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风景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洛枫  页数:170  
Tag标签:无  

前言

  简体版自序 手书的风景线  洛枫  这是法国文论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非常诗化的个人传记《罗兰·巴特》中的片语。说是诗化,因为内里的叙述抒情、充满巧喻和比兴;说是片语,因为作者的文字十分断裂和不依常规,就这样建构了他的童年记忆、学习与写作生活,以及对生命和艺术的哲思。他将自己也看成一个文本(Text),通过“阅读”和“书写”作自我审视,文本织成的网穿梭过去与目前,网罗想望与将来,勾成作者奇异的身影——一直以来常常沉迷于罗兰·巴特的书写世界,不但让我增长见识、磨练思维,同时也提升空想的层次、玩味语言表述在不可能之中的可能,他的论述风华照见我一路走来的写作历程,点点滴滴皆有回光返照,我愿在这里追本溯源,为这本《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重头细认书写的来龙去脉。  本书来自2008年的《请勿超越黄线:香港文学的时代记认》,由香港文化工房的袁兆昌出版,收录我从1989年到2002年间有关香港文学的评论文字——我属于“板荡的世代”,和我的父母不同,没有经历走难、移居和暴动的日子,却在成长的青葱岁月里碰遇不同的“界线”:刚上大学的时候,英国政府和中国政府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每日翻开报章满眼尽是“大限”和“终结”;在美国博士学位还未完成便赶回来看“九七回归”,却只看见了烟花、华服、彩灯和暴雨……板荡的世代,生活于历史的“翘翘板”上,两头不是岸,中间也没有可以立足的支点,只可以继续偏离、彳亍和绕圈。因此,这本文集书写的香港文学论述,冲撞无数的时代界线,并从文化身份、本土意识、解殖民化、家国之思、香港地区与中国内地的关系、历史再现,以致日常生活的政治、个体抒情的声音、性别与情色、城市与自然等议题,盛载沿路风景的变迁。论述的作家和作品横跨不同的年代,却有着对香港社会、政治、文化、民生、经济共同的关怀,他/她们或以诗歌辨认自我,追思家国,或借用小说虚幻的场景建构现世的理想蓝图,或通过别人的故事演说城市的盛衰起跌,或跨越文化、地域的疆界,寻认香港的历史面貌——第一部分通过“文化阅读”的方法,透视香港文学寄存的生态环境,或因应社会事件而作出的时代回应。第二部分从作家个体生命的经验出发,勾勒众多不同的呼唤声音,如追寻自然的呐喊、抒发自我的家国之思,甚至是咏物的静观、爱情的省思,看诗的咏唱如何拍动城市时刻跃动的心跳。第三部分采用短小的篇幅、轻松的笔调,评述香港文学一直流动的点线面,从牵涉两岸三地政治的小说,到缱绻个人情色想像的诗歌,从女性静默的叙述,到男性交身的性别建构,共同编织纵横交错的年代喧哗——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在世界辽阔的版图上,没有一个地方像香港这样经历如此不完整的殖民与解殖民经验,以及异常的城市发展;这些经验不因年月的流逝而变旧,亦不因空间的改换而消亡。  开首提及罗兰·巴特的话语,说当我在书写的时候,“文本”即夺取了叙述的延续性!那是一种自我融入的书写状态,文字刹那活起了自己的生命,主宰叙述、描绘、论辩的流向,带点身不由己,同时又物我两忘,这正是我用笔书写香港的情状呢!是的,是用笔书写,我不懂中文电脑打字,向来都是手书原稿,这“手书”的情境犹如巴特所言那样,即使是理论的建构,也让“自我”涉入甚深,由眼观、手动,然后意随心发.便完成了香港这座城市的七色图像,时而青春律动满溢朝气,时而暮霭沉沉仿佛风烛残年。香港的故事、心事.连着历史的血肉、时间的沦海桑田、空间的崛起又倒下,辗转留下斑驳的痕迹,而我的“手书”既有个人文化背景的视点所在,也有主体情愫的牵缠,总希望视点不是盲点,纵然只从一山一水量度海岸的变迁,只从一诗一文浮照街头的灯火,甚至只凭一些市声的交迭勾勒日常生活的剪影,但仍希望能用鲜活的文字网住香港稍纵即逝的流动风景。  2011年10月1日 香港

