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世纪二集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维铮  页数:322  字数:26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两篇是未刊的随想与短论的缀合;第二部分,十一篇,主要讨论晚清至民国的思想学说史,有两篇首次全文发表;第三部分,四篇,内容均属中外文化交往的历史问题;第四部分,包括十二篇杂文,或可作谈资。     《走出中世纪二集》:本书为广大学界及社会关注、好评的《走出中世纪(增订本)》的续篇。作者仍以其宽广的学术视野、敏锐的学术思考、深厚的学术功力、不懈的学术追求,继续对中国“走出中世纪”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全面广泛、深入细察的研究探讨,从而将其近年以来的最新研究心得和一系列相关成果,再次集中展示,不仅充分体现出各家力作的不凡品味和学术分量,而且还因其所论所述的典型精到和生动精采,产生更加深远的学术影响和更加广泛的社会反响。

书籍目录

序走出中世纪——从晚明到晚清的历史断想(续)“君子梦”:晚清的“白改革”思潮清末的现代化思潮——夜读小札清学史:学者与思想家在晚清思想界的黄宗羲 一、寂寞“待访”二百年 二、清末鼓动反君主专制的经典 三、推崇《明夷待访录》的角度 四、章太炎由“非孙”而“非黄”梁启超和清学史 清学史的经典性名著 梁启超与“五四事件” “迷梦的政治活动” 映现危机意识的“心影” 徘徊于治学与问政之间 并非治清学史的第一人 章太炎和梁启超,兼及刘师培 非天才的天才论述 自己给自己作盖棺之论胡适《自传》的一则附注难讲的“原儒”公案关于钱穆研究 钱穆的文化关怀 民国学术史的过渡人物 新儒家呢,还是史学家? 略说钱著《近三百年学术史》 钱穆与章太炎、梁启超 附记:也说“国学大师”之类令人将信将疑的回忆录——评《银元时代生活史》记章太炎似已忘却的回忆录 《积微翁回忆录》 杨树达上告杨荣国 杨树达私记陈寅恪 叙史的小小尾声索解晚清的民间报人——廖梅著《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小引杨度的《杨氏史例》百年来的韩愈 《伯夷颂》颂错了? 曾国藩与韩愈行情 严复《辟韩》及其反弹 韩愈在“五四”前后 韩愈和民国“训政” 陈寅恪《论韩愈》前后 俞平伯与陈寅恪 陈寅恪在劫难逃 韩愈成了“尊儒反法”的反面教员 对韩愈“一分为二为宜” 顺便说到《拘幽操》基督教与近代文化 引言 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 耶稣会士向往中国 基督教在华梅开三度 十八世纪的相反记录 马礼逊与太平天国运动 从“教难”到“教案” “传教宽容条款” 利玛窦的后继者们 在华的自由派传教士 “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阳” 剪影与参照晚清上海租界的宗教文化 历史展现的特定文化形态 光怪陆离的宗教现象 新旧基督教 两个租界的“自治” 新教各差会的“学术传教” 仍待深究的课题过去的“风流世纪”——关于十八世纪的中国与欧洲龚橙与火烧圆明园——以讹传讹的一则史例附录: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现场报道现代大学的中国先驱——《马相伯传略》弁言《壶里春秋》小引“五四”: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我看经学与经学史——《中国经学史十讲》小引关于清代汉学 一、三类“汉学” 二、名目的确立 三、名实问题 四、形态问题 五、文化比较晚清学术的非传统化进程读《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家谱和年谱“国学”岂是“君学”?从儒学史说到新儒学关于马一浮的“国学”——答《大师》编导王韧先生 一、介绍马一浮的“价值” 二、关于马一浮拒任北大文科学长 三、马一浮与中西文化 四、马一浮为何强调“直接孔孟” 五、马一浮与复性学院我的书架没有秘密 ——答《南方周末》编者刘小磊先生跋

章节摘录

