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圈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肖经栋  页数:257  字数:26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此乃至理名言,我最快看完的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每两周看四本,因半个月内需还给图书馆。而家中书柜里有不少书,买来四五年还顾不上翻几页。不过,根据本人的切身体验,书除了“非借不能读也”外,还有“非时不能解也”。  对于很多书,只有在经历切身体验、有过丰富阅历之后,读来方能深刻理解书之内涵。2009年年初,我重读了美国学者撰写的传播学名著——《报刊的四种理论》,终于理解其意,也对中国乃至世界新闻管理体制有豁然开朗之感。16年前,我在大学学新闻时便看过《报刊的四种理论》这本书,但印象不深,也理解不透。在经过10年的媒体实践工作,与中国港澳台地区、美日欧等各地记者多次深入交流之后,重看《报刊的四种理论》,我终领会其深意。  任何学科的最高表现形式为理论,这也是哲学为何成为人类最高学问的原因。相对于经济、法律等学科,新闻学科理论并没有如此深厚的底蕴。在美国、日本乃至欧洲国家,不少著名大学仍然认为新闻学不能登大雅之堂,拒绝设立新闻院系。  美国报业大王普利策逝世后,根据其遗嘱捐款给哈佛大学设立新闻院系,但遭到了哈佛大学的拒绝,后来哥伦比亚大学勉强接受了这笔捐款,设立了新闻学院。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开始颁发普利策奖,这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最高奖项,其在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类似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由于常春藤大学普遍抵制设立新闻院系,所以美国的新闻教育集中在中西部的州立大学。像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它在中国的名气甚至超过其在美国本土的名气,实乃文化交流上的罕见现象。英国、日本的名牌大学更是没有设立新闻院系的传统,新记者的成长只能靠老记者手把手教和独立摸索。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新闻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初,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便设立了新闻系。民国期间,国内32所高校中有26所设立了新闻系。有识之士纷纷借助创办报刊针砭时弊,启发民智,呼唤社会变革,进而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的激荡时期。而今,新闻系是国内的热门专业,全国开设新闻院系的高校有七八百所,在校学生数约20万。  但是,当今的新闻教育一直为业界所诟病。新闻理论陈旧,教师业务实践生疏,学生在校所能学到的专业知识比较肤浅。为此,中国记者的专业知识仍要靠在实践中摸索。此外,国内的媒体环境极为复杂,导致记者群体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  由于新闻教育系统性理论缺失,新闻教育实践差,中国的记者群体特性以媒体类别划分为特色,而非以接受新闻教育程度为区隔。正因如此,中国记者的成长、转型和其所处的媒体类别息息相关。要想了解中国记者的特性,需先搞清楚中国的媒体类别。  外行看记者群体,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的同行业者,则往往会感觉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没有三五年的工夫难以弄清楚行业潜规则。记者圈是个封闭性极强的群体,且有一套行之多年的行业潜规则。  记者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孙志刚之死、延安黄碟事件等的报道推进了中国法制建设。但是,山西假记者猖獗、矿主打死媒体工作人员、封口费盛行等则让这个群体蒙羞,令人瞠目结舌。  网络的兴起,原则上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者,能发布信息、表达观点。而记者这个群体在中国经过百年的发展,自有一套内生法则与自我纠正的系统。分析现在,则可预测未来。我们了解了记者这个群体的特性,则有助于深人理解新闻背后的含义。也只有熟悉,方能有效开展沟通与实践。

内容概要

外行看记者,常会感觉这是一个比较神秘的群体;内行看自己,则认为这是一个结构极为复杂的群体,不在其间闯荡三五年,无法识其真面目。    这是一本资深媒体人积累10年的行业经验首次披露记者群体生态圈著作。对话20余位媒体精英,讲述他们的个人曲折经历,描绘了一幅幅中国记者的典型画像。或从职务,或从区域,或从类别等角度,一一展示记者圈这一封闭性极强群体的特性,对圈内行之有年的潜规则,大胆加以客观揭示,还您一幅清晰、到位的记者圈景。

作者简介

肖经栋,资深媒体人。自1997年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的十年间,历任《昆山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经营报》资深记者,《每日经济新闻》产经部副主任,《胡润百富》杂志主编。2007年退出媒体江湖,在上海从事公关工作。
从最基层的党报到影响力最大的财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记者概述  陈峰:中国记者典型画像  谭军波:一位传媒游侠的体制内外轮回  记者的管理与组织  对话  朱伟峰:解读记者第二章  新闻教育与记者发展  中国的新闻教育  对话  张咏:密苏里新闻教育转型之争  记者的成长路径  记者转型  孙军自述:离开是因为热爱  中外记者比较  对话  辜晓进:深入美国记者圈的中国记者第三章  职业媒体人实录  媒体管理层的设置  媒体中坚——主任  对话  郑良中:主任最重要的素质为判断力  核心岗位——主编  对话  朱德付:市场化媒体主编更要有情怀第四章  区域媒体圈  京沪穗媒体圈之沉浮录  经典人物   “好人好报”范以锦  省城媒体圈  南昌:从七雄争霸到两强相争  地县市媒体圈  整合打天下——《佛山日报》总编辑宋卫东谈地市媒体博弈第五章  类别媒体圈  体制内记者圈  周瑞金:改革呐喊者  都市圈  对话  王晖:机制创新成就都市报的崛起  经济圈  网络圈  对话  陈彤:网媒编辅是全面手  外媒圈  ……第六章  媒体工作流程与舆论监督第七章  媒体观察后记