内容概要

洛枫所著的《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书写的香港文学论述。
《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认)》第一部分通过“文化阅读”的方法,透视香港文学寄存的生态环境,或因应社会事件而作出的时代回应。
第二部分从作家个体生命的经验出发,勾勒众多不同的呼唤声音,如追寻自然的呐喊、抒发自我的家国之思,甚至是咏物的静观、爱情的省思,看诗的咏唱如何拍动城市时刻跃动的心跳。第三部分采用短小的篇幅、轻松的笔调,评述香港文学一直流动的点线面,从牵涉两岸三地政治的小说,到缱绻个人情色想像的诗歌,从女性静默的叙述,到男性交身的性别建构,共同编织纵横交错的年代喧哗——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在世界辽阔的版图上,没有一个地方像香港这样经历如此不完整的殖民与解殖民经验,以及异常的城市发展;这些经验不因年月的流逝而变旧,亦不因空间的改换而消亡。

作者简介

原名陈少红,诗人、文化评论人,张国荣迷。香港大学文学士及哲学硕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比较文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学系,研究范围包括文化及电影理论、中西比较文学、性别理论及流行文化。亦是香港电台广播节目《演艺风流》客席主持及台湾《媒介拟想》协同编辑,曾担任第35届台湾金马奖电影评审委员。
著有评论集《世纪末城巿:香港的流行文化》(1995)、《盛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2002)、《女声喧哗:媒介与文化阅读》(2002)、《禁色的蝴蝶:张国荣的艺术形象》(2008)、《情书光影》(2011),诗集《距离》(1988)、《错失》(1997)、《飞天棺材》(2007年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诗组首奖)及小说集《末代童话》(1998)。

书籍目录

社会政治的回响
从“解殖民化”到“本土意识”的探索
——论20世纪70年代香港专栏文化的历史及社会脉络
历史想像与文化身份的建构
——论西西的《飞毡》与董启章的《地图集》
苍凉与温暖
——论李国威的抒情自我与家国之思
个体生命的呼唤
妳仍会驻足而歌吗?
——论吴煦斌追寻自然的声音
浑圆的实体有自己的重量
——论王良和的“咏物哲理诗”
谈谈情、说说诗
——论香港情诗的风貌
年代的喧闹
破瓮观树:读叶辉的散文集
诗说香港:读《舒巷城卷》
实验语言叙述的可能:读《香港文学小说选》
明信片的爱情与政治:读也斯小说
语言的静默:谈吴煦斌的小说
咏物的散文:读吴煦斌的《看牛集》
关于“物”的故事:阅读三个魔幻的文本
边界、媒界、文类的跨越:谈“文化视野丛书”
阅读角度与作品意义:读董启章的《安卓珍尼》与《双身》
性别与文化的本位意识:谈游静的《裙拉裤甩》
城市·小说·世俗生活:读董启章的《V城繁胜录》与《The Catalog》
情色地图:读昆南的《恋石别曲》与《绝凶之艳》

