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辑刊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中心 编  页数:319  

内容概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辑刊(2011)》从2011年刊载在海内外媒体上的上千篇有关中国科大的专题新闻报道中,选辑收录了180多篇文章,分为“综合报道篇”、“人才培养篇”、“科学研究篇”、“校园文化篇”和“科大学人篇”,并附录了2011年对外宣传报道作品的目录。她展现了一年来中国科大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记录了科大人又一年的辛勤耕耘,也体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中国科大的关注。

书籍目录

前言综合报道篇中国科大颁发年度杰出研究校长奖科大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习近平赴安徽调研强调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我国核聚变人才培养已箭在弦上相对目前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发电,核聚变反应堆更安全中科大学生谈见到习近平的感受 激动、自豪、鼓舞、奋进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在中科大举行侯建国:培养尖端人才不能急于求成中国科大数理基础强,毕业生后劲足,论文引用率第中国科大改革奖学金评审办法 学术优先 教授评价教授何以治学:大学“最牛学院”考察报告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推“电子校务”解放师生中科大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增其国际数学界影响力“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拉开帷幕中国科大五大信息平台构建数字校园李克强在安徽考察时强调 在结构调整优化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背景单一成为中国科学家进入国际组织最大障碍 中科院加强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中国科大与剑桥大学举办双边联合研讨会省版权教育基地跻身首批“全国示范”中国科大联合美国高校成立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成立 白春礼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中科大新创基金会“对赌”筹资,一月内千余校友积极响应——大学基金会凭什么吸引校友捐赠科大讯飞独揽中文语音市场60%份额我国首办ITER培训谢广祥:为安徽崛起培养高层次工商管理人才科大“牵手”工程明年三月动工中科大与合肥市建立市校合作长效机制人才培养篇自主招生七校联考下月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每千名毕业生出一名院士科大计划招本科生1800人中国科大推出研究生网络课堂根深才能叶茂 中国科大不遗余力育“树型人才”越是名教授越要教本科生基础课在中国科大,为本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比例达90%以上“最牛”物理学院是这样炼成的“最牛”物理学院“牛”在何处?为大一新生上课,是莫大荣耀培育大师的土壤,可以准备行政管理低调温馨人性化进科大,先“消毒”上海15岁考生冲刺中科大少年班世界名校来苏携手中科大培养纳米人才中科大来粤抢研究生生源奖学金最高15万“在这里,安静地做学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纪实“我喜欢选择梦想的权利”——记中国科大少年班执著与坚守——中科大拔尖人才培养纪实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科大:摸索更多的适合各类学生培养办法43名“小天才”参加少年班复试考生家长透露教育秘笈:一般不怎么管,主要靠孩子自律IGEM: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读博”人才培训为合芜蚌创新示范区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中科大交叉培养少年班大学生46名“神童”走进科大少年班首次实现中美高校网络远程互动教学课程科大学子“跨洋”听课中科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学生并非导师的打工仔……科学研究篇校园文化篇科大学人篇

章节摘录

  南极的夜晚阳光灿烂  在南极的五个月,程文瀚经历了此前从未有过的漫长白昼。“进了极圈就会有极昼极夜。”队员们戏称是去南极避暑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日不落”。  在中国农历除夕夜,当时的科考队头头这样描述过:“今夜阳光灿烂。”  “我们都乐了,当时是晚上9点,却是太阳当空照。”直到1月25日,程文瀚来到冰盖一个多月后,才看见了南极日落的模样。“预报说今天要结束极昼,大家都跑到雪地车外面去等,那时都已经半夜了。”  “就像雪原日落,很自然很空旷,而且落得非常慢,落下去以后晚霞逐渐转化成朝霞。”因为刚刚结束极昼,所以黑夜的时间几乎可忽略不计,“就在地平线上绕了一圈,然后又升了起来。”如果你想着:天天有太阳还不好啊。那就错了。“人的内分泌完全紊乱了,很难受。睡觉都要拉上很厚的窗帘。”在此环境下,大家情绪都有些烦躁、抑郁。  C南极科考  这里会“嗅”到合肥烧垃圾的味道  南极很干净,但也有污染  从南极大陆,可以找到地球百万年来的发展轨迹,包括人类活动的影响。中科大南极科考队员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地球是高兴了还是生气了。  “有一点是超乎预计的,就是南极太干净了。”程文瀚此行的科研任务之一是采集气溶胶,就是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  “原计划是八小时采集一次,等上了冰盖之后,发现根本不可能。采集下来什么都看不到。”后来到了昆仑站附近,100多小时采集一次才能发现一丁点的颗粒物。  程文瀚做了形象的比喻,“在澳大利亚、上海、深圳等港口的时候,因为有人的活动,悬浮物肉眼即可识别,仪器装置上的滤膜都是黑色的;然后越往南极大陆深处走,就越干净了,慢慢就是灰色、浅灰色,最后在‘冰穹A’就是纯白的。”  即便如此纯净,近些年来,污染却是存在的。污染物从何而来呢?“有人类活动多少会带来一些,但我们科考队员的生活垃圾都是袋装回国的,这次加上从澳大利亚带回的,足足有1000多吨。排泄物都不留下。”程文瀚说,主要的污染部分可能源自大气环流。“比如洋流、比如生物圈,像重金属,还有喷洒或者残留的农药,都会被传输到南极。”  2009-2010年,中科大学子李明曾参与第26次南极科考,程文瀚说,他们通过研究李明去年带回的样品就发现:在南极内陆远离考察站数百千米的地区,已经有了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辑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