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今义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其昀  页数:423  
Tag标签:无  

前言

人类的特性,在于有思想。有思想才有行动、有作为、有事业。思想创造了历史,所以思想史是一部历史的核心。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孔子学说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不明孔子学说,则不能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其前途。本书第一章《大哉孔子》是引论,说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句话,是孔子讲学的四大纲领。道是基本的、全面的、抽象的理论。德是实践的、个别的、具体的行动。仁是最重要的德目,讲明人与人的关系,仁爱可以涵盖一切德目。但真理与善意不能徒托空言,必须透过美的艺术表达出来,才能深入人心,音乐则为主要艺术,这是游于艺的确解。第二章至第九章,把孔子学说分析为八大部,即人生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军事哲学、宗教哲学。一言以蔽之,日中道。中道者保持均衡,与时偕进,谓之“时中”,强调常与变相互为用,语其常是永久不变的,语其变则为对当时此地的适应性。孔子学说经过圆融的叙说与机动的应用,证明其在今天是一份朝气蓬勃的精神遗产。第十章讲孔子理想的人格,孔子创造了士、君子和圣人的新名词。这些名词原是旧有的,孔子则赋以新的意义,不复指世袭的贵族,而是指具有理想人格的人才。“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是孔子理想中的人格,士如此,君子也是如此,圣人则为士、君子之集大成者。第十一章讲孔子门人,对颜渊、曾子、子夏、子游、子贡、子路、子张等生平学行,论述较详,其他有若等十八人,亦分别加以叙述。他们都是所谓“具体而微”,从他们的个性与其言行,可以窥见孔子教育的方法与其成果。这些教泽是永传后世、沾溉无穷的。

内容概要

《孔学今义》是张其昀先生《中华五千年史》第五册,也是春秋史的后篇,出版于1978年。全书共分大哉孔子、人生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法律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军事哲学、宗教哲学、孔子理想的人格、孔门弟子、孔子之学统、儒家的典籍与纪念、孔学对东方诸国的贡献、孔子对西方诸国的贡献、孔子世纪等十六章。作者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孔子学说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不明孔子学说,就不明中国文化的由来、发展和未来。《孔学今义》是要阐述孔子学说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展望中国文化发展的远景。

作者简介

   张其昀(1901—1985),字晓峰,浙江宁波人。南京高师(1920年后改为东南大学)史地部毕业。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和东南大学(后又改为中央大学)工作,1936年,到浙江大学任教,创办浙江大学史地系和史地研究所,任史地系主任、史地研究所所长。1943年,到哈佛大学研究和讲学,1945年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到台湾,1959年离开公职后,致力于教育事业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在台北阳明山华岗创办中国文化大学。主要著作有:《中华五千年史》、《中国军事史略》、《中华民族志》、《中国经济地理》、《人生地理学》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大哉孔子  一、孔子伟大的人格  二、人文主义  三、首倡师道  四、完成哲人  五、新时代的开创者  六、孔子讲学的四大要领  七、志于道  八、据于德  九、依于仁  十、游于艺  十一、人心、人性、人情  十二、好学、致知、格物  十三、力行  十四、诚意  十五、乐观  十六、中道  十七、内圣、外王  十八、民治  十九、革命  二十、大同  二十一、学统  二十二、孔学的新世纪第二章  人生哲学 一、人本哲学 二、仁,孔子的创造思想 三、义与勇 四、孝 五、信 六、忠恕 七、公与直 八、敬与诚 九、静与刚 十、俭与谦让 十一、观过知仁 十二、克己复礼第三章 教育哲学 一、教育宗旨 二、教育制度 三、有教无类、20世纪最新思潮 四、文化统一始于孔子 五、尊德性 六、道问学 七、致广大 八、尽精微 九、教材 十、教法 十一、师道 十二、友谊 十三、社会教育 十四、人格教育第四章 政治哲学 一、民治为本 二、制度化 三、自由与平等 四、礼治 五、正名……第五章 法律哲学第六章 艺术哲学第七章 历史哲学第八章 军事哲学第九章 宗教哲学第十章 孔子理想的人格第十一章 孔门弟子第十二章 孔子之学统第十三章 儒家的典籍与纪念第十四章 孔学对东方诸国的贡献 第十五章 孔学对西方诸国的贡献 第十六章 孔子世纪重要参考书籍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孔子之人格,在于高明与博厚。孑L子之真诚恻怛,一面如天之高明,一面如地之博厚。“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一切无我无私之精神,岂能外于是?“默而识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一切天人合一之精神,岂能外于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一切仁以为己任之精神,岂能外于是?“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匡地在宋、卫、陈、郑之间。今河南洧川县东北,号称四达之衢。)这一种对历史文化之使命感、责任感,何以过之!鲁大夫叔孙豹发表著名之三不朽论,时孔子才三岁。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叔孙豹访问晋国时,语范宣子日:“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②孔子最重立德,孔门高足弟子,分为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以德行为第一,尤以颜子高居于首位。孔子日:“吾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③可见事功重于言论。但立言亦极重要,德行事功均赖言论以流传后世,影响世道人心。《左传》载:“仲尼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襄公二十五年)即此之谓。质言之,凡违反孔子之学说,而欲为文明人、文明国者,乃事理上之不可能。三、首倡师道孔子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教师。孔子之教,以教育为中心。在人类历史上,孔子是第一位私人讲学,而为世界私立大学的首创者。在他以前,受教育是贵族的权利,孔子首先把教育普及于平民。孔子曾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但问教育,不问族类,后人尊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所创办的私立学府,成立于公元前第5世纪,地点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于是曲阜成为中国的圣地。孔子把中国古代文化,整理为六部经典,称为六艺,而作为大学教材。是即《易》、《诗》、《书》、《礼》、《乐》、《春秋》。相传孑L子弟子达三千人,精通六艺的高足弟子七十二人。二千五百年来,经孔子弟子和无数后学者的共同努力,发扬光大,儒家哲学,历久常新。一直到今天,孔子之道,成为极有价值的精神遗产,为全人类所共享。

编辑推荐

《孔学今义》: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孔子学说是承前启后的枢纽,不明孔子学说,就不明中圆文化的由来、发展和未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学今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该书有助于国人更好地了解孔子和儒学,值得一读!
  •   作者内涵深厚,阐发详明通透。
  •   不错,细细品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