媒体关注与评论

  研究香港文学,是有难度的。不能回避政治议题,必须熟悉社会文化背景,应该深知香港人身份的多重复杂性,理解作家在有限空间的挣扎、试验的困惑与努力,最理想还该灌注敏感的关怀之情。洛枫这本书,都具备了。感谢她为香港文学写下如此印记!  ——作家、香港文学研究者 小思    洛枫的香港文学评论,以文化、社会、政治等角度结合文本分析,观察面阔,也由于她本身是一位诗人,其对香港新诗的关注,特别谈到吴煦斌、李国威和舒巷城,尤见真诚用心,以此再读其香港文学评论,亦处处可见一种诗人特质的敏锐。  ——诗人、香港文学研究者 陈智德    很喜欢此书,它高度概括了叠影的、不安于位的、流动的阅读历程,从而展示一种“在地的越界”,一种“批评的想像”。洛枫的文学评论并不在意于将文本“评级”,只用心于细述人文地景及心景的记忆与异变,本质上贴近米勒(J. Hillis Miller)所论说的“地志”(topography),即与“地方”(topos)相涉的“书写”(graphein),她总是站在边界与越界的一道“黄线”之前,爬梳、对照、解构、辨析,进出于历史与当下、地景与心景,以及种种真幻互渗的“拟像”,随时准备跨前一步,置身于流动不居的精神载具,进而彰显“地志记忆”的深层脉络,跟读者一起想像、分享越界旅行的心跳与愉悦。  ——文学及文化评论家 叶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动风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书没有完全读完,后半部分是略看的。略看原因是,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前千禧年前后,香港一些文人的思想和创作经过,书中以每个文人作为对象进行介绍而不是以时间脉络,所以时间上有来回跳度,每个文人的介绍到要从早期开始,相互间重叠很多,读一知二。 从书中介绍来看,"香港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难民社会”发展至注重本地建设的时代,也是下开80年代社会丰裕的基础。....其中尤以1967年的“暴动”做为分水岭及转折点...."。可以看到"六七暴动"后,港英政府为了粉饰太平、转移公众视线而筹办很多活动,更重要是英国政府对香港殖民地政策的调整。尤其是二战前有在中国工作经验的港都麦理浩(任期1971~1982)上任后,推行了一系列建设香港的计划,让香港在基础建设和文化康娱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内地文学界很多人把香港看做文化沙漠,原因可能是以为香港经过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文化思想遭到禁锢。一个经常起沙尘暴的地方说一个水土肥沃的地方是沙漠,能说出这话的人简直太荒漠了。文化是一个大概念,文学创作是一部分。大学、前卫艺术、电影甚至娱乐元素等都是文化。一个60多岁的乡下人30岁前挨饿没读过书30岁后有点钱不爱学习看到一个不到20岁不但小时候努力学习能通讲3种语言身缠万贯并且以开放胸怀拥抱世界的正太,强烈心理落差就能理解为什么乡下人会评价小毛孩没文化。 毛主席在1956年提出过"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的口号,短暂的双百之后,迎来的是艺术上万花凋零学术上万家哀鸣,走上了让常人很难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书禁、报禁、影剧禁甚至连娱乐节目也被禁,很难想象学术必须马克思娱乐必须亚克西的地方,何时才能走上文化的康庄大道?
  •   一直在当当买书,放心
  •   内容 较深奥!
  •   由文人情懷寫香港,角度很特別。
  •     于文学印象中捕获城市印迹
      ——读《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从》
      
      范典/文
      
      
      初中时期订的一本《台港文学选刊》令我熟知一些港台作家,白先勇、水晶、七等生、痖弦、洛夫、陈映真、王祯和、於梨华,以及当代的张大春、朱天文、成英姝等都曾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过短篇作品。我印象中,港台文学百花齐放,风格奇巧,着实开阔了我的视野。
      
      对台湾文学的了解,后来主要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这条脉络延宕开去摸索,而香港文学则知之甚少。前不久,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中有一部叫《酒徒》的作品,是根据刘以鬯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相比于小说,拍得还算有可看性,然而刘先生的文字太过抽象,诗情与实验并重,而且大片段的意识流令人无从招架,然而却可窥见当时小说家在香港社会空间里的那份尴尬处境。
      
      洛枫的这本《流动风景:香港文化的时代记从》,我最喜的是前面部分,因为从严格意义而言,前部分有点学术研究的成分,而中后部分皆作者早期发表的一些书评文章,且所论的作品、作者都是内地读者不太熟知的诗人、小说家,看着便有点生份,只能凭借洛枫举例部分来揣测其文实质。
      
      书评贵在真诚和独立,国内报社纷纷响应政策开辟书评版,却不想“培养”出一批良莠不齐的书评人。多数人言不及意、言不由衷,只为区区稿酬,我实在也常有此困惑。在看了洛枫此书后,赫然发觉书评人应更多执著于修炼内功,不单只是对作家们的逢迎拍马,而需提出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令作家如获精英读者,在自己的创作上精益求精。
      
