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页数:17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学术史研究的四篇论文,内容涉及小说、散文、述学文体、演说等各个方面。作者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片段和个案,论述了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要不要接纳、能不能转化,接纳的途径和转化的方式又是怎样等等。

作者简介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法国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哈佛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等从事研究或教学。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研究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6)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当年游侠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等著作三十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书籍目录

小引“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从“新小说”到“现代小说”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作者简介著述年表

章节摘录

何为立说时可以倚重的“经典论述”,百年中国,真可谓“城头变幻大王旗”(鲁迅诗句)。举个例子,从章太炎《诸子学略说》开始疑孔,到《新青年》同人的“打倒孔家店”,到30年代关于读经利弊之争,到抗战中的着力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再到70年代的批林批孔,最后是世纪末的重提忠孝仁义,作为传统中国文化代表的孔子,其思想学说在20世纪的命运,真是变幻莫测。因此,写文章时是否需要“子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作为中国历史进程左冲右突的方向标。与国学的跌宕起伏相比,西学的地位可就稳固多了。赫胥黎早已过时,杜威、罗素也已隐退,马克思不再是非引录不可的了,但百年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声音,依然是日渐强大的西学。即便是反帝口号响彻云霄、自力更生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六十年代,我们所极力引证的,也不是传统中国的往圣先贤,而是同属西学体系的马恩列斯。更值得注意的是,引孔子的话时,可以上下其手、随意发挥,甚至“幽”他一“默”,也不会受到苛责。但如果引证马克思的话,出版社有责任根据原著复核,审查你是否胡编乱造,有无错别字,以及是否割裂原文。一个是可供任意驱遣的“资料”,凛然不可侵犯的“原典”,在处理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引语时,作者俯仰之间,透出明显的权力意识。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中国经典的原文由大字变小字的追忆虽然有误,但很能显示时人对待先贤之由谦卑转为倨傲的心态。而“文化大革命’’中的出版物,马恩列斯毛的引语用大一号的黑体字排印,显得格外醒目,并对相形见绌的论者言语造成极大的压抑。

编辑推荐

《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人文书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看了以后文中的很多观点值得赞许
  •   看到《锵锵三人行》有陈平原的节目就找了这本书看看。很专业的书。有营养,需要细嚼慢咽。
  •   看锵锵三人行认识平原君的,很实诚的一个人,操着南方口音,听他讲话就很亲切。
  •   陈教授的这本书真给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