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性热病学

出版时间:2007-12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清源  页数:353  字数:560000  

内容概要

编写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试图将伤寒与温病融为一家。因而,在这次正式出版时,合为一册,且命之日《中医急性热病学——融伤寒与温病为一家》。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急性热病学发展史”,将祖国医学中之伤寒与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勾勒出了一个大致轮廓,介绍了主要医家的学术成就和临床实践经验。中编为“急性热病的六经辨治”,阐释了我之所以主张用六经辨治急性热病的理由,并提出了六经辨治的具体方案。下编为“急性热病的辨病施治”,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施治的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二十二种传染和感染性疾病提出了具体的辨治方案。    为了保留历史的真实面目,初稿各编前之“前言”一仍其旧。对于一九九0年后关于伤寒与温病学之学术研究状况,因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故未作补充。

作者简介

张清源,男,汉族,一九三八年生,甘肃省武山县滩歌镇人。中共党员。一九六四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曾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汉语教研室工儿。一九六八年改行从事中医临床及基层卫生院、中医内科执业主治医师资格。一九九三年退休。
  著述有

书籍目录

弁言上编  急性热病学发展史 前言 第一章 《内经》之前对急性热病的认识〔附从词源学的角度看《素问》的著作年代〕 第二章 《内经》辨治急性热病的纲领——六经分证   第一节 六经的生理   第二节 急性热病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 急性热病的传变规律及临床证候   第四节 急性热病的分类   第五节 急性热病的治疗、护理、预后、病程 第三章 研究急性热病的第一部专著——《伤寒论》   第一节 《伤寒论》的继承性与刨造性   第二节 六经病证治   第三节 《伤寒论》六经分证的实质 第四章 旧章晋唐时期的急性热病学   第一节 王叔和首创伏气学说   第二节 巢元方阐发证候病机   第三节 孙思邈注重预防护理      第四节 王焘荟萃治热诸方 第五章 刘完素的病机学说     第一节 《素问》病机学说的义蕴      第二节 六气为病与外感急性热病的关系   第三节 六气为病的治疗    第六章 吴有性的杂气学说       第一节 杂气学说的伟大贡献       第二节 杂气致病的特点   第三节 疫气为病的病机特征   第四节 温疫治法       第五节 温疫的调护    第六节 辨伤寒与时疫之不同   第七节寻求特效药思想的萌芽   [附] 论疫诸家之成就     第七章 叶、薛、吴之辨证体系     第一节  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辨证规律       第二节 薛生白善辨湿热证治  第三节 吴鞠通的三焦辨证68    第八章 伤寒与温病之论争       第一节 俞根初与《通俗伤寒论》     第二节 吴坤安与《伤寒指掌》    第三节 陆子贤与《六因条辨》        第四节 王盂英与《温热经纬》      第五节 陆九芝的温热观       第六节 雷少逸与《时病论》  第七节 柳宝诒与《温热逢源》   第八节 何廉臣与《重订广温热论》   第九节 张锡纯的温热观  第十节 时逸人与《中国时令病学》 第九章 建国后急性热病学发展筒况   第十章 关于急性热病学发展史的分期与展望中编  急性热病的六经辨治 前言  上篇总论 第一章 关于伤寒与温病的源流 第二章 关于伤寒与温病的性质        第一节 伤寒与温病同属急性热病    第二节 破伤寒与温病的界限的六经辨证     第二节 六经辨证与温病学辨证的异同     第三节 急性热病采用六经辨证的理由   第四章 关于伤寒与温病六经辨证的证型     第一节 太阳与太阳病证型         第二节 阳明与阳明病证型       第三节少阳与少阳病证型   第四节 太阴与太阴病证型         第五节 少阴与少阴病证型     第六节 厥阴与厥阴病证型   第五章 关于伤寒与温病的传变     第六章 关于伏气学说  第七章 关于伤寒与温病的治法下篇 各论 第一章 太阳病证型 第二章 阳明病证型 第三章 少阳病证型 第四章 太阴病证型 第五章 少阴病证型 第六章 厥阴病证型下编 急性热病的辨病施治 前言 上篇 急性热病的急主下处理 第一章 高热 第二章 神昏 第三章 腹痛 第四章 抽搐 第五章 吐泻 第六章 厥逆 第七章 虚脱 第八章 实闭下篇 急性热病的辨闰施治 第一章 呼吸道传染病 第二章 消化道传染病 第三章 创伤性传染病附录: 其唯学斋临证经验方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医急性热病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