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出版时间:2004-7-1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亦平  页数:331  字数:2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书籍目录

《南京大学博士文丛》总序导言  杜光庭思想研究的现状与意义第一章  唐代道教的发展与杜光庭思想的出现  第一节  唐代道教的多向度发展  第二节  唐代道教所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杜光庭思想的出现第二章  杜光庭对汉唐老学思想的总结与发展  第一节  对历代《道德经》注疏的梳理  第二节  对诸家注老之旨趣的分判   第三节  对老学思想的总结与对道教思想的发展第三章  有无与道气——宇宙论的特色  第一节  老君创世,化生万物  第二节  大道元气,造化自然  第三节  以无为本,以有为迹  第四节  道生德畜,自然无为第四章  心境与重玄——重玄学的运用  第一节  复归老庄,采用中道  第二节  有无双遣,非空为空  第三节  心寂境忘,玄道自至  第四节  言以明理,忘言契道第五章  形神与道往——心性论的建构  第一节  一切众生,皆有道性  第二节  禀道受气,得俱形神  第三节  得道则生,失道则死  第四节  返性归元,心性清静第六章  顿渐与性命——修道论的进路  第一节  仙道多途,性命双修  第二节  调伏其心,自然清静  第三节  性有利钝,悟有顿渐第七章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理论转型  第一节  杜光庭与唐代道教思想的终结  第二节  杜光庭思想与宋元道教的新走向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孙亦平教授的大作,从事学术研究者必备书籍,很值得一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