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精读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宏星 著  页数:280  字数:32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荀子是先秦以来大部分儒家典籍的重要传承者,他的哲学著述后人名为《荀子》。荀子善为《易》、《诗》、《礼》、《春秋》,李斯、韩非、浮丘伯皆为受业弟子,在战国末期名重一时,而《荀子》一书也流传极广,向为儒者所推崇,是解读和总结先秦思想的必读作品。
林宏星编著的《<荀子>精读》分析了《荀子》一书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分析过程中将这些理论和概念与作者眼力所及的海内外学者之相关研究以及国外重要哲学思想进行对比,阐发荀子思想精微,以期读者对孔孟荀为代表的原始儒家乃至中国文化有所熏习和激发,是研读《荀子》非常值得参考的力作。

书籍目录

第一讲 序说:荀子与《荀子》
一、荀子其人
二、荀子其学
三、“哲学开始于一个现实世界的没落”
四、作为“遗嘱”的经典
五、《荀子》之成书及注译、注释(附:荀子年表)
第二讲 “知天”与“制天”——荀子《天论篇》解义
一、引言
二、《天论》:历史与思想背景
三、天之所以为天
四、戳破相术的欺傲
五、“知天”与“不求知天”
六、“文”与“神”的辩证
七、天人合一:现成结构抑或待完成的过程?
第三讲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的“性恶”论
一、引言
二、“性恶论”的几个相关问题
三、“性”的双重涵义
四、“性恶”及其论证
五、“伪”而成善
第四讲 “槃水”之喻与“曲得其宜”——荀子之“心”论
一、引言
二、“能知”与“所知”
三、心之主宰性
四、治心之要
五、“曲得其宜”
六、“知有所止”与知行关系
第五讲 “言辩”与“知默”——荀子思想中“体知”之面向
一、引言
二、“言辩”:相符抑或经验?
三、辩说:“共通感”之触发
四、“知言”与“知默”
五、“知默”与“身体语言”
六、“乐论”与审美判断力
第六讲 逻辑、语言与明道——荀子之“名”论
一、引言
二、名之诸义
三、制名之“三标”
四、用名之“三惑”
五、名、辞与辩说
第七讲 为仁心寻找处境——荀子之“礼”论
一、引言
二、礼与“客观化”问题
三、礼之起源:建构的真实
四、明礼定分:客观架构之极成
五、“主观意志的法”及其限制
六、礼修的道德精神现象
七、礼、法中的儒法关系
八、“统类”:礼之客观化的可能根据
第八讲 “人不能无乐”——荀子之乐论
一、引言
二、“乐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三、“乐者,天下之大齐也”
附录 《荀子》选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不过,要在哲学史的进程中准确地估算出什么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和成果”,不仅需要一种历史感,而且需要有一种“进步”意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套经得起辩说的哲学观。放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来观察,我们需要问的问题是,在荀子之前和其时,以“天”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天命、天意、天神、天威)是怎样表现其对万物和人生的支配和主宰作用的?与此一神秘意义之天相联系的其他巫筮、神怪,对现世人生的影响表现在何处?由天、人所组成的“世界图像”究竟呈现何种特点?经由荀子之革新后,人的责任和使命何在?或许,我们从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的言说中所能得出来的最温和而又最决绝的结论是,他义无反顾地将此前儒家天、人之间维持着的“魔术花园”加以拆解,将天上、人间配合着相同秩序的神秘冥思加以拒斥,将天地自然的世界和人间的现世秩序自身加以分头述说,将原始的事件与意义浑然一体的天人直接同一性加以分裂,隔绝天作为某种超越个人的神秘力量,从而把人从祈天、畏天的冥想中解放出来,将自发的理性建诸于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法则之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荀子》精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很好。荀子用认识论来解读人之恶。是人性的重要方面。可惜后来的人们只是重复孟子和荀子的话题。并不能将此话题深入。
  •   春秋公羊传,荀子,李宗吾,这一条线看看很有意思
  •   荀子是儒法家,真正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孔子是皮,荀子是肉。孔子伪善,荀子才是几千年的治国之道。
  •   bucuobucuohahaha
  •   收到的书像是被人踩过了。。。白色的封面脏兮兮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