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大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秦春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6出版)  作者:秦春华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建校110多年来,北大为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昌盛的进程中起到了先锋和骨干作用,这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的有形存在,更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主自由和伟大复兴的象征,成为现代人文学者和科学家向往的精神家园,从而独具魅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所说:“作为文化中国的象征,其实北京大学早已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因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所大学,能够像北京大学这样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得如此紧密,息息相关。北大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哈佛之于美国、牛津与剑桥之于英国的意义。”    在中国的高校中,北大具有“老”与“大”两个特点。之所以说“老”,那是因为在中国,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大学并不多,因此,人们常用“古老”来形容北京大学的历史;之所以说“大”,不在于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所谓“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之意也。历史悠久的“老”让我们足以心生骄傲,兼容并蓄的“大”也常让我们引以为荣。就是这样一所“老”学府,每年吸引着无数的青年才俊奋身投入燕园,求学于“一塔湖图”;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府,将今日的精英与明日的栋梁、今日的思考与明日的奉献,维系在了一起;就是这样一所“老”、“大”学府,将这些胸怀大志、肩负大任、孜孜求学、不倦探索的年轻学子,培育锻造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道德高尚、学识渊博、体魄健全、意志坚定,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一个多世纪以来,北大历经风雨,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从未因时光的磨砺而褪色。今日的北大,迎来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迎来了自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发展期,“北大人”将满怀豪情,团结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发努力。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金秋九月,一段精彩的大学时光在等待着你。在这里,美丽的燕园将带给你广阔的人生舞台,光荣与梦想将力促你奋发前行,理想与责任将激励你勇于担当。在即将踏入燕园之际,希望你们能够刻苦学习,踏实做事,诚实做人,志存高远,胸怀祖国,力争做一个有理想、有责任、敢于担当的、光荣的“北大人”!    北京大学校长  周其凤

内容概要

  也许你正在求学路上跋涉,为艰涩的作业愁眉不展,为青春的友谊伤感无措,为未知的明天兴奋焦虑……那就读一读这套书吧,来看这群相约北大并走进北大的学子们曾经的奋斗、困惑与收获。  《学海导航系列:相约北大(1)》是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考取北大的新生应征稿件中精选的关于学习与成长的故事。在考上北大的这些优秀学生中,既有城市家庭的学生,也有农村家庭的学生;既有文科牛、理科生,也有通过各项竞赛获得高考加分的特长生;既有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也有高考复读生。他们也曾经迷茫,曾经痛苦,但最终都用自己的方式破茧而出。  当然,你的目标可能不是北大,但这些成功案例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北大,因为梦想与激情没有什么不同,对知识的探索与内心的锤炼是青存共同的追求。阅读他们的昨天,思考我们自己的未来。

作者简介

秦春华,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书籍目录

我在晨雾中抵达化蛹——妄议中小学基础教育在学海中浮沉竞赛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眼中不一样的中德教育对中学生学科竞赛的一点思考教育的真谛且行且成长高三高四,在灰色中寻梦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读懂教育,读懂高考对基础教育的一些思考浪遏飞舟对中小学教育的思考所谓卓越,尚在远方——一个北大预录生的学前遐想父母陪我走过的路我的上半半生批判性思维在教育中的地位让理想存在于热情激荡中理想?现实?——关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思考与感受对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现状的分析没有“不得不”——当雏菊遍布山野的时候,你或许嗅不到芬芳,但你却可以触碰阳光Never Stop宝剑锋从磨砺出——杂谈高中学习正确对待压力学会自我调节高吟低唱论学习学海觅渡放眼观书,宽心量物笑忘歌十二信条——高中学习生活浅谈学习谈一路追寻墙里秋千墙外道(后记)

