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析哲学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 编  页数:4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2009年4月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上,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分析哲学》,并确定了论文编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程序。《中国分析哲学》将每年出版一辑,收入的论文将主要来源于每年度的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并坚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的方式。本期《中国分析哲学》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CSLC)鼎力资助,全书收录了Probability and Danger、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对描述论的论证、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与语义学的边界等内容。

书籍目录

专文  Probability and Danger逻辑哲学  Contradi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Unity  拒斥克里普克和索姆斯反对描述论的论证  一个刻画理解、知识与信念的逻辑UKB  广义量词的单调性及其检测方法  逻辑的经验性与先验性——从蒯因到冯契心灵哲学  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  经验的现象特征与表征主义  下向因果何以存在?——兼评金在权对下向因果的消解  Defending Evidentialism  A Thought-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Replication  知识论证和Frank Jackson的表征主义回应策略语言哲学  Semantics without Metaphysics  限定摹状词的指称性使用与语义学的边界  概念的合用及合用度——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为视角道德哲学  斯特劳森论道德责任  知识、道德和政治:欧克肖特的洞见和盲点维特根斯坦研究  维特根斯坦的遗稿:道路或背景?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评析人物与事件  回忆洪谦教授  维也纳学派在中国的命运  缅怀彼得·斯特劳森爵士——写在斯特劳森诞辰90周年之际  中山大学分析哲学读书会状略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有见于经验论者和先验论者在解决思维逻辑的起源问题上的局限,黑格尔另辟蹊径,提出了“行动的推理”(syllogism of action)这一概念,①认为行动、实践即是逻辑的推理、逻辑的式,从而以思辨的方式猜测到了“行动本身包含逻辑”这一观点。列宁吸收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因素,进而把认识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逻辑起源于社会实践”的观点:“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②这就是说,思维的逻辑既不是直观的产物,也不是主体的先天形式,而是社会实践重复积淀的结晶。如果说列宁主要是通过把社会实践导入认识论从而在原则上科学地解决了思维逻辑的起源问题,那么皮亚杰(Jean Piaget)借助对儿童心理演变过程的实证研究,则从个体认识发生的微观角度对列宁的思想作了具体的论证。皮亚杰认为,思维逻辑的运演结构起源于主体的活动,“逻辑的根源必须从动作(包括言语行为)的一般协调中去探求”③。最初,儿童只能通过本能的反射来适应世界,如吮吸、注视、抓握等。这些动作的特点是身体的某部分直接与客体相联系,彼此缺乏联系。随着儿童活动的发展,动作之间开始有了协调,如对某些动作加以联合或分解,对它们进行归类、排序,使其发生相互关系,等等。而动作间协调的不断重复,便形成了行动的逻辑(10gicofactions,也译为“动作逻辑”)。“凡能在动作中可以重复和概括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格式(scheme)……格式之间是可以互相协调起来的,因此就蕴涵着有一个总的动作的协调。这种协调便形成了一种动作逻辑。”④例如,一个动作的总格式与其子格式之间构成一种包含关系;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动作的不同步骤之间又存在一种次序关系;而当儿童模仿某一对象时,模仿与对象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等等。在皮亚杰看来,思维的逻辑正是起源于这种行动的逻辑。在活动中,“有一定的包含逻辑,一定的序列逻辑和一定的对应逻辑……这些逻辑就是逻辑数理结构的基础。”⑤从动作的协调到逻辑数理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体包括感知运动、前运演、具体运演、形式运演等阶段。

后记

《中国分析哲学》终于正式出版了!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向为中国的分析哲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一辈哲学家表示崇高的敬意!还要向多年来勤奋耕耘于这个领域的学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要向正在或准备在这个领域里努力钻研的青年学子表示全心的鼓励!本系列出版物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该专业委员会自2005年筹备之日起,就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分析哲学研讨会,2006年委员会正式成立,致力于组织国内的分析哲学研究和传播工作,推动分析哲学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的研究和发展。截至2009年,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在国内外哲学界都产生了很好的学术反响,参加者从最初的20余人增加到80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积极支持并承办了各届研讨会。几乎每次研讨会都邀请到了来自英、美、澳大利亚等国的哲学家参加,扩大了中国分析哲学研究在国外哲学界的影响。正是在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国际著名的分析哲学杂志《综合》于2009年组织出版了《分析哲学在中国》专栏,发表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论文,反映了中国分析哲学的研究现状,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在2009年4月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上,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分析哲学》,并确定了论文编选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程序。随后,专业委员会在哲学专业杂志和网站上对外发布了公示,广泛征求论文,并从第五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中选取了部分论文,采用双向匿名评审的方式,评审专家对来稿进行了严格审读,最后确定了人集的论文。根据专业委员会的意见,《中国分析哲学》将每年出版一辑,收入的论文将主要来源于每年度的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并坚持采用双向匿名评审的方式。本期《中国分析哲学》由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和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CSLC)鼎力资助,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最后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北京启真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积极合作,特别感谢本期编辑朱岳先生大量细致的工作。

编辑推荐

《中国分析哲学(2009)》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分析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