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峰与波谷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阎步克  页数:243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叙述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前期发展历程。由于整套丛书的分工,本书被安排承担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制度的写作,所谓“前期”指的就是这两个历史段落。夏商周的国家,有的学者称为“方国”,也有的称“王国”。“方国”之“方”,显示了那些形成了“国”的各个政治实体各据一方,“王国”之名则突出了此期的君主称“王”,存在着王权的情况。此阶段历时约十六七个世纪。自战国变法以降到秦汉王朝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这时候皇帝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政治呱呱堕地了。这种政治体制,从政治学上说应属“官僚帝国”。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的普及本,分别叙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四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成就,共12分册。在原书综合性、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通俗性,以适应大众阅读的需要。   本册叙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对官僚政治在夏商周时代的萌发,秦汉时代的蓬勃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混乱衰弊进行了追源溯流、一气贯通而且脉络清晰的叙述,对三省制、察举制的进步等萌芽于南北朝丽勃兴于隋唐的政治制度,也有极具洞见的见解。

作者简介

阎步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主要著作有《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等。

书籍目录

序言 一 官僚帝国体制的观察视角 二 波峰与波谷 三 常态、变态与回归第一章 从王国到帝国 一 从王国到帝国 二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三 皇帝一官僚统治阶级第二章 官僚行政体制的完善 一 决策权力与执政资格 二 行政组织的进化 三 军政与边防第三章 文法与文书 一 刀笔吏治天下 二 律令秩序 三 “以文书御天下”第四章 爵禄与吏禄 一 “庶人之有爵禄” 二 禄秩的渊源和性格 三 从禄秩到官品第五章 儒·法与儒·吏 一 从法术、道术到儒术 二  “奉天法古”与王莽改制 三 儒法合流与儒吏融合第六章 官吏的选任 一 吏道与功能 二 任子与内侍 三 察举与四科 四 阳嘉新制和以文取人第七章 官僚阶级的士族化 一 乡里与豪右 二 官场与官族 三 东汉的士林 四 学门与士族第八章 动荡时代的皇权与门阀 一 黯淡失色的皇权 二 东晋:门阀政治  三 南朝:“主威独运”及其限度第九章 士族特权及其政治理念 一 门阀的选官特权与品位特权……第十章 集权官僚政治的维系和发展第十一章 胡汉杂糅与胡化汉化第十二章 从北朝到隋唐:帝国复兴与历史出口后记

章节摘录

传说在虞舜之时,禹作司空、弃作后稷、契作司徒、垂作共工、益作虞、夔作乐官、龙作纳言、皋陶作士。这禹、弃、契又分别是夏、周、商族的首领,在部落联盟中他们各司其职,朦胧地呈现出了“官员”身份。这是很有意思的。《左传》还曾提到,少皞挚曾有一种“鸟师而鸟名”的制度,凤鸟氏做历正,玄鸟氏傲司分,祝鸠氏做司徒,雎鸠氏做司马;四类24种鸟名,对应着四类24个官职。那些鸟名,应该都是氏族之名。这就是一种古老的职官形态,其中部族因素与官职结构混融不分,姑称“族官制”吧。一部一族之长,又在更高的政治单位中承担官职的事情,在周代的世官制中仍然看得到,比如滕国之君为周之卜正,陈国国君为周之陶正,楚国的钟仪之族世代做伶人(即乐师)之官,郑国的公孙黑之族世代做行人(即外交官)之官,等等。

后记

《中华文明史》出版后,有关方面决定再出版一套普及本。我被委派编写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这一卷。自己不怎么擅长深入浅出的东西,写作效率很低,两年中拖拖拉拉,经常呆看着电脑,一整天也弄不出多少字,倒弄得很烦。不过逐渐还是发生了一定必趣,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无益。十多年前,曾为吴宗国先生主持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项目,写作了秦汉和魏晋南北朝的相关章节,约十万余字。透过那个框架结构,表达了自己对若下宏观问题的看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波峰与波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3条)

 
 