靠什么走出中世纪?转自:南方都市报 自由撰稿人,北京 朴之如何认定晚明清初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近代化的动力渊源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命题,也是一大公案,“冲击—回应”和“在中国发现历史”各执一端,争到如今大家都渐渐没有了耐心和信心,干脆埋头于立竿见影、只此一说的具体研究。在这样的语境中,朱维铮先生的《走出中世纪》二十年后增订再版,不惟再现八十年代学界的关怀,且多能见人所未见、笔锋常带感情。全书大义在论说从十六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走出中世纪的“过渡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确在酝酿一种不同往常的变化,一种明显脱离中世纪旧轨的变化”。如果这样,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要从鸦片战争再往前追溯二百年。莫急着说奇怪,此说先由梁启超的清学“以复古为解放”肇其端,后有侯外庐的晚明“早期启蒙思潮”说为茕茕大者,外有多国学者近似论断,乃是有来头的。只是这确实不能打消我们的疑虑。如何认定晚明清初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是第一个关键所在。晚明思想家、明末清初三大儒等对君主提出批评、对民生表示关切、对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进行反思;传教士往来,南明桂王小朝廷从上到下都皈依天主教,皇太后以教名“玛利亚”著称,她还主持御前会议派太监赴梵蒂冈求援;甚至明清鼎革之际,两个政权都不拒绝从武器到历法向西方学习,争着用“红夷大炮”。看起来,真有些近代的味道了。但,这就要走出中世纪了吗?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晚明思潮的评价渐趋“回落”,或许更接近实际。朱维铮先生也不是没有注意到,黄宗羲在主观上仍把王阳明的唯心论当作真理,王夫之甚至没有正面触及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问题,顾炎武赞美过《明夷待访录》,但由《日知录》来看,他是对前书朦胧的民主制度设想并不理解。当然,判断晚明清初思潮的性质,必须考虑如何评价其中的一些思想在晚清复活、为近代化出力的问题。但这些思想在晚清的复活,大体上不外乎几种情况:一是先进分子重读被湮没的传统学说,从中发现可资反思当代的资源,进而从西方或日本思想中找到新路;二是接触到外部世界的一些新思想,但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在传统内部找到一些与之接近的思想资源以为依据,尽管两者是不同质的;三是对新思想心领神会而苦于不能被广泛接受,于是“别求新声于内邦”。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靠什么走出中世纪?   转自:南方都市报 自由撰稿人,北京 朴之  如何认定晚明清初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  近代化的动力渊源是中国近代史的核心命题,也是一大公案,“冲击—回应”和“在中国发现历史”各执一端,争到如今大家都渐渐没有了耐心和信心,干脆埋头于立竿见影、只此一说的具体研究。在这样的语境中,朱维铮先生的《走出中世纪》二十年后增订再版,不惟再现八十年代学界的关怀,且多能见人所未见、笔锋常带感情。  全书大义在论说从十六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走出中世纪的“过渡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确在酝酿一种不同往常的变化,一种明显脱离中世纪旧轨的变化”。如果这样,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要从鸦片战争再往前追溯二百年。莫急着说奇怪,此说先由梁启超的清学“以复古为解放”肇其端,后有侯外庐的晚明“早期启蒙思潮”说为茕茕大者,外有多国学者近似论断,乃是有来头的。  只是这确实不能打消我们的疑虑。如何认定晚明清初思想文化的发展水平是第一个关键所在。晚明思想家、明末清初三大儒等对君主提出批评、对民生表示关切、对程朱理学及陆王心学进行反思;传教士往来,南明桂王小朝廷从上到下都皈依天主教,皇太后以教名“玛利亚”著称,她还主持御前会议派太监赴梵蒂冈求援;甚至明清鼎革之际,两个政权都不拒绝从武器到历法向西方学习,争着用“红夷大炮”。看起来,真有些近代的味道了。但,这就要走出中世纪了吗?