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奎斯特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第1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多丽丝莱辛  页数:381  译者:郑冉然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玛莎·奎斯特》这部睿智的令人称奇的小说敏锐地揭示了20世纪生活在非洲的英国人生活中的悖论、激情与讽刺意味。玛莎·奎斯特,“暴力的孩子”系列中被重重围困的女主人公,已经被广泛赞誉为英语小说中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在《风暴的余波》中,多丽丝·莱辛在被种族隔裂的英属非洲版图中,详细记述了玛莎·奎斯特的个人与政治冒险:玛莎先是经历了二战,然后是怪诞的第二次婚姻,接着是共产主义之旅。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笔记》、《第五个孩子》、《特别的猫》,以及“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三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部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章节摘录

  第一部  第一章  两个过了中年的女人坐在长廊的荫里织着毛衣,遮荫的是一株火焰藤,粗壮的枝干上缀满了花,把灼热的下午拦在外面,阳光像触礁的海浪,流成橘红色的花簇。这彩色的屏障后面是个幽暗的角落,粗泥墙(也就是房子的外墙)构成了角落的两边,第三边是一条长凳,上面摆满了涂过的汽油罐子,罐子里种着粉色和白色的天竺葵。透过树叶,阳光慷慨地把金色洒在红色的水泥地板和两个女人的身上。她们吃完了午饭就一直坐在这里,而且将一直坐到日落,她们谈话,不停地谈话,口舌毫无羁绊。这两个女人是奎斯特太太和凡·任斯伯格太太;玛莎·奎斯特,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坐在台阶上,完全暴露在阳光里,她笨拙地扭动着身体,好用自己的阴影挡住阳光继续看书。  她皱着眉,时不时抬起头烦躁地看着两个女人,暗示她们的闲谈使她难以专心阅读。但是并没有什么阻止她去别处看书;所以当有人向她提问,或者在家族大事记中提及她的名字时,她那一阵阵的憎恶也显得不合情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固执、复原力强、对自己不满,玛莎是多丽丝·莱辛塑造的最令人满意、最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是她那个时代暴力的孩子,“她无法和自身的暴力分离,就像蝌蚪不能没有水而活着”。  ——《泰晤士报》  带着具有欺骗性的朴素,多丽丝·莱辛所揭露的一个人头脑和心灵深处的东西,也许比我们应该知道的更多。  ——《每日电讯报》  《玛莎·奎斯特>深刻而强有力地描写了一名现代女性的人生进程。  ——《星期日时报》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她是一位女性经验的史诗家,以其怀疑、热情与洞察力,仔细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诺贝尔委员会对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颂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玛莎·奎斯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对读书人日益减少的现状,不无感慨。但同时她又列举出非洲许多贫困人民对书籍的渴求。他们生存条件艰苦单调,渴望知识文化改变命运,亦或是润泽自己的生活。而都市中的大多数人有着更多的消遣,也有着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但真的很少有人去追求文化享受。在这里,金钱主宰一切。金钱给人带来物质享受与满足,麻痹掩盖了内心的空虚。大家都在急于求成、及时享乐。人生没有也无需去追求更深一层次的探索。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仍在独自奋斗。
       他们又还在奋斗什么呢?如果人们的价值观都已清新明确,你又有什么回天之术?你又想要感化谁?还有多少真善美、多少英雄需要记录?需要传颂?但他们还记得曾经感染并启发了他们的书籍,他们也在努力为了后世之人创造这样的经典。
       一部人类史离不开文化,但现在的文化日益沦为盛世泡沫。我们何以为继?我们拿什么承上启下?还是现实一些,承认虚无才是一切,自己的今天才是意义?而人类史,不过是每个人自己的历史?
