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珺  页数:256  
Tag标签:无  

前言

  2008年年初,我们总算和清华大学完成了谈判,召开了一个小小的新闻发布会。面对一脸茫然的记者和不着边际的提问,我心里想,和清华大学的这项合作,真是很有必要。  在“大国”、“崛起”甚嚣尘上的背后,中国人不乏智慧、不乏决心、不乏激情,甚至不乏财力。但关键的是,我们缺少一点“独立性”,不论是我们的“产品”,还是我们的“思想”。没有“独立性”,就不会有“独特性”;没有“独特性”,连“识别”都无法建立。  我们最独特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了。学术界有一句话:“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梁先生说得稍客气一些:“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当然我是在“断章取义”,把逗号改成了句号。这句话的结尾是:“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  我们的初衷,是想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做一点事情。通过专家给大众写书的方式,使中国古建筑知识得以普及和传承。当我们开始行动时,由我们自己的无知产生了两个惊奇:一是在这片天地里,有这么多的前辈和新秀在努力和富有成果地工作着;二是这个领域的研究经费是如此的窘迫,令我们瞠目结舌。  希望“中国古代建筑知识普及与传承系列丛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古建筑知识的普及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前辈、新秀们的研究成果得到更多的宣扬;能为读者了解和认识中国古建筑提供一点工具;能为我们的“独立性”添砖加瓦。  王群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9年1月1日  于北京

内容概要

自元代以来,无论是王公大臣、富商巨贾、还是文人学士、普通百姓,都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很多人都对四合院有着模糊的印象,但北京四合院的确切定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本书中,便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  全书从多维的视角对四合院进行了阐述。开篇对合院住宅的演变,到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四合院,做了概述。四合院的基本格局部分,对四合院进行了类型界定,如四合院的并联组合方式、带花园的四合院,以及四合院的庭院景观。第三部分主要是四合院的建筑构成,包括台基、屋身大木做、外墙、屋顶、外檐内檐、家具陈设等,条理分明,叙述明晰。然后是四合院中正房、厢房等房屋类型的分布,以及居者的身份界定。第五部分则是四合院的建造施工,石作、砖作、瓦作等等,非常详尽。  除此之外,本书后半部分的篇幅,采用了实例的方式,对四合院的居住文化,予以直观表达。与前文中的理论部分,相辅相成。如清代经典府宅四合院撷英,孚王府、恭王府、崇礼宅、张之洞宅、纪昀宅等。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的四合院例说,则选录了鲁迅故居、老舍故居、齐白石故居、梅兰芳故居等。在两部分四合院实例之后,本书又对四合院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韵,如风水禁忌、伦理秩序、雅居生活等方面做了适度探讨。

作者简介

贾珺,1970年出生于江苏淮阴,2001年获得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6-2007任罗马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筑分馆馆长、《建筑史》丛刊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园林史和中外建筑文化交流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各1项,在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4部,翻译学术著作2部。