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晚明思潮的评价渐趋“回落”,或许更接近实际。朱维铮先生也不是没有注意到,黄宗羲在主观上仍把王阳明的唯心论当作真理,王夫之甚至没有正面触及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问题,顾炎武赞美过《明夷待访录》,但由《日知录》来看,他是对前书朦胧的民主制度设想并不理解。当然,判断晚明清初思潮的性质,必须考虑如何评价其中的一些思想在晚清复活、为近代化出力的问题。但这些思想在晚清的复活,大体上不外乎几种情况:一是先进分子重读被湮没的传统学说,从中发现可资反思当代的资源,进而从西方或日本思想中找到新路;二是接触到外部世界的一些新思想,但一时还不能完全理解,于是在传统内部找到一些与之接近的思想资源以为依据,尽管两者是不同质的;三是对新思想心领神会而苦于不能被广泛接受,于是“别求新声于内邦”。  不论是触媒还是依据,传统因素始终不是新思想的主体,还是西潮引发新潮,进入新世界。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推动形成三千年未有之思想大变局的主要因素是晚明、清初的旧籍,还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的天赋人权论、马克思主义,只要不上国学或“后学”的当,答案应该是较为清楚的。正如王汎森所言:“在‘思想资源’与‘概念工具’没有重大改变之前,思想的种种变化,有点像‘鸟笼经济’,盘旋变化是可能的,出现一批特别优异独特的思想家也是可能的,但是变化创造的幅度与深度还是受到原有思想资源的限制,不大可能挣脱这个鸟笼而飞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如何理解从清中期开始的长期思想低潮  由此我们的第二处疑点也就清楚了,这就是如何理解从清中期开始的长期的思想低潮。朱维铮先生说《明夷待访录》表达的是“朦胧的民主制度设想”,“朦胧”不好界定,但由“朦胧”而天明方为真朦胧,若由“朦胧”到深夜,恐怕就不是朦胧。朱维铮先生集中论述了以文字狱、理学钳制、密折制等为代表的清代高压统治问题,针对“那个时代某些古旧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的遗存给走出中世纪的过程带来的困扰”,他提出“中世纪回光返照时代”的比喻,以解释为何“启蒙”后会复归专制。但如果说晚明清初有终结中世纪的趋势,那么清中期的反向就是“回光返照”;如果说晚明清初的思想只是一时之异动,是士人对社会失范以致明清代嬗的痛哭,那么清中期以后的统治模式就是自然的继续发展而已。  如上所述,我们理解了晚明清初思想家没有那么“新”,就知道中世纪本不曾发生终结的趋势,“回光返照”也就无从谈起。顾炎武的外甥“三徐”皆为清廷显贵,他经常去外甥家做客,“固然对外甥也有批评,但批评得最厉害的,却是不该将宴会延续到深夜,说是不合礼”;曾静的道理不过是“皇帝合该是吾学中儒者做,不该把世路上英雄做”;戴震“以理夺势”,是具有新色彩的挑战君主,还是旧思想中臣子对圣上的劝谏,恐怕也不能作推断过深。这些面相,大都抹煞了旧势力“回光返照”期间新气象应有的挣扎,倒是和西方人冲来后缓慢的近代化过程相呼应。忽视“旧社会走循环套”的顽固性,为了论证历史的连续发展,得出近二百年间“回光返照”的定位,却可能恰恰抹煞了明清连续发展的历史真实。  如何评价“自改革”  “自改革”如何评价是第三个疑点。结合本书与三联书店2000年版《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中朱先生的长篇导读,乃知“自改革”至少二十余年间一直为他所重。“自改革”语出龚自珍《乙丙之际箸议第七》:“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洪亮吉、龚自珍、包世臣、《皇朝经世文编》、阮元改造海防之议直至戊戌变法,作者说从龚自珍开始,“‘自改革’便成为晚清思潮的一个主旋律”,并据此认为清英鸦片战争必打早在意料之中,因而帝国必败也非阮元、包世臣、龚自珍和林则徐等始料所不及;鸦片战争在中国思想界引起的出奇温和,当然是早有意料与始料不及的两种回应。  遗憾的是,我遍寻诸书找不到“鸦片战争必打、帝国必败”的直接证据,却发现了当事者林则徐的另一番“意料”:“虽其中不无波折,而大局均尚恭顺,非竟不可范围者”;“伏查英夷近日来船,所配兵械较多,实仍载运鸦片”;“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战败后的“温和”表现当然是真实的,却不是因为“早有意料”,恰恰相反,是没有触到痛处。