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表现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荷) 安克斯密特 (F. R. Ankersmit)  页数:306  译者:周建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表现”原本是美学和文学理论中的范畴,安克斯密特将之引入关于历史叙述的讨论,其意在于“提议从美学的观点看历史编纂”。在这一意义上,历史叙述就像肖像画,它不是有关对象的摄影反映,却是人物风神的丰富表现。作者在《历史表现》中从“史学理论”,“历史意识”,“史学理论家”三个层次,系统讨论了历史表现理论。
《历史表现》充分认识到,历史写作在满足理性的、科学的探究要求的同时,审美也是其内在固有的要素。为了恰当理解历史写作的性质,应该区分表现与描述,并且以表现概念为核心,重新来定义诸如意义、真理和指称等传统的语义学工具。
《历史表现》的目的,是要在历史研究的文学进路之铺张与实证研究之节制中间界定并探寻某种中道。这一思路导向了历史研究的一种理性主义美学,在重申历史写作的审美维度的同时,也再次肯定了历史学科之合理性。

作者简介

安克斯密特(Frarlklin Rudolf
Ankermit),荷兰人,1945年生,现任格罗宁根大学思想史与史学理论教授,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学、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著述多种并被翻译为十几种语言。
主要著作有: 《叙述的逻辑》(1983) 《历史与转义》(1994) 《美学的政治学》(1997) 《历史表现》(2001)
《政治表现》(2001) 《崇高历史经验》(2005)

书籍目录

《历史的观念译丛》总序
译者序言
中译本前言
鸣谢
导言
第一部分 史学理论
第一章 语言转向: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
第二章 褒扬主体性
第二部份 历史意识
第三章 吉本与奥威德:历史的形变
第四章 叙述性历史主义的辩证法
第五章 对过去的后现代“私化”
第六章 大屠杀记忆:悲悼与忧郁
第三部分 史学理论家
第七章 为什么是现实主义?——奥尔巴赫论实在的表现
第八章 丹图论表现、同一性及难以分辨之物
第九章 海登·怀特对历史学家的魅力
第十章 吕森论历史与政治

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但是,文学理论对处理史学理论的核心问题,即历史如何说明或表现过去实在的问题没什么帮助。它是关于我们应该在哪儿追寻文本的意义的理论,而不是关于文本如何表现与自身不同的实在以及文本与实在的关系的理论。文本意义的问题当然是文本与实在关系问题的一部分,如果在我们读一个文本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读的是什么,对于这一关系怎么能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因此我们会这样设想,为了确定文学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关联,首先需要检验的是,在实际的历史写作中,意义问题与历史表现问题是如何介入(interfere)的。为了处理这个基础的问题,让我们以关于文艺复兴的史学争议为例。假如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学家想要进行富有成果的辩论,最起码的条件不用说是对于这个课题上已然写就的各种著述的意义要有一个充分的一致看法。同样明显的是,文学理论在这种问题上的处理有它自己的权利。不那么清楚的是,实践中这是如何做到的。假设一个解构主义的文学理论家介入关于文艺复兴的论争,声称某甲关于文艺复兴的书的意思与卷入论争的其他人一直认为其所具有的意义不同。例如,解构主义者可能会以布克哈特所勾勒的著名图景为出发点,它描绘了在文艺复兴期间,中世纪时遮蔽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的帘幕如何被掀开。接下来解构主义者可能会振振有词地提出,对于人类个体来说,这一点也不是布克哈特想在其中看到的自由的获得,事实上却是自我的巨大丧失或耗损;这种丧失可以跟每个人所经历的从与世界的单一联系(即母体)中剥落,成为与外部世界的一切相脱离和对立的柔弱可怜存在的创痛相比拟。从外部世界的角度考虑,人通过成为自己而失去整个世界;而从主体的角度看,文艺复兴对自我的发现是后世笛卡儿与康德式先验自我裸露的第一步。

编辑推荐

《历史表现》是历史的观念译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史表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历史写作在满足理性的、科学的探究要求的同时,审美也是其内在固有的要素。为了恰当理解历史写作的性质,应该区分表现与描述,并且以表现概念为核心,重新来定义诸如意义、真理和指称等传统的语义学工具。
  •   无论是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表现或是史学领域的历史表现,其最高境界当然是完美无缺,这对于历史学而言却是不可企及的奢望。历史学家们不断生成新的论著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过去真正的表现呈现出来,正如前面我们已经论证过的,单一的历史表现是无从判别其优劣的,也无从知晓其可信性,必须将其与其他的历史表现进行对比,而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即使我们暂时获得了关于这一组历史解说的正确结论,问题还是存在着,因为我们所获得的这一组历史解说只是关于特定过去所可能有的众多解说中的一个样本,要想获得关于过去的真正表现,我们必须穷尽所有的样本,这对历史学家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时候,我们用以评判历史表现优劣的后验标准必定是不完满的。“关于过去的‘真正’表现,像关于过去的陈述那样与其所表现的过去相称的表现,只有在关于过去的这一部分的所有表现得以实现的情况下才可能。只要这一条没有得到满足,表现与其所相关的东西间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
  •   本书讨论史学写作中的表现问题,即史学作品如何将历史人物的风神和历史事件的动魄传神地表现出来。
  •   作为西方史学理论的爱好者,因为不了解西方史学理论、对其难以理解,所以心向往之,故而一看到此类著作就拍下购买。细细读下来,西方式的史学理论对历史学本身的理论释读方式值得深思,借用记忆、遗忘等展开对历史真实再现、历史主观性的价值意义的探询。
  •   一本新翻译的书,使读者重新认识作者
  •   没期望中那么好
  •   没看的。。。。。。。。。。。。。。
  •   从第三章开始 译的好烂 让人不忍猝读 译者独特的措辞暂且不说 好多地方简直就像翻译软件译过来的 根本不成句子 要么缺成分要么好多谓语让人不知所云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122-123这两页 甚至“吉本和奥维德式的形变”竟被译成了奥维德的《变形记》一个为单数一个为复数 而且要是书名的话应该是斜体啊 这不知道怎么会这么粗心犯这样的错
  •   和通常的科学历史学不同,这应该算是艺术历史学的代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