书籍目录

壹  四合院与北京城          中国合院住宅的演变 从元大都到明清北京 胡同空间        贰 四合院的基本格局     典型四合院布局      四合院的并联组合形式    带花园的四合院      四合院中的庭院景观       叁 四合院的建筑构成     屋有三分         台基        屋身大木作     外墙        屋顶        外檐装修         内檐装修 家具陈设      肆  四合院的房屋类型     大门        垂花门    正房        厢房        耳房        倒座房    后照房    游廊        照壁与院墙    伍  四合院的建造施工     测平定向         夯土筑基         石作        木料加工         榫卯        叠梁架屋         砖作        瓦作 木装修    雕饰      油饰彩画      第六章  清代经典府宅四合院撷英  孚王府    恭王府    崇礼宅    文煜宅    麟庆宅    张之洞宅   荣源宅        纪昀宅   柒  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四合院例说       鲁迅故居         郭沫若故居     老舍故居         茅盾故居         齐白石故居     梅兰芳故居    拐  四合院的文化内涵与生活情韵  风水禁忌         伦理秩序         隔绝内外         静美天地          雅居生活 结语 参考书目致谢插图目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四合院与北京城  1 中国合院住宅的演变  老北京人把四合院叫做“四合房”,顾名思义,就是“四面都用房子围合起来”的住宅。其实中国传统住宅有很多都是围合的院落形式,统称为“合院住宅”,北京四合院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图1-1-01)。  中国的合院住宅有很早的历史渊源。陕西岐山凤雏村有一片西周时期留下的住宅遗址(图1-1-02),分为前后两个院子,四面都有房子围合。现代学者根据先秦的文献推断,这所合院住宅的大门前有影壁,前一个院子的正房是前堂,主要用于举行宴会以及礼仪活动;后一个院子的正房是后室,用作主人的日常起居,东西两侧的房子分别给家中其他成员居住。整个住宅的形式已经很清楚地把内外区分开,并且显示出家庭内部的等级秩序。  汉代的画像砖揭示当时合院住宅内的生活图景。有一块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描绘的一户人家拥有多个院子(图1-1-03),四周全部用房子或者廊子来围合,大门偏西,正堂很宽敞,前面的庭院中有两只鹤在翩翩起舞,东侧的院子里还建了一座高高的望楼,整组建筑形式十分丰富。  魏晋南北朝以后,合院住宅继续发展,并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的住宅形式。隋唐五代时期,合院住宅的形式更加丰富,敦煌壁画中有很多图案表现深宅大院中的绚丽生活(图1-1-04——图1-1-05)。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巨幅画卷中都绘有城市和乡村中的合院住宅形象(图1-1-06——图1-1-07),其中的前堂和后室之间常常用一道廊子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工”字形的平面。这种形式也被元代的合院住宅所继承。  明清以来,中国传统的合院住宅趋于高度成熟,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格。除了北京典型的四合院之外,东北、山西、宁夏等北方地区都有大同小异的四合院出现,南方的合院住宅形式更为丰富,包括江浙地区的“四水归堂”、徽州地区的马头墙民居、广东地区的“广厦连屋”、云南地区的“一颗印”等等,蔚为大观(图1-1-08——图1-1-12)。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得更开阔一些,就会发现不但中国古代住宅以合院的形式为主,外国古代也有很多住宅同样采用院落的形式。古西亚地区早在五六千年之前就善于利用厚厚的土坯墙围成独立的宅院;古罗马人的住宅不但围合成院落,而且还进一步在院子中开辟水池和喷泉,再加上绿化,构成令人向往的美好家居环境(图1-1-13);古代伊斯兰住宅同样在庭院的四周用柱廊围合,院子里常常挖出十字形的水渠,以象征《古兰经》中的“天园”(图-1-14——图1-1-15);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兴建了大量的府邸,几乎都采用合院形式,把2-4层的大楼与内部隐秘的庭院结合在一起(图1-1-16)。  为什么中外都把合院作为住宅的主要形式呢?侯幼彬先生曾经做过一个细致的分析,认为合院住宅中的庭院四周闭合而露天,可以营造出内部良好的小气候,减少不良外在气候的影响。一方面在夏天可以有效地遮阴、纳凉,冬天又可以很好地采光、保暖、抵御风沙。露天通透的庭院既是入风口,也是出风口,通过自然的风压得到流畅的通风,保证健康清新的空气质量。此外,庭院还有利于排水和收集雨水,更可以引入各种植物,形成湿润而充满绿意的小环境,最适合人类居住生活 (图1-1-17)。  还有学者专门分析过合院式布局与独立式布局的差异。我们把一块方形的用地划分成100(10×10)格,来探讨一下划分建筑和空地的几种可能性(图1-1-18)。A模式是建筑分布于庭院四周的合院式布局,B模式和C模式都是建筑位于庭院正中的独立式布局。按照B模式来布置,建筑面积占36%,可以在周边得到64%的空地面积,建筑面积偏小;按照C模式来布置,建筑面积占64%,空地面积占36%,但都是围绕周边的窄长条,不好使用。而如果采用A模式,可以得到64%的建筑面积和36%的空地面积,更重要的是空地集中于中央位置,不但比空地面积同样占36%的C模式要好用得多,也比空地面积达64%的B模式要优越。因此从空间的角度完全可以证明合院式住宅的用地效率是最高的,既可以得到充足的建筑面积,又可以同时获取宽敞的庭院,一举两得。  相比而言,中国人对合院式住宅显然更偏爱一些,其形制也更为成熟。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社会行为规范,而合院住宅所具有的防卫严密、内向稳定、秩序井然的特点正与这套规范高度吻合,因此也在岁月的长河中不但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合院住宅系统。北京四合院正是这个系统中最完备的一种类型。

