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珺  页数:296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年初,我们总算和清华大学完成了谈判,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脸茫然的记者和不着边际的提问,我心里想,和清华大学的这项合作,真是很有必要。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了。学术界有一句话:“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梁先生说得稍客气一些:“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当然我是在“断章取义”,把逗号改成了句号。这句话的结尾是:“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我们的初衷,是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做一点事情。通过专家给大众写书的方式,使中国古建筑知识得以普及和传承。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希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前辈、新秀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宣扬;能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提供一点工具;能为我们的“独立性”添砖加瓦。                                                                      王群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2009年1月1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作者在中国古典园林史领域浸淫多年,又曾赴国外做访问学者,对于古建筑的文化传承,投入感情甚深,因此著述本书,实乃心血之作。  全书在大历史兴衰的语境之下,阐释了北京颐和园的前世今生,有着厚重的人文浓度,又不失恣意挥洒的表达。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前身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与历史背景、整体山水构架、建筑布局与庭园的风光,以及造园的意境手法。其中乾隆年间的盛世风华,洋溢在字里行间,甚至于乾隆对于西湖胜景的偏爱,对海外仙山的向往,以及对造园的出尔反尔,都被亦庄亦谐地笔调,细致地摹写下来,兴致盎然。然而笔锋陡转,历史兴衰,清漪园的奢华胜景,顷刻间在兵焚战火中化为齑粉,令人心生民族的慨叹。  下篇包括颐和园重建过程与历史背景,以及颐和园的帝后生活空间,及至现今的名胜景区。自从家国危难之际,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建了颐和园以后,颐和园便背负了过于沉重的意义,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再不复单纯的自然与艺术之美,砖石土木亦散发着历史的人文味道。  整本书犹如一场颐和园的时光之旅,皇家建造的故事,诗词歌赋下的赞叹,帝后的生活方式,甚至于每个局部景观的典故,亦是细致着墨,娓娓道来。精致的版面设计,典雅的文字,细细品味,唇齿留香。

作者简介

贾珺,1970年出生于江苏淮阴,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2007任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建筑史》丛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园林史和中外建筑文化交流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各1项,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翻译学术著作2部。

书籍目录

楔子 颐和园概貌上篇:清漪篇 壹  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与历史背景   乾隆上谕   瓮山西湖   清漪园记   筑园动机   宏大工程 贰 清漪园的整体山水架构  西湖情结   湖山改造   西堤六桥   钱塘余韵  衔山抱水 叁 清漪园宫廷区与前山建筑  勤政乐寿   悠悠长廊   大报恩寺   高阁耸立   琉璃世界  画中畅游 肆 清漪园的前湖与后山后河风光    昆明湖上  海上仙山   曲溪通幽   后山小景   水街集市   须弥灵境   七彩宝塔 伍 清漪园的造园意境  移天缩地   假山堆叠   巍巍城关   花木栽培   外围借景   象征寓意   水陆游线下篇:颐和篇 陆 颐和园重建过程与历史背景  御苑沧桑   万寿献礼   恢复改建   巧匠杰构   戊戌庚子 柒 颐和园的帝后生活空间  仁寿大殿   玉澜宜芸   太后寝宫   等级差异   大小戏楼 捌 颐和园的名胜景区  景福益寿   金殿排云   明湖滉漾   清晏石舫   小园谐趣结语参考书目致谢插图目录

