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民生·2011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页数:385  字数:379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编著的《中国报告(2011民生)》从五个方面:经济活动与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与教育投入、生活与健康、社会交往与生活安排、社会信心与社会融合,对中国社会进行了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状况,调查结果具权威性,对了解中国社会,制定政策都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是隶属北京大学的科研、教学、培训实体,以搜集、整理、集成社会科学研究数据为目的;为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提供平台;为国家政策制定和改善提供依据。  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跟踪调查数据平台。CFPS项目受国家“985工程”支持,由iSSS执行,试图通过搜集社区、家庭、个人三层次的追踪数据,反映中国社会、经济、教育、健康和人口的变迁。  CFPS采用计算机辅助调查(CAPI)和CAPI网络管理系统,通过环节控制保证数据质量。

书籍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第一章 家庭收入与支出
第一节 家庭收入
第二节 家庭支出
本章提要
第二章 家庭生活条件
第一节 住房条件
第二节 家居条件
第三节 生活便捷性
本章提要
第三章 就业与工作环境
第一节 就业状态与职业类型
第二节 工作环境与满意度
本章提要
第四章 个人收入
第一节 个人收入与福利
第二节 在职工作者的收入与福利
第三节 老年人的收入与福利
本章提要
第二部分 教育状况
第五章 教育水平
第一节 居民的教育水平
第二节 教育水平的性别、年龄差异
第四节 自我教育期望的实现
本章提要
第六章 教育投入
第一节 教育的经济投入
第二节 教育的时间投入
本章提要
第七章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
第二节 家庭教育
第三节 孩子状态
本章提要
第八章 教育的城乡差异
第一节 教育水平和教育期望的城乡差异
第二节 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
第三节 学生状况的城乡差异
本章提要
第三部分 婚姻与家庭
第九章 婚姻状况
第一节 婚姻状况
第二节 婚姻次数
本章提要
第十章 婚姻缔结
第一节 初婚年龄
第二节 婚前同居
第三节 婚姻的匹配
第四节 认识方式
本章提要
第十一章 婚姻解体
第一节 离婚
第二节 丧偶
本章提要
第十二章 家庭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家庭规模
第二节 家庭结构
本章提要
第四部分 健康与医疗
第十三章 健康状况及评价
第一节 患病状况
第二节 精神健康情况
第三节 健康自评
本章提要
第十四章 患病处理行为、就医选择及医疗费用
第一节 患病处理行为与就医
第二节 患病处理行为和就医选择的相关因素
第三节 医疗费用
本章提要
第十五章 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与健康
第一节 饮食与健康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与健康
本章提要
第十六章 特殊人群的健康
第一节 少儿群体健康
第二节 老龄群体健康
本章提要
第五部分 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
第十七章 时间利用与闲暇活动
第一节 日常时间分配概况
第二节 个人生活活动时间分配
第三节 工作学习时间分配
第四节 工作外时间的活动状况
本章提要
第十八章 社会交往
第一节 日常交往基本情况
第二节 日常交往中媒体的使用
本章提要
第十九章 社会支持
第一节 居民获得的社会支持
第二节 居民特征与社会支持
本章提要
第六部分 公众态度与社会和谐
第二十章 生活满意度
第一节 生活满意度基本状况
第二节 居民社会特征与生活满意度
第三节 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
本章提要
第二十一章 居民价值观与社会判断
第一节 居民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成就归因
第三节 子女养育观念
第三节 公众新闻关注
本章提要
第二十二章 社会和谐
第一节 社会治安
第二节 社会公平
第三节 社会信心
第四节 地方政府工作评价
第五节 基层政治参与
本章提要

章节摘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用任何积极的形容词来表述都不为过。形容词的优势在于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个优势同时也是劣势,那就是,每个人想象的内容不可比较。没有比较,就难以看出系统性变化。如果要看出系统性变化,就需要基于一定标准的跟踪调查数据。非常遗憾的是,对发生在中国的这场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变化,至今为止,尚没有系统的、可供比较的、基于家庭和个体层次的跟踪数据。  没有基于家庭和个体层次的跟踪数据,就很难知道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健康习惯、教育期望、交往模式、职业状态等等如何变化,更难知道影响变化的因素。没有跟踪数据,就难以获得有效的因果关系模型;没有因果关系模型,就难以对未来可能的变迁做出预测,无法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北京大学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们看到了基础性数据积累的重要性,尤其看到了跟踪调查数据的重要性,早在1995年就有进行全国范围调查的设想,囿于当时经费短缺,没有进入实际操作。  2004年北京大学在进行国家“985工程”第二期设计时,有四个社会科学院系同时提出了建立全国性调查数据库的设想。  为整合资源,2005年7月11日,时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林建华教授会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在香山饭店组织召开了有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各院系专家和负责人以及斯坦福大学周雪光教授和密西根大学李中清教授参加的会议。经过一天的讨论,达成共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并委托时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改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主任的林毅夫教授和时任社会学系主任的马戎教授立即展开筹备工作。  经过半年积极的工作,筹备组于2005年12月初形成了《关于建立北京大学中国社会调查所并进行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的报告(初稿)》。这份初稿由社会科学部组织,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收到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12月28日,美国密西根大学谢宇教授到访北京时顺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时任系主任的马戎教授召集筹备组部分成员与谢宇教授座谈,谢宇教授介绍了密西根大学的PSID(美国家庭收入动态调查),也建议进行家庭跟踪调杏。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报告·民生·2011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