编辑推荐

  对于四合院这种北京最典型的住宅形式,《北京四合院》除了从学术与建筑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全息的阐述,更大的特色,在于撷取了清代经典的府宅,以及近现代文化名人的故居,对四合院进行了例说。从而赋予了本书以历史和文化的趣味性,可读性很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四合院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3条)

 
 

  •   看了作者在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又由于年少时在四合院的生活经历,对四合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买了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此书化繁为简,把四合院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让一个对建筑、历史都非常陌生的人读来毫不吃力,更受益非浅。这种书对生活事业没有直接帮助,但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却有着莫大的贡献。包含作者在内的这些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荐对古建筑或者北京有兴趣的人都买来读一读。
  •   纸张、印刷、装订都还不错的一本书,可惜了内容肤皮潦草。通篇下来,连个参考的示意的大约的建筑尺寸都没有。也降了家具陈设,仅是桌椅板凳的介绍而已,缺乏基本的平面布具和陈设。对于四合院这样的建筑,围合的空间、陈设布置而形成的居住生活可能更为重要,也是“四合院”存在的意义。
    可惜了,这样一本书
  •   这是一本好书。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历史与文化写得十分清晰,图文并茂,非常喜欢。
  •   做为四合院建筑的爱好者,在我看过的有关书籍中,这本是最好的。字数不多,但内容很完整。如果能够更详细些就更好了。
  •   从北京回来后,有了四合院情节,于是买了本书,知道了很多房屋结构方面的知识
  •   先买了《中国古建筑地图》一书,觉得很不错,所以又买了这一本,介绍北京的四合院挺详细的,就是有些为某些四合院的命运担忧,希望多些人关心古老的四合院,使它们得以长久地保留。
  •   拿到书之前在四合院没有故宫那么复杂怎么会这么贵,拿到书之后一看原来,四合院这本写的更加具体连制作的工艺细节都有~~还是很值的,很喜欢这个类型的书
  •   书很好,质量也好。图文并茂,让人一目了然。对北京四合院有初步的了解。
  •   印刷精美,图文兼有,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好书,北京的四合院,拆的太多了,可惜,看书吧,书中还有些留存。
  •   老北京的四合院已经是渐行渐远的梦。这本书从文字、图片上细解了四合院。看不到真正的四合院,卧游聊胜于无吧!
  •   北京四合院买不起看看书,长长见识。
  •   内容非常好,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四合院和房屋结构等知识,非专业的人士看表示毫无压力并且很长知识,是本很好的科普书!
  •   浅显易懂,可作为了解北京四合院的入门资料
  •   了解一下北京四合院的,可以买来看一看~
  •   总体来说书还是很好的,概括性也很好,浅显易懂,对于了解四合院知识已经足够,但是对于专业学习知识深入还是有些浅显。
  •   一本能够让你全面了解四合院的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关于四合院的经典图书,值得珍藏。
  •   相近介绍四合院,图文并茂,适合专业人士和对民俗干兴趣的人士
  •   和以往“四合院”类书不同,不光用文字,还用实物图和三维图,把各类专业名次标注的非常清楚,比如梁.柱.檩.板等等,看完图你再看大街上的老房子,绝对认不错。
  •   值得收藏的书,可以更了解四合院。
  •   在找四合院的同时学习知识!
  •   算是四合院的科普读物吧,可惜里面的图没有尺寸
  •   讲解很清楚,能很快让你对四合院有个全面了解
  •   图片精美,讲解详细通俗,对四合院有了初步了解,能学到不少东西.
  •   中国古建筑中蕴藏的历史、艺术、人文、理工之美,绝非现代建筑可以比拟。
