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创业板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隆武华  页数:246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发还是自觉:中国创业板点燃自主创新与财富激情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4位科学家联名致信中共中央,就“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提出建议。当年的3月5日,邓小平同志就此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20多年来,863计划成为中国高技术的象征,成为中国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历史见证,为我国高技术的起步、发展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863计划还体现了“公正、创新、求实、协作、奉献”的863精神。  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历经10年筹备的中国创业板,终于踏上了服务于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征程,科技与资本的结合有了一个最佳的实现机制。  如果说中国真正开始高技术研究始于863计划,我们同样可以认为,真正大规模推进科技与资本结合始于创业板的创立。鉴于此,笔者把创业板与中国863计划联系起来,称之为中国创业板863行动。一方面,863计划是中国创业板不断成长和壮大的源泉,863项目是中国创业板优质的上市资源;另一方面,中国创业板必将为高技术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亦为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架设登月的云梯。  我们期望,中国创业板的863行动,不仅为863计划提供资本市场融资和规范服务,也将成为中国推动科技与资本结合的最佳纽带。  中国创业板为什么要开宗明义地宣布:为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性企业服务?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创业板?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到创业板来发行上市?个人和机构如何投资创业板?创业板的商业模式和财富效应如何衍生?在创业板的持续升温中,这些问题经常会被问到。  本人长期从事中小企业及创业板创立制度的设计和研究,在创业板推出之际,针对广大读者的需求,清华大学出版社诚邀作者写一部关于创业板上市及投资操作的通俗读本。  经过反复权衡,笔者决定立足于以下“六个一”:对创业板的规则作一解读;对创业板的定位作一剖析;对创业板的功能作一梳理;对“三高五新”企业上市作一勾画;对创业板的价值投资作一分析;对创业板商业模式及财富机会作一案例诠释。  本书共分为7章。书后附录汇集了中国创业板创立的相关规则、中国863计划管理办法和中国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的指南等法规,以方便读者进一步研读。  就发展机遇而言,创业企业多了一个直接融资平台,创业风险投资多了一条制度化的退出通道,保荐机构多了承销甚至直投的好机会,机构投资者有了更多配置资产的渠道,散户投资者也试图在这个市场里不断淘金。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创业板,在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性企业中,其所蕴含的巨大财富效应,是对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们的最好嘉奖,更是对创业板投资者的最好回报。与此同时,创业板的建设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希望之路,明白风险、防范风险,也是新时代投资者必备的素质,同时相关各方正不断开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本书的写作持续了两个多月,大部分章节的写作和修改都是在周末、晚上进行的。好在本人对于创业板有近10年的研究积累,同时互联网提供了查找资料的便利。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赵岸英编辑的建议和对书稿的出色加工。更要感谢中国证监会和深交所相关领导给予的支持及家人的温情。  当然,本书只是作者多年来对创业板的思考,不代表任何机构。由于交稿时间紧迫,缺点在所难免,本人愿意听取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建议和批评。  在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公司在深交所上市之际,本书的出版是对创业板从论证到创立的一个纪念。

内容概要

中国创业板为什么要开宗明义地宣布为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性企业服务?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创业板?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到创业板上市?个人和机构如何投资创业板?创业板的商业模式和财富效应如何衍生?  作者长期从事中小企业和创业板的研究,立足于“六个一”:对创业板的规则作一解读,对创业板的定位作一剖析,对创业板的功能作一梳理,对“三高五新”企业上市作一勾画,对创业板价值投资做一分析,对创业板商业模式及财富机会作一案例诠释。  本书对创业型企业、证券监管部门、证券公司、股票从业人员及创业板投资者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书亦可作为高校金融学和证券专业的辅助用书。

作者简介

  隆武华,男,湖南衡阳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生部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2001年前在北京工作,2001年后在深圳工作。本人长期从事中国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研究和推动工作。主要著作有:主要著作有:《外债两重性论》、《透视创业板市场》。

书籍目录

第1章 规则与创新:对比主板解读创业板IPO规则   中国创业板市场建设历程(大事记)   创业板规则体系的法律框架   解读创业板IPO暂行办法   创业板上市规则的六个明确   创业板招股说明书更为关注投资风险和核心技术  第2章 定位与愿景:中国创业板的市场特征与融资功能   中国创业板与海外创业板规则的比较分析   自主创新与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创业板与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标准的差异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标准和维度   创业板规则的制度和机制创新  第3章 科技与资本融合:“三高五新”企业的上市决策与规则   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格局   值得创业企业投资的十大产业和十个领域   “三高”企业的定位与范围   “五新”的领域与产业分布   IPO企业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创业型企业发行上市程序  第4章 风险和机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创业板投资者   突出提示市场风险   IPO开展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创业板首批申报和发行企业的产业分布和利润增长   如何对创新型企业进行估值(寻找潜力股)   投资者如何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   创业板投资策略和方法  第5章 他山之石: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大棋局与新航标   全球创业板的产生、发展、调整、改革和启示(1971—2002年)   全球证券交易所与创业板市场紧密相关的两大趋势   创业板纳入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发展战略布局中   德国新市场:欧洲新市场的旗帜,全球顶级泡沫制造商   纳斯达克神话:从创业板到多层次的飞跃   英国AIM市场的故事:白手起家,全球复制  第6章 创业板商业模式:科技发明+资本市场=创业+创富   直接融资比间接融资更能推动创新   案例1 莫尔斯电报专利与西部联盟将电报线牵到全世界   案例2 贝尔电话系统为美国电讯产业和电子商务奠基   案例3 华谊前传:一个文化企业谋求上市的艰难博弈  第7章 基业长青永驻:中国创业板建设的战略支撑与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奠定了创业板超常规发展的基石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拓展了创业板空间   中小企业30年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创业板成功的基石   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为创业板提供了战略支撑   中小企业板为创业板积累口碑、积累经验、积累人才  附录:创业板相关规则   附录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2 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   附录3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   附录4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5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办法   附录6 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业务操作指南   附录7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管理办法   附录8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章节摘录