“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的对比似乎更能说明从十八世纪中期到末期国人的心理变化,第一次鸦片战争竟未在这个转变的序列当中,更可见东南沿海的几声炮响远抵不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皇室被逼出逃的刺激,这在情理之中。而这样的温和,真的让人怀疑“自改革”在字面上传播范围的大小和在实践上的有无。  是“被近代化”还是“走出中世纪”?  朱维铮先生拉长“走出中世纪”的起点,不承认鸦片战争的炮声标志近代的开端,还在于他担心那样就“意味着中国只能‘被近代化’”。“被近代化”实为本文开端提到的近代化动力争论纠缠的结果。非“走出中世纪”即“被近代化”是一个机械的二元论,两者之间,其实还有一层可能,就是“逼出中世纪”。如果不作历史假设而尊重历史发展的实际,中国确没有实现“内生型”的近代化。当被来自国内外的枪炮声逼出中世纪之后,我们也要走漫长的路。但中国的近代化也绝非亦步亦趋,完全在外力作用下按照西方的样板走。所以,“被近代化”太被动了,“走出中世纪”又太主动了。仅以思想文化论,从中体西用、全盘西化、整理国故到中西皆不能为体,就说不清楚是“被”还是“走”,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历史的新面貌绝非晚明思潮的发展可解释,这是一个新局步步进逼、步步走成新局的过程。在这个“逼出中世纪”的过程中,我们确实不大好判断主动与被动的作用孰多孰少,即使从曾有的一些发展中的结果来看,也总是既西化又有民族的特性因子在里面,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发展动力的真实状态,尽管它不那么清晰,甚至不能作确定的描述。

编辑推荐

《走出中世纪二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出中世纪二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1条)

 
 

  •   生性畏冷之人,平素只能紧闭窗户,乃至连日光灯都不愿意开了,而用晕黄的灯色代替,平添几分温暖的气息。在这个严寒的冬季里,不管是源自于外部世界的经济寒流,还是自然世界的生理体验,窝在寓所里阅读是最为安逸的做法。最好是不要去触动那些艰涩难懂的古典哲学,也不要去碰伤害衰弱神经的经济学,在今人的历史学著述中来洞穿过去,涤荡现在才是最舒服的阅读图景。朱维铮教授的《走出中世纪》和《走出中世纪二集》满足了既能积累知识,也能挖掘文人八卦的闲趣。对中国中世纪的界定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命题,但是朱教授没有在这方面沉沦,而是将重心置于“走出”这个步履艰难的过程。在这一个“走出”的过程里,中国事实上是在与西方接触、碰撞,最后见诸于武力交锋的激烈场面,那么深陷其中的知识分子、士大夫们当如何自处?与日本学者佐藤慎一在《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有相似的地方,朱维铮教授同样探讨了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时候两难的抉择:是全面否定过去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利用温和的改革来实施改变?这种思想的论争将近代的知识分子分成了若干阵营,而主要是两个阵营:改革派和革命派。然而,朱教授的笔触并非在这里沉沦,从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器物”之辩、“体用”之争已经为很多学者研讨过,已经不乏新意。以历史学科班出身的朱教授在具体的历史事实里,针对个体案例进行探索,力图发掘知识分子,如徐光启、章太炎、胡适、梁启超等对汉学与西学的态度。而中国走出中世纪的这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就在这些知识分子的学术接受与传播中。