  •   这学期在上阎老师开的古代史,最后一节课上他推荐了这本书,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他的主要观点都浓缩在这本书里了。
  •   虽然是一本普及读本,但是阎老师在上课时曾提到,这本书是最能体现他对秦汉魏晋的历史的观点,脉络清晰,
  •   书中观点新颖,论述精到,虽是普及读本,但值得精读!
  •   历史系的必读书目,很有启发性,或者也可以看阎步克教授的公开课。
  •   虽然是普及读物,但线索清晰,很好看
  •   十分喜欢阎步克先生的这本书。
  •   普及教材,质量很好,读了很有裨益。
  •   书的装帧十分精美,物有所值。
  •   书不错,翻了几页,内容还行。
  •   书的质量很好,快递也很不错,非常满意
  •   闫老师的书永远是很好看的
  •   是我老师推荐的,还可以
  •   在超星上看过阎老师的讲座,感慨啊当初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上北大。
  •   挺好的,物有所值!!
  •   学贵有识,很不错。
  •   上了他的通选课才来买,内容确实不错,看了有挺大感悟
  •   有个学生对我说,您推荐的这本书没有什么看不懂的.
    我说,你只是认得那些字罢了.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里边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   其文深入浅出,多有创见,值得拜读。
  •   上课用的,阎老师很赞的
  •   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考虑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意义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可以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   还没看,但是阎步克老师很赞
  •   讲述了中国的历史与变革,中国的历史还是值得看一下
  •   老先生的书肯定值得一读
  •   书是阎老师讲课内容的一个简略版,肯定是没有讲课那么生动有趣了,也没有老师的学术论文严谨耐读,不过作为普及型书籍来说是很好的。
  •   虽然是普及本,但学术价值绝对不是普及水平的
  •   太过理论化了,我个人读完以后并不是很喜欢,对历史规律的挖掘和整理上升到了读着费劲的学究高度。其实有些概念和理论完全没有必要写的那么复杂,道理本就简单。这也是为啥“专业学术”著作不讨好的原因吧。
  •   看起来也是盗版书。纸质粗糙,图画模糊。希望卓越不要辜负我们一直以来对它的信任。
  •   质量很好,但是内容并没有预想的精彩
  •   没有买这本书,但是听了阎老师的公开课,在网易上,非常喜欢!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阎老师!这本书的内容大概和讲课内容差不多,应该更详细些吧。等我把手边的书看完了,我再买来看。
  •   很细节很好,。嗯好。。
  •   好书!很清晰,有条理,有意思!
  •   阎爷爷的书没话说,语言幽默,深入浅出。
  •   很好的一次购物,不错的书
  •   阎步克老师关于官僚制度的研究
  •   618geili
  •   很不错的书,帮人买的。
  •   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摇摆
  •   阎步克的一本还算通俗的作品
  •   在收副本。
  •     正如后记所言,这本书虽然是遵从一个统一的视角,章节之间的逻辑性较弱。本书的基本抱负是:将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变迁放到一个波动与回归、常态与变态的结构下。考察这一讲法的意义,至少应该包括这三步:a)列举代表官僚制度法理化程度波动的多个维度和波动的统一标准(进一步的要求是为每个因素分配权重);b)阐明这一波动的“中轴线”及其趋势;c)阐明造成这一波动的制度内部动力和外部扰动。
      
      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本书的主体是对秦至南北朝的官僚政治做出官僚政治法理化程度的分析。为了分析波动的强度与时序,本书至少列举了品秩位阶(官名是否统一/禄秩的范围与形式/更注重职位还是品位)、选任制度(以德/能/文取人,内侍/察举/品题/九品中正)、士族的官僚化与官僚的士族化、胡汉交融等维度,这些维度统一在官僚行政理性化的统一标准下(不知是否是韦伯意义上的文官政治?)。
      
      然而b)c)两步是《波峰与波谷》未及完成的。如果说中轴线的趋向是一种高效、精简、理性化的韦伯式文官政治,那么中轴线本身应该是当时官僚制度,在变态对常态偏离的强度与时序未知的情况下,很难得出两千年中国官僚制度的一般走向:只有在这波动越来越小,持续时间越来越短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波峰波谷的收敛性。
      
      以上讨论都基于描述层面,我们会发现要从本质上近乎间断性的史实上阐明连续的变动趋势是有所困难的。这一理论的验证只能基于对于偏离常态和回归常态的一般性原因分析,以及造成其他扰动的外部因素。如果一次次的偏离和回归有规律发生,我们有理由相信其间是存在统一的解释的。
      
      另:如果,那么皇帝个人的理性决策程度可能不能算作一个上述的一个维度,皇帝专断的形式才是专制官僚的巅峰。
      
  •      我本人非常喜欢国士兄和tradition对钱穆,这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国学大师”的批判。他们揭露了钱穆强辩中国没有专制,儒家不是统治阶级工具之类的说法,是多么迂腐可笑。不过国士兄,一直以来旗帜鲜明地把阎步克归为钱穆这等徒有虚名之流,把他的书放到千万不能买的烂书,这无法让人接受。
      
      
       国士兄对阎步克著作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作了条分缕析的批判。本人毫无这等水平,但是阎步克书中与钱穆的不同太明显。
      
      
       首先,开宗明义的序言里。阎步克,不指名道姓地批评了钱穆的“温情与敬意”。钱穆一直辩护中国没有专制。阎步克说清了,专制有它自己的历史合理性,我们不必这么讳言中国有过长期的专制。专制神马的,是要到我们这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才是一个要被扬弃的东西啊。不必讳言以前是专制
      
       阎步克这段话,国士兄注意了么?
      
