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出版时间:2005-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  页数:4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既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梳理研究的状况与学科的理路,又尽可能从文学史理论与方法高度总结经验,探讨得失,以期对这门学科建构原则、研究模式与存在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或者说,不只是给大家一张标示学科研究方位的[地图],还要通过反思这门学科,对这站学科的研究水平有整体性的了解与评判。

作者简介

  温儒敏,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1969年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毕业,曾在广东韶关基层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师从王瑶先生攻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生,1981年获北大硕士学位,留任北大中文系,1984年至1987年读博士生,1987年获北大文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留校任教,1987年任北大中文系副教授,1992年聘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任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大出版社总编辑,中文系主任等职。

书籍目录

引言  “研究之研究”与学术视野的拓展第一章 围绕初期新文学评价的不同文学史观第二章 最初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第三章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第四章 一代名家对新文学的总检阅第五章 三四十年代的作家作品评论第六章 40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第七章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科的建立第八章 学术生产体制化与五六十年代的现代化学史写作第九章 现代文学作为80年代的“显学”第十章 “重写文学史”与90年代的学术进展第十一章 当代文不的历史叙述和学科发展第十二章 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状况第十三章 小说研究状况第十四章 新诗研究状况第十五章 散文研究状况第十六章 戏剧研究状况第十七章 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十八章 重要作家研究述评第十九章 重要作家研究述评(下)第二十章 困扰学科发展的几个问题附录一 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的写作附录二 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早晨,细雨成都。
      溪边的柳树树干湿漉漉的,上下行的蚂蚁右左双行,有条不紊,似乎在为下一场豪雨。溪里的睡莲歪斜了,一夜的折腾疲惫不堪,此刻真得睡香了。光亮的大鹅卵石,沉实而又圆润,好像对昨夜雨情相当满意。总之,春天的成都,整齐的垂柳,婷婷袅袅地,一阵柔风吹来,水里枝叶晃荡,慌乱了,但很清新。
      昨日读完了温儒敏、桂梅、姜涛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为了这本书,又上孔夫子旧书网,专门购了李健吾的《咀华集 咀华二集》;沈从文的《沫沫集》;都为作家点评作家,风格承袭中国古典诗评,且有现代视野。
      想看一看,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些纯真的文学者的纯真文字。
      
       2012-5-12于城北天开居
      
      附摘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第一章 围绕初期新文学评价的不同文学史观
      一、胡适:以进化的系列的构想文学史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3月,三万余字。)为上海《申报》创办五十周年纪念而作,第二年由申报发行单行本,并译成日文出版。因是最早“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的论作,在当时和后来的影响都很大。“五十年来”指的是1872至1922年,即上海《申报》创刊的五十年。
      不过《申报》面世那年,恰好又是曾国藩去世那年。胡适试图以这位桐城派古文中兴的“第一大将”之死,来标示古文命运,自有其象征意义。
      此文的意图是勾勒“变迁大势”,突出“旧文学”转为“新文学”的不可阻挡的趋势。他认为“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天开:胡适实际上是禀承“笔墨当随时代”的变迁观,这是文学的进化论。)
      
      二、梁实秋:把古今文学铺成一个平面
      梁实秋反对以进化论观点看待文学,主张把古今文学放到一个平面上考察评判,他的一个大胆的论点是:“文学并无新旧可分,只有中外可辨。”
      《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
      梁实秋考察文学史并不看重“时间”的范畴,而看重文学的品性,他采用的是“共时”而非“历时”的视角。文学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两个主要类别或倾向,一是古典的,一是浪漫的。他说的“古典”,是指健康的、均衡的,受理性制约的;“浪漫”的即是病态的、偏激的、逾越常轨的。这种来自新人文主义的批评标准,被梁实秋用作观察“五四”新文学的准绳,从而把新文学定性为“浪漫”趋向的文学,不合常态的文学。为了支持一观点,梁实秋例数了“五四”新文学的四种“非常态”表现。其一,“五四”新文学极端承受外国文学影响,追求外来的新颖奇异,虽热闹一时,却没有根基。其二,梁实秋指责“五四”文学过于推崇情感,到处弥漫抒情主义,他甚至用“号啕”一词来描写新文学中情感流溢的状况。此外,梁实秋指出“五四”新文学中印象主义流行,过于推崇自然与创作个性,等等,从表面来看,也都是有根据的。
      梁实秋的理论来源是白壁德(Irving Babbitt)新人文主义。
      有意思的是关于“现代”和“现代性”的看法。梁实秋写作《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固然想给他认为太狂热、伤感、混乱的新文学打一针清醒药,但他认为病根还在于进化的文学史观。他指责“浪漫主义者有一种‘现代的嗜好’无论什么东西,凡是‘现代’的,就是好的。这种‘现代性’,认为盲目地放纵人类的物质追求,势必失去人性的规范,因此‘现代’并不一定就是健全的,必须打破那种认为“现代”等于进步的思维误区。
      有意思的,1926年梁实秋写这篇文章清理“进化”的文学史观时,鲁迅几乎也在此前后产生了对进化论的怀疑,包括对“五四”新思潮的反省。
      (天开:梁实秋在共时性角度上,将文学分为“古典”的,“浪漫”的,对“五四”的新文学也有他个人的反思与批判。但划分的过于简单,没有顾及文学以外的历时性的影响。)
      三、周作人:从文学源流看史的循环
      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它属于30年代初的论作。该文是周作人1932年2—4月间在辅仁大学8次讲演的记录稿,旨在探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意义。
      胡适在其《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也追溯过新文学的源流,力图从两千多年来“白话文学”的传统中寻求新文学成立的根据。
      周作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言志派”与“载道派”两种文学潮流的起伏,构成了全部中国文学史发展的曲线,而“五四”新文学的源流则可以追溯到明末的“公安派”。
      他对于新文学运动所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以及新文学运动在时代变革中所表现出来的崭新的精神气象,还是给予肯定的。另一方面,在研究新文学“源流”时,他注重从中国古今文学变迁的整个大格局中去探寻文学自身的矛盾方面,他偏向对文学史做宏观的“结构分析”,即找到文学运动中“变而不变的美”。
      (天开:周作人的观点虽说两分法也为过于简朴,但他的中国文学内在发展的趋势需要,也外来思潮的影响推动,是具有新意的。)
      
