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崛起与衰退之间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堀悦夫  页数:167  译者:林新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初步成果开始,直至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说,这个时期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大潮.在此期间,通过留学、经商、企业咨询等性质迥异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我很有机会来到中国而直接看过中国之大变化,并且,得到过许多中国朋友们的建设性意见。而原作正是基于这些年来所学到的知识编写而成。  正值本次的《在崛起与衰退之间》译本发行之际,想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主角的中国朋友们能够阅读到这部凝结了作者全部提炼思想的原作译本,作者激动不已。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古今中外末见的大规模国家项目。这是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十几亿中国人民在生死存亡关头,在或确立经济上的自立,或选择受苦挨饿的问题上面临的重大抉择。因而,也是决不容许任何失败发生的。勿庸置疑,不仅对于中国,对于全人类而言,这也是一项不容许失败的项目。这一项目不愧为人类史上最有贡献的伟大事业。并且,通过全体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地添砖加瓦,已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伟大事业“之后”需要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作者认为,我们应在自己的伟业中学习,冷静地进行反思。如果沉醉于成功,未来将难免会因为享受安逸而毫无进步。这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作者想,给我们经验教训最深的当属日本,在原作中作者将日本与中国进行了比较。日本之所以能够成就高速发展,并不只是单凭其自身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幸运,而面对这个事实所该有的谦虚却被日本人遗忘了。此外,日本没有进一步地加强其长期性竞争力,尤其是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力;也忘记了经营管理的本质,一味地追逐眼前资本积累和对自己的盲目保全。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能够在如此大规模、没有任何,且不容失败的环境下取得成功,正是中国放弃了短期性利益,制定了全体人民都可以理解的长期性目标,摒弃了所有虚设的东西,并完全遵守了投资效果最大化的原则。为取得成效,领导部门不仅强调责任性,而是要求以理解政策内容为前提的自我牺牲,下大力气在创新方面做文章。基于此,将“合作”定位为战略机制之新管理方式,它给中国带来很多经济发展机会,此外,还在实践过程中,领导部创造出来不少崭新和特有的新专业技术(know?how)。但是,通过改革开放取得的这些新专门技术也是如此,如果作为改革开放主角的中国人没有真正体味到“此后”的深意的话,所有的那些新专门技术也什么时候都将会被渐渐忘却。

作者简介

  堀悦夫,1955年生于日本浦和市(现为崎玉市),国际企业战略中心(Ics公司)代表,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有关的经营顾问。本科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律系。从1986年到1989年在中国山西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留学。2002年,在美国Newport大学商学院获得经营管理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与汽车行业和中国有关的各类商业工作以及对多种多样的行业所在的企业进行经营咨询工作,同时努力培养高级职业人才(Professinal)。

书籍目录

写给中国的读者序 第一章 日本的致命弱点 1. 管理作用的缺失 2. 思想领导者们误将管理问题解读为经济问题 3. 丧失可持续竞争优势,不能创造出新价值的社会 第二章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及其启示 1.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时期的情形 1979年3月 国家管理体制 2.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本质 “管理作用”创造稀缺资源 以管理“整合资源” 根据最优先序列的矢量调整 最强作用“合作”的发现 改革开放政策所创造出来的社会 第三章 本的战略课题 1. 培养外行人的社会 学校与教育制度 学校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 老师不知道“职业(PROFESSIONAL)是什么” “有什么用呢?”--被禁止的提问 大学教育所带来的负债--做不到“学历=学力” 企业内教育制度 培养政治家及官僚的制度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Ⅰ 2. 全体体负责制社会 什么是全体负责制体制? 全体负责制的特征以“只是集中于对现场问题的解决能力”为核心目标 “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禁止在同行业内跳槽的文化” 支撑集体责任制发作用 全体负责制的崩溃因为世界经济变成低增长、传统管理机制已经成为过去时 新时代所要求的新能力 能够洞察及定量地计算投资效果所需要的能力让中长期经营计划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能力 能够明确优先序列的能力 把握以及解决非可视的、潜在的、预测性的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信息公开 对失败进行管理所需要的能力 将整体和部分合为一体化所需要的能力 建立个人能够独立进行工作所需要的组织机制 战略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为一体化根据自我判断而实现目标 发挥个人负责制的能力所需要的条件 自我负责制的优点 集体负责制留下的后遗症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Ⅱ 3. 助长无价值竞争的社会 无价值竞争所导致的毁灭性浪费 为什么无价值竞争会持续? 引进试点机制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Ⅲ 4. 对能力方面不给予经济性评价的社会 日本式“绩效考核”的幻想 提高竞争力所需要的“绩效考核”之本质 什么是有效的能力评价? 欠缺能力评价系统所导致的组织僵化 对高水平潜在能力的经济性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Ⅳ 5. 低效率沟通的社会 语言选择、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不同世代之间的沟通鸿沟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Ⅴ 6. 丧失管理的社会没有给责任下定义的社会 责任、权利及利润分配 从一开始就要承担“结果责任”的日本式管理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比较研究Ⅵ四通公司 第四章 国家、企业、个人竞争力及其启示 1. 管理 2. 日本再生过程中的课题 国家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 个人竞争力 3. 竞争力的源泉 结束语 1. 挣脱封建社会的束缚 2. 逝者如斯说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崛起与衰退之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