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呼唤与回应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丰子义  页数:450  

前言

记者(以下简称记):从以往发表的研究成果看,您一直关注发展理论的研究,而您的研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研究一般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更为注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请您谈谈选择这种学术取向是基于什么考虑呢?丰子义(以下简称丰):这要从我的学术经历和思想认识变化谈起。我最初的研究领域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哲学基础理论,后来改革发展的大潮使我对发展问题产生了较大的兴趣,因而逐渐涉足了发展理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和我的同事先后翻译了《新发展观》、《文明与社会理论》等著作,并收集、整理了一些相关的材料,这些工作可以看作是研究、探索的开始。

内容概要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实际上有两个基本的维度,即本质的维度和运行的维度。本质维度上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阐明历史观的一些最基本的观点,着重揭示的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像唯物史观通常讲的社会发展理论就是如此。运行维度上的社会发展理论则是从社会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人手,具体研究加速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方法、途径、动力、机制等问题,为加速社会发展提供理论说明,如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就是这样。

作者简介

丰子义,1955年2月生,山西应县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

书籍目录

上篇 发展的理论审视  发展实践呼唤新的发展理念    1.发展理念的确立与把握    2.发展的哲学反思    3.发展的新阐释  拓展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视野    1.“发展研究”概观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当代凸显    3.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命运    2.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把握方式    3.寻求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的基本途径  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审视    1.现代化的实质与进程    2.现代化的道路    3.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进步及其评价尺度    1.社会进步观的演变    2.评价社会进步的双重尺度及其关系  关于历史进步的评价问题    1.两种评价的相互关系    2.从经济学史上的争论看评价的方法论    3.正确看待“崇高”与“鄙俗”  关于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1.代价的内涵    2.代价产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3.代价付出的合理限度    4.代价付出的基本原则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活动的目的性    1.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根源    2.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及其构成    3.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的基础  考察历史演进规律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1.历史规律的揭示与实现    2.“三形态论”与“五形态论”的关系    3.时代主题与理论价值  发展理论的新创举    1.研究重点的转移    2.研究视角的调整    3.研究内容的创新中篇 发展的问题探索下篇 发展的全球视野后记

章节摘录

(4)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近年来,哲学界经常谈论主体意识,而文化建设同样有一个主体意识问题。因为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有没有文化的主体意识,是能否保住自己的文化特色,使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所谓文化的主体意识,就是确立文化建构上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性原则。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借鉴西方文化,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主体的需要,对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有利的就继承,有害的就拒斥。当然,强调文化主体意识,并不是主张文化本位主义,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自主开放的,后者是狭隘封闭的;前者是开拓创新的,后者是复古守旧的。强调文化主体意识,事实上也就是用中国哲学史上“和而不同”的观点来建构中国的未来文化。“和”表示的是综合会通,“同”则表示的是简单等同。“和而不同”就是在承认差异、保持自主基础上提倡文化间的融会贯通,而不是主张简单的文化照搬、雷同。可以说,“综合创新”就是“和而不同”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因为综合创新的主张,在方法上不是折衷调和,而是在对古今中西文化进行科学分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更高形态的新文化。这种文化主张显然超越了那些国粹派和西化派的狭隘之见,表现出一种既有自主意识、又有开阔胸襟的健全文化心态。那种“中西之分”即“古今之异”的观点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就在于它混淆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把西方的模式看作是中国发展的楷模与方向。因此,失去了主体意识,在文化上就只能是盲目的接收、模仿;而这样的接收、模仿,又必然导致文化的跛足发展。

后记

也许是从小在农村生活和在基层工作的经历,使我在后来的哲学教学、研究工作中,一直对社会生活现实比较感兴趣。因此,多年来,除了作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之外,总是想对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言说点什么,于是断断续续形成了一篇篇文字。本书就是有关发展问题的文集,它记录了我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尽管这些思考和探索是粗浅的,但它还是能表达我的哲学心得。关于发展研究,目前已成为学界的一大显学。各门学科都在关注发展,而哲学究竟如何研究发展?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本文集所收的论文,主要是从哲学的视角对社会发展作了一些基础性的观照,而对现实发展问题较少作具体的分析和回答,因而对发展问题的理解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如果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沉思和关注,就感到非常欣慰了。

编辑推荐

《发展的呼唤与回应:哲学视野中的社会发展(丰小义卷)》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发展的呼唤与回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