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生纵横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毓琦  页数:613  译者:何姣  
Tag标签:无  

前言

  众所周知,近代科学诞生并主要发展于西方。建国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然而,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未来如何持续发展?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和教育将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对于立志在科学研究中早日做出重要贡献者来讲,不可能不关心下列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问题来研究?基本的学术规范有哪些?如何交流自己的成果?对于有意使学术机构的管理和人才培养产生更好效果者来讲,也自然会关心如下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价科研成果和人才?吸引什么样的优秀人才?如何更好地指导研究生?此外,对于重视国际交流者还可能会关心华人在美国的生活情况、特别是中美之间文化与习俗的差异等。所有这些,在何毓琦先生的这本博客书中都可找到相关论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先生学术成就卓著,桃李满天下。他本人就是自己许多思想的实践者,这些思想也是他近半个世纪在美国工作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他注重从工程实际中提炼新的科学问题,开创了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的扰动分析等研究方向;他在比较年轻时就获得了国际学术声誉,35岁担任哈佛大学冠名教授,38岁当选IEEE Fellow,53岁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精彩的学术报告更是众口称道,他曾经创记录地先后三次被邀请在三年一次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上作大会报告。此外,正如何先生所言,他的经历使得他对中国的认识会有别于西方专家,同时又可有一种不同于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读何先生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可以处处感受到他希望祖国发展得更好的热切愿望,以及期望中国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谆谆教诲。  何先生的博客已经受到众多网友的热烈欢迎,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定能使更多人从中受益。

内容概要

  科学、教育、人生——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何毓琦博士在他的科学网博客中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科学家生涯,一个完整而丰满的人生。何教授将他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教学和人生体验浓缩在数十篇博文中: 美国大学教授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如何设计研究课题?如何指导学生?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到国外做博士后?等等。不论是资深的教授,年轻的学者,抑或刚刚迈入科学大门的学子,都可以从这本书中受益。  作为世界知名的自动控制专家,何教授很擅长化繁复为简洁,化深奥为通俗。这本书收录了数篇介绍决策论、博弈论等方面的科普佳作,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实属难得一见。  此外,何教授以一位杰出科学家的眼光审视这个纷乱不断的世界,写下了诸多见解独特、精辟深刻的时事评论。  何教授还拥有令人羡慕的完美婚姻和家庭。与夫人长达半个世纪相知相恋、相濡以沫,儿女成才,子孙满堂。《科学人生纵横:何毓琦博文集萃(汉英对照)》中何教授也将与您分享婚姻成功的秘密、幸福的秘方。

作者简介

  何毓琦,著名华裔科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外籍院士,美国哈佛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团队决策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序优化等理论的创始人,IEEE终身Fellow。