      洛枫为自己十几年来的文字作集,也不过区区一百余页的厚度,然而她似乎在整理此书时先定了主心骨,那便是以论及的作家们的作品来映射香港社会的变迁。而首篇《从“解殖民化”到本意识的探索——论20世纪70年代香港专栏文化的历史及社会脉络》则系统详尽地统构了香港在近现代社会经历的事态,以及反映于文学上的变动。
      
      从五六十年代“难民社会”到“六七暴动”,本地建设初期遭致的社会重组、人口重构、政府施政的束手束脚,及至七O年代政制改革、英国强化统治、香港解殖化的初步反应,使香港这座地域不大、人口密集的城市在阵痛中经受洗礼。文中引用罗卡1985年在香港《明报月刊》上的话语来反映当时香港普及文化(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和广播等媒体)章鱼触角似的无所不及的催生与改革作用。洛枫亦认定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历史的重要时段,不单是因为港英政府的政改与社会建设奠定了香港日后经济繁荣的基础,同时也为了在解殖化的过程里、民间社会运动的推演中,以及普及文化的传播间与文学创作的提升下,逐渐成型的‘本土意识’,着眼于本地生活经验的内容与文化共识,并从而确立‘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因此,她从中引出“专栏文化”,翻查很多近现代报纸专栏内容,以副刊之微薄块面来反射、容纳香港在政治、经济变迁中存留下的生活印迹,她认为这样的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文学与文化研究放回原有时代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社会等各样脉络中,俾能避免过于架空的论述,并能浮现一个存有各种矛盾情状的社会形貌”。有意省略回归后香港文学的变迁,而执迷于过去时中“解殖化”过程的做法,似乎反映了作者某种“恋旧”情结,可是她对一些由“专栏文化”中走出来的当代作家却有开放性的评价。
      
      洛枫作为一名加州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国外学者的著作信手拈来,在评析西西的长篇小说《飞毡》及董启章的《地图集:一个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学》时,作了多处的引证,以西方学者对文化的解析套用至两位小说家的作品评析上。之所以取这两部作品来同论,必也有其相近之处,前者之“魔幻”和“乌托邦”色彩与后者的“权力论述”,正是将沉重历史幻化为某种更具象征意义的情节特征来体现,也使洛枫对前期一些评论者的狭隘反应作出重新审定,以还予这两位作家在建构作品时的别有用心。在论王良和的咏物哲理诗时,又将之与里尔克的“物诗”作比,此外,对好多位诗人的作品都进行了个别的解析,但对于陌生的香港诗人,我唯有全盘照收的驯服,毫无可以抵抗的可能。
      
      如果说开篇即替整书定下主基调的话,其余篇章确有响应这个主基调的嫌疑,犹如一部电影的OST的Main Title Theme及各种变奏。洛枫似对一些冷门而格调不低的作家情有独衷,像吴煦斌那些情意绵长、印象深美的诗作虽然倾其一生也只得十余首,却被洛枫花了大篇章来引述,并将吴的身世与作品交缠而述,更使评述深入浅出、丰盈易懂。而在论已故作家李国威的作品时,她亦边写作家成长时期作品风格的转变,并一反前人对“抒情诗”的偏狭理解,更深层次的透视作品与人格形成的紧密关联,并予以老作家更多的支持和肯定。
      
      另一位同样是学比较文学的王德威先生在论及香港文学时说道:“形之于文学,我要说香港偏处于乡土—国土的‘大叙述’之外,却营造了极有特色的城市文学。从金庸到李碧华,从西西到也斯,雅与俗、传统与现代,各种文化象征资本在这座城市里快速流通。”
      