章节摘录

湖山胜境——北京颐和园    北京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历代兴废更替之间,无数的宫殿、坛庙、园林、寺观、市肆也随之经历了多次的盛衰轮回,而园林作为一种富有特殊魅力的景观建筑,每次都像烟花一样在泛黄的历史画卷中发出璀璨的光芒,成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最早关于园林的历史记载是战国时期的燕昭王在蓟城建造的离宫黄金台,随后在不同的朝代中,作为北方的名都大邑,北京地区不时出现诸侯苑囿、督帅府园、寺庙园林以及郊野名胜,成为城市重要的点缀。辽代北京地区名为幽州,被定为陪都南京,辽主在城郊陆续兴建了很多离宫苑囿,并经常来此游幸。金代改幽州为中都,首次成为正式的王朝都城,皇家园林建设空前繁盛,城内外御苑遍布,私家园林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元代在中都东北方向新建大都城,城市中心地带引入大片水面,并环水布置宫殿,另在城内和四郊大力兴建皇家园林,一些蒙古、色目贵族以及汉族官僚也纷纷创立私家园林,掀起新的高潮。明代续建紫禁城御花园、西苑三海和南苑,而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风景园林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盛盛况空前。清廷入关之后,继续沿用明代的都城、宫殿和坛庙,把主要的力量投入皇家园林的兴建,使得有清一代的御苑达到最鼎盛的程度。到了乾隆时期,京城内有大内御苑和西苑,南郊有南苑,西北郊更是成为皇家苑囿最集中的区域,其中包含圆明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等近十座大型御苑,统称为“三山五园”,再加上热河避暑山庄、蓟县盘山行宫以及南巡、东巡、北狩路线上的大量行宫御苑,形成极为壮观的园林风景线。许多王公大臣和文人商贾也纷纷仿效,在京城内外修建了几百座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风景园林则延续了明代的盛况,彼此辉映,堪称中国园林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个篇章。可惜经过近代的列强入侵、政局动荡和内战破坏之后,北京的园林体系遭到很大的摧残,因此劫后仅存的一些园林遗产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在清代所有的皇家园林中,颐和园是造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也是目前北京西北郊唯一保存完整的御苑,被誉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传世绝响。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850年),以西北郊的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自然山水为依托,又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改造,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很多传统造园的经典手法,兴建了大量的宫殿、楼台、亭榭,并叠山引水,栽种花木,营造出一个山清水秀、楼台华丽、如诗如画的名园胜景,是几千年以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杰出的范例之一(题图)。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其他御苑一起遭到英法联军的焚掠,大部沦为废墟。光绪年间,贪图苑囿之乐的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大肆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园,在此长期居住理政。这座园林由此经历了从清代最繁华的乾隆盛世逐渐衰败、遭遇大劫又回光返照的全部过程,尤其见证了晚清戊戌变法、庚子之乱直到清室退位的所有重大事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令后人无限感慨。1949年以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经过多次重修,再现了美丽祥和的景致,成为北京一大名胜,并于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日益得到全世界的欣赏和关注。本书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了若干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以通俗而不失专业水准的笔触对颐和园及其前身清漪园的历史、山水格局、造园思想、重点景致分别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兴趣,也以此作为献给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一份纪念。上篇:清漪篇第一章 清漪园的建造过程与历史背景乾隆皇帝看中了北京西郊最优越的一个山水地段,悄悄地开始打造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皇家御苑。这是怎样的一片地段?皇帝为什么宁可自食其言也要建造这座新园?整个清漪园工程有多大规模?且看本章分解。乾隆上谕 一道上谕泄露出的天机:大清王朝即将增添一座新的大型御苑。大清乾隆十五年,即公元1750年,是一个灰色的年份。年初到年终,全国从南到北有很多地方都发生了自然灾害,水灾、旱灾、雹灾,全赶上了。三十九岁的乾隆皇帝弘历(图1-01)频繁应付救灾工作之余,还两次抽空陪伴皇太后钮祜禄氏出京巡幸,一次是去五台山进香,另一次是去拜谒东西皇陵,大概有请求菩萨和祖宗保佑一下的意思。可是灾害依然不断,年底的时候青藏又发生叛乱,简直是祸不单行。幸亏名将岳钟琪迅速平乱,并擒获逆首卓呢罗布藏扎什,算是为这一年划上了一笔亮色。不过就算没有这个好消息,相信乾隆帝的心情也不会太糟,因为一项筹划已久的大型园林工程已于当年悄悄开工,皇帝苦心期盼的一片湖山胜景正在慢慢地由蓝图变成现实,足以抵消其他所有的不快。这一年的三月,乾隆帝从五台山回朝后,接连下了几道重要的圣旨,主要是分别免去安徽、湖北、山东等受灾地区的赋税,还有一道则是嘉奖抚慰正式退休回乡的三朝老臣张廷玉。就在同一月的十三日,皇帝还颁布了一条似乎与军国大事毫无关系的上谕:把北京西北郊的瓮山改名叫“万寿山”,把瓮山旁边的西湖改称“昆明湖”。这条上谕悄悄地透露出一个讯息:救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皇帝心爱的行宫园林也在紧锣密鼓的兴建之中。瓮山西湖瓮山和西湖是北京西北郊最优美的自然山水。北京西北郊山峦起伏,属于太行山的支脉,自古被称作“神京右臂”,其中凸起许多山峰,附近又有很多湖泊泉水,林木茂密,风光十分秀丽。瓮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小山峰,山形比较平缓,有点像大坛子,因此被称为瓮山;另一个说法是有一位老翁曾经在此挖到过一个大瓮,因而得名。山的南面地势低洼,汇集了周围的泉水溪流,形成了一大片湖面,就叫瓮山泊。这一带在元朝以前并不为人所知,名气远远比不上西边相邻的玉泉山和香山。元朝建都北京(当时叫大都),曾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修筑大规模的水系,完善了首都地区的供水系统和水上运输设施,瓮山泊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以天然的湖泊兼具蓄水库的功能,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关注,逐渐成为游览胜地,后来又慢慢地在湖滨和山脚出现了一些寺庙和园林,为自然风光增色不少。其中最出名的是一座大承天护圣寺,元朝皇帝经常来此游玩并住在寺中,另外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墓园也建在这里。明朝的时候瓮山泊改名西湖,水面种植荷花、蒲苇,湖边构筑了堤坝,周围还开辟了广阔的水田,被当时的文人誉为“北国江南”。环湖增添了一些新的寺院和园林,特别是明神宗的乳母罗氏捐资在山南坡新建了一座圆静寺,东临莹莹稻田,西对柔柔碧波,北倚幽幽瓮山,景致不凡。春秋之季,瓮山、西湖一带游人如织,逐渐成为北京最著名的郊游胜地,暮春四月的时候还举办游湖盛会,几乎可以和盛唐时期长安的曲江池相媲美了。清朝初年,瓮山、西湖周围的寺庙、园林一度有些荒废,但很快就重新振兴起来,依然很受游人亲睐。来自江苏苏州的一个名叫沈德潜的官员曾写过一首《西湖堤散步》诗,诗中说:“闲游宛似苏堤畔”,已经直接把这座北京西湖与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西湖相提并论。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在大兴土木的皇家园林正是以瓮山和西湖为核心的大型苑囿,为此在三月十三日皇帝特意下旨,正式把山和湖改名叫“万寿山”和“昆明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避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干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以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梁思成