  三、中国创业板将突出鲜明的创新特色  在立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的基础上,注重创业企业的成长性与行业多样性;在适应自主创新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发审制度、监管制度的创新;在研究国际市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注重我国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的现实国情。具体而言,有以下特色:  一是设计理念注重市场化取向,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加大市场约束;二是发行标准宽严适度,针对成长性企业的特点,引入了两项定量业绩指标,这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安排上尚属首次;三是注重适应创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波动性大、技术复杂性高、经营模式新、资产构成轻的特点。  当然,创业板的发展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各项制度不会一开始就十全十美,也不能简单地照搬现成经验。创业板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要特别注重风险控制,科学决策,少走弯路,确保创业板的平稳运行。  自主创新与创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金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弥补了传统资本市场在应对高科技企业融资时的不足。首先是创业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创业风险投资融合了组合投资、权益投资、长期投资和专业投资的特点,有效克服了信息不对称性和高风险性给高科技企业带来的融资壁垒。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打通了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也使创业风险投资有了成熟的推出机制,形成了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一、与传统企业帕比。高禾斗技企业(即创业型企业)融资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1.高投入性。高科技企业不同于传统企业,它往往要先取得研究成果,然后再实现该成果或技术的商品化。在此过程中,高科技企业要一直维持相当大的投入。  2.高风险性。除了与一般企业一样面临社会、经济、政策等条件变化带来的外部风险外,高科技企业还存在远远高于传统企业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3.高收益性。高科技企业的科技开发一旦成功,就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率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获得几何倍数的收益增长。  4.高成长性。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呈现跳跃性。技术创新和高科技突飞猛进的进展,也带来了高科技企业的高速增长。  5.信息的不对称性。技术的持有人较投资人有显著的信息优势。投资人担心企业利用其信息优势,进行逆向选择或虚高公司价值。  正是由于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创业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融资瓶颈。从商业信贷角度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活动的主导思想,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太大,未来财务状况不易判断。此外,融资交易后的道德风险也制约了高科技企业获得融资的能力。  美国资本市场对带动美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引导经济转型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资本市场与创业投资相互联动的市场化选拔机制,为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资本市场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大缩短了科学技术与产业的距离;三是资本市场为创新企业提供了资金和各种社会资源,使其迅速形成竞争优势。  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机制  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以科技产业、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筛选和扶持机制,不断发现并推动了新的科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融资机制如下:  1.直接融资机制。创新企业通过发行上市,可获得权益性长期资本,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迅速扩大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微软、英特尔、中兴通讯等企业无不如此。包括风险资本在内的资本市场历来就是高科技企业筹集资本的重要场所。  2.规范发展机制。资本市场要求企业采取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有利于突破家族式、合伙制企业的一些制约瓶颈,实现长期规范发展。资本市场会通过上市规则等制度安排,对发行人的规模、财务指标、股东人数、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持续上市等,提出明确的和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要求。公司要进入这个市场,就要围绕这个努力的方向去持续“达标”。  3.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型企业一般都具有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创新与技术开发也往往面临一定的周期和风险,资本市场有助于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社会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资本市场还通过为风险资本提供退出通道,鼓励风险资本在早期介入,进一步扩大对创新的支持。  4.产权激励机制。发行上市有利于企业明晰产权,并为股权的顺利流转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增强了创新的动力。例如,截至1999年,微软的8000名员工从公司期权中获得了80亿美元的财富。  5.制度约束机制。资本市场对创新企业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财务体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达标要求,尤其强调信息的透明与公开披露,提供了有效监管和社会监督功能。公司发行上市后,需要强制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需要接受来自投资者、中介机构、监管当局、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这样,直接融资就在给企业带来融资便捷的同时,又给企业带来了外部的或全社会的监督机制,从外部迫使企业讲求诚信。  6.创新示范机制。资本市场是培养企业家精神与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美国,年轻的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吸引了全球千万科研人员到美国追求创业梦想;在韩国,科斯达克打破了优先就职于政府机构、大企业财团的传统观念,激发了众多的年轻人投身创业企业和创新事业。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市场是培育企业家的摇篮。  7.优胜劣汰机制。迄今累计,纳斯达克共有约10000家公司上市,近7000家退市;科斯达克有1300多家公司上市,400多家退市;AIM有2500家公司上市,900多家退市。这种市场化的选择机制确保了科技创新的活力与有效性。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对创业板规则解读详实、准确,创富案例诠释生动,对创业板价值投资进行的分析深入,可谓是创业板投资者的权威工具书。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刘纪鹏  隆武华博士长期从事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的研究,对于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有许多的见解和思考。本书对创业型企业、证券监管部门、证券公司、股票从业人员及创业板投资者有很强的借鉴价值。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  刘健钧博士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投资创业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可能不错,我买了看不懂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