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指南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第一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彼得·基维 主编  页数:317  译者:彭锋 等  
Tag标签:无  

前言

自晚清曾文正创制造局,开译介西学著作风气以来,西学翻译蔚为大观。百多年前,梁启超奋力呼吁:“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时至今日,此种激进吁求已不再迫切,但他所言西学著述“今之所译,直九牛之一毛耳”,却仍是事实。世纪之交,面对现代化的宏业,有选择地译介国外学术著作,更是学界和出版界不可推诿的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隆重推出“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在林林总总的国外学术书中遴选有价值篇什翻译出版。王国维直言:“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所言极是!今日之中国已迥异于一个世纪以前,文化间交往日趋频繁,“风气既开”无须赘言,中外学术“互相推助”更是不争的事实。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愈加迅猛,文化交往愈加深广。全球化和本土化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动脉。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研究美学原理和当代西方美学的论文集,也是一本指南性的美学教材,全书分两部分,共18章。上篇围绕现代美学的缘起、艺术的内涵和外延、艺术与审美、艺术本体论、评价艺术、美学中的解释、艺术中的情感、艺术与道德等问题分章节探讨;下篇则对文学哲学、视觉艺术哲学、电影哲学、音乐哲学、舞蹈哲学等其他问题作了阐述。本书每一个章节都是一个严格的美学问题,由这一领域内权威的作者所写,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清晰的现代美学星云图。

作者简介

彼得·基维(Peter Kivy),罗特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哲学管理者理事会教授(Board of Governors professor),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发表大量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论文和著作,最近的著作有The Possessor and The Possessed:Handel,Mozart,Beethoven,and the Idea of Musical Genius(2001)、New Essays On Musical Understanding(2001)、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Music(2002)。

书籍目录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总序译者前言作者简介导言:今日之美学第一部分  核心问题  第1章  现代美学的缘起:1711—1735  第2章  定义艺术:内涵和外延  第3章  艺术与审美  第4章  艺术本体论  第5章  评价艺术  第6章  美学中的解释  第7章  艺术与道德领域  第8章  美与批评家的判断:重绘美学  第9章  趣味的哲学:对其观念的思考  第10章  艺术中的情感第二部分  艺术和其他问题  第11章  文学哲学:重返快感  第12章  视觉艺术哲学:感知绘画  第13章  电影哲学:电影的叙事  第14章  音乐哲学:形式主义及其他  第15章  舞蹈哲学:动静中的身体  第16章  悲剧  第17章  自然和环境的美学  第18章  艺术和美学:宗教的维度索引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15章 舞蹈哲学:动静中的身体舞蹈美学的中心乃是这一明显的事实:人的动作之所以能在其所有的形式和情境中为我们所读解和欣赏,只是因为这是人的动作;并且与此对应的是整个世界范围里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以能够被系统地表达、探究、发展的诸多方法去创造出独特的身体运动,比如舞蹈、传统活动。舞蹈美学的实质在于建构出舞蹈之所以能发生的那些决定性方面。舞蹈美学所面临的挑战是做到思想脉络的贯通。舞蹈美学的尴尬或者说矛盾则是在于此论题长期被美学研究者及学术刊物所忽略。对舞蹈哲学的讨论,通常是针对如下事实的批评所开始的,即舞蹈哲学这个议题本身就缺乏相应的处理,而且美学和艺术哲学的一般性讨论又很少从舞蹈中找寻范例和实证。由于舞蹈在传统上即被归于艺术活动的若干主要形式之中,因此它几乎从学院美学的日常关注中缺席,其原因属于舞蹈哲学自身的一个中心议题。对此的解释,仅仅只是因为舞蹈自身一直没有形成一种相应的讨论传统,还是因为某种道德或理智的偏见?难道说舞蹈表演没有底稿、转瞬即逝的特点剥夺了理论家和舞蹈教师获得一套有关为人熟知的舞蹈杰作的标准原则,一套所有的论争可以依靠的标准原则?难道只是简单地因为绝大多数的美学学生不认为舞蹈应受重视,或者经过审视也证明舞蹈不值得加以讨论吗?或许如此吧。但是,原因可能是舞蹈中有某种东西普遍抗拒了美学和哲学所偏爱的那些研究方法。如果是这样的话,艺术哲学就需要考虑舞蹈中的这种东西可能是什么。如果艺术舞蹈并不适合于美学所偏爱的那些研究论题和套路,这可能是因为它属于某种不同的领域。近几十年来,有意义的消遣、交流以及富于表现性的行为模式,已经进入了某些初步的研讨领域所关注的范围中:比如说符号学,其广泛研究有意义的行为及意义的一般领域;再比如批评理论(或简称为“理论”),它将文学批评和解释的方法、立场一般性地扩展至整个人类世界中那些可辨别的形式;另外,如最近的“文化研究”,借取人类学的新近研究方法用以阐释文化领域。这些研究的发展反映了这样一种流行的信念,即日新月异的电子化交流方式正在重塑使用者对于他们自身和对于他们所处世界的看待方式,可能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舞蹈现象最强烈地要求人们的关注。要将以上研究与作为一种哲学学科的美学联系起来,目前看来还并非易事,因为这些研究活动仍然是在一种观察、暗示而非论证的水平之上进行的。舞蹈哲学自然有其自身的历史。当代哲学的总体视界大体上是由其始自古希腊的漫长传统所构成的。