章节摘录

化蛹——妄议中小学基础教育    我听闻曾有人向康有为提议说:“我看只有尽力多立学堂,渐渐扩充,风气一天一天改变,才能实行一切新政。”却被康南海断然驳回说:“列强瓜分就在眼前,你这条道如何来得及?”    话音犹在耳畔,然而从1898年到现在,飘摇百余年矣!那时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在湖光塔影里走过了一百一十三年的光阴,早就不再叫做京师大学堂了;而我巍巍中华的教育大业,固然少了子日诗云,多了ABCD,却似乎骨子里还是当年的样子。    对于和我同龄的很多孩子来说,他们与梦想之间,早就不仅仅是高考这一根独木桥了。国外的大学早已向他们开启了大门,港校更是在今年成为了招生的大赢家,然而即使漂洋过海地求学,很多东西似乎依然不能改变。在许多国外教授的眼中,千里跋涉而来的中国学生有着极高的GPA、托福或者GRE成绩,可惜一旦等到进了实验室,操作、讨论、分析的能力就跟别人相差甚远。梁任公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里赞颂道:“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然而如今的中国少年,似乎仍然与启超先生文中描述的有一定的差距。    我常常看到抱怨中国教育的文章。有的时候我想我们或许过于偏激了,这样的现状固然不令我们满意,却绝不仅仅是一人一力所能改变的,绝不是三年五载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谁能一劳永逸地为教育起沉疴,那么早就解决了,为什么还要拖到现在?我本身也不过是中国教育的产物,“只缘身在此山中”,也难做出清晰的判定。不过我敢保证的是,这绝不仅仅是焦急浮躁的抱怨与抗议所能解决的。    这一切的种子,估计早在百年以前就埋下了——当我们的国力和工业奋起直追,教育却被丢在了身后无人问津。康有为先生地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抛开往事不谈,我们的现状确实堪忧——许多别国的基础教育,重的是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基础教育,重的是知识的积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习惯了得到知识,却不习惯去创造知识。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的首先要是“道”,是思想,是方法,其次方才是授业,解答问题。而我们无意之间,常常将讲坛神化,而且时常急功近利——其实筛选人才的体制逼得我们不得不急功近利——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长在北京,感觉北京的老师们还是非常谦和的,也是相对而言鼓励孩子们自己探究的,然而毕竟在很多很多地方,人才毕竟是稀缺的,难得的。我相信在那些地方的我的同龄人,有很多因此而不能让自己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    考试的体制不改,教育的形式改了又有何用?而关于高考这个体制,我相信即使是教育工作者也跟我们一样感到无力——说实话,在没有科举或者高考这种全国性考试之前,我们不是没有过别的,比如九品中正,举孝廉,但是事实证明,在所有这些里面,高考已经是最为公平的。我们每一年的考生太多,大学的普遍质量又有待提高,更何况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几千年来都以情义为重的社会。真要说改用了西方国家的考试制度,也未必就能成功在我们这里开花结果。    自然我并不是鼓励因循守旧,康梁在维新变法时曾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考试制度是教育制度之纲之本,自然要跟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绝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我们的教育制度倘若不变,不能自成一路,那么我想,我们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也不过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    我想我们作为普通的学生,生活跟中小学基础教育紧密相连,而我们本身却没有什么办法改变它。为了去改变它,我们必须先让自己成为有能力修正、改变这个制度的人,而达到这个水平,又必须首先通过高考。    固然我们如今的教育制度并不完善,弊病不少,然而对于我等莘莘学子而言,这绝不该是我们放纵放弃的理由,也绝不该是我们不能在这个制度里杰出的借口。我并不认为,现在的教育制度就一定是所谓扼杀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凶手,毕竟即使在死板腐朽的科举制度下,这个国度仍然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英杰,那些唤醒国民、给我们带来今日的智者,他们依然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出生并且成长起来的,受到的还是八股式的教育。如果真的有杰出的人才,那么再刻板的制度也不会动摇他成功的信念,扼杀他的天才,遮蔽住他的光彩。相反,为了改变这一制度,使其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孩子服务,我们才更应该奋发图强。总而言之,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积极地面对,而非消极抱怨,我们来日之任,是该批判地改进,而非因循守旧、。    梁氏有云:“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那么我们依此类推,如果我们这一代都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现行教育和考试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为改变它而奋斗,那么我想教育制度的革新,恐怕也并没有那么难以付诸实践了。    我以为,抱怨教育制度、逃避教育制度,人人皆可为之。独独在一片抱怨声中挺身站出来,尝试改变制度——这是非有大智慧大气度人所不能为的。而这也是我们必须做的——我们必须有人站出来打破旧的制度,尝试树立新的规定,才能够让我们的后辈受到更好更完善的教育。    倘若要我作比,我愿将我们如今的基础教育比作一颗茧。在教育这一点上,我们将自己封闭在世界之外几百年,想要迎头赶上总非一朝一夕的功力。然而希望总是还在的,总有许多许多的人如春蚕一般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努力,虽然此刻自己仍然备受束缚,却终有冲破一切化蛹成蝶的一日。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在中国想要改变什么总不是件容易事,然而我相信,哪怕是移山填海的浩大工程,只要我们愿意——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做得到。    只不过,现在的我们,仍然还在漆黑的茧中慢慢摸索,慢慢蜕变。    P8-11