编辑推荐

对于古建筑的普及书而言,重要的是深入浅出,太过艰深,必然晦涩,削弱了读者的阅读乐趣。太过浅显,必然又会沦为读者案头床边的泛泛之作,看过即弃。而《北京颐和园》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可深可浅,常读常新。尤其是对于对于建筑、城市古迹、旅游的爱好者而言,如若能与亲身实地的体验,两相印证,必然获益匪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颐和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2条)

 
 

  •   之前买过楼庆西主编的中国建筑五书,觉得很好,这回看到这套书,又动心了。先买了两本看看,感觉不错,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图片也比较多,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看后让人受益匪浅。去年去过颐和园,要是在那之前读到这本书就好了
  •   贾珺老师很博学啊(他还担任着清华建筑学院图书馆馆长),他的课《亚洲景观史》、《中国古典建筑典籍文化》等都讲得很生动,在学校时很喜欢听。这本书仍然延续着他讲课时的风格,历史在不动声色中悄然展开。很喜欢,值得一读。——凌烟书生
  •   颐和园,买到这本,北京古建筑的5本书就都收齐了,很值得慢慢细细品味。
  •   这一套书,似乎就这一本是一致说好的。

    电视上在放《颐和园》,其思路和本书十分相似,所以,结合电视再看书,温故而知新,很是享受。本书每节都不长,可以说是短小精悍,能吸引人,这就不错,文字不在多,说清楚就好。
  •   封面的纸张太容易脏了,一下子好多手指印。不过书的内容很棒,没后悔买,比《颐和园传说》好。
  •   书中内容很详细,图片很清晰 ,可以全面了解颐和园。非常好。
  •   正版,书品相好,在介绍颐和园的书中算不错的一本。包装和快递都很给力,是一次愉快的网购经历。
  •   真要玩好颐和园就应该用这本书。
  •   在西单买了建筑地图之后,感觉很不错,忍不住在网上买了全套,确实不错哈哈,所以给你们顶一下!希望以后能多看到如此有品味的图书。
  •   生活当中的好多事就是这么巧:偶然的机缘巧合,却带来仿佛命中注定的缘分。
    无论大家最初与北京古建筑相遇的契机是什么,这本书能给大家带来阅读的惊喜。
  •   以前看过贾珺写的这套丛书中的《北京四合院》,所以才关注这套丛书。还没看,但是肯定不会差。不过这次的塑封坏了,白色的书有点脏,希望下次别这样。
  •   专业,排版精美,知识学习和历史沿革都很全面!
  •   图文并茂,脉络清晰,虽然没有去过,但是看了心向往之。