后记

《美学指南》(英文版)初版于2004年出版,同年秋天我用它作为教材,在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中使用,至今已经使用三届。它增加了课堂讨论的深度和难度,排除了任何一种形式的随意性,甚至可以说它培养了一种真正的研究态度。当然,由于学生的兴趣、知识背景、特别是英语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学生收获颇丰,而另一些学生收获甚少的现象。我期望中文版的出版能够尽可能地缩小这种差距,让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来讨论问题。本书的初稿由第一次使用该书作为教材的同学译出,然后在课堂上逐章讨论。有时候一章的讨论会用去四次课的课时,结果可想而知,至今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没有讨论。不过,如果已经掌握了课堂讨论所培养起来的那种阅读方式,对于我们独自去阅读剩下的内容一定会有不少的帮助。参加该书初稿翻译的同学有任鹏(导言)、贾红雨(第1、3章)、徐陶(第2、4、6章)、褚国娟(第5、8、11章)、刘笑非(第7章)、孙焘(第9章)、张颖(第10、12、13章)、宋蕾(第14章)、刘伟(第15章)、赵翔(第18章)、刘品毓和任凯分别提供了第11章和第17章的部分初稿。我从5月份开始校译,前后持续四个多月时间完成。同学们交上来的稿子参差不齐,留下了不少问题,也出现了不少误译。发现这些错漏本身就需要不少时间,要解决这些错漏就更费斟酌。由于出版时间在即,最后还有两章我干脆自己动手翻译了,因为这样可以更加节省时间。但是,尽管我们以百分之百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此书的翻译,由于这里的每篇文章都涉及一个广大的学术背景,它们所涉及的面实在太广、处理的问题实在太深(或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诚挚地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以便在再版的时候修正这些错误。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师兄、南京大学的周宪教授,感谢他一直关注本书的翻译工作,并安排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的黄继东先生接受本书的出版计划,并最终完成各项烦琐的出版事宜。我还要感谢我的师弟、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王立刚先生,事实上是他最先委托我翻译此书,只不过等到北大出版社去买版权的时候,发现版权已经在一个星期前被南京大学买走了,他只好作罢。由此可见,如果真的是一本好书,并不怕没有出版的机会。国内一些大学出版社在出版学术著作上表现得越来越专业,这对于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术研究水平无疑是一件大好事。我还要感谢2006年刚刚入学的研究生何江宁、沈童、谷红岩、聂萌、章晟,他们一起通读了全部译文,修正了不少错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美学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别的不说啥了,好书,美学的孩子们肯定得看的,然后再次表扬快递,因为书要的紧结果下单次日就到了,赶上课程,各种感谢
  •   线索清晰,全面,新
  •   GOOD ENOUGH
  •   这本书囊括了当下比较前沿的理论家的文章近二十篇,阵容之强,问题析分之专业,均应该认真对待。这本书的有两个很大的优点:1、回应了美学衰亡论——从不同侧面回应了这个问题2、多人撰写,不同于独著,可以窥测到不同理论家的思想旨趣。相当值得一读。美中不足的是,字体太小,译文有一些地方欠流畅、清明,甚至某些处还相当晦涩。此乃本书之瑕疵也。
  •   一本可以活跃你思想的书
  •   没想到书的质量竟然如此之差,跟大街上五块钱的盗版书一模一样 奇怪了
  •   嗯,不错,好嗯,不错,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