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钦顺评传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发贵 著  

内容概要

  罗钦顺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中国古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明中期,罗钦顺是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他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本书旨在客观全面地描述罗钦顺的生平和学术思想,通过揭示他和王阳明的思想交锋,着意阐释罗对程朱理学的改造、对“气学”的创建、对佛学的批判,以及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作者简介

  胡发贵,男,1960年生,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人。1978-1982年就读于安徽大学哲学系,1982-1985年求学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迄今一直服务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为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哲学与中国历史文化,曾出版过《儒家文化与爱国传统》等著作,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目前正致力于研究传统道德与知识分子问题。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家世与生平
 一 家世渊源
 二 “山川形胜”
 三 人文荟萃
 四 “早以儒冠对紫宸”——罗钦顺的生平
 五 “精金美玉”——罗钦顺的立身处世
 六 “非引勿登楼”——罗钦顺的治学
 七 “卫道身微每自珍”——罗钦顺的道统意识
 八 心路历程——罗钦顺学术思想的演变
 九 罗钦顺的著述
第二章 君昏政暗——罗钦顺生活的时代
 一 “内政失修”
 二 内忧外患
 三 风气渐革
第三章 “古人实学今谁讲”——罗钦顺的学术环境
 一 “制料取土,经义为先”
 二 从理学向心学的嬗变
 三 “新学”崛起
 四 “柔和宇嵬琐”——对阳明心学的批评
第四章 “道义之交深,文字之会密”——罗钦顺与王阳明
 一 好友
 二 论敌(一):关于格物致知
 三 论敌(二):关于“良知”
 四 论敌(三):关于《朱子晚年定论》
 五 论敌(四):关于陆象山是否为禅
第五章 气本论和心理论
 一 “气本一也”
 二 心性论
第六章 “先生于禅学,尤极探讨”
 一 “黄面瞿昙害斯道”
 二 “逆天背理”
 三 “释氏有见于心,无见于性”
 四 “圣人本天,释氏本心”
第七章 经世思想
第八章 罗钦顺的历史地位
附录
索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明中叶不仅出现了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也滋生过横行一时的大奸臣。如正德、嘉靖年间的严嵩,就是这样一位大权奸。严是江西分宜人,原只为翰林院一名小官,后在“议大礼”的事件中因奉迎皇上旨意,深得世宗欢心,遂平步青云。所谓“议大礼”,也是明中叶发生的一件历史大事,有必要简单地介绍一下。原来正德十六年(1521)四月,明武宗朱厚照死,大臣杨廷和主政,确立朱厚照族弟朱厚熄为帝,是为明世宗。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下,新上台的皇帝都有建庙祀祖的问题。朱厚熄是以从弟身份继武宗帝位的,按权力系统来说,他应立武宗父亲的庙,尊武宗父亲为皇考;但若按血缘系统来衡量,则世宗应为自己的父亲兴献王立庙,并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由此不难看出,所谓“议大礼”实质是新皇帝如何对待生身父母的问题。内阁首辅杨廷和等多数官员认为,世宗应尊武宗的父亲孝宗为皇考,以生父兴献王为皇叔考,并以宋代大哲学家程颐的《濮议》为证,在此文中程氏就主张宋英宗应尊仁宗为皇考,而以生身父亲濮王为皇叔考。明世宗对杨氏等人的建议难以接受,认为这是薄待了他的父母。史称世宗看过杨氏等人的奏章后,甚为不满:“上览曰:‘父母可互易若是邪!”’于是诏令廷臣再议。进士张璁,南京刑部主事桂萼等迎合上意,上疏恳请以孝宗为皇伯考,以世宗父亲为皇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罗钦顺评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