后记

墙里秋千墙外道    北大的校园是永远的,精神的魅力是永恒的。201l级新生稿件的审稿工作已告一段落了。从刚刚成为“北大人”的高中毕业生群体中征文,并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稿,编辑成书几乎已成为北大传统。这是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儿:刚成为北大人的他们离高考最近,是这场搏杀的胜利者,因而最有“发言权”;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经验,也是更多正在奋斗的人们渴望知道的。这既是对过来人的一份总结和交代,更是对未来者的叮咛和期许。    字里行间,他们用文字筑造了一个绚丽斑斓的世界。这里有梦想,关于博雅未名,关于朱门前的石狮子,只那一瞥就钟情于此;这里有拼搏,争分夺秒,挑灯夜读,虽九死其忧未悔;这里有技巧,各门学科,见招拆招,于手起笔落间论剑高考;这里有故事,或黯然神伤,或得意欢畅,尽显英雄意气;这里有思考,像快乐的芦苇,在生活中处处歌唱;这里还有感恩,父母,师者,长者,朋友,同学,深情厚谊,山高水长。这里有道不完的精彩。    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会感到一股力量正在心中发芽、生长。这些文字都力透纸背。相当一部分的文稿都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出于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好的借鉴的意图,我们尽量避开了重复的篇目,以求内容的多样化。在此,我们向所有的投稿者表示感谢,没有你们的文稿,就不会有本书的出版。同时,也希望我们提供的文稿能让读者满意,这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然而工作量大,力有不逮之处,还请读者见谅。我们欢迎读者朋友提出修改,你们的意见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作为编者的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推倒这堵墙。让燕园之外的读者,也能看到其中的风景,甚至最终走进这座美丽的园子。    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坎儿。进入燕园,确实是一幕完美的收场。但是,生活并非只有高考,燕园也并非代表着终结,而是新的开始。细细品味这些征文,充斥着它们的,早已不是单纯的高考。在高考之外,有着更广阔的生活,比如社会活动,比如兴趣爱好。如果读者朋友能在这些文稿中,看到“围城”之外的东西,那我们编者就要备感欣慰了。    是为跋尾。

媒体关注与评论

  高考之前,你认为高考就是天;高考之后,你会发现,高考只是天上的一片云彩而已。  ——孟紫煊    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失败的时候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要保持追求梦想的勇气、决心和毅力,成功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清醒与自知,始终怀着一种学习的态度不断前进。  ——杨明如    我是一个坚决的“作业本位”者,在学习上一切以上课和作业为中心,除此之外便再也不管不顾。从一年级到高三,我几乎从未上过任何补习班,也从未请过家教,也几乎从未主动去做除作业以外的辅导书,而是把这些时间用在了其他兴趣爱好上。  ——陈立尧    将成为北大人,某些程度上说明我对于当下基础教育体制适应良好,但并不意味着我对于它就是乐于接受并且希望“后来人”也乐于接受的,相反,我会想要反省它,批驳它,同时自我校准,希冀未来,完成批判性思维过程。  ——谢雯    我们都是学海里执著的觅渡者,都在求索着到达彼岸的航向,纵然觅渡中有风浪毒打,暗礁重重,但年轻的我们始终有着拼搏的勇气、顽强的决心、昂扬的自信,已足够对抗浩瀚汪洋带来的迷茫。  ——呈梦稷

编辑推荐

秦春华主编的《相约北大(1)》是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从考取北大的新生应征稿件中精选的关于学习与成长的故事。    每个孩子都梦想自己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本书提供了众多梦想北大并成功实现的案例。在考上北大的这些优秀学生中,既有城市家庭的学生,也有农村家庭的学生;既有文科生、理科生,也有通过各项竞赛获得高考加分的特长生;既有通过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也有高考复读生。他们也曾经迷茫,曾经痛苦,但最终都用自己的方式破茧而出。这些成功案例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北京大学,因为青春的梦想与知识的探索是所有追求进步的青年学子们共同的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相约北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