  •   对于了解北京的建筑分布 和著名人物的居住地址方位很有帮助
  •   不错的建筑丛书,值得看看
  •   一直喜欢建筑类的书
  •   可以系统第学习,如能融入现代建筑的改进则更好!
  •   不错,北京古建筑准备买全套
  •   本来没报什么期待,但是打开时,却被深深吸引住了。
    看着书里那些熟悉的砖墙,廊,门,窗。好像又回到了童年里个记忆中的院子。
    追忆北京,现在已无北京,只留首都而已。
  •   书很好,看了收获很大,有了对中国古建筑的理解,也增加了对中国古建筑的兴趣。
  •   我爱北京。
  •   恩,当当挺快的 拍了之后中间隔了 一天就送货到达了。 恩 满意
  •   以前看小说,对里面的房屋描述不是很了解,看了这书可以大概知道房屋的结构了
  •   文字配图,简单明了又不失专业的严谨,作为园林专业非古建方向或有兴趣的朋友来说够用了。
  •   内容比较详尽,有帮助。
  •   不需要过多的描述,但是这本书给人感觉比较浅,适合初期了解的人来看
  •   绘图比较精致,介绍浅显易懂,难得的古建丛书,是我一直想要的,收藏了。
  •   从内容到装潢都很用心,民居系列里最喜欢这本。
  •   内容很丰富,很不错的一本书。
  •   书的内容丰富。也就是开本太小,看起来有点不舒服。
  •   以前有过电子版,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终于找到实体书了,果断入手。就是婉容的像吓了我一大跳,擦!
  •   书是好书,就是书脊弄坏了
  •   非常好,和我想买的书温和。
  •   很好的书,学到了很多。
  •   从早上坐地铁开始,读了一天读完,晚上马上写进策划书里,第二天掰给客户听。收获巨大。图片巨有用。
  •   为了买下这套书,戒烟一个月,烟钱抵书钱!回味起来,真是一举两得,老婆也高兴。
  •   以前有一本,送人了,所以赶快再买一本,收藏用,很好
  •   学到一些知识,喜欢
  •   挺好,但内容不是特别特别全。对于初学者很不错了。
  •   属于入门级别比较好的。
  •   内容不错,简单了点!
  •   内容丰富,值得认真阅读。
  •   好书这一系列都好
  •   黑白图例,彩色图例,加上三维透视鸟瞰图,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推荐!
  •   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入门读物,还不错,图比较多。
  •   是我想看的,不错
  •   很喜欢。内容很丰富。
  •   详实,图文并茂,好。
  •   包装、印刷、内容都不错,满分
  •   独立包装很好
  •   文字通俗易懂,内容充实,是本好书。
  •   介绍详细,科普性很强
  •   第一感觉是纸质非常好,摸着就慑服。内容不是很深,作为扫盲是够了。很多精美的图片。
  •   普及性读物,很好
  •   对于了解四合院的基本知识还是值得拥有的,就是有点贵
  •   帮公司买的,还可以的。
  •   印刷的不错,内容介绍的也很详细
  •   还行,比较易懂
  •   在北京生活了十多年,经常在不经意间走进某一座有名或者无名的宅第。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经常陷入一种迷惑,我们的先辈为什么造这样的房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房子各部分有什么功用,其样式有什么含义;怎样简单评价一个四合院等等。问问别人,往往我也不知道其答案有多少可信度。这种迷惑困扰了我很长时间,这也是我为什么买这本书的原因。正如封面所写的,这本书是普及丛书的一本,关于北京四合院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或者线索,而且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专业性的问题则不是本书的重点。匆匆读了一遍这本书,有一些疑惑在书中找到了解释,这让我很满足,就好像学生考了高分。同时,这本书也勾起了我对四合院的一些兴趣。书中没有涉及或一笔带过的部分吸引我去进一步了解它,例如:彩绘的内容及含义;门墩雕刻的形式、内容和意义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欣赏它。四合院承载着很多的历史和文化。如果说本书有什么缺点,我觉得就是价格高了些,现在这也是一个普遍现象。
  •   《北京四合院》

