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祖望评传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永健 著  页数:全2册  字数:374000  

内容概要

  全祖望是生活于清代“康乾盛世”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经史研究和诗文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贯穿着这样一个宗旨:为明清易代之际坚持抗清斗争的“故国忠义”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本评传从全祖望生活的时代——从“天崩地裂”到“康乾盛世”,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到“乾嘉学派”;全祖望的故乡——甬上的“邹鲁醇风”和“山川灵气”;全祖望的家世——“先人风格”和祖父辈的投身抗清斗争,以及全祖望的交游诸方面,全面地论述了全祖望的生活和思想;深入地探讨了全祖望之所以在经史研究和诗文创作方面,能够切实贯彻“经世致用”的原则,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的原因。作者用评、传相结合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全祖望为什么无法实现其“倜傥指挥天下事”的伟大理想,而在“风骚驱使古人书”方面,却成就卓著,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王永健
1934年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同年,考取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宋元明清文学史专业研究生(导师陈中凡教授),1962年毕业。现任苏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古代文学教授,主治明、清戏曲和小说,被推选为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著有《洪钎和<长生殿>》、《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发表有关元、明、清戏曲、小说和诗文方面的学术论文70余万字。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全祖望的时代
 一、“康乾盛世”
 二、从清初的反理学思潮到“乾嘉学派”
 三、“康乾盛世”与文化的发展
第二章 全祖望的家世和生平
 一、甬上的历史、地理、人文和风俗对全祖望的影响
 二、家世考
 三、生平考
  (一)读书甬上,怀抱经世大志时期
  (二)“薄游京洛”,饱尝人生艰辛时期
  (三)“家居十载”,潜心学术研究时期
  (四)“衣食奔走”,二任书院山长时期
 四、交游考
 五、著述考
  (一)谢山今存的著述
  (二)谢山未见流传,或已佚之著述
  (三)谢山为人所编辑的杂著和诗文集
  (四)谢山计划中的著述
 六、关于全祖望生平的几个问题
  (一)谢山“左降出都”之后,生活相当贫困,为何从此不再出仕?
  (二)谢山毕生不遗余力地搜讨“故国遗音”,表彰“故国忠义”,是否出于反清的民族意识?
  (三)谢山立身处世的准则和他的政治理想
  (四)谢山不佞佛,不语怪,不喜神仙之说,以及他那“不伏命”的人生观
  (五)谢山“生平不喜帖括”
  (六)谢山的读书、钞书和藏书
  (七)谢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
第三章 全祖望的学术渊源和治学特点
 一、“浙东学术”对全祖望的薰陶
 二、黄宗羲、万氏兄弟与全祖望
 三、李绂与全祖望
 四、刘继庄之学对全祖望的启示
 五、“深宁、东发以后一人也”
 六、全祖望的治学原则和治学特点
第四章 全祖望的史学
 一、全祖望史学的特点和精神
 二、全祖望的重要史学观点
 三、全祖望读史札记一瞥
第五章 全祖望与《宋元学案》
 一、宋、元、明理学的发展概况和明末清初对于理学的理论总结
 二、《宋元学案》的成书过程和全祖望的贡献
 三、全祖望百卷《序录》述评
  (一)谢山推重宋元理学,赞赏各派学者的学术争鸣
  (二)谢山理清了宋元理学的发展脉络,充分展示了各种学派和各派学者
第六章 《困学纪闻》三笺和七校《水经注》
第七章 全祖望的文论和人物传记
第八章 全祖望的诗论和诗作
结束语 关于全祖望的局限性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吾家自天启以来,门户渐式微。”式微的原因,仍然是由于全氏先人们坚守节操,不愿依附阉党。全天叙之次子大霜(字懋韬,后名大震,字二何,时人称为非堂先生。),“初人京,其上世门旧尚多,顾心非韩退之上书求售,不肯自通。长安米贵,始大困。吴尚书白、李尚书稽仲、江翰林柱北,皆力吹嘘之。于是,施相存梅招之东阁。是时,阉人方盛,相国依阿奉命而已。先生乃谓之日:‘阁下当有以制权,而顾为权制乎!即令茶陵之于逆瑾,已不能使天下后世白其心迹,况未能耶!窃为阁下危之。’相国以是不喜,待之骤衰。先生谢日:‘一介书生,阁下即麾而去之,非所怨也。’遂不复往。周御史昌晋、陈御史朝辅,皆待先生后,然先生以其附阉也,累斥之。于是连试顺天,皆不得售。已而,朝政一新,先生大喜,有《极陈时政疏》将投匦会,亦有不慊于中者。叹日:‘尚未其时也!’拂衣南归,自是不复入京。”③全大霜不仅品性高尚,且工诗文。“宫詹长子舍人,才笔华绮,而先生更横厉。宫詹晚年尝抚先生叹曰:‘此奇儿也!吾家文章之寄,其在斯乎。”’所著《东皇集》散佚不传,“李杲堂辑其诗,仅得数十首。先公复加搜访,始得四卷。而古文无存矣。” 明清易代之际,甬上遗民或投身义军抗清,或抗节不仕。谢山尝日:“丙戌(1646年)以后,甬东之人,远在天末,尚烦多士多方之训,成化最晚,其在世禄家子弟尤为甚焉。而吾全氏,一日弃诸生籍者二十四人。”关于谢山的曾祖、祖父和父亲在清初坚持遗民气节的事迹,前文已有介绍。这里,再补充几位族中曾、祖父辈这方面的概况。 族祖全美闲(字吾卫,天叙之孙,大霜之子),“国难后,自以明室世臣,不仕异姓。集亲表巨室子弟为‘弃编社’。”族祖全美樟,以及谢山曾王父兄弟皆参加了此社。美闲“既承家学,又追随妇翁(陆文虎),以名节自励,高冠长剑,谔谔,虽一贫如洗,勿恤。国难既作,从戎江上,累授侍御监军,已而东归”。顺治元年(1644年),鲁王监国至翁洲,美闲“为之治其扉缕(草鞋),则货宗伯遗居应之。自是只老屋两问,有时晨炊不给,先生画马自若。

编辑推荐

《全祖望评传(套装共2册)》作者用评、传相结合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全祖望为什么无法实现其“倜傥指挥天下事”的伟大理想,而在“风骚驱使古人书”方面,却成就卓著,影响深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祖望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