  •   《走出中世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典,这本二集是其后朱先生诸多经典文章的汇集,说是另一本经典,毫不过分。朱先生的文章,字字珠玑,篇篇经典。建议有兴趣的同好们,可以找来读读。不仅可以增长史识,而且可以提高写文章的功夫。能把文章写得如朱先生般精致的,在如今的史学界,已经不多了。如若不信,大家可以把朱先生的文章,从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逐一分析、逐一体会。前阶段,网上、报纸上截取朱先生的只言片语,任意发挥,以求轰动效应,我觉得好笑,也很无奈。在如今的环境和氛围下,能够真正体会朱先生的心境和良苦用心的,已经不多了。有朋友以十分惊讶的口吻跟我说朱先生评论如今红遍半边天的于丹的事,我只说了一句:朱先生是于丹老师辈的高人,你不妨把朱先生的书找几本来读读,收获绝对比看于丹的书大。出生于1936年的朱先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能读到先生更多更好的文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再补充几句,朱先生创造力最丰富的年份,对整个中国史学界和文化界影响最大的时间,我觉得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的编辑和中国文化史丛书的出版,凝结着朱先生大量的心血,有他一份巨大的功劳。
  •   先生于3月10月仙去,为纪念购此书。直言不讳,秦以后,何來封建社会?中国史学至今未走出斯大林五段论的史观,汤因比有几个文明论,许倬云也介绍了西方的汉学。用中世纪表达中国的专制体制太恰切了。
  •   朱老呕心沥血之力作,必须拜读,当然包括前一本“走出中世纪”。
  •   这本书应该说看的是相当的静静有味。何以谓之?当然,自然是书中的博大小宏论让我深感同样。小生一直以来都是有些许对于历史进程以及演进有疑问的,想不到朱教授实在是高人远瞻,一语就道破了我的胸中不顺。当然,书中一些对于现代社会的相关部分,也显出了朱维铮先生的铮铮学人风范!应该说,整本书在见解方面绝对不下一般的史学性专著,不论是自改革,还是对于时人前贤的评说,都是既有中国传统的考据,也有外国的逻辑思维加客观唯物的思辨方法于一身。总体来说,这本书,尤其对于那些于史学有独到见解的各位同志,是有很好的启发,或者说启蒙作用的!
  •   为朱教授深厚的学术素养而折服,为自己虚度年华、学识浅薄而警醒,“悟以往之不可谏,知来者只可追”。
  •   朱维铮老先生去世了,但他的书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开而减少他的学术与思想的价值
  •   朱先生其实是个思想家,踏实的文史底蕴使他的思想经常不被追求时髦的人士所容纳,80年代开始批判他曾经“批孔”,但是批判他的人说:你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错的。朱先生回曰:难道我的文章标点符号也是错的吗?我欣赏他的书和文章,因为他的立论都是建立在详实的史实剖析后得出的结论。如先生提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因为直到清代晚期,中国的经济远比西方富裕,真正落后的是政治制度。此论一出,震惊海内外,但是先生的结论是建立在一组无可争辩的史实数据上,让人不得不信服。看了他的书,你会发现,只有真读书的人,才会真做学问。希望那些空喊口号,一心骗钱的文痞们,不要再忽悠老百姓了。更希望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那些善良的年轻人多读读好书,就从朱先生的书读起,以免被人忽悠了还在帮助别人点钱,你去花钱买那本什么“高兴不高兴”的书时,是否想过,只有赚不到钱的人才会不高兴。
  •   我与朱先生素无交往。但飘零一书生,由衷敬佩先生。在心里与先生交往过无数回,在梦中与先生探讨近现代史。中国要有希望,就在于有先生。先生,我想念你!
  •   买了一、二 不错
  •   复旦大学硬挺的装帧和书的内容同样厚实,读来史趣丰富,进出自如。
  •   之前在《书城》上看到关于本书的介绍,感觉是本不错的书。后来在当当看找到,过完年马上就下了订单,内容还没看,不过作为中国文库书籍,内容质量期望值还是很高的,随便翻了下,倒像亲赴朱教授课堂听课一般,有诸多教授独特见解。
  •   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明断和责任,历史的眼光和历史家的高度,既给人感动,又给人感奋。
  •   復旦大學歷史教授的作品哦~
  •   思想一流情怀一流
  •   文笔很优美,思想很深刻。
  •   从另一角度审读这段历史,很有深度。
  •   第一次网购很爽!谢谢真诚的服务!望永远!严谨求真,大师永远!