    在我的书架中有一类书我一直喜欢,那就是古建筑方面的书。从最简单的旅游介绍性质的小册子,到专业的图册,从梁思成的学术作品,到普通的古建筑画册。有词典,有古建筑历史,有具体某个建筑群的介绍。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故宫、天坛、苏州园林、长城、中国古亭……想当年看过很多厚厚的古建筑画册,价格太高买不起,只能在书店里欣赏,流连忘返。也有过下狠心花钱买回家的痛快。

    当然在这些书中也少不了四合院,不过上面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内容不多,但是读完以后却不能不说,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关于四合院的书。权威、专业,不再是资料的收集,和图片的堆砌,看完了感觉对于四合院有这样的一本就够了,还感觉这么专业的书有多少都应该读。只是太贵了。贵也值得,咬牙买吧,还是一套,好几本。
  •   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中国人,有没有房子是一件人生大事。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起,房子直接被指代为同门亲人。至于什么是富于人性化人居呢?不是纽约的摩天大楼,也不是皇帝老儿的金銮殿,而是北京的四合院。四合院在现实中渐渐淡出,这是无奈的。但是,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积淀,将永远传递。如果,你是喜欢传统文化、喜欢家居建筑艺术,应当读一下这本下了功夫的好书——《北京四合院》。
  •   这书纸张印刷等都挺不错的,内容也很丰富,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北京四合院的各个方面,挺有意思的。喜欢四合院或是想了解四合院的人买上这样一本是物有所值的。
  •   此书不错,了解一下北京四合院,有朝一日,自己以此为依据盖一个四合院住。
  •   文字通俗易懂,并有多幅三维和实物照片,对于初步了解四合院的布局、构造和建造方式有帮助。对于想详细了解用材、建造步骤的需要参阅其他书籍。
  •   这本书对北方的四合院做了系统地讲述。说实话,四合院的起源和形成历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本书的讲述比较完整,是一本可读可借鉴的权威书籍。
  •   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元、兴于明、盛于清、败于今,令人既向往,有感伤。
  •   四合院中基本的东西都够了,作为一个入门和半专业的人来说,足够了,让我们认识了不少的东西,但是总感觉少点什么
  •   对于喜爱古建艺术或老北京建筑文化的读者来讲,本书达到了科普的目的,比较细腻,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很有些看头,是本好书!
  •   兼顾了中国传统建筑科学研究与普及,图文并茂。美中不足之处是价格偏高。
  •   这套书内容都不错,印刷、装订、排版也都还可以,里面照片、线图都很仔细,对于了解北京的古建筑是一个不错的入门。
  •   挺有意思,学到了不少专业词汇下次去北京的时候,就可以实地现学现卖了~~
  •   书很好,古建筑爱好者的入门之选,推荐。就是当当网的包装太简陋,都摔裂了,书有破损,一次买4本就不能用纸箱吗?
  •   从另外的角度 介绍了北京传统民居
  •   看了这本书,对古人的居住环境深入认识,相对现代社会的商品楼,太羡慕古人了。
  •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印刷的也很精美,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的懂.
  •   这本书值得收藏的。
  •   收藏很久了 很喜欢的书 看到打折立马下手了
  •   书的质量很好,值得珍藏,但内容有些空~
  •   资料详实 适合入门参考~
  •   书本内容挺丰富的,感觉还可以
  •   图文并茂,趣味性比较强
  •   给公司买的,挺好的。
  •   好,长见识
  •   图很好,深度欠缺些
    希望价钱更便宜些
  •   一般.过于简单了.大众读物.
  •   北京四合院好书
  •   枕边书啦!
  •   以建筑审美来讲述四合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