       其次,国士兄“千万别买的烂书”豆列里,先是喷了钱穆的迂腐。接着又喷:钱穆几十页说清的,阎步克花了几百页还说不清,而且功力等而下之。
      
       这个问题太抽象,我只能发些空言高论。历史学不是哲学,历史越到精细部,越复杂越难驾驭,阎步克能理出这些宏大线索已经不错了。钱穆不过是飞机高空飘过泛泛而谈罢了,样样通样样松。钱穆是通才,并非制度史方面的专家,他的《历代政治得失》,不过是业余爱好的产物。
       我们赞扬钱穆这些演讲通识入门很“精辟”,“一针见血”,”言简意赅“,阎步克字数多好啰嗦,那么现在历史学如火如荼的专门领域研究,就该全废了,研究专著可以烧了。阎步克通识书都是垃圾,那么《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察举制度神马的,都该拿去做草纸了。更何况阎步克这本书也比较精当了,是他多本“砖著”中心思想的合集。
      
      
       再说,看得精细的同学,应该会觉得阎步克提出了很多钱穆没有提的问题,怎么算是在钱穆阴影下。
       国士有这个错觉,无非是阎步克说的领域内容,钱穆曾经一笔带过,但这不等于学术观点上两人有承继关系。他们谈的是同一个领域,但不等于两人的思路观点是一样的。
       照这个逻辑,钱穆国史大纲,可谓宏大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式的无所不包,那么看来广大古代史没法写了。比方我写先秦史,抱歉,你在钱穆思想阴影下了,我写魏晋,不行,你也在钱穆思想阴影下了,写宋元,还不行,你在。。。。。。。。。柳诒征也写过中国文化史,古代史写了个遍,照这么说,无论看不看,我们也是柳诒征指导思想下不思进取的广大学子了。
      
      
       水文一篇,抛砖引玉,求鉴定。
      
      
      
  •     这部书收在“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里出版实际上掩盖了他的光芒。因为很多专业人士很认为其为“普及本”而不看他,实际上这是阎步克先生治史融会贯通后的深入浅出之作。一般而言,通论性作品往往比较肤浅,但这部书非同一般。在汉唐史的通贯性解释中,我认为他与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可以并论,而且在语言的思考性方面有过之。无论是玩票,还是专业人士,都值得认真细读。
      
  •   阎的那本士大夫是好书,鉴定完毕
  •   钱穆糊涂,是牛逼的糊涂,阎先生好人,也是蠢货的好人。
    你们继续意淫吧
  •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跟钱穆关系着实不大,要说他在某人阴影下不思进取,那也是在陈寅恪、田余庆的阴影下——尤其是他写魏晋那段,更是如此。钱穆作为业余爱好者《历代政治得失》泛泛之作,对他实在没什么启发。所以两本书没太多联系
  •   另外这书确实算是阎步克为了那个什么普及项目,应急之作。国士若要评价他得学术水平,也应该是针对他的几本专著,写几篇批评,而不是挑他随手写的大众普及读物。
  •   钱穆也不是“飞机高空飘过泛泛而谈罢了” 钱的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应该分开看; 阎书也有自己的想法,是这套书中最好的一本,不仅仅是科普读物
  •   大众普及的东西写的烂就可以么,还最好的一本,你们的标准还是真是北大啊
  •   这本书算是阎步克几本专著个人想法的总结,这套丛书其他几本基本上侧重于对普通民众介绍下历史事实情况,写法不太一样。你确实是有指出阎步克书中不太严谨的地方,但是除非你从结构上、从整体上完全颠覆他,证明他一派胡言,才能称为烂。你的情况我们不清楚。挑刺重要,但一般来说更要看到别人优点,以便吸收,这个《治史三书》也提过——对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了
  •   另外一点就是不能为批评而批评。写得差的书是永远批评不完的,书那么多,每本书毛病也那么多——你与其费那么多精力开豆列写文章批评有名畅销的烂书,还不如给一些好书评价下得失
  •   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水平能看出他烂的
      
       但是很多人都像你这样以为自己是人生导师告诉别人该怎么做,还他妈一脸正气的
  •   何必吵呢,把阎步克和秦晖同时看不就好了么,赞一下阎先生的《政体类型学中的中国专制主义问题》,平心静气,条分缕析,论证扎实,推出的论点很可取!
  •   此书用语浅显而易懂,论述简约而集中,不得不说如此短小的篇幅来讲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历史中政治制度的变迁,并能高度概括各个朝代的发展和变迁,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唯大家可为之。比起“中华文明史”普及读本其他历史时代的分本,确为一杰出之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