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慧,郝渊晓,马健平 著  页数:367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在全球迅速崛起,它对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商品流通方式及人们的购物、消费、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保证电子商务交易顺利实现交割,关键在于构建一个与电子商务交易相适应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因此,物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物流是现代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营造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配套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相应的物流保障。争取到2010年,使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在2004年21.3%的基础上下降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超常发展。  未来市场的竞争,不仅表现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且更表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从未来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和企业竞争的需要出发,竞争最终集中在现代物流人才的竞争。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影响到我国在未来国际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快培养适应21世纪物流市场竞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教育界和企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是一项基础工作,一定要把规划建设立足于物流科学前沿、实践操作性强的高质量的教材,把物流教材建设放在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组织实施。

内容概要

  《物流配送管理学》是由长期从事物流配送教学和研究、实践的各方面的专家,为满足高等院校物流教学的需要和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编写的,是在2001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结构及内容上进行了调整而重新编写的,是一本能够适应21世纪物流人才结构和运作能力要求的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郝渊晓,男,1960年生,陕西大荔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中国高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副秘书长、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注册拍卖师。1997年获中国金融基金优秀教师奖,1999年获陕西省首届优秀青年经济理论工作者称号。近年来,发表论文80多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8部,合著7部,参编11部。获省、部级科研奖10项,其中《“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获199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的《物资市场学》获1992年第6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等奖、1995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第三版)获200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8N优秀教材一等奖;主编的《现代物流管理学》获2004年西安交通大学第9届优秀教材二等奖。论文《论产权拍卖市场营销策略》获2001年陕西省第6届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4年主持陕西省“十一五”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物流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研究项目,该项目2006年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王慧,女,1967年生,副教授,甘肃武威人。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至2008年6月,任西安邮电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和市场调查策划中心副主任。1995年至今发表专业论文7篇,参编教材5部。其中主要的学术论文有《治理超载对物流运输业影响分析》、《关于加强电信企业市场研究工作的思考》和《运用竞争规律分析电信企业行为》等。参编的教材主要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主持完成院内教学和科研项目6项,负责完成西安小灵通PAs机市场开拓、陕西移动通信市场研究和陕西电信用户满意度研究等大型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级教学及科研成果奖项5项,其中《市场营销中的社会实践》获200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电信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方法与运用研究》获2 0(J5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马健平,1959年6月生于四川成都。先后在陕西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本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博士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分别在国家级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医药流通企业、金融保险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机构中担任相应管理职务。代表著作有《物资市场学》(副主编,获第6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市场营销学》(副主编)、《交通运输市场营销学》(主编)、《现代物流配送管理》(编著)等,主要参加研究的课题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近年在国内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物流配送管理导论第一节 配送概述一、配送的概念二、配送的分类三、物流与配送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物流配送产生的背景一、美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二、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三、物流合理化的提出第三节 物流配送制的形成和物流配送现代化一、物流配送制的形成二、物流配送的发展阶段三、物流配送的现代化四、我国物流配送的发展趋势本章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7-11的物流配送系统第二章 物流配送系统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构成一、物流系统的概念二、物流系统化的目的三、物流系统的组成四、物流服务第二节 物流配送流程的构成一、物流配送的基本环节二、物流配送的工艺流程第三节 物流配送模式的构成一、生产资料产品配送模式二、生活资料产品配送模式第四节 物流配送系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二律背反问题二、如何推进物流系统化三、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的关系及实现物流服务水平的能力本章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日本物流配送中心的特色第三章 物流配送中心第一节 物流中心的作用和类型一、物流中心的概念二、物流中心的作用三、物流中心的类型第二节 配送中心功能和内部区域构成一、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二、配送中心内部区域构成第三节 配送中心作业内容及流程一、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二、配送中心的特殊作业流程三、配送中心的岗位设置四、客户订单的处理五、送货与退货的处理第四节 配送中心作业合理化一、订货、发货的效率化二、入货、发货时商品检验的效率化三、配送中心内保管、装卸作业的效率化四、场所管理五、备货作业的效率化六、分拣作业的效率化本章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国美配送中心的运作管理第四章 配送中心的规划第一节 物流配送系统总体设计一、配送中心的设计原则二、物流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前提第二节 配送中心构建计划的制定一、建设配送中心的项目立项二、配送中心总体规模的确定三、制定配送中心建设的细目计划第三节 配送中心的选址一、基本条件的整理二、选择地址必备资料的整理三、配送中心地址的选定第四节 配送中心的内部规划及设施构造一、配送中心内部布局二、配送中心内车流的布置三、配送中心内部的设施构造第五节 物流网点的合理布局一、物流网点与网点布局的概念二、合理布局网点的主要内容三、物流网点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四、改进配送中心网点内部的工作五、网点布局的常用方法本章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Fireside轮胎公司的配送中心选址的决策第五章 物流运输与配送第一节 物流运输概述一、运输及其功能二、运输的特点及运输方式三、商品运输系统四、物流运输的合理化第二节 物流运输与配送的关系一、物流运输与配送的比较分析二、运输与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分析第三节 配送运输管理一、配送运输概述二、配送运输的基本作业程序三、配送运输管理的任务四、影响配送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五、配送运输合理化策略本章小结关键词复习思考题【案例】韩国三星公司的配送运输合理化第六章 物流仓储与配送第一节 仓库概述一、仓储的概念二、仓储的功能三、仓储的种类四、仓储在物流配送系统中的作用第二节 仓库的基本知识一、仓库的种类二、仓库的各项参数与仓库的构造三、自动化立体仓库与虚拟仓库四、仓库选址及其影响因素第三节 库存和库存合理化一、库存的内涵及其作用二、库存合理化及合理化库存的内容第四节 零库存和实现零库存的途径一、零库存及其内涵揭示二、零库存是伴随配送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第七章 物流装卸搬运与配送第八章 物流配送成本管理第九章 现代物流管理方法在配送中的应用第十章 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第十一章 信息技术在物流运作中的应用第十二章 国内外先进的配送实践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物流配送管理导论  [本章学习目标]  1.掌握配送的概念与特点。  2.理解配送的分类。  3.了解配送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配送概述  根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中国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物流思想和物流发展也不断提高,并从20世纪初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系统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1905年美军少校Chauncey Baker第一次提出了“物流”的概念,1915年阿什·肖(Arch Shaw)教授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中,明确应用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来表达“物流”。对于物流最具激发作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后勤保障的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及其盟军的物资和装备的制造、供应、配置、调运、补给、保养及维护等军事后勤活动使得物流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得到有效应用。战后这套理论和方法迅速在民用领域得到发扬光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物流发展进入了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1985年,美国物流协会正式用logistics代替了physical distribution,并且将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更名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物流于1956年传人日本。我国的物流概念是从日本传人的,并直接借用了日本的物流一词。1976年6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次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国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物流在我国沉寂了将近20年,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物流才在我国升温并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物流配送管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