       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正在迷茫彷徨着,挣扎着不愿被周遭的世界所同化。正如作者笔下的十五岁女孩——玛莎·奎斯特。
  •      二〇〇七年,当多丽丝•莱辛站在诺贝尔奖获奖者的演讲台上,她讲述了一个津巴布韦女子的故事。这个年轻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跋涉四英里路,为的是买不多的一点水,这个干渴穷困的女人趴在卖水的印度小贩的柜台上,阅读一本散了架因而无始无终的《安列•卡列尼娜》。
       显然,莱辛试图通过这个真实事件来说明故事的魔力。作为一个说故事的人,她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体尝过这种魔力。那时,她是一名读者,同样在津巴布韦度过少女时代。若把《玛莎•奎斯特》看作她半自传性质的小说,任何人都不难推断,她的生活不致充满与干渴和饥饿做斗争的无望,却有另一种交替着希望与绝望的挣扎。
       小说首先只是小说,所以让我们暂时忘记其背后所隐藏的作者的面影,仅仅让字句构成的张力带路。这是个写实风格的故事,章节结构严谨,四个大章,内中各有三节,让人想起交响曲四个乐章的结构。故事的开头,我们的女主角玛莎•奎斯特十五岁,她坐在台阶上,试图用阅读把自己和“他人”隔开。在这里,他人即是她的父母与邻家长辈,所有这些长辈们循着某个陈旧套路谈话和思考,让十五岁的少女不仅厌烦,甚至愤怒。
       这是似曾相识的愤怒。每个人在青春岁月里都有过把父母看作仇人的阶段,尽管大多数人在成年后顺理成章地得了失忆症,于是全家温和脉脉,仿佛从来不曾存在任何罅隙。但一个故事把这种无法被掩盖的情绪推到了读者面前——看,这是你的父母,看,这是你给自己描绘的人生。现实与理想的差别,或许比津巴布韦与伦敦的距离更为遥不可及。女孩在心中构筑了一座理想的城市,而她自己将在城门口判断进城者的资格,在她梦想的图景中,父母无疑被剥夺了进城的权利。
       她太年轻,有的是过剩的热情与敏感。她与杂货店的科恩兄弟的交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那两个犹太男孩对她的善意或是冷漠,在她心中引发巨大的回响。她总试图从智力上证明自己和他们一样好,却往往陷入女孩的自以为是。种族间的微妙关系加上她笨拙的友情方式,使科恩兄弟尤其是乔斯•科恩与她错失了深入交流的可能。在这块英属殖民地上,黑人与白人、英国人与犹太人或是南非荷兰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会从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生活坐标。玛莎是向往自由的,是自以为无所畏惧的,在她十八岁进城工作后,虽然身边有个热衷于帮她决定服装品位的“登对的”男伴,她却突兀地选择一个自己不爱的人来告别少女时代。仅仅因为那是个带着讨好她的热切意愿的犹太人,因为他的被人轻视和疏离。
       这段关系并没有持续很久,而玛莎的婚姻也来得太快。她与父母的不和谐常常在篇幅之间跳出来,提醒我们她是个“暴力的孩子”。这个词在英语里并不仅限于字面的意思,而是指出生在一战并在二战中长大的那一拨人。他们与父母那一代人有着重重隔阂,与自己的同代人之间也有着无形的鸿沟,就连面对他们所置身的那个社会,似乎也总有些没法对路。
       正如玛莎目睹白人虐待黑人时在内心尖叫:他们怎么能?她也常对自己发出同样的设问。她的理想和热情不断转向,始终摇摆不定。她像所有的殖民地年轻白人一样耽于夜晚的游乐,一方面则对这种试图抓住青春的虚假生活充满厌倦。玛莎是矛盾的,她的理性不够强大,正如她的感性也不够恒久,但她有的是自问式的目光,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她的“不同”与成长。当她带着草率定下的郎君回到父母的身边,在她眼中有着这样那样毛病的父母都担心她是奉子成婚。她以为会遭遇一场质问并得意洋洋地凯旋,事情却轻易得让她抓狂。于是,这本书也就是整个五卷作品的第一卷的最后,我们目睹玛莎公证结婚,并由一位旁观者的独白道出这场婚姻终将迅速终结的预言。
       这便是长卷式作品的恒定之美,读者知道故事总会有个结局,既然如此漫长,主人公最终不免一死。在她从少女到老妪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冷静地旁观就是了。看她意气风发,看她狼狈不堪。一不当心,你也许就照见了内心深处那个曾经的自己,在成长和遗忘之前的愤怒少男少女。你也许会因此想起很多往事,并惊讶于那个旧的自我早已无踪。
       不是每个作者都有勇气作这般直剖式的回望。为这个故事,该感谢那个说故事的老太太。别忘了,她写下系列中第一本书的时候,也不过三十二岁,而这是她漫长创作道路上的第二本书。内省来得这样早又这般成熟,让人不禁想要追随玛莎的足迹,从中窥看作者是如何一路走来。
      
  •   好的 \(^o^)/~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