  •   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   可以,等了几年的,一直不降价,这次总算等到了,狠下心买下咯.非常好
  •   读书的时候看过,受益匪浅
  •   很不错,在“近代史”上多有深刻的见解
  •   真正的好书,视角新颖,
  •   不错速度快
  •   书不错。会好好看的
  •   是读书笔记的形式。有点像日知录的~喜欢
  •   直前就一直很喜欢朱老先生的作品
  •   值得细细阅读
  •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是应该多读大师之作
  •   经典书,收藏了
  •   很好的视角,很好的论述
  •   此书很值得推荐,有空大家读读
  •   正品,很值得一买,很权威。长知识
  •   支持朱老的书
  •   质量好!比实体店便宜!
  •   很好,大师级的作品
  •   朱先生的书,读着踏实。
  •   收藏先。
  •   不囿于定论,有启蒙价值
  •   买到书的时候,得知朱先生仙逝,很沉重。朱先生的道德文章,都值得后学学习模仿与超越。
  •   书的质量不错,快递也满给力!!!很好,支持当当
  •   收到这本好书,准备读
  •   学问家的书,学理上可靠思想家的书,眼光很犀利与那些招摇过市,满眼珠华的大师相比,沉实中自有高格.
  •   再忙也会抽时间看的好书
  •   书有点皱,让我这个爱书之人感到好难过
  •   哟,不错哦,这个叼,哟,不错哦,这个叼哟,不错哦,这个叼
  •   这样的书需要反复用心去阅读
  •   想起以前听朱先生课的时候,历历在目。
  •   通过
  •   这本书是《走出中世纪》的续编,与《走出中世纪》相比,此书价高而货少,如无太大需要,尽量不要购买。
  •   如果不太忙碌,请看看这本书。同时也买了前一部《走出中世纪》。提一点意见:最好不要把破损的书给我,喜欢好书也喜欢书面内里的整洁,请当当一定要理解,否则就不敢在当当订购有精美装帧的好书了。
  •   朱先生的好书。虽然对先生基于自由主义的观点、以及遭压抑而时有愤辞处有不敢苟同之处,但其学术扎实之处仍令人敬佩。还是喜欢。但担心他能否突破固执、兼容形势而成就更大格局。
  •   比较不错的书,延续了第一集的风格与思路,给人以比较到位的启发与思考,值得认真阅读。
  •   很早就听到作者和书的大名,但一直“懒”的看。近日一读,没有失望。语言犀利,思想真实,文字也不错。
  •   余未足评论!
  •   惊悉噩耗,赶紧买了两本,后来就卖光了
  •   朱老师的大作,非常好,就是书褶皱了,当当啊,你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啊
  •   本来有听说过不多,不过人走了,关注下,还是很不错的思想家。买来看看》
  •   激变时代的思想
  •   中国近代史大家之一,与雷颐、张鸣等人的的著作,同样吸引读者。
  •   本来不打算买这本书的,但是为了深切缅怀朱维铮先生。。。
  •   不错,有的内容比较生僻,不过,总的来说很好!
  •   朱维铮先生的理论,视角。
  •   书有损伤。还没有读
  •   名家之作,值得一读。
  •   好著作,有意义
  •   还没看,不过朱先生的书值得看。
  •   买时页面上显示的是平装,送到后发现时精装版,读起来有点不方便(本人不喜欢精装书)。书的内容就不说了,名作“走出中世纪”的续篇,绝对值得一读。
  •   还是延续的文风,对事件中的人物、状况有分析和评价,有点意思。但是还是改不了随意指点的自负,就这一点来说,书有意思,但是作者的态度和写法总让书的内容表达打了折扣。顺便说一句,写章太炎的“银元时代的生活”的评论那块,最好。
  •   看一遍就抛开了
  •   折痕明显
  •   书中描写得非常不错
  •   -朱维铮先生
  •   电视节目说好
  •   朱维铮的作品
  •   开启民智,感到很受用
  •   朱大师的杰作
  •   有一定的学术性,读起来有些慢
  •   缅怀朱老,送别大师
  •   随笔随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