书籍目录

自我介绍及我的第一篇博文关于语言和翻译MIT招生办主任辞职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再谈MIT招生办主任事件帕金森定律和美国的未来教育与研究随笔(一): 如何做科研?——博士生培养的相关问题教育与研究随笔(二): 我能做和不能做的小女儿毕业典礼教育与研究随笔(三): 言传身教中文的自我介绍及一个月来做博客的感触教育与研究随笔(四): 麻省理工与哈佛博士教育之比较科学网上的言论自由——起码要尊重科学教育与研究随笔(五): 休假和指导学生马基雅维里的格言对王鸿飞教授一篇博文的感想谈退休谈获奖:不仅仅是诺贝尔美国的州际公路系统教育与研究随笔(六): 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关于学术论文的文献引用及相关的科研道德问题2007年中的琐思——给年轻学者的建议20和21世纪的科技民主制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致青年学者——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在美国的中国人关于想法、写作和演讲我的七条人生经验对冲基金和当前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有网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科技创新与同行评价美国的美籍华人(二):“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还是 “同化人家”科研经费申请中的繁杂手续分权决策与“一刀切”哈佛大学庆祝工程与应用科学院成立教育与研究随笔(七):关于职业选择答清华学生北京风情与感想(二):1979与2007教育与研究随笔(八):如何设计研究课题介绍清华大学智能与网络化系统研究中心接近荣耀(一):与诺贝尔奖一步之遥对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些忠告教育与研究随笔(九):科学研究中需要牢记的三件事年轻的学者们,请帮助我畅游古希腊与爱琴海美国博士学位与清华博士学位之比较怎样才能到国外做博士后教育与研究随笔(十):为寻求帮助的中国博士生一些明确的建议关于SCI及IEEE会士的选举方法世界是公平的吗?——决策论与Rawl的公平哲学美国的死亡、税收与捐赠建立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体系的一些建议关于口试关于获奖(二):诺贝尔奖及其他接近荣耀(二):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工程界的诺贝尔奖)美籍华人的婚礼(三):对所有新婚夫妇的忠告美国的家庭汽车旅行与度假接近荣耀(三):哈佛教授锁志刚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情人节献给我的终身伴侣接近荣耀(四):2008年美国工程院德雷珀奖颁奖仪式再谈“人生如棋还是人生如牌”21世纪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什么是数学的博弈论——我的科普试作埃及日记(一)埃及日记(二)埃及日记(三)埃及日记(四)埃及日记(五)……

章节摘录

  谈退休  六年前我正式从我干了一辈子的岗位上退休了。那时我写了一篇短文,或多或少地记录了我的感受,这也是从一个美国人的角度谈美国生活。文章发表在一些美国华人的出版物后,收到了我身边朋友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六年后重读此文,我发现几乎里面讲的所有东西现在仍然是对的,或者是都已经被证明是对的。因此我为科学网的读者重贴出来,也许对其中有些内容不会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或者年轻读者不太关心年纪大的问题,但我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引起每一位对生命中的这个过渡期有所期待的人的兴趣。  谈退休  何毓琦(写于2001年7月)  在哈佛大学担任教职40年后,四年前,我的院长很惊讶地得知我准备2001年退休(2007年注:目前在美国,大学教授没有强制性的退休制度。某种程度上这其实造成了一个问题,因为许多终身职位的教授会选择一直坚持不退休,从而占去了年轻教授升职的机会)。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计划这一生活转变,回想我的人生,并最终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下面我总结了在这一转变中,我从别人那里学到的和自己摸索发现的种种真知灼见,以及我自己在这个转变前、转变过程中以及之后的感受。请大家把它们当作消遣和免费的忠告,他们也可以算是我对自己的思想的梳理吧。  如果“地点、地点、地点”是房地产投资的座右铭,那么“准备、准备、准备”则是人生各个关键期转变的座右铭了。我指的准备是金钱上的准备、情感变化上的和经营闲暇时问的准备。  你愿意付费的话,我们从来不缺关于理财的建议和参考资料,也不缺愿为效劳的人,我也无需再就此详细阐述了。过去四十年中我经历了两轮经济调整周期,“储蓄、购入、多样化和长期投资”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建议。就算不通过继承财产、中彩票和买股票,每个人也都可以从零开始,走向经济独立,最终成为“身边的百万富翁”。这不是一个“美国梦”而是美国现实。  情感上的准备则要难得多。许多高级职位的官员退休后陷入忧郁,突然从一个大权在握的地位变成张三或李四,被他的继任者忽视,这的确是心灵的重创。一位很刚强的朋友甚至跟我说过他退休前最后一天下班后从办公室走回停车场一路都在哭。但是,退休也有积极一面,你终于有机会随心所欲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首先,有多少生死攸关的问题你一退休后就不再重要了。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干你爱干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成天躺在沙发上真的很快乐,那就干吧。但是成天坐着唉声叹气就不好了。同样的,有无数的书和电视节目给你提供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首先认识你自己,机会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你会发现你的时间根本不够用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科学人生纵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