      (天开:以上三家对于建构现代文学学科的影响至深。)
      
      第二章 最初几种独立形态的新文学史
      
      一 30年代前期的文学史写作热
      这是为了满足大学教学需要的时兴产物。当时设专章论及新文学的就有28种之多。
      二 陈子展提出甲午以降的文学“近代性”命题
      1930年11月由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此书显然承袭了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格局,即用主要篇幅论述晚清以来文学之变迁,重点是讲“变”,以证明新文学运动发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三 王哲甫写出第一本专论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史
      王哲甫的《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杰成书局1933年),这是第一本专论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史。
      全书分十章。第一章《什么是新文学》,引述了胡适的文学历史观念论及国语文学说、陈独秀的国民的写意的社会的文学说、沈雁冰的社会工具平民文学说、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及平民文学说、胡行之的死文学与活文学说、成仿吾的新文学之使命说、郭沫若的革命文学说等七家看法,力图让读者从不同侧面去了解新文学先驱者心目中的新文学目标和性质。著者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学本无新旧之别,所谓“新文学”的“新”,只是指重新估定价值的“新”。他认为新文学应是“时代的先驱”,能够“超越于普通社会的思想而有永久性的”,同时又应当是能为“大多数人所能享受的很普遍的作品”,它的取材应面向下层人民生活,体载多种多样。因此,新文学既要搜求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学,重新估定其价值,又要广为翻译介绍与借镜外国文学。这些理解成为此书评论新文学运动的出发点。
      第二章《新文学运动之原因》探讨了远因与近因。著者认为自汉魏六朝以来民间文学演进以及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海禁开放的剌激、科举制度的废除,是白话文学运动勃兴的“远因”;而西洋文化的输入,国语统一运动、留学生的派遣、外国书籍的评介、报章杂志的兴起、辛亥革命的影响,等等,是文学革命发生的“近因”。
      第三章《新文学革命运动之经过》和第四章《十五年来之中国文坛》,主要描述新文学运动的经过。其中述及胡适和陈独秀的发难、《新青年》关于“文学革命”的讨论、林(纾)、蔡(元培)之争、白话杂志刊物的盛行,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新文学社团的建立,等等。
      第五、六章全面描述1917年至1933年间的新文学创作。类似点评式概述,不大受时下流行评论的左右,能独立做出一定历史感的评判,又大致能勾勒出各主要作家作品的基本风貌,是很难得的。
      第七章介绍翻译文学。
      第八章是有关于《整理国故与儿童文学》。
      第九章收有新文学作家传略,包括各位作家的著译书目。
      第十章收有各主要文学社团的史料、作家笔名录、文艺期刊目录及新文学运动的文学创作书目。
      开列了1917年后17年间出版的新文学创作书目共和615种,包括短篇小说集共266部,中长篇小说168部,诗集110部,戏剧81部。
      
      第三章
      当代评论与文学史研究的张力
      朱自清上世纪30年代的讲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不只因为这篇文献在学科史上很重要,也因为从中可以引发许多有关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路和题目。
      一般而言,评论重在对作家作品的追踪、发现与批评,多为共时性的发表意见;而研究则多表现为对文学现象的推导、演绎,是有明确逻辑起点的理论提升。当然,两者其实很难截然划分,倒是经常彼此交融。
      《纲要》重视介绍各种不同的创作倾向与流派的发展,尤其重视作家不同的创作风格与艺术得失。
      《纲要》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叙史结构的体例。一是以作家作品为评述主线,文学思潮、运动及其历史背景、外来影响等等的介绍,也着眼于与创作的关系;二是按文体的分类来结构文学史,在同一文体中,依作家作品流派的重要程度来安排章节。这种体例有利于探讨各类作品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它的成就与影响。
      后来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明显继承和借鉴了朱自清的《纲要》的这种体例。
      第四章
      一代名家对新文学的总检阅
      《中国新文学大系》无疑是现代编辑出版史上的一个成功的典型。主持《大系》责任编务的是良友图书公司的赵家壁。
      1917年至1927年关于新文学理论的发生、宣传、争执,以及小说、散文、诗、戏剧主要方面所尝试得来的成绩,替他整理、保存、评价。
      
      第五章
      
      李健吾的《咀华集 咀华二集》;沈从文的《沫沫集》;都为作家点评作家,风格承袭中国古典诗评,且有现代视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