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家海,邓长春 主编  页数:193  

前言

本教材内容遵循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简称“白皮书”)的要求编写,通过对概念性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的阐述,培养读者的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能力,提高读者的信息素质。全书内容图文并茂、逻辑性强、可读性好、深入浅出,可以作为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计算·机和非计算机专业本专科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入门教材。教材中涉及了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电子演示文稿、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内容,旨在使读者能比较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第1章、第5章由邓长春编写,第2章、第6章由蒋丽影编写,第3章、第4章由王家海编写,第7章由齐俊英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这里一并表示感谢!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集成软件Office 2003(文字处理系统Word 、电子表格处理系统Excel、演示文稿制作系统PowerPoint),网络基本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基础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概述    1.1.1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1.1.2  计算机的分类    1.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1.4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  组装微型计算机    1.2.1  微型计算机配件的选购    1.2.2  组装  1.3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3.1  基本概念    1.3.2  数制转换    1.3.3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3.4  西文字符的编码    1.3.5  汉字的编码    1.3.6  其他信息的表示  1.4  计算机使用者应遵守的道德规范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Windows XP概述    2.1.1  Windows XP 特性    2.1.2  Windows XP 的安装和配置    2.1.3  Windows XP 的启动与退出  2.2  Windows XP 基本操作知识    2.2.1  桌面简介    2.2.2  鼠标用法    2.2.3  窗口    2.2.4  汉字输入法    2.2.5  剪贴板  2.3  Windows XP文件及磁盘管理    2.3.1  资源管理器操作    2.3.2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2.3.3  磁盘管理  2.4  Windows XP程序管理    2.4.1  程序的启动、切换与退出    2.4.2  程序管理器    2.4.3  更改外观    2.4.4  添加/删除程序  2.5  Windows XP控制面板    2.5.1  显示器的设置    2.5.2  键盘设置    2.5.3  输入法设置    2.5.4  鼠标设置    2.5.5  系统日期和时间设置    2.5.6  用户和密码  2.6  Windows XP附件的使用    2.6.1  记事本    2.6.2  画图    2.6.3  计算器第3章  Word 2003文字处理系统  3.1  Word 2003简介    3.1.1  Word 2003程序窗口组成    3.1.2  文档的基本操作  3.2  文本编辑    3.2.1  插入点的移动    3.2.2  输入文本    3.2.3  选定文本    3.2.4  删除、复制和移动文本    3.2.5  查找和替换    3.2.6  撤销和恢复  3.3  格式编排    3.3.1  设置字符格式    3.3.2  设置段落格式    3.3.3  设置页面格式  3.4  表格编排    3.4.1  创建表格    3.4.2  编辑表格    3.4.3  表格的格式化    3.4.4  表格数据的处理  3.5  图文混排    3.5.1  插入图片    3.5.2  设置图片格式    3.5.3  绘制图形    3.5.4  插入艺术字    3.5.5  插入文本框    3.5.6  插入数学公式    3.5.7  设置环绕方式  3.6  高级编排    3.6.1  样式    3.6.2  模板    3.6.3  生成目录第4章  Excel 2003  4.1  基本操作    4.1.1  基本概念    4.1.2  工作表操作    4.1.3  窗口操作    4.1.4  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  4.2  公式和函数    4.2.1  公式的使用    4.2.2  函数的使用  4.3  单元格修饰    4.3.1  设置数据格式    4.3.2  设置字体格式    4.3.3  设置边框和底纹    4.3.4  设置对齐方式    4.3.5  行、列的操作    4.3.6  表格样式的自动套用  4.4  插入图表    4.4.1  建立图表    4.4.2  图表的编辑  4.5  数据管理与分析    4.5.1  数据清单    4.5.2  数据透视表第5章  PowerPoint 2003  5.1  创建演示文稿    5.1.1  使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    5.1.2  使用“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5.1.3  建立空白演示文稿    5.1.4  从Word 中导入大纲,建立PowerPoint 文稿  5.2  编辑演示文稿    5.2.1  插入幻灯片    5.2.2  插入另一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5.2.3  删除幻灯片    5.2.4  复制和移动幻灯片  5.3  在幻灯片上添加对象    5.3.1  添加文字    5.3.2  插入剪贴画    5.3.3  插入图片    5.3.4  插入表格    5.3.5  插入声音、音乐或影片  5.4  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和美化    5.4.1  幻灯片格式化设置    5.4.2  幻灯片外观设置  5.5  幻灯片放映    5.5.1  设置动画效果    5.5.2  创建超链接    5.5.3  设置幻灯片多媒体效果    5.5.4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5.5.5  幻灯片的放映方式  5.6  演示文稿的打包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概述    6.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6.1.2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6.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2  Internet网络    6.2.1  Internet及特点    6.2.2  Internet的网络结构    6.2.3  Internet的地址结构    6.2.4  Internet的应用  6.3  利用IE浏览器漫游Internet    6.3.1  IE浏览器的界面介绍    6.3.2  设置浏览器选项    6.3.3  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6.4  网络安全    6.4.1  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6.4.2  黑客及防御策略    6.4.3  常见的安全技术第7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7.1  多媒体技术概述    7.1.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7.1.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7.1.3  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    7.1.4  多媒体软件的种类  7.2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和压缩技术    7.2.1  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表示    7.2.2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7.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7.3.1  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7.3.2  音频设备及其接口    7.3.3  数字图像设备及其接口    7.3.4  视频设备及其接口    7.3.5  打印输出设备    7.3.6  光盘存储系统    7.3.7  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方法  7.4  Windows的多媒体功能    7.4.1  录音机程序    7.4.2  媒体播放机程序Windows Media Player    7.4.3  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的使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这一阶段的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与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庞大、耗电量大、运行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价格昂贵。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软件方面也相应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l60等计算机高级语言。在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中得到应用。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制造成功了集成电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逐步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运行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成功,并应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中,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集成度更高的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自动化。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普及应用进一步扩大,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能看得到计算机的“身影”。计算机的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使自己迅速成长。未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在成功地解决了复杂性问题、功耗问题和智能化问题的前提下,将向着整体性能越来越高,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将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能和智能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机器的功耗和成本将大幅度降低,计算机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日常用品普及应用,并更具人性化,易于操作使用。

编辑推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明确,注匝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先进,强渊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教学模式完善,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解决办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还不错吧,要是配有光盘教学什么的就更好了
  •   hhaaoo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