章节摘录

  记者圈之院校区域化  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校友、老乡是重要的人脉资源,也是深入交往的基础,在记者圈也不例外。记者入行最基本的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因此,校友成为新记者初入行时的最重要的人脉资源。  记者入行之后,同事成为其新的人脉资源网络。这点和其他行业相似,如国际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离职员工有个联系网络,互通信息,也相互提供帮助,这就是典型的同事人脉网络。由于记者群体的流动率比较高,旧同事人脉关系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  总体而言,记者群体中少有唯校友是举的现象,还是十分看中记者自身的新闻素质。但由于新闻行业为实践性较强的领域,名校生在把握机会上占尽优势,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记者的院校派系之分现象。  国内的新闻教育普遍滞后,因此在理论基础上,全国各大新闻院校的毕业生素质差距并不大。但是就实践能力看,差距十分明显。新闻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学科,一名新记者的成长需要通过实战才能进步。这也是知名媒体记者成长迅速的原因之一。这有点类似医生,一名新医生如果被分配到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由于见识较广,一般比分配到低一级医院的同学成长要快。  在机会上,名校毕业生则占尽优势。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这些强势媒体集团基本上只向北大、人大、复旦、南大、武大等10多所名校招聘毕业生。国内名校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新闻事业发达,也使得毕业生有较多的选择。  新闻院校学生一般有半年的实习期,他们选择到心仪的媒体去实习,进而寻找到机会留下来工作。笔者读大学时,就有师兄想进《珠海特区报》,于是他先到那里实习半年,表现不错最终留下来了。名校学生在实习方面也占优势,既可借助校友资源联系上好的媒体,也可抓住媒体来学校招收实习生的契机。2001年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新闻中心在复旦大学招聘了几个实习生,其中几个表现优秀,最终签订了劳动合同。经过七八年的打磨,他们中已经有人做上了杂志的主编或知名公司的公关总监。  在党报一统天下、媒体内部人事制度未放开之前,媒体多倾向于向当地的新闻院校招聘毕业生。即使是中央级媒体,地方驻站记者也主要招聘当地新闻院校的毕业生。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分社,其新进记者多来自于上海本地的院校。  如此一来,媒体中的院校区域化现象十分明显。如在上海的媒体中,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占主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江苏全省各地的媒体,南昌大学新闻系和中文系毕业生掌控了江西大部分的媒体。  不过,广东和北京的媒体有点特殊。北京的媒体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生为主,在党报体系、新华社体系中为数不少。但是,由于北京的媒体众多,人大的毕业生不够用。为此,北京的媒体一直有从京外高校招聘学生的传统,因此使得北京的媒体记者出身比较多样。但总体而言,人大的毕业生在北京的媒体中占据主流。  广东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媒体发达,但当地毕业生多对从事新闻工作不感兴趣,加上中山大学没有新闻系,导致广东的媒体也从外地大量招聘采编人员。但总体而言,中大、暨大、人大、复旦、北大、南大在广东的主流媒体中具备实力,一些二三流院校的毕业生在广东地市一级的媒体较多。  在新闻院校中,不能不提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前身为北京广播学院,是国内知名的专业新闻院校,为广电领域的“黄埔军校”,其毕业生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电台。浙江传媒学院在南方也有一定实力,但其毕业生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工作。  由此可见,京沪穗三地媒体竞争的背后,其实也是国内几所名校毕业生的竞争——在上海为复旦,在北京为人大,在广州为中大。电视台、电台这块则为中国传媒大学所垄断。  在记者群体中,党校出身的也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体制内媒体中。媒体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对记者编辑的文化教育程度要求比较高。但在体制内媒体中,不少采编人员是通讯员出身,有的老记者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于是,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这些记者往往会参与党校学习,从而拿到文凭。  记者初入行时,学校的知名度和校友资源会起到重要作用。但一旦进入到媒体之后,个人的天赋和对工作的投入则决定其发展前途,院校出身的影响力作用不大。  评价记者是否优秀的标准在于其文章。为此,在一些市场化媒体中,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照样能够得到快速晋升。如《2l世纪经济报道》的编委王云帆毕业于苏州大学,凭借其出色的能力很快被晋升为编委。  不过,一旦记者成长之后,面临晋升、转型时,其学历背景则会发挥一定的作用。在记者群体中,同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会有比较密切的联系,而媒体高层的录用,所看中的不仅是业务能力,此时校友资源的作用则会凸显。长此以往,有的国内媒体会逐步形成由某院校主导的局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记者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内容深刻详细的阐述了媒体圈的是是非非 对媒体人的生存环境做了清楚阐释
  •   这本书写的不那么理论,生动形象,真人真事,读起来有一定趣味性,同时也对于初入记者行业的新手有指导作用。
  •   好书 对于想了解记者这一行的人很有用
  •   上大学以来很少在买书。
    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没有一本书能够让我有想看实体书的冲动。
    在一次偶然的交流中得知这本书,在网上看了一章节之后,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一本来看。。
    又回到了以前手捧书本的年代。
    很真实,就和书本本身反映的一样
  •   挺不错的,当时一下就看完了
  •   书很好,内容很有启发
  •   一口气读完的,很长知识
  •   刚入新闻媒体业,买来了解了解情况,感觉不错,进入记者行业几个月,觉得还算比较真实反映了记者圈。
  •   可以从本书了解记者圈中的内情
  •   了解记者这个大圈子的一些基本现状
  •   缺货怎么办呢
  •   因為偶然發現的 ,所以就賣了,和自己專業相關,趕緊抽時間看看也學學……嘿嘿
  •   還沒時間看,嘿嘿……趕緊抽時間看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