    让外行也能理解古建筑的好书。
  •   历史介绍详细 画面搭配合理
  •   北京给人的文化是温暖的,大气的!
  •   很不错的普及书,值得看看
  •   这一系列五书已购了三本,非常喜欢,好书。
  •   作者文笔优美,材料取舍得当,引人入胜;配的图片、绘图都很出色,看着是一种享受。可以说,是这系列里最佳。
  •   帮公司买的,质量很好的一套书,买了一个系列的。非常满意。价格又公道
  •   好书 这一套值得收藏 印刷精美
  •   非常有用,而且包装也不错
  •   好书,不错,好书,不错好
  •   书的装饰与内容,总体上与清华相当,是一本严肃认真的作品。最精彩的是书中配有了许多示意图,把众多复杂的景点介绍的很清楚。但在景点的介绍上,似乎不如建筑方面的深入,有许多是颐和园导游词的内容,未必经过了考究。比如49页,介绍到长廊的苏式彩画时称赞之余,没有介绍实际上现在的图画已经是经历过许多次的重绘,描绘的内容也有很多改变。再如66页,无梁殿被冠以俗称,但也有说是因为供奉的是无量佛。如果作者能从建筑角度介绍一下无梁殿的含义与特征就更好了。
  •   另类角度诠释了 尽人皆知的颐和园
  •   图文并茂,印制和装帧也令人赏心悦目。北京如此丰富的古建筑,虽然人为毁了许多,但幸存的实在珍贵。

    雪花啤酒公司赞助清华大学出此套书真是一件好事。否则可能这末上佳的古建筑专业型普及系列难以问世吧?

    不过,书价有点贵,趁当当网搞活动打折,出手买齐了。
  •   好书,可用做导游书,较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建筑艺术介绍。
  •   刚从北京考察回来,这本书希望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   对中华景观艺术佩服!!!!
  •   应该把这个系列的书都收藏了
  •   书很好 喜欢的 但是价格不便宜 比最低的时候高上很多 虽然是搞活动打折的 但是依旧不便宜啊
  •   介绍较为简单明了,不错的入门书
  •   这本书买的值,内容详实,此外印刷质量很好,图片精美,排版清晰,值得推荐
  •   这本书与其说是建筑类读物 不如说是一本旅游推介书……
    照片都不错 文笔很糟糕
  •   看网上说此书“全面、专业”,个人觉得既不专业也不全面,本来还想买另外几本,看看这书还是算了,定价那么贵根本没道理。
  •   普及读物的价钱贵了很多,排版不像是建筑学院的作品,有怠慢?
  •   书的内容丰富。出版社应配送个放大镜。
  •   在我而言,要说皇家的林子,最让人说不清的,其实不是圆明园,而是颐和园。圆明园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他只剩下追忆和难忘的民族情绪。。颐和园不仅代表了乾隆的鼎盛时期,更代表了慈禧太后的国破家亡。更难以言喻的就是,颐和园是慈禧直接挪用海军军费所重建的。。。唉,所以很难言说其中的感觉。。。至于讲颐和园的书籍中,这本是最能令我情绪波动的。。因为作者太会调动人的情绪了。。他把颐和园置入了历史的语境之中,而且上下两部分,连行文的笔调都有细微的差别。上篇文笔俏丽,下篇则沉重。笔锋陡转之间,已是物是国非。。不忍卒读,只留下后人难以言喻的凭吊。
  •   图多而不显凌乱,装帧设计素雅但不显单调,确实花了心思的好书,非大路货色的书可比。
  •   这本书是我心仪已久的,书装帧精致。拿到书,匆匆看了序,是我想要的。
  •   图文并茂!超级好!又买了几本同系列书,享受。
  •   看着出版社和作者的名头购选该书。太一般了,知识性不强,存有较大漏洞。比如景区的划分,西岸的畅观堂(睇佳榭、怀新书屋)居然没有归属。相关知识的介绍太过粗旷,不光表现在细节上,枝干上就有缺陷,不是做学问的态度,对于普通不求甚解,不求准确的旅游者,解个闷还凑活吧。09年的时候,钱还没有这样毛----。社会风气的浮夸,与这些所谓学者不无关系呀,痛心!
  •   适合喜欢建筑的专业人士翻看,业余选手看着比较乏味(本人是业余的)
  •   单位在颐和园附近,中午经常去遛弯,对颐和园的历史和建筑渐渐产生了兴趣。这本书感觉还是从建筑、详细尺寸等方面,历史故事等较少,推荐专业些的人士看
  •   到底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学术性图书,也选用了不少他们院绘制的建筑复原图,以助于读者理解建筑之间的关系,从理性的角度深入浅出的另一个不同寻常的清漪园和颐和园。唯一不足的就是书价又点高,读者们只能拿“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来安慰自己!
  •   买了一整套书
  •   图片为主内容肤浅
  •   太棒了,收齐了
  •   北京颐和园
  •   我挺喜欢的一本书
  •   好像这套书,北京的比较详细!
  •   深度游览手册、有专业色彩的普及读物
  •   只是简单介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