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实践美学引论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应龙  页数:184  

内容概要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把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审美实践,论证了审美实践的“在场”本体性及其经验形而上学取向,提出了经验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论,终结了美学研究中的逻辑形而上学倾向。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认为:出于人们自身生存的需要,人与对象构成的技术操作联系是人与对象在场实践的本源,它萌生意向性的经验意义及人与对象价值实践的在场方式,并产生在场的价值实践效益和效应。审美实践是原始的血缘经验实践方式及约定俗成的群体经验进入文明时期萌生的,是人与对象自由的技术操作联系相对独立构成的感性实践;美感因自由的技术经验联系引发,表现为”心、物”、“内、外”经验情感的在场融合令个体身心产生的自由愉悦的价值效应;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表现为人与对象经验情感的在场融合、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它从历时性的维度呈现为”自由的感性显现”——微观个体的身心从物质的压抑、从概念的束缚中历史地解放出来,在场为自由、全面的发展;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就在于经验的意象化、情感化和艺术化;后者在场为文艺创作——基本特征是通过可操作的技术经验在场显现不可操作的经验历史情感及微观个体的生命意蕴。

作者简介

  李应龙,1952年6月生,湖北钟祥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著有《审美研究的文化转向》,主持编著《中学生美育读本》,发表美学、文艺理论论文40余篇。承担并完成江西省社科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项目7项,获江西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南昌市社科成果二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一、美学的学科性质
  (一)“本体论”阶段
  (二)“认识论”阶段
  (三)“语言学”阶段
 二、美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逻辑与历史具体统一的方法与哲学基础的关系
  (二)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问题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美学研究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美学研究中认识论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鲍姆嘉通的美学观点
  (二)康德美学
  (三)黑格尔美学
  (四)蔡仪的《新美学》
 二、西方美学研究中存在性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西方美学研究的经验论研究方法
  (二)现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存在性取向
 三、中国美学研究中存在性方法的历史走向
  (一)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存在性方法的特征
  (二)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方法的存在性走向
 四、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方法与基本思路
  (一)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方法
  (二)经验实践美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审美实践的历史基础
 一、何谓价值实践的符号化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历史根源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在场现状
  (三)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历史形态
 二、价值实践的符号化功能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的原生性功能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的继生性功能
 三、价值实践的符号化意义
  (一)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经验性
  (二)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在场性质
  (三)价值实践符号化意义的分类
 四、价值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一)行为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二)认知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三)感性实践的符号化形式
第四章 审美实践的历史阐释
 一、审美实践的历史分期
 二、原始时期审美实践的发生学形态
  (一)原始时期感性实践联系的生成
  (二)原始时期感性实践联系的核心价值
  (三)原始时期审美实践的发生学趋向
 三、文明时期审美实践的成熟形态
  (一)审美实践的相对独立
  (二)审美实践的核心价值
  (三)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
  (四)审美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五章 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
 一、审美实践“在场性质”的提出
 二、审美实践的在场性质
  (一)经验转移的审美发生学意义
  (二)自由的感,陛显现
 三、审美实践的价值效应
  (一)审美实践的微观价值效应
  (二)审美实践的经验历史效应
第六章 审美实践的在场特征
 一、审美实践的意象化特征
  (一)审美实践意象化的历史前提
  (二)审美实践意象化的在场生成
  (三)审美实践的意象化内涵
  (四)关于审美意象的一点思考
 二、审美实践的经验情感特征
  (一)审美经验情感的历时性生成
  (二)审美经验情感的共时性生成
第七章 审美实践的艺术化特征
 一、审美实践艺术化的价值活动特性
  (一)审美“创生”与审美“体验”的关系
  (二)审美实践艺术化的体验性
  (三)审美实践艺术化的创生性
 二、审美实践艺术化的操作特征
  (一)“以形写神”的形、神关系
  (二)“以形写神”中“写”的自由意义
结语审美实践“在场”的本体性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经验的外向性转移指的是个体身心蕴涵的经验意义通过实践或者“虚拟”的方式,物化、对象化为心物、内外融合的外部现象。具体表现为:内在的经验意向通过支配个体自己“手”的操作行为,使对象的外部形态按照个体内在的经验意向被改造,实际上是内在的经验意义与对象外部的物质形态“融合”一体;或者,通过群体文化的约定俗成,内在的经验意义与对象的外部形态在群体心理意识中“虚拟”性地融合一体,由此,对象在群体经验意识成为具备某种“象征”意义的客观征象。上述两种情况,无论是通过经验操作实践“改造”的对象,还是通过群体经验意识“虚拟”的对象,它们对于参与“改造”或“虚拟”的经验群体及其每个成员来说,都是能够被理解的“经验对象”,由此,对象在后续的经验实践过程也会在人的身心产生相应的价值实践效应。这里,就对象方面来说,通过经验的外向性转移产生的、人的感性能够直观的对象,包括自然的与被改造的,后者如技术工具、语言、习俗、家庭直至社会组织方式等,只要它们是历史的,那么,它们就是一定的社会群体通过不同方式约定俗成的经验对象。这就是说,从经验实践的历史视野来说,不存在绝对论的纯粹自然对象,只存在尚未通过经验实践改造、尚未通过群体实践约定俗成的自然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无论对于对象,还是对于把对象当着人的“无机身体”的人来说,在人与对象价值实践联系的经验历史过程中,“约定俗成”是经验实践特殊重要的另一种继生性功能。2.约定俗成经验实践实现“经验转移”的继生性功能,主要表现为经验实践历史的传承性、持续性,它通过个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经验的内向性与外向性等方面螺旋式的循环更新、复制和传承,使得“第一次历史活动”与后续的每一次历史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价值联系贯穿起来,形成了价值实践符号化的经验历史形态及持续更新的进程。然而,经验转移之所以能够实现,内在的根据在于被转移的“经验”必然是通过社会群体约定俗成的,否则就既缺乏经验被转移时必需的语言传播媒介,也没有被转移经验的接受者。

编辑推荐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美与自由的技术操作》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经验实践美学引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