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实务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戚素文 编  页数:233  

前言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发布了《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优质教材。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增值税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转型,由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税法在变,会计法规在变,会计专业的教材也需要及时更新。  为适应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形势,我们通过招标,以课题研究的方式,邀请了全国部分省市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企业会计专家,共同编写了这套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系列教材,共9种14本.包括《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企业纳税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出纳实务》,其中前5种教材单独配备了“全真实训”,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实训l练习。  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以真实的工作目标作为项目,以完成项目的典型工作过程(环节、方法、步骤)作为任务,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习知识,训I练技能,获得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2.内容适用、突出能力。根据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以会计岗位的各种业务为主线,以介绍工作流程中的各个程序和操作步骤为主要内容,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3.案例引入、学做合一。每个项目以案例展开并贯穿于整个项目之中,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配备相应的全真实训教材,便于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内容概要

本书以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为指导,紧扣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以会计核算岗位要求、会计职业基本能力的形成、满足就业需求为依据,围绕会计工作任务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本书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核心,附之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基于实际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编写,将其内容划分为六个项目,二十项任务。每个教学项目都提出了具体的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每项工作任务都是一项具体的行动化学习任务。在每一个项目的开篇均以案例导入,每个项目后均附有精心选配的针对性强、多角度、多形式的课后练习,为会计课程的教学和自学提供了方便。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财会专业项目化教学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及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用书。

书籍目录

项目一  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  任务1.1 认识会计  1.1.1 会计的特点  1.1.2  会计的职能  1.1.3  会计的对象  1.1.4  会计的目标  1.1.5  会计的方法  任务1.2 认识会计职业  1.2.1  会计职业  1.2.2  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  1.2.3  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 课后练习项目二  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 任务2.1 认识会计要素  2.1.1  案例资料  2.1.2 会计要素的内容  2.1.3 会计等式 任务2.2 设置和使用账户  2.2.1  案例资料  2.2.2  账户的设置  2.2.3  账户的使用 任务2.3 借贷记账法  2.3.1  案例资料  2.3.2 借贷记账法  2.3.3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任务2.4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4.1  筹集资金的核算  2.4.2  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2.4.3  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2.4.4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2.4.5  财务成果的核算 课后练习项目三  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任务3.1 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  3.1.1 案例资料  3.1.2  原始凭证的填制  3.1.3 原始凭证的审核 任务3.2 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  3.2.1  案例资料  3.2.2  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3.2.3  记账凭证的审核 任务3.3 整理与装订会计凭证  3.3.1 案例资料  3.3.2 会计凭证的传递  3.3.3  会计凭证的整理与装订  3.3.4 会计凭证的保管 课后练习项目四  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 任务4.1 设置会计账簿  4.1.1  案例资料  4.1.2 账簿的设置方法 任务4.2 启用与登记会计账簿  4.2.1 案例资料  4.2.2  账簿的启用和登记方法 任务4.3 对账  4.3.1  案例资料  4.3.2 对账的方法  任务4.4 更正错账  4.4.1  案例资料  4.4.2 错账更正的方法 任务4.5 结账与更换新账  4.5.1  案例资料  4.5.2  结账的程序与方法  ……项目五 编制基本会计报表项目六 会计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项目一 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  任务1.1 认识会计  会计一词,在现实生活中至少包括三种含义:其一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如张会计、李会计等;其二是指会计工作,如我是干会计的;其三是指以会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就是会计学,如我是教会计的教师。本任务中的会计无特殊说明,它是指会计工作。  1.1.1 会计的特点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它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相比,会计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对任何一种经济活动的核算和记录,都必须应用一定的计量单位,否则就无法进行数量反映。人们经常采用的计量单位主要有三种:实物量度(如千克、米、件等)、劳动量度(如工作日、工时等)和货币量度(元、角、分)。这些计量单位,由于衡量的基础不同,分别应用在不同的方面。  实物量度是为了核算各种不同物资的实物数量而采用的,它对于提供经营管理上所需的实物指标,保护各种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实物量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用于总计同一种类的物资,而不能用来总计各种不同种类的物资,更无法用来综合反映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  劳动量度是为了核算企业经营活动中消耗的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数量而采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应用劳动量度可以具体确定某一工作过程的劳动耗费,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非常必要且具有特定作用的。但是,由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下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量,还不能广泛利用劳动量度来进行记录和计算,仍需要间接地利用价值形式进行计算,即必须借助于价值形式才能把各种经济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生产经营业务加以综合,以求得经营管理所必需的资产、负债、成本、利润等这样一些综合性的经济指标,总括反映各个单位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基础会计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