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与设计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崔卓兰  页数:110  

前言

  人们认识事物,从发生到发展,从表面到本质,都有一个过程,而且是一步一步地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对待实用性艺术和纯精神性艺术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历史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人类最早的艺术都带有实用的特点,因为要实际应用才创造了艺术,只是到了后来,事物多样了,思想也复杂了,纯精神的艺术才独立起来,但始终不能离开物质的载体。由于所载的是精神,是思想和意识,当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被划分开来的时候,便把非实用的艺术归为精神文化,时间久了,人们习以为常,好像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甚至产生一种世俗的强分尊卑的思想,以为精神文化高于物质文化,却不知在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之间还有一种未曾分解的综合性的文化,我们称之为“本元文化”。也就是说,人类的文化从最早的意义上讲,是一元性的、原发性的、综合性的和未曾分解的,后来才随着社会的分工派生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但是,并没有因此使得本元文化解体,而是同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并存,共同发展,其具体的形态便是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在我国古代称作“百工巧艺”。它的历史虽长,行业虽多,经验也很丰富,只是处于手工业时代,设计与制作的分工既不明确,发展也很缓慢,待到机器工业兴起,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工业生产已将手工业远远地抛在了后头。因此,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向艺术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具体的要求,于是艺术设计应运而生,形成一种新的专业,并由此可能出现精神与物质的新综合。  早在20世纪初,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向西方学习颇有成效,由于机器生产的需要,他们在东方率先建立起“图案学”。因为所用的名词、术语都是汉化的,我们读起来较方便,于是很快影响了我国,西方的设计新理念便转了一个弯子介绍进来。“图案学”所要解决的图形和方案,既有平面图案的构成法,也有立体图案的构成法,并且贯穿着形式美的原理和法则。它的起步较高,只是在后来被人曲解,致使成为现在的纹样技法课。按理说,“图案”和“设计”两个词在英文中都译为“DeSign”,可是在我们竟出现了厚此薄彼,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工艺美术”一词的使用也是日本人在先。现在起用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看来与前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转换了角度,它与工业制造的分工与协作更加明确,也更贴近于文化。

内容概要

  艺术设计专业同印刷工程专业人员需要了解的“印刷”知识不同,很多面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印刷工艺教材没有把握好不同专业的特殊要求,对于“技术”和“艺术”的讲解拿捏不准,往往不被学生和老师接受。本教材的编写严格针对艺术设计专业高校课程和学生需求,以实践案例进行讲解,介绍印刷技师和设计师的实践经验,模拟真实的项目运作,此为本教材编写的特色。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印刷的基本要素1.1 原稿1.2 印版1.3 承印物1.4 印刷油墨1.5 印刷机械及主要印刷方式第二章 装订与拼版2.1 装订2.2 拼版的概念2.3 了解基本印刷方式2.4 拼版2.5 16开三折页拼版实例第三章 印刷品尺寸计算3.1 开本尺寸的设计3.2 书籍封面总尺寸的计算3.3 书刊总页码数的设定第四章 印刷品文字及版式设计处理4.1 跨页产生位置偏差的因素4.2 不同装订方式跨页图片及文字设计4.3 镂空反白文字4.4 印刷品上彩色文字的制作第五章 光与色5.1 光与色彩的基础知识5.2 色彩管理5.3 常见色彩还原知识和经验5.4 分色设置第六章 特殊印刷效果6.1 特殊油墨印刷效果6.2 印后加工的特殊效果第七章 特殊印刷方式7.1 特殊承印物印刷方式7.2 手工印刷方式第八章 平面设计案例分析8.1 印刷品成本核算方式8.2 案例分析8.3 包装设计制作流程8.4 包装盒设计印刷案例分析第九章 优秀印刷作品欣赏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原稿色彩再现性好由于拍摄彩色反转片过程中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中洗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等,均会造成原稿偏色。原稿偏色通常有整体偏色、低调偏色、高调偏色和高低调各偏不同的颜色(即交叉偏色)等几种情况。如果彩色反转片偏色严重,超出原稿扫描处理软件的纠偏能力,无法还原被摄物体色彩,则该彩色反转片应被视为不良原稿。  印刷复制要求彩色反转片对被摄物体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还原应基本一致,特別对记忆色还原要准。要保证这一点,就要求摄影者尽量使用吸收性更纯、彩色灰雾更低的感光材料。当然,还可通过恰当选用色温镜以保证彩色反转片的色调还原和彩色平衡均好。  原稿中的中性灰区域(如被摄体中含黑白标板时)通过红、绿、蓝、紫滤色片测得的密度之差介于0.01和0.03三条密度曲线无论在高、中、低调均应基本重合和平行。  3.原稿层次应符合印刷复制的要求  衡量复制品的质量有三大指标,即层次、颜色和清晰度,以层次最重要。层次是指可辨认的颜色的浓淡梯级变化数量,如果原稿层次欠佳,就得不到高质量的印刷品。好的层次要求整个画面不偏亮也不偏暗,高、中、低调分布均衡,密度变化级数多,阶调丰富。  目前,分色片可再现256种层次梯级。为了确保印刷品画面层次丰富,应保证在原稿密度范围内层次梯级较完整,特别是原稿主体部分的高、中调部分的层次梯级应完整、丰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印刷工艺与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