约的敏感,它的诗意,它对艺术的执著,连同它无可比拟的种种辉煌”。潘国灵以“属于第三个纽约的纽约客”身份走进这个代表城市魅力的大苹果,思考都会生活,访问文化地标,探索城市空问,再读路上经典,以他独到的城市观察眼光,写出一本既生动、活泼又具知性与洞察力的纽约城市笔记。

作者简介

潘国灵
  小说作家、文化评论人,于多份刊物撰写专栏,及为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兼任本科及硕士课程讲师。著有小说集《亲密距离》、《失落园》、《病忘书》、《伤城记》,城市论集《第三个纽约》、《城市学2》、《城市学》,散文/诗集《灵魂独舞》、《爱疏璃》,及主编《银河映像,难以想象》、《王家卫的映域世界》等。小说被收入香港及内地多部小说选集,短篇小说《失落园》被译成英语,于2009年由美国heroes&Criminals Press出版。几部著作亦先后于天津、上海、北京推出内地简体版。
  曾获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香港文学双年奖小说推荐奖、中文文学创作奖等。2006年获亚洲文化协会颁发一年期“利希慎基金奖助金”,游学纽约及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并曾赴伊云斯顿西北大学参加该校首届“国际写作日”,及到芝加哥肖邦剧院与当地作家交流。2007年获艺术发展局颁发杰出青年艺术奖(文学艺术)。2009年,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文学资料室曾为潘氏举办文学展览“奠‘失’莫‘病’:文学游子潘国灵”。2010年为香港书展推介的本地作家之一。

书籍目录

序   李欧梵自序 第一章  文化首都与地标 第三个纽约 独立电影院 林肯中心 书国纽约 城市的肺 中央公园 布鲁克林大桥 归零地 洛克菲勒中心第二章  色欲都市与消费 色欲都市 性博物馆 同志骄傲大游行 “石墙事件”见证者 蝙蝠侠与葛咸城 消费启示录 星巴克了第三章  城市空间与景观 简•雅各布斯——街道的“芭蕾舞娘” “十八英寸”的距离 日常生活的自由 城市速度 私有公共空间 地铁之城 地铁摄影 地铁公共艺术 城市之光 城市之钟 建筑美学与历史 街头小东西第四章	美式信仰与危机 美国国旗 走入街头的自由女神像 美国宗教的世俗性 宠物狂热 创意资本主义 “我们”和“我” 绿色革命——世界热、平、挤第五章 纽约客 文学风景:作家故居篇 文学风景:酒店酒吧篇 在路上 苏珊•薇格——纽约诗人歌者 表象就是真相之安迪•沃霍尔 从鲍勃•迪伦,看一个“小波希米亚” 属于纽约和欧洲的苏珊•桑塔格 后记:离开这里,就是我的意思

章节摘录

插图:单单切尔西(Chelsea)区就有300多个画廊,大部分画廊由旧货仓改建而来,自成一个艺术文化区。再怎样冷门,小众的艺术表演都不愁没有观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百老汇外有外百老汇再有外外百老汇;林肯中心外有无数小型剧院。分众剧院林立,有专做跳舞表演的(如Joyce Theatre),有演奏爵士乐的(如Rose Theatre),或政治剧的(如Culture Project)。在好莱坞的强势下,艺术电影院仍有它们的生存空间(如给了我不少美好时光的Film:Forum)。只要你愿意又有足够魄力,你可以全年无休一星期七天为自己安排完全不会重复的艺文活动;要是金钱稍缺,免费开放的艺术活动还是不缺的(如夏天著名的“莎士比亚在公园”)。但纽约作为一个文化俱乐部(Culture Club),出入于博物馆、剧院、电影院之外。在城市漫游是少不了的。用脚走之外,骑单车、踩滑板、滚滑轮亦没问题,这些都是人行路和马路上常见的景观。纽约街头就是活生生的艺术剧场,公共空间有无数值得玩味的公共艺术品。

后记

“离开这里,就是我的意思。”——多年前已在日记本上,记下卡夫卡这个句子。土耳其诺贝尔得奖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在自传体作品《伊斯坦布尔》中说: “所谓不快乐,就是讨厌自己,讨厌自己的城市。”我说不上是快乐的人,但并没有讨厌自己的城市,讨厌跟爱与恨,到底是不同性质的情绪。讨厌是一种负能量,而恨未必。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充满了复杂的爱与恨,但很少想及讨厌。同样,一直想到离开,也与讨厌无关,而毋宁说是一种流动的心态。游子不安,而不安正是某些人,起码在某阶段所追求的。我的意思是,生活在后现代社会,我们也许需要凭依一种流动性的生活价值。上一代说“安身立命”,譬如。找一个地方安居,找一间机构做它大半辈子,再中产一点的想法就是在“社会阶梯”上向上爬行——不说这“安身立命”的神话是否已经幻灭,即或仍然可行,在多元价值的年代,也只是一种选择,已非必然。荷兰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as)说: “地球上已经不存在‘稳定’的事物,已知的世界每一刻都有爆发性转变的可能。”不同的社会理论家都以不同的论说阐述这点,譬如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说的“液态现代性”(liquid modernity),轻如液体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形态,由此他谈及“由重转轻的现代性”、 “存在中诱惑的轻”等。他有一篇写文化身份简史的文章,说现代人由朝圣者(pilgrim)、历经闲逛者(stroller)、流浪者(vagabond)、旅客(tourist),最后以玩家(player)为终站的进程。比较属于臆测性,但很有意思。

媒体关注与评论

试问两岸三地华文出版界又有多少像《第三个纽约》这样的书?它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也不是普通的导游书,更不是理论或学术论述,但却兼有这三者的长处。带一本书游纽约?我建议你只带这一本《第三个纽约》就够了。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伟伦讲座教授,中研院院士

编辑推荐

《第三个纽约》: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城。纽约!纽约!这一次,这第三个纽约,属于潘国灵。《第三个纽约》:书国纽约;欲望都市;地铁之城;归零地。消费启示录;世代价值;绿色革命;在路上。流动的自由女神;全球化的星巴克;多元的公共空间;引领潮流的纽约客;和潘国灵一起,与这座城市,偶遇、初恋、重逢、分离,重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第三个纽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城市学是我看潘国灵的第一本书,这是第二本,感觉还是一样,充满知识性也不乏趣味性,值得
  •   内容生动有趣,深入浅出介绍了笔者在纽约的所见所闻
  •   同学生日礼物点名需要这本书 想来应该会喜欢的 书的质量没得说
  •   是看了南方都市报的书评才买的。看完之后觉得非常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香港人写的原因,书写的非常不深刻,非常大众化。而且过于琐碎,没有主线,看起来觉得很乏味。和一般的游记差不多。有点像香港茶餐厅的出品,不推荐购买。
  •   买了,没看完了
  •   一般,有种一概而论的感觉。。
  •   打算带着这本书去游纽约,去书中所说的地方寻索,在纽约书写自己的故事。
  •   正如标题,特别艺术化,不是游记,而是随感,还是艺术类的随感,所以,可读性不强,买得早,要是现在,我直接翻两下,就会退货了。但是,书的品质不错,喜欢阳春白雪的、对艺术感兴趣的,也许可以读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