      而洛枫企图在香港文学“流动”的“风景”中网住永恒,虽涉及作品较偏冷,却仍然可以补充或协助香港文学史的完美生成。
      
      
  •     洛枫博士早年写过一篇名为《香港诗人的城市关照》的论文,文中借用沙柏(W. Sharpe)和华洛(L. Wallock)的研究指出:“城市就像是一个文学的文本,拥有众多相异的诠释和读者。随着这个文本和读者演绎的层出不穷,我们的视野将得到不断的扩展和补充。”这个解释,也是《流动风景》一书所呈现的香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心灵景观。
      
      历来要研究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化都是很难的,政治因素与在地历史的特殊性可以说左右了香港文化寻求自觉的坎坷道路。源着国共内战,许多文化人南来至香港避难,往后左右文艺阵营的抗衡,数十年凝结境外势力与本土意识形态的思潮形成紧张的角力。早期港英殖民地政府对这场在地文化争霸的袖手旁观,从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香港华文社会坐拥特殊政治与文化立场的夹缝地位。可以说,从五六十年代起,香港就区别于内地的闭锁期与台湾的白色恐怖期,形成了同时代最先进、最开放、最蓬勃的“公共空间”:允许歧义的声音争鸣、允许文艺随着经济的杠杆自行运作、自行摸索。这个特殊的源起,成就了如今的香港。且越过九七,13年来依然秉持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同样语言背景之下的对岸。
      
      《流动风景》一书虽然是一部论文集,但标的的,是70年代以后香港文学、诗学的发展。20世纪60、70年代后来港的第二批南来作家,基本上是伴随着新政权成长起来的一代。本土的新一辈,则在五四反思、台湾现代文学、拉美文学思潮等的多重参照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洛枫博士将香港现代主义的终结推迟至七十年代,将香港现代主义分为初期与调整期,初期的代表人物有崑南,调整期的主要人物有也斯。这“调整期”的推后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它突出了“七十年代”这一划分的重要意义。而“七十年代以后”,正是《流动风景》一书的写作主题。
      
      《流动风景》中第一部分,写作“社会政治的回响”,书写的是“解殖民化”、“本土意识”、“历史想象”、“家国之思”等香港研究重要议题。在这些议题之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纯文学,更有书报、电影、社会运动等,梳理着整个时代精神的脉络。以“文化阅读”的方式,透视着70年代香港文学寄生的完整社会背景。第二部分从70年代几位重要诗人的个体生命经验出发,勾勒了香港商业社会大潮中弥足珍贵的诗性坚守。第三部分,则更像是书籍与文化评论。以短小的篇幅评述着小说风格、媒介跨越、性别议题……从解读崑南的情色地图,到讨论西西、董启章小说中的历史想象、论辩方式,洛枫博士解读香港的细腻视角颇令人赞叹。且站立于一个稳定的时间坐标,巨细靡遗地刻画着历史的风貌。
      
      作者似乎向我们提供了一个历经30年考验之后,阅读城市、阅读城市人的经验。好像沙柏与华洛指出的“无论我们应用什么字词,都会有助于塑造我们的城市,因为我们选择哪一种譬喻,就会影响我们看见那一种城市。”《流动风景》中的香港,是一个不断变迁、不断突破中的现代都市。而书写香港的经验的人,不仅是作家、诗人,相反一个特别的观众、一隅独到的视角,都会让置身事外的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一睹香港文化的精神内核。
      
      所以要感谢那双不安于位的眼睛。
      
      (更名为《流动的香港》,for 2012.1.7 新京报C04)
  •     对于学了四年汉语言文学的学生,才发现对香港文学的了解竟然如此单薄,仔细想一下,其实大陆大学文学课程中对香港文学真的有点忽视。
      工作以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别说因为某本书而写点什么,读完这书以后发现其中纠正了我大量的错误以及填补了我的一些空白,同时,也让我发现香港文学中的种种美妙之处。
  •   是啊 不怎么接触香港
    亲 我也是汉语言的 大三 不知您工作如何啊 我渺茫的说
  •   哈哈 是啊 没前途的专业哈
  •   不会啊,我也是这个专业的,如果真的喜欢自己所选的这个专业的话,你可以因为懂得其中的价值而保持信心啊^_^
  •   你毕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